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反贼 >

第216部分

反贼-第216部分

小说: 反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妻自然是不可能了,这个名份如果给出去的话,估计巾帼小英雄高桂英就彻底跟自己掰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凌风心中,什么正妻平妻小妾的,一样是自己的老婆,自然要平等对待,绝对不会出现这个时代那种拿小妾不当人看的事情。

他这边想着自己的小心事,城外的田地上,却到处都是人头。

所有领到土地的人都急着看自己的土地,凌家军的人手也都调动了起来。

最忙的除了统计人员外,还有哨探。

葭州城这么大的动作,当然要时时刻刻提防着百里外的洪承畴大军,所以一路上哨探飞报不停,将各处的情报迅速汇总。只要稍微出现异象的,就要立刻做好应对的准备。

百姓们却是不管那些,他们都还沉浸在得到土地的喜悦中。

“嘿嘿,这是咱们的田啊”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匍匐在地上,双手抓住一把泥土,老眼中溢出了泪花。

老人累死累活一辈子,都是在为地主老爷家做工,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土地,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

“孩儿他爹,你这是干嘛啊这田是暂时分给咱们的。等官兵打回来了,还是要收回去的。”旁边的老太婆颤巍巍地上前扶起自家老头子。

“哎”老头子一听这话愣了一下,重重地叹口气,满脸无奈地表情站了起来。

“还回去?为什么要还回去?凌家军说得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那些地主老爷们就天生命好,该着不干活,然后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就该辛辛苦苦的连饭都吃不上吗?这地既然到了咱们的手中,就别想着再收回去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手中拿着一把铁锹,语气坚定的说道。

“虎子,不要乱讲生好生歹,那都是人的命,谁让你上辈子没修上那个好福气呢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让别人听到了可是要砍头的。”老太婆赶紧呵斥道,一边说着还看看周围,发现没什么人,才舒了口气。

“娘,你怕什么有凌家军给我们做主,你没见凌家军战士个个精盔亮甲,那是朝廷的军队比得了的?我看,官兵根本就不可能打得回来。我和狗蛋都已经决定了,明天就报名参加凌家军,帮着他们守城打官兵。只要打败官兵,这田就都是咱们的了。”小伙子满腔豪气地说道。

老太婆没有一皱要继续喝斥,老汉一把拦住了:

“虎子说得对,我可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官兵们,一个个都是什么德行?而且,现在田到了咱们的手中,谁要是想再夺走,老子就跟他们拼命我看好凌家军,说不定真能挡住官兵呢”

老太婆看到丈夫和儿子都这么说,也就没了话说,只觉得两个男人都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对的,于是也叹了口气。

梦想了一辈子的土地,没拿到手的时候说起来还能坦坦荡荡、不放在心上,可一旦拿到手,想想脚下这片田地都是自己的,有哪肯随意的舍弃?

历史证明,任何忽视人民百姓的统治者,最终都会被推翻,乃至死无葬身之地那些看起来丝毫无害、憨厚老实的小老百姓们,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田地,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这股力量能够打倒一切,摧毁一切。

凌风要想跟朝廷对抗,当然会利用起这股强大的力量。

分完田地之后,就是各种各种农具和耕牛的分配。如果说田地摆在那儿就已经让人大为心动的话,这些实实在在放在家里的东西才更是能够打动人的心。

铁锹等家家户户都能分配到。凌家军最不缺的就是铁具,前几个月,那些铁匠学徒们在打造兵器之前,就是拿生铁打造成农具来练手的,因而,在分完地之后,每家每户都分配到了足够多的农具。

铁锹、铁叉、铁犁……

更是每五户人家就能分配到一头耕牛。明朝的一项国策就是重视耕牛,小牛和壮牛都是不允许屠宰的,即使是病老而死的牛,也要报备有司,才能扒皮吃肉。

凡是私自屠宰耕牛的,都要被廷杖甚至是流徙。在这么重的罪名下,经过二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各地的耕牛数量着实不少。

凌家军有的是银子,已经承诺将来大量购买耕牛,让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大牲口。至于现在这头耕牛,暂时是五家合用,以后将归负责照料的人家所有。

负责照料耕牛的人家自然是兴奋地不得了,想想眼前的大牲口以后就归自己所有了,更是照料地精心。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牛也是一样的。半夜起来喂料,这么辛苦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倒像是一种享受似的。

虽然大家刚开始的时候心情都很平静,打算着只要官兵打回来,就把分到的东西再送回去,但是真到了这个地步,尤其是东西在手里捂热了,谁要是敢来抢他们的东西,他们就敢跟敌人拼命。

五天的时间,田地分完,农具也都发了下去。

土地对百姓的诱惑力,比预料的要大得多。全城无一例外,全部都领取了自己的份额。

只剩下原先的那些地主豪绅们,心情之郁闷就可想而知了。

凌风当然不会留着这些祸害来给自己添堵,将他们聚集在一起,让一营凌家军战士押运着迁移到了早盛塬。

现在正是春天,播种的好季节自然不能耽误,多了这些人手,早盛塬的活计就要轻松地多。而且,劳动能够改造一个人的思想,让他不再那么仇恨凌家军、不再有不劳而获的思想。

凌风发誓,他真是出于好心,才让那些曾经的豪绅们到早盛塬参加体力劳动的。想想吧,靠劳动吃饭,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当凌风说这些话的时候,自然是招来了一阵白眼,让他心中那个郁闷啊

…………

崇祯二年三月二十,凌家军发动百姓修复损毁的城墙,同时修建一些防御工事,葭州全城百姓云集响应。

为了保护刚刚到手的土地,大家的热情空前的高涨,再加上此时土地已经解冻,正是动土的好时机,因而各项工事进展神速。

因为凌家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葭州城攻下,所以城墙的毁损程度并不是特别大。这就为维修降低了难度。

不过,大帅又提议在城外建立一道道防御工事,一直延伸出十几里地。

这可是项大工程。葭州的百姓们不太理解,防守城池,就要把所有兵力都集中到城中,将城墙加固不就得了?看县令郭毅老爷和牛得水千总,谁不是这么干的?

