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242部分

明统天下-第242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还那么紧张了。

果然到了宫后苑里之后,渐渐的王军和王超辉恢复了正常了,刚才呆在乾清宫里注视着端坐在上面的朱厚照的确是有点紧张,而到了花园里则更像一群朋友游玩一样。

“这位便是你总是给朕说的那个表哥,光辉大侠。”指着王超辉,朱厚照朝王军问道。

“不敢当,皇上,这都是以前草民瞎说的,草民那里配得上这个称号啊。”一说到“光辉大侠”王超辉便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以前自己没什么本事的时候为了忽悠一下自己这个没多少件事的表弟还行,而且自从王军长大了之后王超辉也从来不敢再提这个称号了,现在被朱厚照说出来真是让王超辉羞愧的有点不敢抬头。

一旁的王军看的了自己表哥的窘境了顿时笑了起来,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他可是被王超辉变得很惨,经常拿着那个“光辉大侠”的称号在外面显摆,谁知道长大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显摆的那个称号根本就是自己表哥瞎编出来的,而且小时候的伙伴们长大了之后也没少拿这个嘲笑自己。

王超辉倒是很想要这个称号可惜没人承认而已。

“哈哈哈,以前担不起现在担得起不就行了吗。”拍着王超辉的肩膀朱厚照开玩笑的说道。

“这个?”

“怎么?害怕担不起啊,你现在不是那个“问天剑仙”殷翔空的徒弟吗,有谁不服了就把你师父的名号拿出去看还有谁敢不承认。”

“皇上,虽然草民很想要这个称号,但是要是让别人迫于师父的名号而承认的话那么草民宁远不要这个称呼。”到了这里王超辉一脸郑重的说道。

朱厚照一愣,好吗,就怕你不上钩,只要上钩了你就别想跑掉了,“你知不知道就冲你刚才说的话朕就可以下令砍了你的项上人头。”朱厚照不悦的说道。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当皇帝,就是因为皇上可以随意决定别人的生死,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而一旁的王军则吓呆了,他还以为朱厚照真的要杀了他表哥呢,早知道他就不来了,哪知道这个朱公子也就是皇室这么大的脾气,顾不得那么多王军赶紧跪下求饶道:“皇上,草民的哥哥没读过,您别和他一般见识,就饶了他。”

这回王超辉也反应过来了,现在在自己面前的不是那些武林人士,而是大明天子,是决定着天下人兴亡的皇上,“草民知罪,不过皇上草民还是要说如果要凭借着草民师父的名号来去的这个侠号的话草民还是宁远不要。”王超辉说话的时候王军不停的扯着他的衣服,不过他还是不为所动,一直把话说完了,然后抬起头一副任你宰割的样子。

“好,不愧是“问天剑仙”他老人家的亲传徒弟,有脾气,有志气。”王军和王超辉两人还以为朱厚照要继续发怒呢,没想到朱厚照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一时没搞明白朱厚照什么意思。

“朕问你你想不想要“光辉大侠”这个名号?”看着冷静的王超辉,朱厚照问道。

“想。”

“那你敢不敢自己凭自己的本事把这个名号挣过来让天下人承认你?”

“敢。”

…………

“弟弟,哥哥我怎么感觉我好想被皇上忽悠了,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就加入了这个叫做“六扇门”的组织了?”在回去的路上终于反应过来的王超辉朝一旁的弟弟问到。

“我怎么知道?”王军也不解。

 第二百六十七章 归属问题

不管王家两兄弟最后的反应如何,“六扇门”的组建基本上便被确认了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和内阁以及刑部商量商量“六扇门”的经费、级别以及人数和具体的规章制度了。

第二天朱厚照在早朝上把组建“六扇门”的事情抛了出来试探一下群臣的反映,大出朱厚照的意料,在之前朱厚照还估计到时候肯定有很多的大臣要反对呢,就像当年锦衣卫组建的时候遭到了群臣集体反对一样,但是没想到朱厚照说出了要组建“六扇门”之后虽然还有一小部分的大臣反对,但是大部分的大臣却是赞成了。

这也是朱厚照和大臣所在的角度不同,朱厚照身为皇上考虑问题的时候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六扇门”的组建有很大程度上增加皇权的意味,皇权增加了那么大臣的权力肯定要遭到削弱了,所以他以为一定会有很多人会反对组建“六扇门”的。

但是大臣们的想法却和朱厚照有所不同,在大臣们看来一方面“六扇门”未来的面向的对象已经做出了限制了,就是一个专门负责管理江湖事物的机构并没有插手朝堂的权力,现在大明这样的机构还没有,也就说它的组建并没有直接削弱大臣的权势,而是间接的可能会限制了大臣的权力,比如皇权增加了,那么皇帝在和大臣对抗的时候砝码便多了一个,获胜的机会也就更大了。但是由于它不是直接削弱的。所以大臣们的感受并不明显。甚至有一些人还感受不到。所以站出来反对的那一小波人都是感受到了未来的威胁的人之中的一些人。

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万事便是有利则有弊,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六扇门”的组建有可能会让皇权增加,但是同样的操作得好了也有可能会增加大臣或者内阁的权力。“六扇门”属于新组建的机构,那么它的归属问题也就没有确定而且也没有太多的资料参考。它有可能直属于皇帝,但并不是绝对,如果大臣们努力一点了也有可能把它归属到内部或者兵部、刑部等。那个部门得到了“六扇门”了那不就可能会增加自己的权力吗。就像李东阳和谢迁两人一听说要组建“六扇门”了赶紧站出来支持,不就是打算着把它归属到内阁里面吗,到时候内阁便可以进一步增加自己的权力甚至彻底的压倒六部。

