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钧 >

第66部分

千钧-第66部分

小说: 千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老须发皆白,精神却极为健旺,手中的拐杖与其说是为了支撑身体,不若说是一件上好的防身利器。尤为奇特得是,这位老人竟是硬生生地站在路中央,使得行人皆需绕道,只是一会儿功夫,便有几个青年后生忍不住上前劝阻,到后来又多了几个好事的,竟演变成了推搡,看得三人尽皆恼怒。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居然对一位老人如此无礼?”练钧如心知那老者便是孔懿口中的伯岩,因此忍不住上前怒斥道,“敬老爱贤乃是人伦大道,你们家中也有长辈,现在对老人家这么推推搡搡的,简直是丢人现眼!”

“小子竟敢教训我们!”那几个青年后生本就是这西城中一霸,此次趁机出头也是看中的老人腰间悬着的一枚配饰,想要浑水摸鱼,想不到被练钧如搅了局,顿时都是大怒。他们也懒得多言语,瞅着练钧如和严修年轻,便几个人一起逼了过来,其中一人又发觉了颇为动人的孔懿,更是心中大动,和同伴嘀咕了几句后,一群人便将练钧如三人围在了中间。

“不知好歹!”随着练钧如轻蔑鄙夷的一句话,严修的身形突然动了,那出言不逊的后生首当其冲,捂着肚子便倒在了地上。只是片刻功夫,几个嚣张跋扈的青年便哀嚎阵阵地瘫倒在地,望向练钧如三人的目光中也充满了恐惧。

孔懿早已身形一晃出现在了那老者跟前,对视许久,她突然躬身一揖道:“老丈可是人称神卜伯岩么?人说神卜混迹人间,专在出人意料的地方出没,谁想竟能在此地得见,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四周人见练钧如三人似乎不凡,便全都悄无声息地溜了干净,周遭三丈之内竟没有他人行迹。后头的探子也全都听见了神卜伯岩几个字,注意力顿时更加提了起来。练钧如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老人,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就这么一个老者居然担着神卜之名,难道就真的那么神奇?

只见老人突然展颜一笑道:“我在世间流浪多年,想不到还有人识得。小姑娘,你跟了我这么久,应该是有所要求吧?不管是算卦还是看相,都得和我一起回去才行?”他说着便瞟了练钧如一眼,大有深意地摇了摇头,随后便拄起拐杖缓步前行。

然而,他和孔懿严修几乎是尽力跟上,却仍被伯岩似缓实急的步子拉开了很大距离,不由相视骇然。足足在街市中穿梭了小半个时辰,三人才到达了一处占地甚广的府邸,练钧如大致判断了一下方位,这才发现此地位于城东角,位置僻静得很,左右竟然连个人影都没有,就连眼前的黑漆大门也是紧闭。至于后头的探子是否跟上,此时他们也是顾不得了。

伯岩大约是看出了两人的疑惑,微微一笑道:“此地原本是一处大户人家的宅邸,最后由于违逆了前代夏侯而遭族诛,最后连宅子也发卖了。不少权贵都打过这里的主意,然而,搬进去的人总是被搅得鸡飞狗跳,甚至连命也送掉几条,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荒宅鬼屋。”他一边说一边上前用拐杖在门上轻轻一顶,只见那门悄无声息地开了一条缝,里头竟是透出一股阴森森的鬼气。

饶是练钧如和孔懿严修都是大胆之人,此时也禁不住打了个寒噤,见伯岩当先步入之后,三人也只得硬着头皮跟了进去,心底却着实发虚。一路行来,宅子里头并不见一个侍仆,只有伯岩的拐杖拄在地上的声音,这种不同寻常的静谧围绕在三人身旁,形成一种令人几近窒息的气氛。

练钧如深吸一口气,周身真气自然而然地运转了起来,恰恰把不断迫来的阴寒感逼出体外,这才感到心头的沉重感消除了几分。他见孔懿同样脸色发白,便知其身为女子更怕这些神鬼之物,连忙拉住她的右手,缓缓输了一道温暖的真气过去。孔懿未曾想到练钧如竟在人前如此大胆,不由变了脸色,但也不想违逆对方的好意,只是似嗔似怒地白了练钧如一眼。

