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132部分

明统天下-第132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天还没有亮,整个可以容纳一万人的大广场就已经站满了人了就连外面都还有很多人在往里面挤。看到人太多伦文叙赶忙把亦集乃的两万多军队全都调集了出来。最后在军队的大刀和弓箭的威胁之下那些来晚的人不得不放弃挤进去的打算早早的回到了家,留下来的只有早早来到广场的那一万多人。

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广场的东边便出现了一批由军对护送进来的女奴隶,人数大约在四百人左右。在广场的高台上,按照奴隶们的标准她们被分为了四个等级,由东往南再到西最后被,依次站着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还有第四等的奴隶们。

按照昨天晚上伦文叙和那些商人们商量好的价格,第四等的奴隶每个三十两银子,第三等的奴隶每一个一百两银子,第二等的奴隶每一个人五百两的银子而最好的第一等的奴隶已经达到了一千两一个的价格。每个奴隶都是明码标价绝不还价。

鼓声一响,交易开始。早已准备好的光棍们纷纷拿着银子冲上前去只要看见自己中意的给了银子拉着人便走。这个时候可没人挑三拣四的,没办法奴隶才三千人,而这里的光棍却有着四万多明显是僧多肉少啊,你要是再挑来挑去的说不定你还没有看过来这里的奴隶就没了。第一批四百人不到半刻钟便已经被抢购一空,接下来第二批,第三批,……时间还没有到中午奴隶贩子们带来的那批奴隶就已经全部被抢购一空了。

在奴隶贩子们拿着银子高高兴兴的走了之后伦文叙便在亦集乃的大街小巷里贴出了公事:按照公事规定所有被买来的女奴隶都将恢复自由身份,并且被买回家之后那些女奴隶都将获得在家里的正妻身份。

今天买到老婆的汉子们都是婚天喜地的回家里,等待他们的将是六天后在广场上举行的集体婚礼。等那之后他们也算是正式的在亦集乃有了家了,等过了一年有了孩子了那才算是完美了呢。

不过他们倒是高兴了,可是那些没有抢到奴隶的人却只能看着那些搂着女人回家的街坊邻居们露出羡慕的目光。

不过很快他们便一扫沮丧的心情,满怀期待的赶紧去赚钱。因为伦文叙告诉他们再过几天之后便会有另一个奴隶的商队到达。所以现在这些人都向趁着这几天赶紧多赚点银子好到时候买上一个漂亮的老婆。

要说在明朝奴隶贸易最兴盛的地方就要数西北之地了。奴隶的产生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便是战争。首先奴隶的一个供应地便是蒙古了。蒙古一直以来都是部落社会在整个大蒙古草原之上部落无数,这也导致了草原只剩战争永不停歇,每一天都会有人因为战争沦为奴隶这些奴隶几经捻转之后最后大都汇落入奴隶贩,而奴隶贩子便会把他们带到西北之地前来贩卖。购买之人一般都是大明的商人、来自蒙古其他地方的商人还有一些来自西域或者中亚的商人。这些商人买回去之后也肯定是要在本国之中贩卖的。

除了蒙古之外另一个奴隶的来源区便是西疆和中亚了。要说这个时候比蒙古还要混乱的地方就要数西疆和中亚了。这个地方由于现在正处于金帐汗国逐步瓦解而新的政治势力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混论局面,由此可以想像这个地方战争打成什么样子了。战争有胜利一方也有失败一方,失败的不但是军队要沦为奴隶就连很多平民都被抓起来当做了奴隶贩卖。

“大人,不得了了。”

书房里伦文叙正在喝着茶看着书看见闯进来的下属问忙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只见那个小吏跑到伦文叙面前气喘吁吁的说道:“大人,外面刚才来了一批朝廷的军队。”

“哦,这有什么啊?”伦文叙不解道,在亦集乃经常可以看到护送着商队或者是朝廷重要物资的军队啊,这也没什么啊,这里的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是这个,大人,关键是这批军队押着四万多奴隶,男的女的全都有。”

“什么?”“啪”的一声把书拍在桌子上伦文叙吃惊地问道:“他们来自哪里?”要说奴隶亦集乃也很常见啊,但是一次性出现四万奴隶还绝对没有出现过呢。

“西疆。”

 第180章 兵犯大明

伦文叙跟着那名小吏出去一看,只见现在的亦集乃的中道上已经挤满了人了。,他们被分成了两部分,男的都站在了左边而女的则站在了右边,并且所有人都被绑着了手和脚。在中间的奴隶的外面之两排手握兵器的士兵,他们眼睛时刻盯着里边的奴隶们同时也不忘注意来自外面的情况。在大道的两边,出来看热闹的民众已经把宽敞的人行走道给沾满了。

跟着那个小吏伦文叙被带到了这批士兵的首领面前,而看到伦文叙过来了那名首领也是很快便从马上跳了下来走到伦文叙面前率先行礼道:“末将甘肃参将佟凤山参见大人。”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伦文叙连忙走到佟凤山面前一把把他给扶了起来:“将军不必多礼。你我同为朝廷命官共为朝廷做事何来高下之分。”

佟凤山看到伦文叙这么谦逊也就不客气了,他来之前还就怕伦文叙会看不起他,本来在明朝文官排挤和贬低武官,在加上伦文叙现在好歹也是朝廷的从二品大员了,比他这个参将可要高多了。要是伦文叙真的见了他连理就不理那他也就只能忍着了,想讨回场子门都没有。不过现在看来这伦文叙也是一个谦逊之人,佟凤山心里想着,“大人,这是袁总兵让末将带过来的。”指着身后的那些奴隶佟凤山说道。

“哦,不知有人数多少?”

