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纯情小衙内 >

第192部分

纯情小衙内-第192部分

小说: 纯情小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终究还是女人,再强大的女人,也有软弱的一面,这才是真正的明珠,以前那个强大得令人敬畏的明珠,只是被光环掩盖住真性情而已。
卫大衙内只能拥紧她,有时候,哭也是一种发泄,哭出来了,心里就好受多了。

第356章 急事

等明珠平静下来之后,才发觉自已把人家的裘皮大衣都给弄湿了,羞得她无地自容。
“明珠,到底怎么啦?”卫大衙内拥着她,用手帕替她轻轻的擦拭泪珠。
明珠的朱唇半启,似乎想说什么,但只是化为了一声幽怨的低叹,双臂紧紧的搂抱他的腰身,一刻也不想松开。
早上溜回府里,她淋浴后,躺在床上,心中突然涌起万千思绪,她喜欢卫郎君,而且已经是他的人了,除了他,心里再也装不下任何男人。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若他只是一般的男人,或许还有一丝希望,可他偏偏是卫宝玉。
倒不是因为他的名声太大,而是卫氏与玄素居因秦帝国的长安之乱已经结下了仇怨,偏师父又为人固执,认准的事,天塌下来也不能让她改变,这仇,既已结下,这辈子都没法化解了,双方只能是至死方休。
再者,师父太热衷于权势了,为了将来能掌握更多的权势,竟不顾她的感受,作主许给晋太子华彬。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况她原本就是一个孤儿,由师父抚养长大,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在她心中,师父就是她的生身母亲,父母之命不可违,若她抗命,就是不孝。
一想到这些,明珠难免心烦,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却造化弄人,终要天隔一方,她越想越伤心,最终忍不住哭泣。
卫大衙内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原来是为了这事,刚才可是把他给吓个半死,以为出了什么要命的事儿呐。
这事,他已想过几种可能,不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他可不敢跟明珠说,只是告诉她有解决的办法,只管安心等着做新娘子就行。
明珠这才破涕为笑,两人相拥着,在温暖如春的房里卿卿我我,恩爱缠绵。
明珠象所有坠入爱河的普通少女一样,偿到了恋爱的甜蜜与幸福,恨不得整天腻在一块,也幸好玄月热衷于权势,整天忙着与士大夫们的女眷交往,才没有发现明珠近期的异常。
一封来自国内的急件,让卫大衙内不得不结束这连神仙都羡慕的幸福生活,踏上了回国的路途。
明珠相送十里,直至卫大衙内的身影消失在视野里,才依依不舍的转身回城。
急件是巫悠发来的,挖墙角的行动已经开始了,他得赶去坐镇指挥。本来,如果光是挖唐王吉利墙角这事,他动都不想动半下,放任巫悠指挥就行,但巫悠在急件里还同时禀报了两件事情,很要命的事情,他不想走都不行。