第十三章 卜筮

伯岩尽管未曾回头,却仿佛看到了背后这对少年男女的动作,不由笑呵呵地道:“此地阴气过重,若是寻常人来往坚持不了一柱香功夫,你们三人都是身具高深功法的人,只要运功凝神就可保无虞。我毕竟是老了,若是没有这股至阴之气护住心神经脉,怕是也难活多久。对于他人来说,此地便是死地绝境,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天下第一大福地。这祸福之说,因人而异,就是我这个号称神卜的老头子,也脱不了这命理循环啊!”

孔懿听得心中一动,却仍旧有些糊涂,只得闭口不言。旁边的练钧如却并不在乎伯岩超然的身份,见四周环境愈发阴森可怖,又想起严修曾经说过的阴阳之道,便开口问道:“老丈,恕小子直言,此地的阴气即便对您的身体有所滋补,却也不是善地。能在国都之内郁结如此沉重的阴气,若是不是沉冤未血就是有冤魂作祟,老丈固然能安居此地,旁人却是不敢靠近十丈之内,长此以往,对阖城居民并非好事。老丈既然有大神通,为何不能体恤民意,把这骇人的阴气稍稍减弱一些?”

孔懿听练钧如如此直言不讳,不由神色一变,连连朝他使了好几个眼色,却被对方全然忽略了过去。伯岩却是倏地转过身来,双目神光大盛地看着练钧如,好半晌后才发出一阵长笑。“好,好!想不到还有人敢于直言我的不是,看来我真是看走眼了!”

他见练钧如犹自迷惑,又摇摇头补充道:“少年郎,人生在世,不能只看一时得失,须得为后世计,为百世计,你懂么?以老夫之能,只可暂时驱散这阴气,却会使得冤魂失去凭依,沉冤难得昭雪。此地的主人原是夏国太宰,却被诬以谋逆之罪,临死前发下大誓愿,沉冤未雪,将永不入轮回,直至夏国灭亡。这列国的格局已是维持了千年,要让商国亡国谈何容易,不少人都当作笑话来看,谁想入住此地的达官显贵都没有好下场,人们也就信了。数百人冤死郁积的阴气虽然使人不敢靠近此地,却也令洛都能够免于战乱。炎国曾经大肆入侵,附近的七座城池都大伤元气,却只有此地安然无恙,算来也是异数了。”

练钧如听得惊叹不已,不过,他却仍旧对这有若实质的阴气大为忌惮,攥着孔懿的手也拉得更紧了一些。孔懿已是感到周身一阵暖意,再加上还在琢磨伯岩的言语,因此也没注意练钧如有些得寸进尺的举动。伯岩也不再多说,将两人引进了一间还算干净的屋子,这才示意他们坐下。

“伯岩先生,你既为神卜,应该知道我们的身份和此来的用心。”孔懿甫一坐定便先行发话道,“如今夏国的长幼之争已经到了危及国本的紧要关头,原本这些事情和我们并无关系,只是先头周国动乱刚过,若是夏国再有差池,到时南蛮再来挑衅,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伯岩先生神卜之名天下无双,若是能及早放出风声,这场世子之争想必可以尽快结束。”

伯岩不置可否地转过了头,深深凝视了练钧如一阵之后,他方才露出了一个若有所思的笑容。“那么,殿下应该也有同样的考虑,老夫却想再问一句,无论是谁继承夏国大统,结果都可能相同,殿下还要执着于那个必然的答案么?不瞒各位,你们并非第一批前来求教的人,前次那位全公子已经亲自来过,老夫却没有给他任何回答。天命之说其实本是缥缈,所谓天机不外乎民意君心,各位今次这大摇大摆地一来,就算我想要回避,怕是那位夏国君侯也会亲来问讯吧?”

