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213部分

明统天下-第213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择不但实行灭佛。自己还宠信道教,常年修习长生炼丹之道。自己在王宫里面召集了大批的倒是为自己练仙丹教自己长生之术。最后太过肆无忌惮直接导致朝鲜百官联合起来逼着李择废除了王宫之中的道教机构“昭阁署”,这在朝鲜可是引发了不小的动乱。

他批评嘉靖皇帝。可他自己呢,通过“己卯士祸”将当年造反的时候支持自己的大臣差不多杀光了。之后他也是凡是不和自己之意的官员便大肆打击,更是在位的时候由于对将大批的士林党官员贬谪下狱引发了“辛巳诬狱”以及“安唐之乱”,在位的时候更是引发了多次全国范围的病疫,死亡无数。

可以说李择自己就不是是什么好鸟,还偏偏自以为自己就是君子,还不自以为朝鲜无敌了,连宗主国都敢妄加批判。

朱厚照自己前世在研究大明历史的时候也看过关于这个李择的记载,当时朱厚照便恼怒了,你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的国主,大明要你生你变生,要你死你便死,不说你们李家王朝就是当年太祖的支持下建立的,就是每一年你们从大明得到了多少东西,到头来却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了。

而沈贞在信里面便隐晦的建议了一下李择以后不要在说一下对大明不好的话了,弄不好就是个麻烦了。

除了大明的变化之外,沈贞也重点向李择讲述了一下这两年发生在大明与周边几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特别是和鞑靼的以及亦力把里的。由于朝鲜本身消息的闭塞,虽然大明和鞑靼之间的战争朝鲜也知道,但是知道的却不是很详细,而沈贞便是根据自己的见闻把这些经过详细的向李择讲述一遍。而得知这些战争也是沈贞告诉李择要重视大明的最重要的原因,一个强大的大明如果没有向外扩张的意愿的话那么对朝鲜的危害也是最小的,但是一旦这样的大明有了向外扩张的意愿了,那么朝鲜便必须要更加慎重对待和大明之间的关系了。以前朝鲜甚至能够拒绝反抗大明,但是现在已经经过一次巨大扩张的大明已经不是以前那么可以随意拒绝的了。

在信里,沈贞也不忘将那几个朝鲜使者的事情也说了一遍,不过他估计李择应该不会理会这几个人的,不过令沈贞没有想到的正是他认为的李择不会在乎的这件事情让本来很友好的大明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巨大的裂缝。

在最后,沈贞告诉李择他让自己来帮的那一件事情可能不太好办,李择让沈贞来办的事情自然就是李择要求大明册封他为朝鲜国王的事情了。自有朝鲜以来,每一代朝鲜国君的产生都必须要经过大明的册封,否则便是不合法的,这条规矩已经实行了一百多年了,就是李择也破坏不得,最起码如果他得不到大明的册封那些控制了整个朝鲜的儒家官员是不会承认自己的。朝鲜和大明一样,都是由儒家统治着的,凡官吏大都为儒生,

李择之所以让沈贞拖到现在年中的时候才来就是想要趁着朱厚照即将登基的时候把这件事情给办妥了,但是现在看来可能不是那么顺利了,因为出现了这一次的使臣的时间沈贞发现朱厚照明显对朝鲜很不满意。这样想要趁机蒙混过去的可能性就几乎没有了。所以沈贞得告诉李择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当然沈贞也有建议李择再派人前来的意见。真的放弃肯定是不行的,先不说这样可能李择自己要下台,就是朝鲜国内也可能因为而引发动乱,所以请求大明册封的事情必须要坚持下去。而且沈贞也不认为大明会坚持着就是不册封李择为朝鲜的国君。

因为这样做到时候不管是对大明还是对朝鲜都没有好处,一个动乱的朝鲜显然不是大明想要见到的,因为这可能造成大明辽东的不稳定,朝鲜和大明辽东相连,朝鲜乱了辽东也有可能跟着乱起来。

当年大明为什么放弃在朝鲜北部设立铁岭卫,就是因为不想让朝鲜因此而出现动乱进而影响大明刚刚得来的辽东。最开始大明要在朝鲜北部设立铁岭卫的时候直接导致了当时的高丽王和大明断交并且还带兵攻打辽东。

1388年的时候,大明在咸镜南道南端的原元朝双城总管府1356年被高丽吞并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明朝提出铁岭划界的要求后,又命辽东都司派兵设站,“招抚鸭绿江以东夷民”,准备建立铁岭卫。此举激起了高丽强烈的反对,表奏“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等诸州以至公崄镇,自来悉是本国之地”。高丽禑王在大臣崔莹怂恿下,准备铤而走险,先发制人进攻明朝。

是年四月,辛褕派都统使李成桂北渡鸭绿江进攻辽东。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士气低落,于是回师松京,废黜辛褕,流放崔莹。之后李成桂立辛褕之子辛昌为王,又废,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恭让王。1392年7月16日,在高丽左侍中裴克廉、以及郑道传、赵浚等人的倡议推戴下,李成桂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

最后李成桂建立朝鲜之后为了得到大明的册封便再次向大明称臣,这样这一场动乱才结束。

辽东之地贫寒,再加上当地民族成分众多,本来朝廷就是勉强维持局面,要是因为朝鲜再让辽东乱起来便真的得不偿失了。所以为了不使朝鲜乱起来进而影响到辽东,沈贞知道最后大明一定会册封李择为朝鲜国君的,只不过依着沈贞的估计大明一定会让朝鲜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行的。

果不其然,当沈贞找到朱厚照请求朱厚照代孝宗下旨册封李择为朝鲜大王的时候,朱厚照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前五年每一年贡马五千匹、金五百斤、银五万两、布五万匹。

