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鼎革 >

第403部分

鼎革-第403部分

小说: 鼎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纵打开匣子一看,里面是一叠金票和房契,他大略扫了一眼,金票是一百两金子一张的最大额票面,全国通兑,总数有二三十张。

按照金子和银子1:8的兑换比例,这些金票的数额在两万两白银左右,绝对是一笔令人眼红的巨款。

而房契,谭纵只看见了最上面的一张,是一座位于扬州城南的庄园,占地广阔,价值在千两白银以上,想必下面那几张房契房子的价值也是不菲。

“孙帮主,无功不受禄,况且这些东西太贵重了,请孙帮主收回。”谭纵随即盖上了匣子的盖子,不动声色地将匣子推到了孙望海的面前。

“大人此言差矣,若非大人看穿了毕时节的毒计,运筹帷幄,那么忠义堂可真的要背上那不忠不义的罪名了,大人不仅救了忠义堂,更是救了忠义堂那些兄弟的家人,这些东西无以报答大人对忠义堂万分之一的恩情。”孙望海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又将匣子推到了谭纵的面前,大义凛然地说道。

“孙帮主,你有话就直说,本钦使与贵帮也算有几分交情,如果能帮忙的话,本钦使一定尽力而为。”谭纵瞅了一眼匣子,抬头看向了孙望海,开门见山地说道。

“有大人这句话,小人就直说了。”孙望海闻言,凑到谭纵的面前,神情严肃地低声说道,“大人,你可知道逆贼毕时节为何要蛊惑忠义堂攻打府衙?”

“愿闻其详?”谭纵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看来这孙望海知道一些自己不了解的内幕。

“钦使大人,实不相瞒,漕帮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这个局面,完全离不开京城里几位大人的支持。”孙望海盯着谭纵,沉声说道,“如果小人没有猜错的话,逆贼毕时节此次陷害忠义堂,不仅仅是想攻占府衙以对大人不利,更重要的是想打乱忠义堂的势力格局,使得一些心怀叵测的势力趁虚而入。”

京城里哪方势力与漕帮有牵连,别人可能不知道,但谭纵对此却是一清二楚,监察府的秘密档案中清清楚楚地有着记载,因此孙望海也不怕与谭纵说的这么直白。

谭纵闻言,冲着孙望海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早已经想到了,如果毕时节真的将忠义堂掌控在手中的话,那么绝对不会自毁长城,让忠义堂犯下这等欺君大罪,孙望海说的没错,毕时节是想在忠义堂,在漕帮制造混乱,趁机夺取漕帮更多的权力。

“外人只知道漕帮从漕运中获益匪浅,可是没人知道漕运承载着大顺七成以上的军粮和军械的运输,更是可以顺流而上直抵京城。”孙望海见谭纵赞同自己的说法,不由得压低了音量,“钦使大人,如果让毕时节之流的逆贼打入漕帮内部的话,那么极有可能会危及京城的安危,一旦京城有事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谭纵闻言,心中不由得哑然失笑,他还以为孙望海掌握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秘密,原来不过是利用毕时节谋逆一事来危言耸听,进而保全漕帮现有的势力格局,保住那些京城既得利益者的权益。

“孙帮主言之有理,漕运对于我大顺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差池。”虽然谭纵的心里有些失望,但脸色却变得严肃起来,故意显露出一副凝重的神情,以此来迷惑孙望海,好让孙望海继续将这出鸿门宴给摆下去。

“钦使大人此次回京,朝堂之上一定会有那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忠义堂之事趁机攻击我漕帮,已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孙望海见状,心中不由得一喜,不动声色地望着谭纵,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这并不是简单的权力之争,逆贼毕时节在扬州和苏州建立了庞大的组织,其身后的势力必定非同小可,如果让他们掌握了漕运,那么大顺的社稷危矣,而大人正是那阻止他们奸计得逞之人。”

“孙帮主,本钦使明白孙帮主的意思,可是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你让本钦使如何向官家开口?”谭纵站起身,神情严肃地在屋子里来回踱了几步,冲着孙帮主苦笑着摇了摇头,“届时那些人在朝堂之上一起发难,本钦使势单力薄,如何应对?”

