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反贼 >

第38部分

反贼-第38部分

小说: 反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盘子的,咱们接下来怎么办,继续攻击吗?”老四鬼差官可没有老三无常鬼的机灵劲,哪壶不开提哪壶。

“哼!”大阎王不悦的冷哼一声,“敌人并没有什么厉害的,只是他们的城墙修得好。咱们又没有趁手的攻城器械,照这么下去,最后胜利的肯定是咱们,但恐怕弟兄们的伤亡也会不小啊!”

这些话,已经明显的有了退意了。

“嗯,小弟也这么认为。这城墙正好跟周围的地形融为一体,互相借势,真是个不小的麻烦。不如我们暂时退兵,等制够了足够的攻城器械再卷土重来,到时候,一定让这里鸡犬不留,如何?”无常鬼见机说道。

“这样吗?就怕弟兄们挫了锐气!就这么退了兵,倒好像是咱们怕了他一伙流民一样。”

很明显,大阎王现在想退兵,可又怕自己的威望受损,所以才有所顾虑。无常鬼想清楚这一点,大大地鄙视了他一把,嘴上却是说道:

“掌盘子的您为弟兄们的性命考虑,大家只会感激,谁又会多想了?”

“哎!反正我是一片丹心为山寨,如果真有人说什么,也只好由得他了。撤兵吧!”大阎王说得大义凛然的,最后叹口气,终于下了撤兵的命令。

“哦……”

看到一团乱糟糟退去的阎王寨杆子,凌家军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只有刘良佐和李自成等看得明白,杆子们只是暂时退去而已。

这次之所以能打退他们,完全是因为自己这方面突然修成了一道城墙,敌人没什么准备,再加上不知道自己这边有精钢长矛,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等下次他们卷土重来的时候,一定会带来足够多的攻城器械。到时候这二百多凌家军能不能守得住可就不一定了。

只不过,希望大帅能在杆子在此进攻之前赶过来吧!

大帅,您可知道这边的情况吗?

刘良佐抬头望着炼钢基地的方向,心中默默的想着。

一条小路上,一骑绝尘而去,正是去向凌风报告战况的通讯兵……

…………

周郎羡:

求收藏,求推荐!

正文 第六十三章 老铁匠的建议

再说凌风,因为那个太过真实的梦境,在醒来之后,他心里还是戚戚然的样子。

梦中,自己身处险境,为什么只有李自成和洪金宝在身边,其他人呢?是在实力发展的过程中战死了,还是正好在外作战,或者是叛变自己了?

以这么多天的交往所培养出的感情,凌风不相信会有那么多兄弟背叛自己,尤其瘦猴,就算为自己去死都肯,又怎么会背叛自己呢?

那看来只能是第一种情况或者是第二种情况了。

凌风的眉头又皱了皱,这下事情可麻烦了。他很希望那只是个虚无缥缈的梦境,可心底又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更像是对未来场景的一个预言。

独自坐着发了会儿呆,情绪才渐渐稳定。

就在这时,木门“哗!”一下又被推开,高一功走了进来:“大帅,您怎么这么快就醒了!”

凌家军虽然制定了最基本的军队制度和称呼等,但由于时间紧迫,在礼节上还没来得及多宣传。高一功进大帅的房间,连声通报都没有就直接掀门而入,凌风虽然不怎么介意,但作为现代人来说,总是有些不习惯,内心开始琢磨着什么时候制定具体的军规、军纪了。

“大帅,您没什么事儿吧?”高一功看到大帅脸色不好,关心地问道。他自然不知道凌风在瞬间所闪过的念头。

“没什么!现在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凌风岔开话题问道。

“铁水刚刚搅拌好,周老说可以开始铸造长矛了。”高一功满脸喜色。大帅可是承诺过的,这第二波铸造出来的长矛会交给自己的天字营使用。

“铁水才刚刚炼好吗?”凌风问道。

“是啊!这次周老他们花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高一功答道。

凌风看看从窝棚顶上漏下来的阳光。可不是?现在竟然才堪堪中午的样子。看来最近的压力实在是太大,虽然很累,可也睡不踏实。再加上那个不知道是不是梦境的梦境……

凌风甩甩头,将这些想法都抛开了:“我们过去看看。”

“好的!”高一功兴高采烈的开了门在前面走着。

当两人到达炼钢炉前的时候,周老等几人已经将铁水灌在了模具中,第一批五十支长枪基本成型。

“大帅,再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我们差不多就能把这些铁水全都铸成长矛,不过,小老儿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周老上千犹豫着说道。

“哦?周老有什么想法,不用有什么顾忌,都可以说出来听听。”对于这些古代老工匠的想法,凌风还是很重视的。如果仅凭着在二十一世纪所带来的那些专业知识就藐视中华古人的智慧,那结果一定会死得很惨。

“大帅,咱们这一炉铁水,差不多能铸造出二百多支长矛。也就是说,如果加上昨天晚上那一炉的话,两炉下来,就有四百多支精钢长矛了。可是,据小老儿所知,大帅手下的战兵总共只有三百多人。剩下的一百支长矛怎么办?交给老弱,他们恐怕也使不动啊!闲置着更是浪费。所以,小老儿大胆,跟元帅请求只按照人数来铸造长矛,剩下的精钢,请允许我们来打制几件简易的护甲。”周老目光闪动,诚恳的望着凌风。

很明显,在这个老铁匠心里边,对操了一辈子的营生还是有些放不下。这个提议虽然是为凌家军考虑,可也不乏圆自己心愿的意思。

“嗯,你说的有道理。”听到不是有关炼钢铸造技术方面的改革问题,凌风并没有特别的失望,接着说道,“打制简易护甲,这也算是当务之急。不知道周老等人是否有把握呢?”