一件是潜伏唐帝都宜城的谍报人员无意中发现玄素居长老唐素娥的行踪,这鬼女人拐走风玲儿之后,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任卫大衙内出动了多少人手密谍,都查不到她的行踪。
另一件是荆南百里氏又有麻烦了,而且这一次的麻烦比上回还要大得多,若处置不当,百里氏可能遭受老糊涂顶之灾。
因安全等原因,这些事情不能在急件里细说,具体的方案,还得赶回去之后才能知道,发件的当天,巫悠已经动身前往唐帝国,走荆南道前往唐帝都宜城,也就是说,如果百里氏的情况危急,他会先行处理。
卫大衙内不得不走,这两件事不仅与他有关,而且都是私事,他必须得解决好。
百里氏的事情或许容易解决,大不了把一整族人都迁来帝国,风玲儿的事则有点麻烦,唐素娥可是老江湖,滑溜得很,若一不小心让她溜掉,天知道又得花费多少人手和时间?
因此,这一次卫大衙内发狠了,不仅带上章凤华,还把大半特种夜不收都调派过去,务必要把唐素娥给解决掉。至于玄月,暂时继续监视。
卫大衙内一行快马加鞭,抵达李家渡后,直接乘坐一艘四海商会的商船顺流而下,比之陆路快了好几倍。不过,江浪滔滔,晴儿、肖小小两人,还有不少侍卫都晕船,吐得手脚发软。
商船抵达奕县码头,卫大衙内一行人上岸后,就在奕县城里休息一夜,巫悠早派人等在那里,呈上一大叠厚厚的宗卷。
唐使孙仲元此次出使注定了失败,保王党的首脑郑经因卖国一事被黑衣卫拿下诏狱,郑经虽没认罪,但在百姓心中已是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名声虽是毁了。
卫煌没有弄死郑经,只是把他关在牢里,连审都没审一下,就是这么关着,严令看守的狱卒不得跟他说半句话。
郑氏一脉从长房到六房,凡是为官者皆被撸掉,贬为庶民,发配红枫省郡当苦役,田财皆被没收,没有被抄家灭族,已算卫煌心慈手软,总之,郑氏这几支是完蛋了。
因郑重举报有功,他这一支没有被波及,郑重被任命长安同知,也算是秦廷的从四品大员,族中还有一些颇有才干的子弟也先后被征辟入仕,隐有兴旺之势。
郑重这一支的子弟承受着各种非议的巨大压力,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族中子弟无人敢嘲笑郑重,对他只有敬重,若没有他的英明果决,百年老字号的郑氏就得全族覆没,退出历史前的舞台。而今,他们至少保全了本支,这就是所有世族常用的生存法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所以,骂郑重的多是清流和保王党一派,相反,许多世家大族都暗赞他的果决,把郑经的愚蠢当成反面教材,不识时务,硬是要跟强大的卫氏作对,不是找死是什么?
因郑经一案受牵连的还有几名属保王党一派的大臣,再加上诬陷骠骑将军府右军师祭酒巫悠一案被撸的几名保王党大臣,经过此次事件,保王党元气大伤,剩下的少数人心惶恐不安,都当了缩头乌龟,短期内是不可能给卫氏弄出什么麻烦事来了。
唐使孙仲元这一次所送的大笔钱财都白花,没有保王党的支持,加之负责谈判的负责人又是令人头疼无比的巫悠,一番胡搅蛮缠,此事不了了之,孙仲元自知留在长安也无所作为,唯有打道回国复命。
在官军的血腥镇压之下,唐帝国的局势总算得以恢复平静,此次大,不少郡守县官被杀,需要重新委任,唐廷内,各方势力都迫不急待的跳出来,抢着瓜分蛋糕。
几方势力明争暗斗,吵得不可开交,一些不作为的官员纷纷中枪,原长川太守李文东就是第一个中枪的大员。