“钦使大人放心,京城里的那几位大人到时会全力支持大人,那些企图趁机渔利的跳梁小丑讨不到任何便宜。”孙望海快步走到谭纵的身旁,微笑着说道,“只要大人能让官家相信忠义堂此次是别人手中的棋子,那么再加上京城里的那几位大人,必将万事大吉。”

“孙帮主的意思是让本钦使为忠义堂的‘叛乱’开脱?”谭纵闻言,眉头故意微微一皱,孙望海在自己耳旁说了半天,终于图穷匕现,露出了真实的目的。



第四百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

“钦使大人此言差矣,那些忠义堂的兄弟不过是靠着漕运混饭吃的平民百姓,如果不是受到毕时节的蒙蔽和蛊惑,再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攻打府衙。”孙望海摇了摇头,恭声向谭纵说道,“他们虽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但绝对没有叛逆之心,还望大人明察。”

谭纵闻言,眉头皱得更深,走到窗前望着院子里盛开的鲜花凝神沉思起来。

孙望海知道谭纵在权衡,于是躬身立在他的身后,耐心地等待着谭纵的决断:忠义堂的那些帮众毕竟攻打了扬州府衙,而且还造成了重大伤亡,造成了朝野间的轰动,要想洗脱他们“叛匪”的罪名谈何容易。

不过,纵观整个大顺朝,能为忠义堂洗脱叛逆罪名的,也只有此事的经历者谭纵,事关谋逆大罪,其他人莫不退避三舍,生怕扯上关系。

京城的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各方势力纵横联合,围绕着忠义堂一事展开了新一轮的博弈,究竟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谭纵心中十分清楚,孙望海期望自己帮助忠义堂,并不仅仅是为了漕帮,更重要是漕帮的那些幕后势力要自保:一旦忠义堂被扣上叛逆的帽子,恐怕下一步他们就会成为朝堂上的众矢之的,而凡是与叛逆扯上关系的,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因此,他们会想方设法地替忠义堂洗脱叛逆的罪名,只要不是叛逆――这种皇家最为忌惮也最为痛恨的罪名,那么他们就能从容应对来自各方的暗箭。

既然对方有求于自己,谭纵自然要待价而沽,怎么会轻易表露自己的底线,这样的话才能从孙望海那里获得一个满意的交换条件。

“孙帮主,此事非同小可,本钦使要是这样做的话,将冒着非常大的风险。”良久,谭纵转过身,神情严肃地看着孙望海,他需要一个孙望海说服他的理由。

“钦使大人忠心为国,绝对不愿意看见大顺的江山社稷落入那些逆贼之手。”孙望海对此早有准备,不动声色地向谭纵说道。

“哈哈……”谭纵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他间孙望海对自己说一些空泛的话,于是决定虚与委蛇,笑着向孙望海说道,“孙帮主多虑了,即使忠义堂的那些人被定为叛逆,大顺的江山社稷也不会落入那些的逆贼之手,本钦使将会向官家建议增强漕运司的力量,以有效控制漕运运输,这样的话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没有可乘之机了。”

“大人,那些逆贼无孔不入,可谓防不胜防。”孙望海听出了谭纵话里的不满,连忙亮明了来意,“他们不但想致大人于死地,而且也是京城那几位大人的仇人,如果钦使大人能与京城里的那几位大人联合起来的,他们的阴谋诡计就难以得逞。”