这个什么大帅,还要让大家去十几里地外挖大坑,真是能折腾人。

早盛塬跟过来的工匠和凌家军战士们却不这么想。他们都是对大帅有着盲目的崇拜,既然大帅说了要在十几里地远外开始构筑防御工事,那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大帅说话做事,什么时候出过错了?

他们的热情,也带动了葭州百姓的热情。葭州城四面的大路小路上,到处可见一队队的人马拿着铁锹、长镐在构筑工事。

工事的样式都是大帅亲自设定的。也不知道大帅的头脑中哪儿来这么多奇妙的东西,反正那些将领们看了之后都是大夸其妙处,说是如果自己带兵打仗遇上这种防御工事的话,也要大感头疼的。

不管是凌家军将领,还是新投降的官兵,一个个满脸钦佩的表情。

见到这种情景,原先对出城修筑工事还有些不情愿的民壮们立刻都来劲儿了。这些工事有用,那就多修建些;修建的越多、越好,将来在战斗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就越大,能够抵挡住官兵的机会也就越大,这笔账,大家都算的清楚。

现在的葭州城,可说是“匪民一体”,大家是捆绑在一起的蚂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能够守住葭州城,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

守不住葭州城,凌家军败退,百姓们失去刚刚到手的土地,甚至还要遭到清算

凌风将对自己来说暂时没有用的土地分出去,换得了全城人的支持,这笔买卖实在是划算至极。。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要战便战

城墙和防守工事的建设进行的风风火火,各种守城器械的制造也不能忽视。

大帅一向重视奇yin巧计,大半年的时间,早盛塬就已经培养出了五六千合格的工匠。星火兵工厂、凌家军第一炼铁厂等重要部门的生产不能耽误,留下足够的工匠之后,还能调集过来三千人。

在全城数万青壮的协助下,三千个工匠日夜赶工,城外山上的树木都被砍荒一大片,变成了一架架投石机,变成了一根根滚木,变成了一辆辆盾车……

老弱和键妇也都被集中了起来,葭州城的火药,除了留出必要的部分以备火铳手们使用以外,全都被制作成火药包。

为了安全生产,火药包的制作地点被分为三十处,都是在城外的空地上露天生产。

现在风和日丽,天干物燥,一大群人席地而坐,倒也惬意。每个生产点周围只需要一个小旗的战士守卫,就能保证生产点的安全。

凌家军所有的大车都被调动起来,葭州城到早盛塬的大路上随处可见运输的队伍。凌家军第一炼铁厂大半年的积蓄这时候发挥出了作用,一架架大拒马被运送过来,配合着土木建设,在各条主要道路上形成了一道道坚固的防御工事。

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军民、无数道坚固的防御工事、高大的城墙、投石机、火药包、铁盔铁甲、训练合格的火铳手、跟官兵比起来算得上精锐的骑兵、真正精锐的长枪手和刀盾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凌风抵御官兵的王牌。

看着这些渐渐完善的措施,凌风的心也逐渐平静。明末的官兵,是出了名的腐朽,如果自己做到这个地步还不能抵挡地住他们的攻击的话,那只能说是无话可说了。

就在这时,一骑探马来报,在葭州城北二十多里地处发现官兵小队的踪迹,哨探及时出动,将大部分人消灭,但却有一个人负伤后逃走。

这些天,有无数支行人或者是行商的队伍从葭州路过,都被凌家军给扣留。现在有人逃跑,也就意味着葭州的情况将泄露出去。

一切尽在意料之中,葭州城虽然算不上处于交通要道,但好歹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正规城池,每天来往的人数着实不少。这些天来,凌家军扣留的行人足足有一千多人,失守的事情能隐瞒到现在,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葭州城距离洪承畴的大军仅仅百里之遥,官兵在确定消息的准确之后,最多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能够兵临城下。

想想即将到来的战争,凌风也不由长长地舒了口气。

此战,成则凌家军名震天下,正是站稳脚跟,拥有跟朝廷谈判的资本;败,则以前的经营毁于一旦,甚至自己都有可能身死人手

但是,凌风发现自己在紧张之外,竟然还有一种隐隐地兴奋。

每个男儿内心都有一种嗜血的欲、望,或许,现在自己的这种欲、望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吧

要战便战

凌风信心百倍,心中豪气万丈

…………

跑马坡是葭州城北十三里处的一个高地,只因为这个小丘陵坡度很缓,马儿都能够跑起来,因此得名。

跑马坡处于荒山野岭之中,平时十分荒凉,但是现在,却是热闹得紧。

北坡上,一群汉子正聚集在这里,一个个穿着单布衣服,腰部以下围着铁甲战裙,铁甲的上半身,则是早就脱了下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旁边。

暮春草长莺飞,一群战马在坡上随意地吃着嫩草。

在他们的身后,是木铁结合组成的营寨,数十顶军帐连绵。如果有心人的话就会发现在刚刚越过坡顶的南侧,数十架投石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