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鼎革 >

第582部分

鼎革-第582部分

小说: 鼎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当然是当官好了,黄海波是不是洞庭湖之主,可还不是要听府衙的那些人的话,看那些人的脸色行事!”万长生闻言,笑着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爹,你今天怎么想起来问这个,难道您要当官了不成?”

“眼前就有一场大富贵等着咱们,只不过此事风险太大,爹一时间还没有拿定主意。”万里云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脸上的神情显得有些复杂。

“爹,发生什么事情了?”万长生见万里云不像是在开玩笑,于是脸色一整,宏声问道,他很少看见万里云如此优柔寡断的模样。

“尤五娘嘴尖舌利,如果她果真说服了钦差大人,那么届时他们可就从湖匪摇身一变成为了平叛的功臣,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不说,而且还能光宗耀祖。”万里元将今天洞庭十枭的密议结果告诉了万长生,然后冷笑着说道,“他们在洞庭湖作威作福了快二十年,想要这么轻易就翻身,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什么好处都被他们给占了!”

“爹,您打算怎么办?”万长生得知洞庭十枭密议的结果竟然是以钟飞扬留下来的那些财宝为礼物,来换取钦差大人的信任后,顿时来了兴趣,饶有兴致地望着万里云,这表明洞庭十枭有机会籍此成为朝廷的官员,彻底摆脱湖匪的身份。

“爹思来想去,觉得尤五娘的这个主意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样一来咱们以后再也不用看府衙那些人的脸色过日子。”万里云放下手里的茶杯,站起身走到一旁墙上挂着的一幅虎啸山林的画前,颇为感概地说道,“咱们万家祖上还从没有出过朝廷的官员,如果这次能把握住机会的话,博个六品官身也不是不可能的,届时说不定还能主政一方。”

“爹,他们就真的愿意将那么多的财宝拱手于人?”万长生起身来到万里云的身后,有些狐疑地问道,在他看来,没人会舍得将那么多的财宝白白地送出去,难道洞庭十枭面对着如此多的钱财竟然丝毫也不动心,没有将其据为已有的念头。

“有句话说得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那笔财宝虽然诱人,但是它是一个祸害,谁沾谁倒霉!”万里云闻言转过了身,冲着万长生微微一笑,“大家都不是傻子,这些年来哪个不是家财万贯,现在他们只想平平安安地给子孙们留条后路,守着现在的产业安稳地过完下半辈子。”

“爹,你想找钦差大人?”万长生闻言点了点头,岁月已经磨平了洞庭十枭身上的棱角,使得他们失去了往昔的那股子狂傲,他沉吟了一下,宏声问道。

“尤五娘能给钦差大人的,爹都能给,尤五娘不能给钦差大人的,爹也能给他。”万里云的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凝视着画上的那只吊睛大虎冷冷地说道,“你说届时钦差大人会选择谁?”

“爹,你的手里有他们什么把柄?”万长生闻言,不由得狐疑地问道,他实在不清楚万里云能给什么钦差大人什么东西是尤五娘所不能给的。

“功劳!”万里云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得狰狞起来,阴森森地说道,“爹要送给钦差大人一个大功劳,钦差大人绝对会喜欢的。”

“爹,什么功劳?”万长生闻言,不由得越来越糊涂了,对万里云的话感到一头雾水,万里云能给钦差什么大功劳呢?

“尤五娘他们勾结功德教,暗中给予其资助,罪同谋逆,钦差大人如果将他们拿下的话,绝对是大功一件。”万里云双手按在那幅画上,颇为得意地说道,“到那个时候爹可就是一个功臣,不仅将龙王庙下的那笔财宝献给了钦差大人,而且还给了钦差大人一个大功,肯定会受到钦差大人的重用。”

“爹,谋逆可是大罪,那样一来的话他们可是要被满门抄斩的!”万长生闻言不由得大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万里云的计划竟然如此歹毒,是要将尤五娘和黄海波、叶海牛等人连根拔除。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如何能打动钦差大人?”万里云冷笑了一声,向万长生说道,“记住,无毒不丈夫,他们死总比骑在咱们头上耀武扬威的好。”

“孩儿记住了。”万长生闻言,冲着万里云一拱手,宏声说道。

“你是不是惦记着怜儿和白玉?”万里云扫了万长生一眼,忽然开口问道,所谓知子莫如父,万长生心中想些什么,他这个当爹的可是一清二楚。

“爹,什么瞒不过你。”万长生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他和黄伟杰、叶镇山一样,从小就喜欢怜儿,同时也喜欢白玉,可惜的是他没有资格跟黄伟杰和叶镇山争,因此只能将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

“不过两个女人而已,等你掌握了权势后,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万里云的视线再度落在了墙上的那幅画上,“想要成大事,就不能让儿女情长蒙蔽了你的眼睛。”

“爹教训的是,孩儿知道怎么做。”万长生面色一整,沉声向万里云说道,既然他要成“大事”,那么就不拘这些“小节”了,就像万里云说的那样,一旦掌握住了权势,什么样的人女人得不到?

