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845部分

晚唐-第845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总的来说,虽然有些庞大,但卫城如今基本上就是郊区,连外城都还没有饱和,这也是为了将来做的长远打算。现在的卫城,基本上就是围绕在十二座城门堡垒边的十二个卫星小镇而已。但光是这份庞大的远景规划,已经足够把从长安来的杨复光吓到了。
更何况,还有外城、内城和王城与宫城这四重城池。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跟随着杨复光的养子神策军先锋使杨守亮冷哼一声。在他看来,燕京这座城池,处处都透露着一份昭然若揭的逆反。一个藩王的牙城驻地,却取名为京,这远比当初魏博节度使称王造反把魏州改为大名府更来的僭越。在大唐,只有皇帝驻跸之地的行宫所在,才能称为府,大唐到如今,也只有十府而已。而称为京,则就是大唐的京师与陪都,整个大唐,也只有段时间设立过五京。如今李璟,居然把自己的藩王驻地取名为京,这不叫僭越是什么?
更何况,谁见过一个藩王的驻地,居然有五层城池,尤其是居然还建有王城和宫城。特别是那宫城居然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建筑,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屋,这可完全是天子的规模啊。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啊。
杨复光只是皱了皱眉却什么也没说,违制逾礼这样的事情,若是在盛世之时,自然是了不得的大罪。可是在如今这个年月,这算得了什么,根本不值一提。杨复光对李璟的宫城也比较注目,不过他注意的却是李璟并不是一个什么奢侈的人,为何却要建立一座如此奢华的宫城,尤其是这规模,这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可为什么,他却从没有听说过李璟修这宫城用了多少时间,又弄起过什么民怨。
还是另一个义子早猜到了他的疑惑,在一边解释,“李璟的这座王宫富丽堂皇,气派无比,可实际上前后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建成了,甚至只动了十万的百姓,而且还都是逃难来的流民。”
“这怎么可能?”杨守亮有些不能相信,他们可是从长安来的,哪会不知道修宫殿不比修普通城池,宫殿最重要的几个东西,如殿柱等,都须要那种参天巨木,还有石头,也得用巨石,并且还得烧制特别的宫砖,以及琉璃瓦等,哪一样都是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财力物力的。尤其是那些巨木巨石,许多还得从遥远的西南等地砍伐,然后顺长江到达江淮,再从江淮走运河北上,每根巨木都需要无数的人力物力,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宫殿修建为什么那么费时费力,还需要大量人口的原因。这样的工程,需要太多的民夫,往往动不动就得几十万人。如隋朝,就是因修运河,建东都,征辽东,役使民夫过重,导致了农民大起义。
杨守义向他们解释道:“李璟的这座宫城,甚至包括整个庞大的燕京城,其实一根百年以上的巨木都没有用过,甚至整座城池,用的木材都很少,而且也没有用巨石。”
“这怎么可能?”
“因为秦藩早就有一种新式的建筑材料,水泥。”
“就是秦藩这几年死命修路,修的秦藩几千里境内跟蜘蛛网似的所用的那种材料?”
“没错。”
杨守亮还是难以置信,这些年秦军拼命修路,拼命建城,修筑了无数的道路与城镇,正是缘于拥有这种十分方便快捷的建筑新材料。可修建如此庞大的燕京城可不是普通的道路小城啊。
“光用水泥自然是不够的,你们也知道,秦藩的采矿也十分发达,他们拥有最多的铁矿,最多的铁厂,钢厂。李璟建燕京城,就是用水泥和钢筋浇筑,用他们来代替巨木和巨石。用这种方法,他们轻易的就能造出堪比甚至远超寻常百年甚至千年的上等巨木来,看那高高的钟楼没有,十八层的钟楼,拥有三十六丈高,只用了一年就完全建造好了。若是用寻常方法,这样的高塔,怎么也得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有可能。”
他继续解释着:“外人看到燕京城的庞大,都以为李璟动用了很多民力,以为李璟开始变了。其实没有,李璟建筑这座城,听说不但前后没有花费一文钱,甚至还净挣了八千万贯铜钱,并且还以此吸纳了多达十万的流民在此做工,让他们用自己的工钱,使他们在燕京落脚。而且,我们还打探到,建造整个燕京城,还拉动了秦藩境内上万家的工坊接到生意,让这些工坊主都赚了一笔,同时也让这上万工坊里百余万的工人们也挣到一笔钱。同时,这些工坊挣钱后向秦藩交纳了大量的税赋,而那些工人的收入大增,同时也大大促走了其它商业的销售。总而言之,李璟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法,不但建起了一座庞大的燕京城,使之成为展示秦藩实力威严之地,也成为了李璟将势力牢牢钉在河北,北顾塞外,南俯河北,西顾河东,使之这里成为秦藩牢不可破的一个超级要塞堡垒,保护着秦藩的东北和山东大后方。”
“而且,李璟还神奇的直接赚了八千万,用以支援秦藩这些年的连续不断大战。同时,后面还赚了更多的税收。又吸收了更多的流民,让他们有了安身立命之地。”
杨复光都已经有些麻木了,叹道,“远远不止这些,看看这座崭新的燕京城,如今同样已经超过了百万人口。有这样一座燕京城在,河北和河东的藩镇,永远无法和秦藩对抗。李璟此人,确实太过神奇,他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燕京城,河间城,估计下一步,李璟还会在河北南部以及代北之地也建筑起一座巨城吧。以点控面,最后连线成网,李璟这是在构筑一张天网地网啊!”
杨守亮却一直在寻思着李璟是如何不花一文钱建起一座超级大城,且还能赚上八千万的。看着杨复光闭上眼睛,他便悄声的问着兄弟杨守义。杨守义只是告诉了他几个字,“房地产,商人!”然后便任由他在那里抓耳挠腮,百撕不得骑姐了!