“呵呵……”听到这个问题,两个老铁匠都笑了,“不瞒大帅说,我们几个家伙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帮朝廷打制过战甲,这方面的手艺是绝对没问题的。如果不是后来朝廷拨下来的精铁等物大部分都被相关官员贪污,以至于我们没有事情可做的话,说不定小老儿几个现在还吃着皇粮呢!”

说到这儿,周老二人也笑不出来了,满脸的唏嘘之情。

“周老你们请放心,以后咱们跟着大帅,揭竿造反,开疆拓土,不比吃那几个钱的皇粮要好的多啊!”高一功在旁边插嘴道。

“是啊!是啊!遇上大帅真是我们的福气。以前吃皇粮的时候,薪钱三天两头的被扣,一家人连菜糠都吃不饱。现在我们一天三顿饱饭,米饭馒头管够,一个月还能有一两银子好拿,这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啊!”周老二人笑得满脸都是褶子。

“现在不要说这些了,我来问你,如果给你们足够的精钢的话,一天你们能打造出多少套战甲来?”凌风笑着打断他们,问道。

“如果精钢敞开了供应,小老儿几个拼了命,再加上那几个后生,一天打造出一两副战甲还是有可能的。”周老满脸自豪的表情。

十几个铁匠拼了老命,一天才能打制出一两套战甲?而且看周老几人脸上的表情,很明显是感觉这个速度已经相当不慢了。

“当然了,因为速度的原因,在精良上可能会差些,小老儿不敢保证它的外观。估计看起来不会很威风。但遮挡地作用不会差多少。”“小老儿”很“谦虚”地说道。

“……”凌风无语了。难怪军队中士兵都不披甲,原来不光是钢铁量少,这打制也是一个限制啊。

“怎么?大帅不相信我们的能力?小老儿可以保证,只要给我们一天的时间,明天保证交给大帅一套战甲。”看到凌风的表情,周老以为对方在怀疑自己,赶紧拍着胸脯保证。

“呃……周老,我相信你的能力。不过,我们最迟等到明天就必须得赶去增援早盛塬;如果军情紧急的话,甚至可能今天下午就出发。时间紧迫,造出一两副战甲,似乎对战局影响也不大啊!”凌风说道。

“这个,小老儿倒是没有想到。当时只想着不要让这些钢铁浪费了。”周老很不好意思的搔搔头。他一个老铁匠,能想到这些已经相当不错了。

“嗯,从长远来看,周老的建议很好。这次对阎王寨战争的结果,一定是我们取胜。所以,你们可以先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也算是为咱们凌家军以后的发展打下个基础。”凌风说道。

反正他也没指望这些没经过任何训练的匠户们上战场,让他们先建立一个基础的军工业作坊也不错。

刚说到这儿,凌风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精神一振,问道:

“周老,你说的打制战甲是怎么回事儿?战甲难道就不能直接用铁水铸成吗?”

…………

周郎羡:

感谢书友“70生人”和“忘小胖”的打赏。

另外,求零点之后的推荐票。新书榜只有几天的时间了,读者大大们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不能让《反贼》晚节不保啊!

求推荐,求收藏!周郎羡在此拜谢了!

正文 第六十四章 护具

“铁水铸成?”周老一愣,“这恐怕不行吧!铁水铸成的盔甲那该有多重啊?而且,战甲可不是一个整体的,而是由无数铁片组成,这才能保证将士们的动作的灵活性。”

“这样啊!”凌风老脸一红,这才发现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对!每件战甲都是由数十甚至以百千计的铁片组成的。制作的时候,要先取生铁,通过锻打,制成小铁片;再用牛皮或铁钉连接,本身就包括胸甲、臂甲等数件,再加上头盔,哪个不是要用心锻打的?铁水直接铸造盔甲,小老儿从来没听说过。”周老摇着头说道。

“我也不要求制作全身的铁甲,只要能护住身体的要害就行。比如说,像护心镜护住胸部一样。只不过咱们防护的范围要扩大,制作两个像护心镜一样的东西,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两个大铁片夹起来,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护具吗?防住了要害就行!这是我追求的效果,具体怎么做,你还要再想想。”凌风说道。他用了“护具”这个词,而不是盔甲。因为真要是按照他那么说做出来的东西,真就是更接近于护具,而非盔甲了。

“这样倒是能做到,不过,只防住身体就行吗?胳膊和腿上没有防具的话,面对弓箭的攻击,很容易受伤的。”周老说道。

“咱们这是权宜之计。护住要害,战士们没有了性命之忧,作战的时候才会勇气倍增!等将来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其他各方面条件也成熟了的时候,再考虑为他们装备全套的战甲也不迟。”

凌风向来最重视装备。他知道,在真正视死如归的军魂形成之前,只有用好的装备,让战士的性命得到保障了,他们在作战的时候才会英勇无畏。比如一群只着单衣的人,面对一群弓箭手,就算是再有勇气的人也不敢冲上去送死;假如是一群身着盔甲的战士的话,因为生命有了保障,他们就会勇敢地多。

所谓艺高人胆大,装备好了,人一样能够胆大。

“那好,我可以试试!”周老说着,转身试验去了。

凌风则是一方面关心着小高炉的继续生产,另一方面,不断派出哨探,去查看早盛塬的状况。

很快消息就传了回来。跟着哨探一块儿回来的,是刘良佐派出的信使。

听完信使的叙述,凌风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对方竟然有五十个弓箭手,这可是个大麻烦!凌家军平时训练虽然刻苦,但到底是建军时间太短,才区区一个多月而已。真要是在两军对阵的时候突然遭到弓箭覆盖的话,谁也不敢保证它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