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477部分

明统天下-第477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涉及数十万人的奖赏颁布之后,便由吏部和兵部两个部门联合起来落实,同时为了防止有人因为对奖赏不满却又无法说出来憋在心里导致更大的不满,在三个月之内凡是有不满的人尽皆可以秘密上书,到时候就将由朱厚照亲自为他们的战功与奖赏进行审核。

而锦衣卫以及都察院的人也出动了不少的人马,奖赏当中不但涉及到了大量的爵位与官职,还设计到了大量的财物奖赏,为了让属于每一个人的奖赏全额的发放,必要的监督是不可或缺的。

而在半个月之后,内阁和户部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用了比吏部多了半个月的时间,内阁和户部也联合起来定制出来了一份有关大规模迁移民众的纲要。

这件事情朱厚照比有关将士的奖赏更加重视,从内阁和户部开始伊始,朱厚照就经常前去查看工作的进度,并且还时不时的把自己的一些结合后代的想法加了进去。

制作这份纲要比吏部的工作还要大的多了,因为它所涉及到的人数、物资更多以及情况也更加的复杂,特别是其中户部来专门派人冒着严寒跑到漠北等地以及哈萨克去查探当地的地质地貌等情况。

历时三个半月,这份以自愿为原则,以利益诱导为主导的迁徙计划终于制作完成,它所涉及的人数多达百万人以上,而且这还只是迁徙的人数,还不包括因为他们而受到影响的人数。

同时涉及的区域也是不但包括了漠南、漠北蒙古,哈萨克等地,更是包括了大明各地的。

这一次的迁徙虽然是自愿为主,不过经过估算之后,内阁和户部也认为最后参与的人数将以山西和京畿为主,其次的就是陕西、河南、山东等地了,不过估计辽东以及南方也会有人加入到这个行列来。

而这些人之后大都将迁徙到漠北蒙古和哈萨克等地,这些地方是大明将要直接设置官府的地方,也是大明归化的主要地方。而大都赏赐给了其他民族的漠南蒙古虽然大明不能够直接把官府设置到基层,但是处于长远考虑,也将向那里迁徙少量的百姓。

预计虽然其他部落会稍微有点抵触,但是问题并不会太大。

整个迁徙工作将从正德三年的五月开始,届时参与的部门也不单单是内阁和户部了,就连吏部、兵部、礼部、工部和刑部等其余五个部门也将参与进来。

内阁在未来几年的迁徙之后将负责统筹工作,而户部则负责各种所需后勤物资的统计以及分发工作。

同时户部和工部还要联合起来对迁徙到外面的百姓进行各方面的培训以及所需农具的分发,在蒙古草原上面永远不可能展开大规模的农业,放牧业就是那里的主流,所以新去的百姓必须要在户部和工部的知道之下学习放牧的本领。而且最开始所需要的钱粮、工具等也都将由他们发放。而在哈萨克未来则将走上农业和放牧业并重的道路。

吏部则需要根据未来当地各个地方所居住居民的不同来进行官府的设置,而刑部则在前期亲自派人员过去负责当地的刑法,礼部就要负责教化的工作了,不但是迁徙过去的大明百姓,就是当地的其他人的教化工作也要礼部负责。

至于兵部的任务则就最为简单,保证所有人的安全。

“继续最后一次审查,明天就拿到朝堂之上讨论一下,通过了就颁发下去吧。”看完之后,朱厚照说道。

第二天,内阁把这份三个多月制定的迁徙计划拿到了朝堂之上,不出意外在朱厚照已经同意了前提之下,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折,这份计划获得了几乎一致的通过。

 第五百九十一章:奖赏与大迁徙(下)

第二天,早朝之上通过之后,迁徙的计划正式以圣旨的行事颁布了。//通过大明的驿道,这份计划会被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送往大明的各地。

迁徙大致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前往漠南、漠北以及哈萨克三个不同地方的三个大的等级。按照这份计划,前往漠南的百姓每人将会获得纹银至少一百两,最低草地两百亩。前三年有朝廷派人专门辅导在当地的生活技巧,免费发放农具,前五年不用缴纳任何的赋税。不过前往漠南的名额确是有限制的,只有一万个名额。

其余两地漠北和哈萨克的自然条件较差一点,所以迁徙过去的补偿也就高了一点,两地最低的补偿是纹银三百两,草地四百亩或者耕地二十亩,前五年有朝廷派人专门辅导在当地的生活技巧,免费发放农具,免征赋税十年。即便是等到十年之后,他们的赋税也是逐渐增加而不会一下子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件事情可以遇见颁发全国之后肯定会引起巨大轰动的,现在大明在册人口数千万,加上一些因为特殊情况不在册的人口加起来将近一亿人,但是大明的耕地却并没有那么多,产能也不能和后世相比,所以说此时的大明仍旧生活在饥饿之中的百姓其实不在少数。这些人都是将来迁徙的主力。

而同时吏部的另外一项工作也已经开始展开了,那就是这一次大明新增疆域的官府设置,在兵部完成对这些地方的控制之后,吏部就要开始去实地探查然后按照实际情况对各地进行官府归化了,什么地方多大面积成为一个省份,哪里是布政使的所在地,下辖多少州府,配置多少官吏,这些都要去慢慢商定。

