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403部分

明统天下-第403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自己将军府的黄瑞华赶忙拿出来了笔墨纸砚,迅速的在上面写了起来,首先写的就是居庸关这两天战斗的情况,从阿喇哈青森的大军还没有来到之前的准备工作,到之后蒙古大军攻城之间的相信战斗,黄瑞华全都详细的写了下来,因为这也是他本身的工作之一。

除了身负居庸关的守将一职之外黄瑞华还和大多数铁血军的将领一样负责对所有实战的记录工作,这一点是朱厚照硬性要求的。

热兵器的战斗比不上冷兵器,冷兵器在中华这片大地之上已经存在了好几千年了,关于冷兵器战争的技巧已经普及的不能在普及了,但是热兵器却不行,从南宋开始中国出现突火枪以及原始的火炮,不过由于之后南宋的灭亡导致在战火之中大多数热兵器的使用技巧都没有传下来,大明建立之后热兵器虽然有不错的发展,但是随着火枪以及火炮性能的提升,本来就不足的使用技巧就更加不足了。

什么兵器只有熟料的掌握了它的性能以及实际的使用技巧才能够将这一件兵器的威力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为了让火炮和火枪的威力最大的发挥出来朱厚照这两年慢慢的开始要求铁血军的将领对战场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及总结,特别是期间有关火炮和火枪使用的细节更是重中之重了,这些被送到铁血军的总部之后都会有人专门进行经验的总结。

黄瑞华现在完成的就是这一件任务,在对战事记录完了之后,黄瑞华也没有停下来,他突然想起了今天尤大勇说的那番话来了。既然火炮的威力这么大,在城墙之上火炮完全打得蒙古军队不敢接近,那如果真的像尤大勇所说的那样制造出来了轻便的火炮了,那之后面对蒙古骑兵的时候大明的军队不就轻松的多了吗。有了火炮便可以极大的阻止蒙古骑兵的冲锋,而骑兵没了冲锋,威力就要下降一半。

越想黄瑞华越绝得尤大勇的这个想法很具有实用性,既然火炮都可以从无到有,从最初连人都炸不死到现在一炸一大片,那把火炮变得简单轻易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黄瑞华开始详细的记载其了今天尤大勇最后所说的那番话来了,在最后他更是将自己的简介加入到了里面,他知道自己这封记录很有可能会出现在李桦或者马成乃至朱厚照的手中,在最后面他极力的建议铁血军和火炮司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而在京城的外面,正在督促大军砍伐数目建造攻城器械的巴图蒙克受到了阿喇哈青森的求援之后不得不暂时的放下这里的事情转而去援助阿喇哈青森。

阿喇哈青森没能攻下居庸关让他意外,同时给蒙古军队造成巨大伤亡的火炮也让巴图蒙克不得不前来见识一下,他隐隐的感觉到这种火炮可能会对自己此次作战造成巨大的麻烦。(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及时更新,

 第四百六十七章 集中进攻

及时更新,巴图蒙克将大军留在了京城外面,自己仅仅带了百骑骑兵便直接北上来到了居庸关外面,“倒地怎么回事?”见到阿喇哈青森之后巴图蒙克便急不可耐的询问了起来。

这一路之上巴图蒙克都是心理焦急,阿喇哈青森给他传的消息之中仅仅说了自己在居庸关因为明军的火炮战事不顺,需要自己前来援助,对于其他的阿喇哈青森便没有多说,对居庸关这里情况不了解的巴图蒙克心里满满的就有了不好的猜想。

“哎,”看到巴图蒙克,阿喇哈青森有点羞愧的感觉,同样都是蒙古人的大汗,甚至于现在自己比巴图蒙克实力还要强大,但是自己的能力却和巴图蒙克相差这么多,虽然心里不愿意承认,但是他还是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求助于巴图蒙克,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居庸关的守军不知道在哪里多了很多火炮,特别是有几门火炮威力特别大,大军根本就无法靠近城墙。”慢慢的阿喇哈青森将居庸关前后的过程向巴图蒙克叙述了一遍。