“你这段时间就待在君山,多留意一下岛上的动静。”万里云闻言,头也不回地吩咐万长生。

“知道了,爹。”万长生闻言一躬身,恭声回道。

“尤五娘!”万里云望着画上的吊睛大虎良久,右拳缓缓地攥了起来,他一定要赶在尤五娘之前见到关海山,这样的话说服关海山的几率就会更大,同时也显现出了自己投靠朝廷的诚意。

第二天,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计划,黄海波在家中设宴款待鲁长河,表示洞庭十枭愿意将龙王庙下面的那笔财富送给功德教,支持功德教的大义,不过他希望在功德教成事以后能够到京城去任职,并且对功德教攻陷南县县城表示了担忧。

鲁长河万万想不到黄海波采用的是拖延战术,更想不到洞庭十枭采取了尤五娘的主意,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还以为洞庭湖是在功德教攻陷了南县县城的压力下向自己屈服,心中不由得有些洋洋自得,只要能将这百万两的财富弄到手,那么他可是立了大功一件,届时必将受到上峰的嘉奖和器重,待日后举事成功,必将加官进爵,身居显位。

在鲁长河看来,由于洞庭十枭捐献了功德教一万两银子,再加上前几年断断续续的资助,资金的总额已经达到了近两万余两,洞庭十枭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上了功德教这艘大船,除了投靠功德教外,已经别无选择。

俗话说,上船容易下船难,功德教的这条船可不是说下就能下得了的,鲁长河的手里有这几年来洞庭湖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功德教的人交往的书信证据,有了这些书信再加上洞庭湖资助了功德教两万两银子,那么即使洞庭湖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与功德教的关系了。

如果洞庭湖胆敢有二心的话,那么功德教就会将那些证据向朝廷告发,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对谋反采取了血腥的镇压,清平帝自然也不会例外,一旦那些证据到了朝堂之上,洞庭湖必将承受灭顶之灾。

而对洞庭湖布下这个局的,正是鲁长河,鲁长河对自己的这个布局十分满意,功德教不仅从洞庭湖那里得到了不少便利,而且还将洞庭湖拖下了水,无形中增强了功德教的实力。

现在对鲁长河来说,那百万两的财富远比湖广现在的局势重要,有了这么一笔庞大的资金,那么功德教的总堂就能在利用这笔资金在大顺掀起更大的风浪来,比单单一个湖广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鲁长河对钟飞扬留下来的那百万两的财富是志在必得,他是无论如何都要得到这笔巨额的资金,不论对他还是对功德教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影响甚远。

对于黄海波提出的在京城任官的条件,鲁长河认为十分正常,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句不好听的话,在历朝历代,百万两的财富都可以从朝廷买来一个显赫的官职,别说黄海波想在京城里为官了,就是他想在各大衙门里谋个实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第六百三十六章  得与失

觥筹交错之间,黄海波在酒桌上以安全为由,希望在筹划好相关的一些细节后再将龙王庙下的那笔财富运出君山,否则的话一旦消息泄露出去,官府一定会派人前来抢夺。

既然黄海波已经答应将钟飞扬留下来的财宝送给功德教,鲁长河的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认为大局已定,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洞庭湖还有什么别的出路。

将那笔财宝暗中送给功德教后,即使功德教在湖广失败,那么洞庭湖也能在这场风波中得以幸存,因为功德教是不会将这件事情宣扬出去的,洞庭湖以后会作为他们手头的一只秘密力量,像钉子一样嵌在湖广,为他们日后的大业提供帮助。

不过,虽然黄海波已经表示了臣服之意,但鲁长河是老奸巨滑之辈,岂会让黄海波红口白牙地说上几句就轻松过关,因此,为了钳制洞庭湖,他“特意”邀请洞庭十枭年轻一代去灾区一行,以体验民间的疾苦,亲身体会功德教“功德泽披,天下大吉”的远大教义。

对于鲁长河的盛情邀请,黄海波没有办法拒绝,毕竟他将钟飞扬留下来的那笔财富交给了功德教,就有投靠功德教的意思,功德教让洞庭湖年轻一代前去体验功德教的教义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黄海波很清楚,鲁长河这是以洞庭湖年轻一代为人质来要挟他们洞庭十枭,估计洞庭十枭每一家都要出一个人,而且还要是他们最为看重和喜欢的子弟,这可给洞庭湖方面出了一个难题:

既然洞庭十枭已经决定投靠朝廷,那么一旦事发的话,那些在功德教中的人质可都会有生命危险。

黄海波知道这是鲁长河的诡计,可是毫无办法,因此只有先应承了下来,敷衍鲁长河说要和洞庭十枭中的其他人商量一下,看看挑选谁去功德教。

鲁长河对此早有准备,张口就点了十个年轻人出来,正如黄海波所料想的那样,鲁长河挑选的正是洞庭十枭最喜欢的子弟,例如黄海波的三子黄伟杰、叶海牛的次子叶镇山和白天行的女儿白玉等等。

尤五娘虽然没有子嗣,但是她有徒弟怜儿,而且鲁长河已经知道怜儿是尤五娘的私生女,故而鲁长河将怜儿也选了上去。

面对着鲁长河提出的名单,黄海波的心中是大为震惊,鲁长河的这一手可谓是将洞庭湖年轻一代中的精英一网打尽。

鲁长河知道黄海波虽然是洞庭湖的老大,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却做不了主,除去黄海波跟叶海牛不合,叶海牛不一定会买黄海波的帐外,他这次所选的人可谓都是洞庭十枭的心头肉,别人愿意不愿意,黄海波的心中一点儿底儿都没有。

因此,鲁长河十分大度地给了黄海波两天的时间,让黄海波与洞庭十枭中的其他人去沟通这件事情。

黄海洋的这次鸿门宴,结果可谓是有得有失,他虽然成功地拖延了时间,不过却被鲁长河将了一军,代价是要将洞庭湖的年轻一代送去功德教当人质,吉凶未卜。

第二天上午,黄海洋将洞庭十枭召集起来,将鲁长河的这个要求告诉了大家。

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后,洞庭十枭很快就统一了意见,他们决定兵行险招,按照鲁长河的要求,将各自的子弟送去功德教当人质,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别无选择,只有依照鲁长河所说的去做,然后等待时机,暗中想办法将他们救出来。

作出了决定后,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