预计这项工作前后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大的上面哪里设置省份以及布政使的所在地这些都很好确定,但是那里设置州府以及官员的配置这些都要随着迁徙计划差不多进行了一半之后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

目前初步规划是要确定三个省份。分别按照以往的共识来划分,确定为漠南省,漠北省,以及哈萨克省。

之所以如此简单的规划是因为这些地方现在读书贫瘠并且地广人稀,设立太多省份除了前期白白增加了政*府机*构之外并没有多大用处。而且这些地方也是新增的地方。按照以前的区域分化也有利于统一的管理。

不过这也只是初步的规划。等到未来十年之后朝廷就会对那些地方进行重新的评估,然后重新规划省份。

不过那也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目前的工部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重担,那就是大规模的水利改造计划。这个计划并不是在现在的大明传统疆域境内,而是在那些新增的蒙古、哈萨克的境内。

这个工程是一个浩瀚的工程。目前还正处于计划之中,按照朱厚照的意思是工部要对蒙古以及哈萨克的各条河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争取建立一个尽可能覆盖面积多的水网。

这个其实也可以城之外蒙古和哈萨克的改造计划了,在这个时候河流是决定一个地方生产力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你要从事农业还是畜牧业。也决定了土地肥沃程度等等。

这个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当地水网的改造改变当地的生产环境以增强大明对当地的控制力。当地的水网越是发达,他们就越要趋于稳定,大明就越好控制当地。

昔班尼在京城呆了好几个月之后终于离开了大明,虽然心里仍旧充满忧虑,但是心里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了。

因为他完成了一个乌兹别克最为紧急的任务,那就是成为大明的属国。

越是了解大明以及乌兹别克周边的形势,昔班尼就越是紧张大明会对乌兹别克汗国动武,当大明吞并了蒙古以及哈萨克之后,他对于大明的安全感就消失无踪了。

只要乌兹别克一天不成为大明的属国。大明就有无数的理由攻打乌兹别克,虽然属国的身份也不是万分保险,但是最起码也安全了许多。只要以后他们不主动背叛大明,那么大明想要攻打乌兹别克就难的多了。

本来朱厚照是不想答应昔班尼的,但是奈何好像是铁了心一样。昔班尼到了京城之后就不走了,天天求见朱厚照,每一次见到了之后还都是那一个请求。朱厚照当然不可能把昔班尼怎么样,他求见的次数多了。朱厚照也不得不见。所以时间一长,朱厚照自己都烦了。

而且这时候很多大臣也加入到了支持昔班尼的行列了。除了见朱厚照之外,昔班尼也求见了许多的朝中大臣。昔班尼对他们所讲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他很直接的告诉那些大臣们他和他的乌兹别克汗国都是忠于大明的,但是不成为大明的属国他们就没有安全感。

这话已经说得很透彻了,昔班尼直接就挑明了我就是怕你们攻打我才要成为你们的属国的,你们要是不答应,那不就是证明你们就是有了吞并我们的打算了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也不回去了,你们直接派大军去接收了我乌兹别克的国土,然后把我杀了吧。

又时候还别说,这个方法还真管用,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是被昔班尼用这个方法说服的。而朱厚照呢见到替昔班尼求情的人比较多,并且让他一直呆着这里也不是一个办法,最后很是无奈的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今往后,乌兹别克汗国也正式的成为了大明的属国了。

得到肯定答复的昔班尼也不罗嗦,带上自己的人就离开了京城,反正这么长时间在京城也参观的差不多了。

不过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倒是让昔班尼对于大明有了更加清洗的认识了,无疑大明表现出来的强盛对于昔班尼的震撼非常之深,两国的国力相差太大了。这除了让他更加有危机感之外,心里也更加坚定了要跟着大明走的步伐了,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好好的追随吧。

三月初,朱厚照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对方自称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使臣。

 第五百九十二章:帝国的结盟

自古以来中亚局势就错综复杂,因为那里没有像东亚那样有一个大明不管是在国民数量上还是文化领先程度上都远远压制其他国家的一个大帝国。 

萨非王朝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当今中亚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的争斗之中,两个国家不管是在文明上面还是在种族数量上面都大致相当,这除了让两国之中的任意一国不至于突然落败之外,也造成了持续不但的斗争。

奥斯曼帝国,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帝国的创立者是奥斯曼一世。在1299年,成为部落首领的奥斯曼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奠定了奥斯曼国家的雏形。一开始奥斯曼帝国位于中亚,后领土扩张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

1453年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即便是对世界来说这一天也是极具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八万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钜战53天,终于5月29日攻克,并迁都于此,东罗马帝国灭亡。

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在穆罕穆德二世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同时亦稳固了奥斯曼帝国作为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东部地区霸主的地位,接下来帝国进入了漫长的征服扩张期

现在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是巴耶济德二世。这位帝国的统治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巴耶济德二世在位时期被称为“帝国的巩固时期”,其原因在于他作为苏丹后的政治路线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在他之前奥斯曼帝国的数代君主,都把开疆扩土作为第一目标,但巴耶济德却把内部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为此他削弱了权臣德米舍梅的权利,加强中央集权,对税收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