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浮生小记 作者:金波滟滟(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6-04正文完结) >

第114部分

浮生小记 作者:金波滟滟(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6-04正文完结)-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许!”卢八娘斜睨了他一眼,“屋子这样狭窄,你想闹出什么让别人听了去吗?”
  司马十七郎看看简陋的房子,便强词夺理地说:“我哪里想闹,只不过怕你着凉,给你帮帮忙而已。”
  “我可不要你帮忙。”
  “我帮你涂牛乳,再按摩一下,你不是也说我按得好吗?”
  卢八娘以前在京城时偶尔会做奶浴,自从生了孩子后,她更觉得自己需要加强保养,于是便将奶浴列为日常。所以呢,表面上看她的生活简朴得多了,但其实她在意的东西却一点也没少,好在司马十七郎从来都觉得她应该享受高人一筹的生活,从来都极赞成。
  司马十七郎果然硬是进来帮她用牛乳按遍了全身,等冲洗净了进了卧室,*就烧了起来。
  过后卢八娘嗤笑他,“天天过来,怎么还这样猴急!”
  “要是在浴室可以,就在那里了。”男人的脸皮都是越变越厚的,司马十七郎爱不释手地在卢八娘的身上轻抚着,“生了孩子,肌肤越发细嫩了。”
  “明日你也用牛乳在脸上擦擦,瞧瞧这脸上的皮,摸起来都能把我的手划破了。”卢八娘又摸了下去,“还好,身上倒没被风吹糙,要么我就不让你上床了。”
  冬日里整日在外面练兵,司马十七郎的脸确实沧桑了些,但其实卢八娘是喜欢这种硬汉风格的,只是她不肯说罢了。
  司马十七郎被她逗得一笑,“我把脸洗得像你这么白嫩,就不必上阵打仗了。”
  “不是说有人做了面具带着打仗吗?”
  “那也是个办法,但是我习惯于亲自出现于阵前,非常鼓舞士气。”
  “那在阵前你怕吗?”
  “怎么会怕呢?”司马十七郎不由得将王妃抱得紧一点,他早已经发现王妃虽然才智出众,但毕竟是女人,很多想法与自己非常不一样,“有我在,你什么也不必怕。”
  卢八娘竟然坦然地承认,“我有时确实有些莫名的害怕,但有儿子在就不怕了,所以你也不必担心我。”
  听了这样的话,一种伤感涌上了司马十七郎的心头,“你不必把她放在心上。”
  她当然是指薛侧妃了。
  其实卢八娘真没有把她放在心上,就是她今天提出要把盐城划归自己所有,也不是因为薛侧妃的出现。这是她答应嫁给司马十七郎时就确定的长远规划,即使她嫁给别的男人,也一样会为自己打算,甚至完全撇开那个男人只一心为自己呢,现在她已经很为司马十七郎付出了,从来都把两个人的利益放在一处。
  对于司马十七郎以为自己受了薛侧妃事件的影响,卢八娘其实也想到了,而且觉得这个还没有真正到来的薛侧妃促进了司马十七郎答应自己的要求,这样也很好,卢八娘从来都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因此她并不反驳,而是乖顺地答应,“好。”
  这声好字答得太快太不假思索了,司马十七郎还是不能全信,但是他又能做什么呢?于是他身子一转,又压了上来。
  卢八娘推拒着,“你也应该爱惜点身体了。”
  责任这样大,天天忙碌不停,每晚还要辛苦,为了自己能早日怀孕,司马十七郎真是蛮拼的。
  “再给我生个女儿。”司马十七郎略用了点力就把卢八娘完全压制住了。
  “可是想早生孩子每天晚上做一次就够了吧。”卢八娘说。她也想再要一个孩子,但是她却希望是男孩,因为作为女人,她吃过很多的苦头,唯恐自己生下的女儿也会有同样的痛苦,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男权的社会。