“本钦使想知道的是,本钦使能从中得到什么。”谭纵闻言微微一笑,双目凝视着孙望海,沉声说道。

“钦使大人放心,刚才那些不过是几位大人的见面礼,等到事成之后,几位大人还有厚礼送上。”孙望海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只要谭纵开口索取好处,那么就表明谭纵有合作的意愿,如此一来他的目的就已经达成了一大半,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无非是给予一个令谭纵满意的价钱。

“孙帮主可否听人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谭纵瞅了一眼桌上的那个匣子,笑着望着孙望海,“本钦使可是听说,这漕帮一年的进项可是不菲,怪不得那么多人眼红了。”

“钦使大人的意思是……”孙望海闻言顿时怔了一下,有些愕然地看着谭纵,他万万没有想到谭纵竟然对漕帮产生了兴趣。

“本钦使那天晚上差点将命留在府衙,无论如何都要收取一点儿回报。”谭纵微笑着冲着孙望海伸出右手四个手指,“忠义堂的八大香堂中正好有四个空位,本钦使觉得它们是为本钦使准备的。”

“四……四个香堂!”孙望海闻言顿时大吃了,他想过谭纵的要价不低,可是万万没想到会高得如此离谱,竟然一口气要四个香堂,占了忠义堂一半。

“怎么,孙帮主觉得不妥?”谭纵望着神情惊讶的孙望海,眉头微微一皱,不动声色地问道。

“哪里,哪里,钦使大人劳苦功高,理应得到那四个堂口。”孙望海回过神来,满面笑容地说道,“只不过此事太过重大,牵涉到多方利益,小人要向京城请示后才能答复大人。”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本钦差就静候孙帮主的佳音了。”谭纵清楚孙望海做不了主,闻言笑了笑,接着懒洋洋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钦使大人,此去京城路途遥远,颇费一些时日,大人两天后就要启程,小人恐来不及向钦使大人禀告京城的回复。”见此情形,孙望海知道谭纵这是要结束两人的此番谈话,连忙开口说道。

“只要在本钦使进京之前,孙帮主可以随时让人将结果告诉本钦使。”谭纵闻言后想了一下,走到桌子旁,从那个黑匣子里取出一张金票,从中间一撕两半,将其中的一半交给了孙望海,“届时,孙帮主的人以此为信物。”

“钦使大人近来日夜操劳,小人就先行告退,不打扰大人的休息了。”孙望海接过那半张金票,冲着谭纵拱了一下手,快步走出了房门,领着手下的人离开了。

“帮主,谈的怎么样?”上了停在飘香院的马车后,车厢里一名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男子低声问孙望海,他是孙望海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他的妻弟刘丹青,脑瓜灵活,一肚子的阴谋诡计,充当着孙望海师爷的角色。

“他的要价太高了,虽然京里的那几位爷让本帮主全权处理此事,可是本帮主岂敢私自作主,唯有再请示那几位爷。”孙望海闻言摇了摇头,接着一声冷哼,“真没想到这小子趁火打劫,胃口竟然这么大!”

孙望海并没有说谭纵的要价是什么,但是从他凝重的神情上,刘丹青感觉到谭纵想要得到的东西可能已经影响到了漕帮现有的势力格局,否则的话绝对不会让孙望海如此得为难。

刘丹青猜得没错,谭纵此举确实已经触动了漕帮的核心利益,作为漕帮最大的堂口,忠义堂在漕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漕帮的历代帮主有六成以上来自忠义堂。

谭纵一旦掌控住忠义堂八大香堂中的四个,那么他就是忠义堂的无冕之王,即使是堂主也要看他的眼色行事,这是忠义堂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为了相互间的制衡,忠义堂的八大香堂向来都是被几方势力瓜分,权力如此集中还是头一回出现,这使得忠义堂极有可能向以谭纵马首是瞻的方向发展。

孙望海走后,谭纵倒了一杯酒,悠然地坐在院子里的凉亭内品着,他几乎可以肯定,孙望海口中的那几个京城里的大人一定会同意他的条件,因为相对于他们在忠义堂的那些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