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383部分

明统天下-第383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人拒绝当然是不好受的,朱厚照也不例外,当时也不知道朱厚照是怎么想的,在一怒之下竟然暗中下令东厂去做这件事情,但是令朱厚照没有想到的时候一直以来对朱厚照言听计从的刘瑾竟然做出了反常的举动,他比那些大臣们还有坚决的反对朱厚照这样做。当时刘瑾跪在地上哭着喊着的对朱厚照说:“皇上。您就是杀了老奴,老奴也不会听令的,现在天下人有谁不知道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已经背叛了大明,现在京城当中谣言四起,都在看着皇上倒地会不会杀了他们两人的,如果他们在京城当中没有出事还好说,一旦两人死在了京城了,不管是不是我们下的手,到时候流言蜚语必定会扑面而来啊。”

“皇上啊,老奴不怕一死。但是老奴怕皇上轻率之下而做出损害自己威望的事情啊。”这一次刘健可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哭得那叫一个忠心。

好吧,看到就连刘瑾这个不是好人的人都反对自己这样做了,朱厚照也只能放弃了暗哨了亦思马因和莫日根的想法了。没办法, 他最后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年代里众人的高尚价值观,虽然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当中会被鄙夷为顽固、虚荣和天真,但是真正处在这个年代当中朱厚照却说不出一句指责他们的话来。

这个方法行不通,朱厚照只能想其他的方法了,其实事情纠结的关键便在于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是应大明之邀才来的,所以从两人来到大明境内的那一刻起,两人的生死安危就和大明的声誉挂上了,朱厚照可以杀了两人,但是却不能在大明的境内杀了两人。他们两人身为客人,而大明身为主人,主人在自己家里杀了自己邀请来的客人,当然说不过去了。

不过如果当两人离开大明回到自己的草原之后便没了这种顾虑与关系了,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与大明闹翻了的事情天下皆知,在大明境内如果朱厚照杀了他们便是犯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大忌了,但是当两人回去之后再杀了他们,到时候谁也无话可说。

所以从当时阅兵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朱厚照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应付亦思马因和莫日根的事情来了,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又不是单独前来的。先不说跟随两人一直到京城的数千个亲兵,就在大明边境的蒙古草原之上便有数万两人麾下的大军在那里等着他们两个人的。

一旦两人离开了大明进入草原便会直接被两人带来的大军保护起来,被几万骑兵保护着的两人就是朱厚照想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两人到时候纵然打不过大明,但是逃离大明的威胁却还是能够做到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朱厚照便已经开始在北边调兵遣将了。大明北方的兵力不少,但是为了应对瓦剌和鞑靼的两军大部分地方的军队都不能够调动。用了不少的时间花费了不少的力气朱厚照才从众多地方凑出来了五万大军,这些大军全都呆在大同之中,由大明副总兵郑萼率领,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还在京城的时候这五万大军便一直呆在大同之中等候时机,而当亦思马因和莫日根离开了京城之后两天之后便得到消息的郑萼便开始整顿兵马并且排除大量探子,想要在亦思马因和莫日根必经的道路之上埋伏两人。

官山九十九泉,这里是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离开大明之前的最后一站,离开了这里继续往北两人很快便可以到达大明长城北面的草原之上。

九十九泉,如同一颗明珠一样镶嵌在辉腾锡勒草原之上,在汉人之中这里被叫做九十九泉,但是在蒙古人之中,这里却被叫做议事台。

这里是一个出名的地方,古代不少的皇帝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特别是草原民族兴盛的的北魏、辽国和蒙古时期,这里更是那些国家之中不少皇帝喜欢前往的地方。

九十九泉闻名于北魏,在史书记载当中年轻有为的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是第一个来九十九泉游玩的皇帝,在公元406年的他来到九十九泉,与大臣们谈笑风生,赞颂着九十九泉的美景。离开时,拓跋珪让大臣们在这里建造石亭,以做永久纪念。从此九十九泉的盛名便慢慢的在北方传开了。

而议事台的名字却来源于蒙古时期,作为成吉思汗死后的继任者窝阔台曾经把九十九泉作为前沿指挥所,进行着继成吉思汗之后的一系列统一和扩张战争。征伐命令不断从这里发出。而捷报也不断传到这里。就是在这里窝阔台指挥了蒙古大军灭金攻宋的战争。而也就从哪个时候开始九十九泉在蒙古人的心目当中便有了另外一种含义,他代表了蒙古曾经的强大,所以在蒙古人的心中这里被称作议事台。

议事台夹在官山和官山卫的中间,来到这里两人不可谓不大胆了,此时官山和官山卫都屯有重兵,如果这个时候大明突然南北分兵合围的话两人绝对再也离不开大明了,没有一定的勇气寻常之人在这个时候还真不敢将自己的最后一站定在这种危险重重的地方。

九十九泉的一间客栈当中,数百个两人的亲兵将整间客栈德尔上上下下全都给占满了,而就在客栈的外面还有数千个两人的亲兵警戒着四周呢。

在客栈最大的一间房间当中,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正在交谈。“议事台的北边和南边都是大明的吞并重地,此时相比这两个地方兵力不下万人,真不知道你为什么非得将最后一站选在这个地方。”

房间当中,莫日根有点不解的朝亦思马因问道。知道九十九泉的北边和南边就是官山和官山卫之后,莫日根一开始是说什么都不愿意来这里作为休息之地的,他莫日根宁愿最后一个晚上露宿野外也不愿意将自己置身于大明兵力的半包围之中。不过虽然他心里不想来这里,但是耐不住亦思马因的坚持,两人之中亦思马因资历最高,能力也最好,计谋也最多,所以大多数时候莫日根都是听亦思马因拿主意。