“本来是有将近十万人的,不过到了现在只剩下了四万人左右了。”说到这里佟凤山就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本来他走的时候袁启文可是交给了他将近十万人的,可是一路走来到了这里的时候人数少了一半多了。

袁启文在西疆灭了亦力把里之后大军抓了大量的俘虏,当然这里面既有军队也有普通的老百姓了。在古代中原和北方还有西北的少"数"民族作战的时候双方在计算俘虏的时候并不是单单的计算在战场上俘虏的士兵,实际上在计算俘虏的时候往往那些被抓的普通平民也会被作为俘虏最后被当做奴隶。就像这一次袁启文在覆灭亦力把里大军之后在西疆抓起来的普通的民众不下三十万人,而这些人也都被算进了俘虏的行列里了。事实上不但明朝是这样,就是蒙古也是这样算的。假设如果蒙古在山西突破了大同防线,在战争之中不但俘虏了数万的大军,也同样的抓到了数十万的百姓·那么最后这些百姓也会被算到他们的俘"

但是如果是大明境内的战争往往就不可以这么算了,在大明境内俘虏只算在战场之上俘虏的那些敌方的军队而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则不会被算计在内。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也是和双方战争的目的有关。像以往大明和蒙古之间的战争往往都是以打败对方而不是占有对方的土地为目的的。

假设大明在草原之上打败了蒙古·但是呢胜利之后大明既没有实力也没有意愿占领那里,这个时候虽然不占有对方的土地,但是为了防止对方过快的恢复实力大明往往都会在那个地方大肆的抓捕对方的百姓然后在撤退的时候这些被抓到的百姓也就会被直接当成俘虏带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对方的人口不但可以给予对方更大的打击也可以延缓对方实力回复的速度。没办法谁让在古代人口往往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呢。

同样的当蒙古在大明的境内打败了大明之后他们也会大肆的抓捕当地的百姓,当然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减缓大明恢复实力的速度,事实上每一次损失的那几万、几十万百姓根本就伤不了大明的筋骨,蒙古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口,因为他们抓的大都是女子。双方这样做的原因就在于双方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打败对方而不知占领对方为目的的。就像蒙古他们知道即便是自己在一两次战争中打败了大明他们也占领不了大明,所以他们每一次都是为了打秋风占便宜的。

而在大明境内打得战争往往都是以占领对方的土地为目的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自己在占领对方土地之后能够更好的消化、吸收和治理那块新得的地方,双方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对当地的平民下手的。当然那些没有军纪、没有素质的军队除外。

再说袁启文,袁启文在战后也曾派出军队大肆的抓捕当地的普通百姓,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就有超过三十万人被抓。这些人被抓之后的命运可想而知了·自然是用这个时候通用的方法了全部贬为奴隶。恰好那个时候袁启文听说了赤厅和亦集乃这两个地方缺人的情况,特别是女人,在亦集乃已经到了极其缺乏的地步了。听说之后袁启文想着大家同为朝廷做事,帮你也就是帮朝廷了于是便挑选了十万人让自己手下的参将佟凤山带着给送到赤厅和亦集乃去。当然如果沿路有什么地方也缺人的话也可以稍微留下来一点,不过要保证大部分的人都会被送到赤厅和亦集乃,特别是亦集乃那个时候袁启

是不断强调大多数人都是要送到亦弈乃的。

就这样在袁启文的嘱托之下佟凤山上路了,带着十万的奴隶先是除了西疆到了曲先,这个地方靠近西疆及其贫苦城市也是个小城市当然不缺人。然后第二站他又一路北上来到了哈密,哈密前段时间刚刚遭受了战火正是缺人的时候于是在哈密佟凤山留下了一部分的奴隶。然后再接着由哈密向东而去。一路上佟凤山经过城市无数,除了最较小的几个城市除外其余的几乎每一个地方都缺人佟凤山也是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一部分人。转眼之间便到了赤厅了,赤厅也是刚刚建起来没多久也是正缺人口的时候·事实上随着西疆被打下来赤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了。所以经过朱厚照研究之后决定对赤厅在进行扩建一下,这个时候的赤厅也是用人极为紧缺的时候,就这样到了赤厅之后超过三万人被留在了赤厅。

佟凤山总共才带了十万人,除了赤厅之后佟凤山让人一查发现只剩下四万人了。乖乖,这可是和袁启文说的出入比较大啊。所以为了不使奴隶再减少下去佟凤山离开赤厅之后可是直接到了草原。这样总算是安全的把剩下的这四万奴隶送到了亦集乃了。

伦文叙在听了佟凤山的叙说之后多次表示理解他的难处·并且在三告诉他四万人已经足够了。这样佟凤山才稍安了点心。

当天晚上伦文叙在府里设宴款待佟凤山和跟着他来的那些将领们,在宴席上大家谈论最多的便是有关袁启文的兵灭亦力把里的过程了。他们这些人虽然距离西疆比较近但是也是只知道每一战的结果而已,至于经过什么的就不得而知了·现在有佟凤山这个袁启文身边的参将在身边大家当然要听佟凤山仔细的描述一下了。

亦力把里虽然在大明被称为亦力把里,但其实它的名字不叫亦力把里·只不过是因为它的都城一直在亦力把里,所以在明朝大明人便用亦力把里来指代这个国家。亦力把里的正式的名字叫做东察合台汗国。而东察合台汗国也是在察合台汗国分裂之后在原来的察合台汗国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两大汗国之一。

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辖区在天山南北。察合台汗国由察合台及其儿子哈剌旭烈及他的后人管理,建于127年。但是在1314年察合台汗国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