当然这事是有着自己打算的人的想法。对于大部分的大臣来说他们支持组建“六扇门”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现在朝廷确实有组建这样的一个用来管理武林江湖的部门。这些年来江湖上越来越不太平,相互之间的冲突和仇杀也越来越多,这些大臣大都是文官。对于这种行为早就看不惯了,因此有个可以约束一下的部门也有好处。

想要把“六扇门”控制在手中的不在少数,朱厚照作为“六扇门”组建的提出者与规划者当然希望能够把这个部门把握在手中了,不过能不能如愿就不一定了。而内阁的李东阳和谢迁也想要控制住“六扇门”,除此之外刑部、兵部甚至是吏部也都想要掌握了“六扇门”。

最后一番博弈,吏部最先被剔除,主要是大多数人认为吏部是掌管天下官员的升迁呢,在加上一个这样的有点江湖性质的机构有点不伦不类了。所以除了吏部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十分一致的反对。

吏部被派出了之后马上的兵部和刑部也被剔出去了。刘大夏一说要把“六扇门”归属到兵部,立马就有人提出来如果兵部能够把五城兵马指挥司让出来他们就支持把六扇门归属到兵部。刘大夏自然不愿意了,为了一个六扇门还不足以让他把掌管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马指挥司让出来呢。

单从六扇门的性质上来说刑部是最有希望得到六扇门的。六扇门管理天下江湖帮派的刑罚其实就和刑部做的事情以及性质差不多,所以看起来把六扇门归属到刑部是最合适的。然而李东阳和谢迁两人却极力反对,两人认为如果把六扇门归属到刑部势必会打破六部之间的平衡,如果让刑部压倒了其他五部的话势必会引起朝堂的不稳定。谁让刑部尚闵圭不在这呢,几个刑部侍郎毕竟官职不够再争也争不过两个内阁大臣。

最后只剩下朱厚照和内阁再争了,内阁虽说有权处理朝中的大部分事情,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其他的六部等部门听你的政令,要是人家不理睬你或者暗地里敷衍你内阁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说到底这个时候的内阁还只是一个建议性质的机构,他并没有自己可以调动的强力机构来保障自己的政令行得通。人家在乎你了你是个事。不在乎你了什么都不是。但是如果有了六扇门那就不一样了,虽说六扇门是一个面向江湖门派的机构,但它毕竟是一个掌握了武力的部门,有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内阁的权威。

内阁想要朱厚照自然不同意了,我自己谋划了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把人给找的差不多了。都给你了那我不是白忙活了吗。最后朱厚照和内阁争来争去还是马文升站出来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双方共有。让六扇门归属到内阁。但是六扇门的指挥使的人选却由朱厚照亲自指定并且可以任免。

最大的归属的问题确定了,其他的就好办了,趁热打铁,朱厚照直接和内阁把六扇门的级别以及经费等确定了下来了。

最后六扇门被定为了正三品衔,职务仿照锦衣卫,设置六扇门指挥使一名,为正三品。指挥同知两名,从三品,其中一人负责天天、玄二部事务。另外一人负责地、黄二部事务、指挥佥事三人。为正四品,专门负责审核四部事物并负责监督六扇门,有权直接向内阁或者皇上禀报内情。在指挥佥事之下是天、地、玄、黄四部镇抚使,为从四品,每一部辖协三个秘密小组负责具体的事物。同时六扇门成立暗杀部以及刑罚部直属六扇门指挥使管辖。

其中指挥使和指挥佥事由皇上直接任免,其余职务一律由内阁任免。每一年六扇门的经费由内阁和户部负责协商,第一年为了组建完善的六扇门特意由户部出资三十万两白银。

六扇门的职务被规定为专门负责管理天下所有江湖门派、负责登记在册、举行活动、协商矛盾、处置威胁国家安定的武林人员以及刺杀等。同时刑部每年处理不了的案件也交由六扇门处理,六扇门可根据情况选择抓捕或者刺杀,每次行动必须提经指挥佥事负责审核。同时刑部也需要派人进入六扇门完善与六扇门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六扇门内部有违法人员交由内阁处理。

三天后在无数人的关注之中六扇门正式成立。原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调离锦衣卫负责组建六扇门,这也算是让牟斌干回老本行了,牟斌本来便是一位武林高手,现在由他负责最合适不过了。而早已在京城等待朱厚照多时的林江峰成立暗杀部主事。而王超辉则成了天部镇抚使。其余官职空缺则有牟斌负责报以朱厚照和内阁共同审批。

六扇门的成立在天下引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前那些武林人士向来仗着自己武功高强无法无天,行事肆无忌惮。现在一听说朝廷要成立一个专门管理他们的部门,便引起了很多江湖人物的不满与挑衅。一时间有很多江湖人物在外面肆无忌惮的攻击朝廷更有甚者还专门来到京城点名挑战王超辉和牟斌等人。不过很快这些人便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愚蠢了,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他么那一点武力根本就不值一提。

当然也有看的明白的,有一些门派的掌门人知道这是朝廷对于江湖门派以往的作风不满了,而且即便是他们不满也没有什么用,遭受过无数次打压的他们知道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的,既然这样还不如听命行事说不定还会得到朝廷的扶持呢。所以六扇门成立了之后每天既有人前来挑衅,但是也有一些门派专门派出了门下的子弟前来京城要求进入六扇门为朝廷做贡献。对于这些识时务的门派。牟斌当然是来者不拒统统安排到了六扇门里面。

在朱厚照和内阁大力支持,户部全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