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钧 >

第25部分

千钧-第25部分

小说: 千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妹,不可莽撞!”许凡彬堪堪拉住炎姬的胳膊,用力过猛之下,竟然将那薄若蝉翼的白衫撕破了一条口子,顿时尴尬地转过了身去,“父侯待我恩重如山,他的重托我自然应当竭力完成,你就不要胡乱揣测了。总而言之,我的吩咐你最好能够记住,千万别让父侯他老人家生气,万一他雷霆大怒起来,事情就不可收场了!我先走了,小妹你好自珍重!”言罢他竟没有转身告辞,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去,似乎炎姬身上有某种让他惧怕的东西。

“大哥,希望你能够永不后悔才好!”炎姬默默地念叨道,苦笑着看了自己的衣衫一眼,忍不住摇了摇头,“十五年习武,始终未曾近过女色,就连看我的时候也始终像看一个小妹妹,为何竟有人卜卦说你会耽于女色而误了大事?那些所谓未卜先知的高人,又如何能断定这种玄虚?哼,我炎姬阳明期绝不会相信什么天命,师傅曾经说过,倘若真的有心有志,逆天改命并非不可能!”

她的俏脸上突然浮现出了一丝不合时宜的煞气,随即便面色大变,竟是直接盘膝坐地调息起来,一阵艳红和惨白过后,她的神情终于恢复了常态。“看来师傅说得没错,我确实太过好强了,逢魔之琴不知有过多少主人,却无一能有好下场。”她喃喃自语道,随即便转身离去。花园中突然刮来了一阵颇为怪异的风,桂花树上开得正茂盛的馨黄桂花顿时星星点点地飘然而下,瞬间使大地为之变色。

第十七章 笼络

练钧如心不在焉地翻阅着伍形易所赠的绢册,心中却是一片茫然,那种不知所措的情绪中,夹杂着更多的无奈和悲愤。周侯的贤名他是听说过,然而,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乱世之中,所谓贤名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更深沉的城府和阴谋。既然如此,华王姜离让他练钧如随周侯而去尚可解释为帝王心术,为了拉拢一个中州之外最好的屏障;可是伍形易的认可又岂是这么容易的?他无法想象,如伍形易这般处心积虑,将一个冒牌货好不容易推上使尊的神坛,骤然间又会答应这种不合常理的事情,更不用提会令两个使令随行了。

他想着想着便不自觉地起身而立,身形竟是无比萧索。如今他看似位高权重,得百姓顶礼膜拜,却只是一尊自身难保的泥菩萨而已,连父母尚且护佑不住,又何谈护佑天下万民?姜离曾经有言,令他聚拢中州贤士为国出力,如今暗中来投的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其才干也不过中平,难以担当大任,长此以往,难道自己就真的要身殉这几近死局的中州?

他正在那里胡思乱想,严修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身边。自打那一日见过华王姜离和伍形易之后,他就重新定下了规矩,钦尊殿非传唤不得擅入,而只有严修不在禁忌之中,可以随意在殿中通行。对于这个终于下定了决心的同路人,练钧如给予了最高的敬意和信任,在这个世界上,他只有这么一个形同兄长的可靠人而已。

“魏方来了,你这几天一直都在四处瞎转悠,难道忘了你还把这个人安置在了御城么?”严修的语气中有那么一丝不悦,他解开心结之后,在无人的时候也就丢开了明面上那些礼节,“此人虽说算是农户,但那点见识比起腐儒来说要强许多,再者,听他的口气,隐于山野的名士也不少,你若是有心,不妨让他想想办法!钧如,你应该知道,此去周国只是开始,并非终结,你这副郁郁寡欢的样子,可是和当初劝诫我重新振作的那个人完全不同!”自从两人真正交心之后,严修便在练钧如的坚持下直呼其名,关系也热络了许多。

练钧如心中一震,面上却浮现出一丝了然的苦笑,“严大哥,你还真是一针见血,半点都不给面子。我知道了,你让魏方进来,我此次离开华都不可能带他同行,确实得交待他一些事情才行。”他又看了一眼手中绢册,郑而重之地将其藏在怀里,这才整了整衣冠。严修微微一笑,点点头便退了出去,片刻之后,殿外便传来严修低沉的声音。

“奉使尊殿下钧旨,宣魏方觐见!”