“不可能,这实在是太多了。”一听到朱厚照的这个条件,沈贞立马大吼大叫了起来。

每一年贡马五千匹、金五百斤、银五万两、布五万匹并且还要连带着进贡五年,那到时候朝鲜还不得被大明榨干了啊,所以沈贞说什么都不答应。

&n~

 第二百四十二章 支持朝鲜的敌人

&n~朱厚照提出来的这个条件苛刻吗,说是话挺苛刻的。 /但是这个条件确是有理可循的。因为这个相同的条件当年太祖皇帝也提过。

在历史上大明建立、元朝灭亡之后高丽立马向大明称臣,但是由于当时虽然元朝灭亡了,不过他们的后代却还存在着很大的势力,也就是北元。而辽东之地在大明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在北元的控制之中的,也就是当时高丽虽然向大明称臣了,但是在陆地之上大明和高丽是不相连的。而高丽却和北元通过辽东之地连接在了一起。

由于高丽在元朝的时候曾经是元朝的属国所以在高丽国内有着很多的势力是支持着北元的,他们认为北元还十分的强大,有可能会再次南下攻下京城。所以那些人认为应当和大明断交再次向北元称臣。

所以受到这些势力的影响高丽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在大明和北元之间举棋不定,一会投靠这个一会又投靠那个。而有段时间高丽更是彻底的杀了大明的使臣倒向了北元,不过后来当北元邀请高丽一统进攻大明的时候高丽却害怕了,退缩了。当时高丽说什么都不肯出兵。因为在大明强大的实力之下高丽一直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而在洪武九年的时候有朝鲜人从辽东逃回朝鲜之后说大明正在调兵遣将打算进攻高丽的时候高丽王更是上演了“遣使于诸道点兵”的闹剧,结果最后证明确实一场闹剧。因为当时大明根本就没有进攻高丽的陆路,当时辽东还在北元的手中呢,但是即便那样高丽也是吓了一声冷汗。

最后高丽再次派人到大明要求称臣,但是经过了先前几年高丽国内弑君、杀使和投北元等事情之后。太祖对高丽已经没有了信任了,所以当时太祖就告诉高丽要想再次称臣就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诚意来,对方问什么诚意,太祖给的条件就是:高丽,今岁贡马一千匹,差执政陪臣一半来朝,明年贡金百斤、银一万两、良马百匹、布匹万匹。

这便是当年太祖最开始的时候拿出来的条件,但是之后的五年里高丽却一直犹豫不决不愿意拿出这么多的东西。并且暗地里仍然和北元有着联系。太祖得知之后更是大怒,直接将高丽的条件提高了五倍有余。而这一次高丽君臣经过权衡利弊答应了条件并且放弃了和北元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现在这一次朱厚照提出来的条件就是和当年的太祖最后提出来的条件是一样的,虽然现在的朝鲜不是以前的高丽,但是他们却都适用于这个条件。

朝鲜的前大王燕山君。不管他在位的时候做的怎么样,他都是大明册封的君主,但是现在朝鲜不经大明的准许私自废黜了燕山君,这便是对大明的不敬。燕山君如果不好可以向大明汇报让大明废黜了他便可,但是现在这样没有一点消息直接就把人杀了。也太没有把大明放在眼里了吧。那是不是以后大明册封的人你们都可以随便乱杀,是不是以后大明说的话你们都可以不当回事了。那以后大明的属国不就乱套了。

并且造反这种行为不管是在朝鲜还是在大明都是非常受谴责的,特别是一百多年来大明稳稳定定自成祖之后从来没有发生过造反成功的例子之后在大明造反更是被严厉打击的。

在明朝之前的朝代,通过造反或者政变上位的君主不计其数。但是在大明自成祖之后却一个没有,造反的倒是不少。但是却没有一个成功的,即便是一直到明朝灭亡。

造反在现在的大明没有生存土壤。历史上李择请求大明册封他为什么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得到大明的准许,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一直到后来李择让燕山君的王妃出面上书说李择不是造反的这件事情才过去。即便是李择在前世也是请求了好多次之后才被册封的。

不过现在朱厚照就不会让他那么容易了,想要成为国王,行,不是不可以。不过你的付出代价才行。

本来朱厚照就对李择不待见,所以正好通过这件事情对李择的造反给予警告,同时也给大明的其他属国提一个醒,要造反不是那么容易的,凡是没有经过大明的准许的都是得付出代价的。

虽然沈贞面对这个条件一直不答应,但是朱厚照确实不管那些,“你们答应便答应,不答应便请回,条件绝对不会更改。”

看着沈贞难看的脸色,朱厚照接着说道:“李隆是我大明亲自册封的国君其实你们说废便废,想杀便杀,他李择既然想当这个国君就要付出代价才行。”

李隆就是燕山君,燕山君被废的这件事情大明是知道的,但是他的死因以及他儿子的死因大明本该是不知道的,而这也是历史上李择能够骗过大明的原因。历史上大明只知道燕山君由于暴政被废黜了,但是之后李隆的死朝鲜对外宣传的确是病死的而不是被杀死的,还有最开始李隆的儿子的死却被隐瞒了。所以历史上最开始的时候大明是想要李隆的儿子继承王位的,但是李择逼迫自己的嫂子上书说自己的儿子也病死了现在的朝鲜无君可立了,所以最后大明才不得不让李择即位。而当后来大明知道了真相之后却已经晚了。

按照朝鲜的估计现在大明应该是不知道李隆的真实死因的,所以沈贞立马极力的否认:“不,殿下,先王是病逝的。虽然我们推翻了他的暴政,但是却一直对他礼遇有加的,只不过他自己不可接受现实从而郁郁而终的。”

“哦,是吗?”朱厚照就知道沈贞会否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