“哈哈,怎么你觉得这个地方很好吗?”听到莫日根的疑问,亦思马因笑着说道:“汉人常说最危险的地方却是最安全的地方。荒郊野外看似安全,但是那里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奇怪,如果我们在荒郊野外安营扎寨,说不定明军晚上把我们杀了我们连冤屈都没处说了。”

“哼,我就不信他们敢,要是他们有哪个胆量的话你我两人也到不来了这里了。”莫日根对亦思马因的话不忿的说道。

“哎,之前他们是不敢,但是不代表没有这种心思,你我都在大明,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到时候明军装作马贼或者制造其他的意外害了你我的性命那又如何?虽然天下人知道可能是明军下的手,但是毕竟他们没有直接证据,而且意外吗,总是会出其不意却又合情合理的发生的。而且越是到了最后,越为关键。也越得小心,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大明最为有可能铤而走险的时候。”

“不过住在这里就不同了。这里是议事台,大明在山西的贸易重镇,我们可是光明正大的住进了大明的城池之中的,如果在这里除了意外,大明就是想要推脱都推脱不掉了,”

亦思马因的一番话,莫日根琢磨了之后也感觉有理,还是住在城池当中最为保险了,在外面还真的保不准大明不会制造什么意外。

“明天一早我们过来长城就到了三不剌川了,相比你麾下的探子也已经回来了吧。”

“嗯,已经回来了。”莫日根说道,“我带来的那三万大军已经全都倒了三不剌川草原了,我已经吩咐了他们明天一早所有大军全都到长城脚下,明日除了长城便直奔大军,我就不信明军到时候能够把你我怎么样。还有你安排的怎么样了?”

“和你一样,我秘密带来的三万大军也都到了三不剌川了,哈哈”说完,亦思马因便笑了起来,“好了,喝酒,喝酒。”

两人见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了便放心的喝起了酒来了,一直到深夜的时候已经有点醉意的莫日根才离开了房间回到自己的地方睡觉去了,而莫日根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刚刚离开之后,从亦思马因的房间之中突然钻出来了一个穿着黑衣的人。

那人身手矫健,从房间顶上的大梁之上一跃而下,直接到了亦思马因的旁边,就连亦思马因突然看到这里人都是大感意外,“你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从亦思马因的话里便可以看得出来,他是认识这个人的,而且两人之间的关系应该还不浅。

那黑衣人对于亦思马因的话确实没有回答,反而嘿嘿一下,大步的走到了刚才莫日根坐着的地方,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跐溜”一声便倒进了嘴里。

“啊,好酒,真是好酒。”将酒杯放在桌子之上,那人不住的称赞道。

“说吧,你来这里干什么?”对黑衣人的称赞,亦思马因不以为意,反而脸色阴沉的质问道。

“有人让在下前来问问首领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又为自己倒了一杯酒那人才开口说道。

“哼,你不用问了,我亦思马因好歹也纵横草原数十年了,虽然比不上有些人,但是也不会成为你们的棋子的。”听完,亦思马因脸色更加阴沉的说道,而且更是有叫人的迹象。

“稍慢,”看到亦思马因表现出的不耐烦,那黑衣人伸手制止他站起来,然后继续问道:“你不想成为棋子也行,但是你有那个实力吗?你虽然在草原之上纵横数十年,但却败多胜少,你拿什么和大明比肩,你拿什么让瓦剌和鞑靼高看你?”

“人这一辈子,就要认命,命中注定的事情,不是你能够改变的。”说完,那黑衣人往前两步,突然一跃而起,再次躺在了大梁之上,“今晚我就在你这里借宿一宿了,明天早上等着你的答案……”

 第四百四十章 身后的突袭

第二天,一到早莫日根和亦思马因两人便整顿好了亲兵再次上路,而两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两人走了之后,在两人的身后走过的地方迅速出现了大队的骑兵。/ 

“将军,他们已经快到了边境了。”郑萼的前边,一个从前面飞奔过来的骑兵向郑萼禀报这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的行踪。

“好,”郑萼听到之后,大为兴奋,“吩咐下去全军加速,不用在这么磨磨蹭蹭的了,反正已经快到了草原了,就是被他们发现了也无妨了。”

很快,郑萼命令便传遍了全军,五万大军在他一声令下加速向前而进。

离开九十九泉过了半天的时间,亦思马因和莫日根两人便已经来到了三不剌川的边缘,“前面就是银山关隘了,过了阴山就是三不剌川了。”

“是啊,走了离开草原这么长时间了,终于回来了。”听了莫日根的话亦思马因也高兴的说道。

莫日根回头看了亦思马因一眼,今天的亦思马因看在莫日根的眼里好像有点反常,往常两人之中反倒是亦思马因最为善谈了,而且大多数时候也都是亦思马因拿主意,但是今天早上开始莫日根便发现亦思马因好像突然变得沉默了起来,今天一上午的赶路在路上亦思马因都没有主动说过一句话,每一次都是以前不善言谈的自己开口了之后他才跟着说的。

莫日根感觉到了今天亦思马因的不正常。但是他也不好直接问亦思马因原因。只能在心里不停的思考,不过却一直没有结果。

银山脚下一个依山而建的关隘,这里是一座军堡,里面住着在这里生存了数十年的世代边军,来到关隘下面的时候,里面迅速出来了一队人马,停在了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