“伯岩先生,我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您有为难之处,我别无他法。”练钧如抬头望了望严修,见其微微点头之后,就从袖中取出一块字迹满满的绢帛,“先生自云寿数不永,我这里有秘法一篇,长期修炼便可延年益寿,想必对先生大有裨益。其实我的要求对先生来说很简单,不过是向夏侯传达几句似是而非的话而已,以先生的声名,想必天下无人不信。”

伯岩终于悚然动容,只是略扫了那绢帛一眼,他便立刻闭上了双目。沉吟良久之后,他倏然睁开双眼,刚才还有些黯淡的眸子中闪现出阵阵精光,“好,殿下的托付,我伯岩接下就是!唉,虽说是为了苟延残喘以待将来,我也不想堕了心志,胡言乱语却是做不到的,今日就破例为此卜筮一卦吧!”此言一出,屋内其他三人均是大喜过望。

伯岩仿佛没看见三人的表情,先是净衣焚香,随后便郑而重之地从盒中取出一把长达八寸的筮草,面色严肃地开始了卜筮的步骤。练钧如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动作,见其中手段诡异莫测,也就信了九分,而孔懿早就知道对方神卜之名,自然不会怀疑。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直到卦像成了之后,伯岩才再度开了口。

“卦像果然很乱!”伯岩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这一次就算不信口开河也是不可能了。想不到啊,存留了千年之久的夏国即将易姓消亡,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好了,三位请回,我自然知道该怎么对夏侯或是旁人说起此事。”他不由分说地挥手逐客,面上的疲惫之意显露无遗。

“究竟什么意思?”才从那大宅中退出来,孔懿的面色就已是变得铁青,“卜者伯岩从来都是铁口只断,这一次怎么说得这么糊涂?”

“好了,先回去吧!”尽管练钧如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但见严修似乎若有所悟,连忙示意回府。不出他们所料,那些本来跟在他们后面的尾巴很快找到了此地,天色昏暗之时,夏侯闵钟劫只带了几个贴身从人,悄悄地来到了此地。神卜伯岩的卜筮之术,天下无人能出其右,他眼下已经到了万分难决的时候,不得不以诸侯之尊曲意求问,只是为了心安而已。

明萱已经在洛都盘桓了将近半个月,却仍旧没得到从周国传来的任何消息,心中的惊疑和不安早已渐渐加深。她自幼为师尊抚育长大,无论是读书还是武艺都是师门众弟子的翘楚,除了师兄万流宗之外,无人能在任何一方面胜过她。正是因为这一点,她才得以在十四岁就离开师门游历四方,谁想师兄一奉命出谷,世间格局就仿佛突然变了。

“这位小姐,看你的模样似乎有些心事,可否说来听听?”明萱的耳畔突然传来了一个温润柔和的女声,抬头一看,只见眼前正立着两个和自己一样面戴轻纱的女子,但其后却还跟着几个护卫,显见两女都是世家淑媛。发话的那个女子身着一身青色裙装,身上却只是寥寥几块青玉配饰,看上去雅致而不失风韵,而旁边的另一人却让明萱有些警惕,尽管其人身上体会不到任何气势,她却敏锐地觉察到一股奇怪的气息。

“只是偶有所感而已,算不得什么心事。”明萱的月眉轻轻一扬,随之便站了起来,“二位小姐可是趁着秋高气爽,来这郊外赏玩风景的?若是不见怪,可否请教名姓?”

“小妹霍玉书,这一位是我的姐姐如笙。”霍玉书对明萱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感,因此抢着上前介绍道,她回头示意几个护卫离得远些,这才摘下了面上轻纱,“如今登徒子太多,不得不略作遮掩,对了,姐姐的大名还尚未赐告呢!”

明萱见霍玉书生得灵秀婉约,心中不由一动,苦笑一声便取下了面纱。“想不到今日明萱能够见到誉满天下的名姬如笙小姐,真是幸甚!霍小姐乃是夏国最富盛名的贵媛,出门就带这么寥寥数人,未免太大意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