  “我就是想要。”司马十七郎马上封住了王妃的嘴,他确实想再要一个孩子,但是两人间的亲密却不只是为了孩子。司马十七郎有很多感情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楚,比如说对于纳薛侧妃,他经过反复思考,最终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且也得到了王妃的同意,但他心里始终不是滋味。
  看着王妃沉沉地在自己怀里睡着了,司马十七郎琢磨着,要尽快再给王妃一个孩子,让她在一两年内没空关注薛侧妃,也给自己时间向她表明自己最喜爱最敬重的只有她,再帮她改掉那奇怪的怪癖,以后两个还是要同床同枕。
  其实之所以没有拒绝薛表叔,也不只是为了五千石粮食,而是因为薛表叔提出联姻后,提醒了司马十七郎进一步想到了陶尚两家,如果能在这两家里各纳一位侧妃,改善与两家的关系,将来顺利地将他们置于自己的麾下,淮北的形势马上就不一样了。
  由此看来,以后还会有别的家族需要联姻,就像皇祖父当年纳了好几个世家女平衡朝中的局势,父王和几个王叔都想办法多纳几个家里有权势均力敌的侧妃帮忙夺嫡一样。
  这种手段,生于皇家生于皇家的司马十七郎见得多了,他不需要特别学习就深谙其中的道理,也能飞快地掌握使用方法。

  ☆、第六十七章 谋图发展淮王心计跋山涉水吴琏送马〔二〕

  在卢八娘的热切盼望中,吴琏的消息终于传了回来,在离开楚州十多天后,陈春煊在那条已经废弃了的古道上找到了正在艰难前行的吴琏一行。
  原来吴琏刚刚接到卢八娘的消息,益州氐族齐挺恰好开始了封锁州郡。在这种形势下,吴琏果断地带着人员和所有的牲畜借着放牧的时机走上了那条古道。带着上万只牲畜躲避官府,长途跋涉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冬季。
  这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应该可以写上一本情节曲折的书,官兵、世家、强盗、小偷轮流上阵,还有寒冷、雪水、道路不通种种天灾,但吴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把大部分的牲畜都带了出来。
  陈春煊带人找到到吴琏,帮助他向楚州行来,并写信向卢八娘建议,派船在楚州接应他们,分出一部分人马走水路,应该能更迅速更安全,也能保全更多的牲畜。
  卢八娘自然同意,她先派人送回信给吴琏和陈春煊,然后马上调集船队向楚州行去。船队是丁桂从吴郡带过来的,自然归到了盐城,也就是卢八娘的名下。她便让丁桂的一个弟弟叫丁槿负责船队,把打鱼的事情先放了下来,全力去接吴琏。
  又过了七八天,第一批船队就回到了淮北军大营,运载的除了牛羊外,还有一些羊皮、牛皮、羊毛、畜肉等物资,这其间有吴琏从益州带出来的,也有路上冻饿伤而死的牛羊留下来的,因为是冬天,还能保存得住。
  下面的两批船队上装载的都是牛羊了,最后还有一些马匹。按卢八娘事先统筹安排,其余的马匹从陆路走,穿过楚州向东,到淮河最东部,估计他们到达的时间,正好船只已经腾出来,再接应所有的马匹过河。
  终于所有的人、牲畜都在腊月二十八到了淮北军大营,吴琏和陈春煊只与大家打了个招呼,就都累得倒下睡死了过去。吴琏是不消说了,带着几十个人,赶着上万只的牲畜走了上千里路,人已经瘦得有些脱相了。陈春煊也好不到哪里,楚州一别时,衣锦腰玉,风度翩翩,现在灰头土脸,身上的衣服也看不出颜色。
  这次吴琏的到来,引起了比丁桂到时还要大的轰动,其实计算物资的价值此番并不如丁桂带来的丰厚,但几千匹马却把军中男儿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了。不只是因为男人从本性就喜欢马,而且还是因为骑兵在这个时代意味着更强的战斗力,更大的获胜机会。