之后和阿喇哈青森一起,巴图蒙克来到外面远远的便看到了居庸关北门之上那门硕大的火炮,两丈之长的“神威大将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史前巨物一样,特别是那仿佛能够将一个活人塞进去的黝黑炮管更是彰显着他的威力。而在这门“神威大将军”的旁边,还有一共十门仅仅比它小上一点的火炮。

“嘶,”巴图蒙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明军什么时候有这么多火炮了?”

“其他三个城门呢?”巴图蒙克问道,既然北门摆放了这么多火炮,那就得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突破了。

“其他三个城门也都是这样,一门巨炮,边上还有十门小上一点的火炮。还有其他三个城门我也各自试着进攻了一次,效果都不好,伤亡挺大的。”

“伤亡有多少?”听到伤亡。巴图蒙克紧切的问道,没有攻下居庸关不要紧,只要大军不出现巨大的伤亡就可以解释了。

“将近一万人。”说出来的时候。阿喇哈青森更加的不好意思了,除了岱钦在蒙郭勒津被骗的那一回,此次南下和大明正面战斗张家口堡、宣府以及四海治所等地加起来也才三千多人的伤亡而已。而自己在居庸关一战便死伤近万人,这的确是让阿喇哈青森很没有面子啊。

“什么?”果然,听到近万人的数字,巴图蒙克差点跳起来,如果是自己的手下他早就下令砍了对方了,但是阿喇哈青森他却没有办法,虽然阿喇哈青森将指挥权交给了自己,但不可否认南下的真正主力还是瓦剌的军队,毕竟对方的军队比自己多了整整十万人,而且这一次死伤的也都是瓦剌的人。巴图蒙克就更没啥可说的了。

“哎,“除了对巨大的伤亡感到哀叹之外,巴图蒙克也只能在明军的伤亡上面找一点平衡了,他希望听到明军也死伤了数千上万人,这样也许自己会心里平衡一点了。“那居庸关明军的伤亡如何?”

可惜,阿喇哈青森的回答没能让巴图蒙克感到平衡,“明军的伤亡具体的不知道,不过应该不超过一千人,而且其中有很多人虽然被射伤了但是没有射中要害,只要休息一段时间应该就能好了。”

好吧。巴图蒙克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这仗打得只能用耻辱来形容了,他巴图蒙克就是当年打败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失败过,最起码他还能让大军拿一命换一命。

说再多也没用了,现在必须要商讨的是放弃居庸关呢,还是继续进攻,不过如果继续进攻的话就必须要有所改变了,要不然伤亡实在是无法承受。

最后巴图蒙克决定了这居庸关还是得打,到达居庸关的第二天,一大早巴图蒙克便暂时接管了大军的指挥权,清晨的阵阵战鼓也提醒着不远处的明军昨天安详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大战即将开始。

“这一次不要分开进攻,所有人朝着一个方向大举压上。”巴图蒙克和阿喇哈青森的指挥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阿喇哈青森指挥的时候喜欢将军队分成一波一波的展开进攻,但是巴图蒙克却喜欢一次性集中所有的军队朝着一个地方不要命、不计伤亡的猛攻。

“杀”大军的最前面,巴图蒙克安排了格日勒图、阿尔斯瓦两人作为先锋,还完好的十四万大军除了一万留守的之外,其余的十三万人全都投入到了战场之上。

“阿尔斯瓦,这一次我要和你比一比谁先登上城墙。”快要到达城墙的时候,作为先锋之一的格日勒图对阿尔斯瓦下起了战书,同为瓦剌军中的大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好,相互之间较量更是常有的事。