大殿的门又被缓缓退开,只见魏方身着一袭宝蓝色的儒服,人也是精神了不少,举手投足见可见几分读书士子的气度,再不复当日苦巴巴的农户相。他依礼在练钧如座前跪倒,重重叩首道:“草民魏方,叩见使尊殿下!”紧随其后的严修却是一言不发,微微欠身之后便上前立在了练钧如身侧。此时此刻,空旷的大殿中只有他们三人,气氛便显得有几分诡秘。

“魏卿起来吧,不必如此拘礼,站着答话即可。”

练钧如的言语分外温和,听在魏方耳中,竟是仿若清泉流过一般。魏方虽然曾经拜过明师,但由于家中困苦,出身卑微,数年游学下来已是身无分文,履投权贵门下却皆遭斥退,最后回到故乡后,早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户,至于那些学问也随着岁月蹉跎而不复得用。此次他本是冒死求告,却投了练钧如缘法,不仅以礼相待未曾歧视,而且练钧如这个高高在上的使尊甚至流露出几分招揽的念头,如何不令他感激涕零?他一听那“魏卿”二字便浑身一震,紧抠着地上青砖的手更是不住颤抖,只是抑制着心中情绪不敢失仪而已。

“魏方不过一介农人,不敢在殿下面前挺立。殿下若有所问,草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的头又垂得低了些,竭力掩饰着面上复杂的情绪。

练钧如的面上浮现出了一缕异色,他何尝不知道,魏方并非他想要招揽的真正有才之士。然而,在目前的情势下,他与其自己贸然行事,不若借重魏方这个曾经与如今各国名士都有过交往的人。自从上次攀谈下来,他已是大约知晓了这个人的心性,不愿借助他人之力去求权贵器重,这在如今的世上已经是不多见了。而且,此人与夏国名士鬼谷子王诩有过数面之缘,这也是相当难得的。鬼谷子王诩虽是隐士,却是交游广阔,等闲人欲求一面而不可得,若是魏方能够帮助他结识这些人,将来或许能求自保。

“魏卿不必妄自菲薄,本君既然用你,便不会计较你的出身来历。”练钧如亲自将其搀扶起来,又在魏方的肩膀上重重拍了两下,“英雄不论出处,你曾经和本君谈过多次,这见识也算不凡,怎可轻易断了大志?本君虽然年轻,却也知道如今的大势所向,你能够不畏强权据理力争,便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比那等只会叫嚣君臣大义的腐儒要强的多!”

“下臣明白了!”魏方重重点了点头,“殿下但有所命,请尽管吩咐,下臣定当竭力去办!”早从接受了练钧如馈赠,安置了家眷开始,魏方就知道自己已经出卖了那一条微不足道的命。士为知己者死,他虽然不是什么无双国士,但也知道忠心事主的道理。

信昌君汤舜允来来回回地在御城之外踱着步子,眉宇间尽是浓浓的忧色。自打得知洛欣远和闵西全都将归国的消息之后,他就没有一刻能够安宁。同为质子,他自然知道来自各国的其他三位公子皆为身份干碍极重之人,洛欣远是周侯之弟长新君樊威慊的继承人,闵西全是夏侯庶子,阳无忌则是炎侯的幼弟。

在他看来,如今周侯骤然下决心迎回洛欣远,定是因为北狄军情压力日重,为了安抚长新君樊威慊而不得不出此下策;而夏侯接回庶子闵西全,极有可能是因为嫡长子闵西原实在不争气,对庶子别有期待。可是,他这个堂堂正正的商国贵胄,却只能俯伏于那一无是处的华王姜离面前摇尾乞怜,在伯父商侯汤禀赋面前卑躬屈膝,希望能够苟延残喘保全性命,这种日子,他实在过够了!为什么他伯父那样的昏君能够安坐诸侯之位,他这个有雄才大略的侄儿却只能在中州为质,数着日子熬过岁月?他如今已是三十岁了,再不能把握机会,怕是到年华老去也无法回归故国。