  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早就安排了围栏,又找了些懂得照料马匹牛羊的军士前来帮忙,让吴琏和他的手下们好好休息休息。但是军中没有值守的人差不多都在围栏外看马,纷纷评论着这些来自西边的高头大马。
  卢八娘虽然骑术还可以,但她从来只是直接骑上准备得干干净净的马背,因此并不肯陪着司马十七郎去味道很重的围栏里看马。便笑着说:“我回去安排人用吴琏带回来的羊皮做些皮袄,发给军中,虽然不能每人一件,但夜间巡营的总可以轮流穿着。”
  司马十七郎的心思都在马上,随意地点了点头,“王妃看着办吧。”说完就走进了围栏,细看这些经过长途跋涉而来的骏马。
  桃花本来已经走到了围栏边上,见卢八娘不去,恋恋不舍地向马群望了一眼,然后就跑回卢八娘身边了,“这些马看起来虽然瘦,但是只要把饲料喂足,很快就会骠肥体壮的。”
  卢八娘知道她极喜欢战马,“你跟王爷去看马吧。”
  “不,我陪王妃回去,”桃花果断地不再去看那些马,“现在马都太疲惫了,不能骑,等好好喂上几天麦子就恢复过来了,那时候我再来,给王妃再选两匹好马,再顺便给自己也选一匹。”
  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喜欢动物的,特别是心思单纯有爱心的人,当然卢八娘不在此列,所以她从来不自己选马,闻言不语,心里在计算这些战马每天要消耗多少粮草。
  回到了后营的屋子里,正是下午旭儿睡觉的时候,屋子里的大炕上躺着好几个孩子,有绿袖、细君、桃花等人的,一起睡了。有宁姑姑带着这些人在炕下围在一张案几周围给他做衣服鞋袜。
  几天前卢八娘突然想起来孩子是需要伙伴的,便让这几家把差不多大的孩子抱过来与旭儿在一起玩,于是这屋子就成了小型的幼儿园,虽然看不出旭儿有多喜欢与小孩子们一起玩儿,但是卢八娘却不打算让他只长于一群妇人之手,总要给他一个正常孩子应该有的良好氛围。
  这倒把几个孩子的父母都喜得不自胜,能从小就陪着小世子长大,是多有福气的好事啊,外面的人想进来根本不可能呢。
  卢八娘也立刻发现了这样做的弊端,那就是旭儿受到的待遇明显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现在他还小,可能感觉不出来,但他大一些了,就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比别的孩子不同。但是在这个阶级社会,这却是无法避免的了。
  眼下,旭儿虽然睡着,但其实他还是在享受与众不同的待遇。
  从京城出来时,王府里的很多下人都发钱遣出去了,再也没有专门做针线的日日不停地为卢八娘和旭儿做各季的衣服。卢八娘根本就没有再添新衣,好在她过去有几百套的衣物,就是去楚州参加贵妇人的集会都不用发愁。但旭儿就不行了,他不断地长大,总会有新需求。
  宁姑姑几个人有空时就会给他做些针线,但再也没有了日日穿新衣的时光。而且为了淮北军的生存,卢八娘已经把最好的锦缎都拿出去换东西了,再做的衣服不过用些寻常的绢帛。
  可就要过年了,总还要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的,现在宁姑姑手里拿的是一块非常漂亮的大红夹金百子图的缎子,这块缎子是宁姑姑一定要给旭儿留下的,她强硬在卢八娘把所有的锦缎都卖出去的时候把这一匹收了起来,当时就说要在过节时穿,现在拿了出来感觉上就非同一般,因为周围再没人有用这样好的料子,估计淮北军营地里也只有旭儿能穿了。
  卢八娘忍不住上前拿起正做着的衣服看了看,虽然是给不到一岁的小儿穿,但因为是世子过年的新衣,便按官服的样子做的,一看就知道费了不少的工夫。特别是一双小小的鞋子,鞋的前面还各绣了一只大老虎,活灵活现的。
  “真漂亮!”桃花接过鞋子,喜欢非常,因怕惊醒孩子们便轻声赞道,:“宁姑姑手真巧!”
  “你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