第357章 仁至义尽

弹劾李文东的奏折多如雪片,群势汹汹,唐王吉利想护也护不了,无奈下旨,命李文东交卸官职,回京述事,另行安排。
回京述事只是委宛的说法,李文东自知死罪难逃,他交卸官职后,遣散了亲兵卫队,只带着谢飞等几名打死也不愿意离开的忠心侍卫回京。
他人还没有进城就被羽林卫拿下,关在天牢候审,成为各方势力争权夺势的牺牲品。
他的家眷虽没被拘押,但府外皆有羽林卫把守,严禁出入,一些日常吃的东西都由羽林卫提供,府里的人等于是被软禁,谁都看得出来,等待她们的命运将是很悲惨。
谢飞原是江洋大盗,一次作案时失手被抓,原本要被砍头,李文东上任途中碰上,正值用人之际,顺手救了他一命。
谢飞感恩,凭超强的个人武力值荣立不少战力,升任李文东的卫队长。他对李文东忠心耿耿,若不是天牢守卫太严密,他还真敢去劫狱救人。
劫狱救人根本行不通,谢飞唯有想法子解救少郎君李子房,这也是回程途中李文东唯一拜托他的一件事。
李文东有一女二子,长女早已嫁人,生产时难产过逝,二郎君李子同二十三岁,原为宜城县衙主簿,因父亲一事受到牵连,现已闲置在家中。小郎君李子房却只有六岁,虽是侍妾所生的庶子,但却极得李文东宠爱。
李子同是成年人,且已入仕,目标太大,相反,李子房才六岁,救一个六岁的孩童,成功的机率反倒大一些,李文东拜托谢飞带走小儿子,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至于能不能成功,李家能不能延续香火,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谢飞在为如何营救李子房一事想破了脑袋,都未能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好在朝中各方势力为瓜分大蛋糕仍斗得不可开交,暂时没有时间审决李文东,只要一定未案,李氏家眷就能苟活一天。
当卫大衙内赶到荆南时,巫悠正着手安排百里氏族人悄然撤离。
听了巫悠的禀报,卫大衙内才知百里氏所面临的危险大到了足以亡族的地步,撤往秦帝国是唯一的选择。
这件事也不是单纯的世族谋利,打压地方豪强,其中的原因颇为复杂,也可以理解成因唐秦的谈判破裂,唐王吉利恼羞成怒,拿与四海商会关系极为密切的百里氏开刀作为报复与渲泄的对象。
原荆南太守因不作为被撸了下来,新任太守是一个叫鲁诚的老家伙,鲁氏是唐帝国势力最强大的世家大族,家主鲁忠,官拜尚书左仆射,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鲁诚是鲁忠的三弟,为人阴狠毒辣,也颇有才干,他得以委任荆南太守,就是此次权争鲁氏胜利的结果。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老唐王吉利即将迎纳鲁忠的五女鲁玲儿为妃,荆南太守也算是唐王给予的回报。
而据潜伏在唐都宜城里的谍报人员无意中了解到的情报,鲁忠原来只有五个女儿,大女至四女都已嫁人,最小的女儿才十岁,天知道什么时候又冒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儿来?
经谍报人员暗中查探后确认,情况属实,鲁忠那个叫鲁玲儿的五女确实来得不明不白,而且暗中监视之后发现,遍寻不获的唐素娥就藏匿在鲁府。
这下可热闹了,卫大衙内不得不好好的盘算一番,让章凤华率大批特种夜不收已先行潜往唐都宜城待命。
鲁诚一上任,就着手安排布置针对百里氏的一连串行动,荆南各大世家大族早就眼红百里氏,只不过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有实力强大的四海商会报复的阴狠手段,一直不敢妄动,今次情况不同了,鲁氏是帝国势力最强大的家族,又持有圣命,怎么闹都不会有事,而且他们相信,没有了百里氏,四海商会也只能选择与他们合作,如此赚得更多,何乐而不为之?
百里氏是荆南豪强,有自已的门道关系,家主百里如意发觉情况不妙,当即召开族议,商议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百里如意能够支撑若大一个家族不倒,自然有她过人的本事,她发觉此次危机比上回更加严重,弄不好极可以完蛋,而大半族老却持相反意见,甚至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给鲁诚让出一部份利益,必能解决问题,还能抱上鲁氏的粗大腿,弄不好还能踏上仕途,掀开百里氏族史崭新的一页。
无法说服族人,百里如意无奈,只能写了一封信,通过四海商会转呈给卫大衙内,让他帮忙分析百里氏所面临的境况是否如何所想的那般严重?
这本是卫大衙内的私信,但他远在晋都,加之十万火急,卫煌只好拆阅,才知道宝贝儿子跟百里如意还有这么一腿。
刚巧从唐都宜城传回飞鸽急件,撬墙角的时机已至,加之无意中发现遍寻不获的唐素娥藏匿鲁府,百里氏一事和唐素娥一事是两码事,但背后都与唐帝国第一大世族鲁氏有关联,卫煌当即命巫悠前往解决问题。
而巫悠根据手中掌握的情报分析,百里氏这一次真有亡族危机,可惜,大半百里氏族人仍然认为他危言耸听,对此根本不睬采。
无奈之下,百里如意只好分家,把属于自已名下的资产折价贱卖给族人,然后听从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