“允公子,殿下这几日心情不好,您若没有重要的大事,还是改天再来吧!”一个侍从见汤舜允神情烦乱,便禁不住开口劝道。但凡在华都待过多年的人,都知道这位商国信昌君是什么样的人。堂堂商国顶尖贵胄,竟足足在华都为质十年,换作常人早已磨平了棱角,哪像这位信昌君大人还能四处钻营的。

汤舜允自失地摇了摇头,他真是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高傲和矜持,如今即便面对一个小小的侍从,他也不敢出言厉声呵斥,换作那时纵马沙场的时候,又哪里会想到一时不慎而落得今日的下场?

“多谢阁下提醒,只是本君今日身怀要务,倘若不见到使尊殿下,就只能在此苦等了!”他知道华王姜离必定不会放其归国,那么,要有所突破,就只能从练钧如这一头下手。横竖他已经无路可走,说不定,这位时常有非凡举动的使尊殿下,能够成为他的福星也不一定。

第十八章 暗示

严修送走魏方不多时,却又满脸古怪地回转了来。“信昌君汤舜允已经在御城之外足足等候了两个时辰,我本来想让他知难而退,如今看来,这位允公子似乎真有什么要事。钧如,你适才准备去阳平君府,是否在此之前拨空见一见他?或者我去让他改日再来?”

练钧如微微皱眉,据他所知,汤舜允这个人平日和朝中权贵相当热络,仿佛是有心在中州终生为官似的,可是,凭着他在商国子民中的影响力,事情应当不是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算了,横竖我那阳平君府也没有多大玄虚,你出去吩咐一声,让他们把车驾备好,让汤舜允陪我同去。如今华都之中情势复杂,倘若被旁人看到我和他同行,兴许能看出些许端倪才是。若是汤舜允拒绝了这个邀请,便说明其人过于畏首畏尾,当不得大任。”

严修点点头便转身出去预备,不过一盏茶功夫,他便遣了一个侍从前来通报,果然,汤舜允未作任何犹豫便爽快答应了练钧如的邀请。由于伍形易等人必须为了练钧如出行周国做准备,因此八大使令这些天来全都忙得昏天暗地,竟是无法有余遐来顾及练钧如行踪,除了那些精锐甲士和姜离所派的禁卫之外,练钧如的近身侍卫就只有严修一人而已。说来也怪,原本对练钧如安危极其谨慎的华王姜离竟是轻易就认可了严修,不仅未曾追问其人身世来历,甚至还在御城旁边赏赐了他一座小小府邸,允了他近身侍卫一职。

“臣汤舜允参见殿下!”候在马车旁的汤舜允见练钧如在一众侍从甲士簇拥下缓步行出,连忙趋前行礼,只是膝盖微微着地便被练钧如搀扶了起来。

“汤卿不必多礼,这又不是朝堂奏对,再说了,汤卿今日乃是本君的客人,这客随主便还是应当的吧!”练钧如打了个哈哈,便笑着将其让车上让。他的话虽然客气到十分,但对于汤舜允的称呼却是一口一个汤卿,全然不像当初称呼为允公子,听在旁人耳中便多了几分意味。汤舜允却是一如既往地端着一张笑脸,丝毫不在意周围侍从的炯炯目光,稍稍谦让了一阵便随同练钧如一起上了马车,随后就是严修一言不发地跟了上去。

“今日臣贸然打扰,想必搅了殿下雅兴,实在惶恐。”汤舜允见练钧如命严修拉下了马车四周的帷幔,便心领神会地笑道,“臣听说,最近时常有各方贤达前来中州,为的就是仰慕殿下之名,希图投效,真是应该恭喜殿下了!只可惜臣只是庸碌之才,否则托庇于殿下门下,总好过在中州受人冷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