“好啊,你输了回去之后就把海兰让给我。”阿尔斯瓦正好也打算和对方较量一下,当初被格日勒图抢先一步抢到海兰可是让他耿耿于怀了好多天,现在正好趁机将她给抢过来。

“轰”的一声的巨响在瓦剌军中响起,就在瓦剌军队距离城墙两千米的时候,城墙之上那座“神威大将军”终于轰出了第一发炮弹,巨大的火苗在前军之中响起,仅仅是这一瞬之间数十个骑兵被掀翻在地。

“冲,杀啊”炮声响过,格日勒图、阿尔斯瓦催促着大军加快了速度,和“神威大将军”第一次使用的效果不一样,经过了连续两天的进攻,对于火炮瓦剌军队已经不是那样害怕。

“轰”“轰”紧接着又是两声巨响,近百个进攻的骑兵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开炮。”此时城墙之上,黄瑞华看到瓦剌骑兵已经进入到了其余火炮的射击范围之内了,立马下令开炮,今天瓦剌军队的进攻让的黄瑞华格外的紧张,这么猛烈的进攻还是第一次见到。

“轰”“轰”“轰”接连十声巨响,在“神威大将军”旁边的十门火炮今天终于向瓦剌军队表达了自己的存在感。

一个呼吸之后,在前军的中间,一排整齐的火线出现在那里,东西方向近百仗宽的地方完全被红色所掩盖,冲到最前面的瓦剌骑兵齐齐的倒在了血泊之中。及时更新,

 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城

不过巨大的伤亡还是没能够阻挡住瓦剌大军的冲锋,在前面骑兵倒在血泊之中之后,后面的骑兵迅速的代替了他们,冲在了第一线。/

“大家加快速度,汉人的火炮发射缓慢,只要在冲到了城墙之下他们的火炮就没用了。”城墙之上火炮第一次齐射之后,这种声音开始不断的从瓦剌军中每一个的将领口中响起。这样的话在战场之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效的,之后骑兵的速度果然提升了不少。

“快点填炮弹。”看到第一次齐射没有能够阻止了瓦剌骑兵的冲锋,黄瑞华立马催促那些在火炮后面负责填充炮弹的士兵。

而在城墙之上,每一门火炮的后面数个士兵正在紧张的操作者,三个士兵合力调整者火炮的角度以将火炮射击的范围缩小,后面一个士兵已经拿着炮弹做好了准备,负责点燃引线的士兵手中的火把自从点燃之后就不曾熄灭。

“准备好,放……”

“轰……”又是一声震天的巨响,“神威大将军”再次发力,而之后就是紧接着的十声火炮声响。

“轰……”“轰……”“轰……”

第二次的齐射再次在下面掀起了连成一条线的火光,冲在前面的骑兵再次绝大多数被火炮巨大的威力所炸飞。

不过就像巴图蒙克要求那些将领们所说的一样,火炮始终发射缓慢。而瓦剌骑兵距离城墙的距离确实有限的。

这个时候将军队分成一波一波的进攻和直接几乎全军压上的区别便慢慢的凸显了出来。在战场之上很多时候将一支军队分成好几部分。等战事开始的时候将这些分成好几部分的军队一波一波的压上是一种常见的、非常有效的策略,因为混乱的战场之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的掌握整个战场之上的消息,特别是那些直接参战的士兵更是只能注意到身边的人物以及大军的军旗而已。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波一波压上的大军很容易便会让对方的士兵错误的认为自己的敌人正在不断的增加,这种错误的观点在消息闭塞的普通士兵心中经常形成,并且往往也很容易造成大军的崩溃。

阿喇哈青森自从记事以来还是第一次离开草原来到平原的大明,以前在草原之中打仗的时候这种一波一波压上的方式对于草原之中的战事非常的管用,这也是阿喇哈青森喜欢使用的一种策略。

数十年养成的这种惯性让第一次和大明交战的阿喇哈青森将自己固有的战术思想带到了大明的土地之上。

不过可惜的是向来行之有效的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