第963章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李璟没有刻意向杨复光展示秦军军威,但仅仅是一座燕京城,就已经让杨复光明白,这次的谈判可能会更加的艰难。果不其然,在那富丽堂华,辉煌耀眼的宫城里,李璟丝毫没有和他绕弯子,而是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孤知道杨公此次前来的目的,在这里也就不绕圈子了,我干脆的开门见山的说吧,若杨公想要孤放弃册立新皇也并非不可以,但若要孤放弃这个打算,就看杨公准备拿出什么样的诚意来了。”李璟端起一盏琉璃茶杯,拿着杯盖轻轻的撇着茶沫,一脸轻松云淡风轻的说道。
会面的地点在奉天殿,杨复光一方是杨守亮和杨守义两个义子陪同。而李璟这边,则是政事堂会议的省阁府院的诸重臣们。
杨复光本来一路上想了许多什么忠臣大义之类的话,准备在今曰劝说李璟放弃册立新帝,却没有料到,李璟居然如此直接,连半点的门面功夫也不做,直接就开门见山的说到了此次双方的目标上来。
准备好的说词完全失去了作用,杨复光稍愣了一下,也很快明白过来。李璟如今,确实有这份实力说这样的话。
“不知秦王想要什么条件?”
既然自己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那么杨复光也很快的就调整了一下,打算放弃在长安和兄长杨复恭所做的计划。这一路上所看到的一切,让他对秦藩有了一个新的了解,而今天李璟这种直接的态度,更是让他明白,原来的筹码完全不够。李璟是直接的,来不得半点虚的,虽然李璟现在表示愿意放弃拥立新皇,可这是在他们能拿出让李璟心动的条件交换之后。如果他们不能给予李璟想要的,那么以李璟的实力,他随时能拥立一个新皇。
他打算先探探李璟的口风,看看李璟有什么样的条件。
“哈哈!”李璟一阵哈哈大笑,看了杨复光一眼。
后世史书评价杨复光,将其称为晚唐最为忠义的两个太监之一,另一个则是李璟的内侍司总管张承业。而且与张承业相比,杨复光此人不但史书上称其忠义,还对他的军事才能极为称赞。称其有军事才能,有谋略,能临危不惧,并且还爱护士卒,并且不以权谋歼利,在晚唐的诸藩镇军队之中有极高的威信。特别是他既出身于晚唐宫中的权宦世家,同时又累镇藩镇,并且在各地的叛乱之时,对镇压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倾颓的唐王朝,更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对于这些评价,李璟认为还算是公正的。当然,这在李璟看来,其实同样也是利益的选择。杨复光早年只是一个福建的穷困小子,家贫被迫送入宫中,然后就拜在了宫中权宦门下做义子。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和李唐利益相连,捆绑在一起了。
维护李唐王朝,也就相当于维护依靠于李唐而生的太监们的利益。太监与其它人不同,既没有文臣们那样的家世,也没有藩帅武将们那样的强势,一个太监,哪怕收了八个节帅当干儿子,他自己也只能居于幕后,永远不可能走到台前,坐上皇位。在这个时代,太监,是有很大的局限姓的。这也正是哪怕如当初田令孜如此权势熏天之时,也一样得借助天子才行一样。杨氏兄弟虽然也扶立李晔立了一个新朝,可他和李璟相比,受到的限制太大了。李璟可以随时策立新皇,甚至随时可能干脆建极登基,可一个太监就不行。没了李唐这面旗号,也不会真的有藩镇将士们会继续跟随一个太监。
从这方面来讲,这次的谈判其实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李璟既可以马上拥立新帝,也可以暂缓拥立,甚至自立为皇。他就是拥有珍稀货物,待价而沽的那个卖方,而一心想要维持长安朝廷,哪怕明知道李璟就算答应现在不拥立新帝,也不过是缓一时之急而已,他也别无选择。李唐王朝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倾颓。就如同安史之乱后期一样,虽然看起来李唐收复了旧山河,可实际上叛军的实力依然强劲。李唐王朝不敢继续打下去,只能“招降”叛军,实际上却是等于承认河北藩镇的实际割据。
如今的杨复光和长安朝廷也是如此,十八藩镇趁李璟不在家突袭秦藩,可结果却是连人家一座城也没拿下,反而被李璟只招纳了几支叛军就把豫西打成了一锅粥。真正要想用武力打服李璟,这是不可能的,起码是现在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但打不服李璟,还得防止李璟要来打服他们。因此,谈判,安抚,就成了唯一手段了。
只要能让李璟哪怕是表面臣服于长安,这也对于新朝意义重大。先稳住李璟,然后去稳固各镇,重新建立起新朝的威信。
“孤的条件只有两个,第一,此次诸藩无故进犯我秦藩边界,毁我庄稼,夺我粮食,抢我人口,这种挑衅行为实在是不可原谅。因此,做为此次犯边藩镇的首谋者李克用和朱全忠二人,朝廷必须将他们交由我秦藩处置。另外,做为对我秦藩边境劫掠的补偿,朝廷须将河东镇和宣武镇划归秦藩,另外其中成德和魏博数次反叛朝廷,攻击我秦藩,因此,朝廷须允许秦藩对成德、魏博讨伐,此外,除了河东和宣武以及魏博、成德这四镇,其实进犯秦藩的十四镇,每镇须向秦藩补偿损失五百万贯,并且将所有劫掠的秦藩百姓全部归还。”
李璟慢慢升出一根手指,缓缓的将自己的第一个要求提了出来。
他的话不急不缓,可却已经让杨复光那张白脸越来越黑,越来越青。他早知道李璟的条件绝不会简单,可却想不到,李璟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条件了,这是好多个条件,而且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