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卫国大军阀 >

第407部分

卫国大军阀-第407部分

小说: 卫国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广战场,因为国民党党军和李宗仁的国防军独立旅联合,桂系势力频频吃亏,短短半个月,桂系就几乎完全失去了在广东的土地,势力龟缩回了广西。现在整个广东境内可以说是李宗仁和国民党的天下,其中李宗仁的兵力有两万多人,党军有一万多人,双方都是骁勇善战的部队。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桂系在广东的时候还好,双方之间还可以同仇敌忾的结盟对付桂系,现在桂系几乎全面溃败出了广东。李宗仁的新军和国民党的党军全面接触。双方之间难以避免出现摩擦。这次国民党党魁孙文从北方回归,首先前来广东和李宗仁会面,外界人士自然认为这是孙文要加强党军和李宗仁国防军独立旅的联系,避免军事摩擦升级。

对于孙文的来访,李宗仁表现的非常激动,毕竟人的名树的影,孙文虽然现在只是国民党的党魁,目前不过控制了三分之一的广东,但是他的声望却是无人能及。如果在两广风云突变的时候,孙文能够回来主持大局,以他的影响力,党军的发展肯定要比现在快的多。

和老成持重的孙文相比,现在的李宗仁正是浑身充满锐气的时候。一身笔挺的军装让他整个人显得极为精神。

“孙先生,您远来是客,德邻之前身在前线,有所怠慢,请先生恕罪。”李宗仁对着孙文行了一个军礼道。

孙文连道不敢。经历了如此多的事情,孙文早已经看明白,在当前的中国,只有强大的军队才是权利的基础。论声望,他孙文名动天下,或明或暗支持他的人数不胜数,但是他革命几十年,唯一的成果就是推翻了满清统治,国家并没有在他的手中变的繁荣富强。反而陷入了军阀混战。这些让孙文不断的反思其中的得失。后来在东北呆了很长时间,并一手促成了东北和日本的谈判。这对孙文的触动很大。他孙文这些年为了革命多次前往日本,在日本高层里也算有些关系,但是只有这一次,他孙文受到了隆重的对待,因为东北在战场上取得了日本都不敢忽视的胜利。这让孙文意识到自己这些年行动老是失败的原因。

“将军客气了。现在在这两广地区,谁不知道将军威名。我看以将军的能力,都足以和东北的冯少帅相提并论了。”孙文笑着说道。

“先生严重了。德邻什么样的人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如何能够和冯少帅相比。德邻取得的这些成就,对冯少帅来说,压根就不值得一提。”李宗仁谦虚道。

“将军不必过谦,你以几百军队起家,数月之内,席卷整个广东省,如此作为,丝毫不弱于东北冯少帅当年,只要给你时间,将军的成就一定不弱于冯少帅。”孙文这倒没有说谎。从成就来看,李宗仁取得的战果和当年的冯庸很像。而且李宗仁统兵作战的能力更是得到了各方名将的认可。这点是冯少帅不曾拥有的。东北冯少帅亲自带兵作战的战役屈指可数。尤其是手中将领培训出来之后,其一般都是坐镇中*央,很少插手前方战场上的情况。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没人清楚冯少帅带兵作战的能力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因此孙文说李宗仁的军事能力比冯庸更出色。

“先生,我想你这次前来,可不是为了调侃德邻。德邻是军人,孙先生有什么事情,请开门见山的说吧!”李宗仁说道。对于孙文,他还是内心尊敬的。

“既然将军如此说了。孙某就直说了。现在北京政府大规模调动兵力,看来要发动全国战争,不知道将军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孙文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宗仁说道。

“北京是中*央政府,如何调动兵力是冯少帅说了算,这种大事情不是我李宗仁能够干涉的。孙先生,你不会是来邀请我联盟对抗中*央政府的吧?”李宗仁面色古怪的说道。要知道,孙文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北方,和北京政府之间也多有往来,甚至在北京政府和日本开战的时候,孙文还充当了调节中间人。这些事情怎么看孙文和北京政府关系都不一般。正是因为了解这些,在接到孙文前来的消息之后,李宗仁才会百忙之中回来和其相见。

“将军说笑了。现在中国的局势是中央政府和北洋两家争霸。说实话,其他势力只有摇旗呐喊的份,根本就无力参与其中。这点我想将军也清楚,我这次前来,就是和将军商议,能否保证两广地区的安定,等待中原大战出现结果。”孙文脸色严肃的说道。

“坐山观虎斗?”李宗仁沉声说道。

“不错,东北是一头猛虎,现在的北洋也不是病猫,双方都有获胜的机会。我们这些势力无力参与其中,反而不如做壁上观。等待结果。一旦中原大战出现结果,我等是战是降也就有了决断。”孙文说道。

“孙先生,你的想法虽然稳妥,但却太过小心。不错,一旦中原大战出现战果,凭借我们手中的力量,投诚能获得不错的前程,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那样的话,我李宗仁能够确保富贵一生,但再想要有所成就,那就真的不可能了。我是一名军人,不是一名政客。军人对于战争有着自己判断。因此,孙先生的意见,恕德邻不敢认可。”李宗仁摆摆手说道。如果是在和北京政府接洽之前,他李宗仁或许会和孙文说的这样偏安一偶,等待时机。李宗仁虽然自负,但他不自大,现在北京政府的形式,摆明不是持久战的架势。而且他已经投靠北京政府,以国防军高层的用兵手段,是不会放任他无动于衷的。因此,李宗仁注定要参与进去,对于孙文的提议自然难以同意。

“将军,你的意思是要加入其中一方?”孙文沉声问道。

“现在还不确定,或许会,或许不会!”李宗仁模棱两可的说道。他投靠国防军的事情极为秘密。他的军队中来自北方的人也是生面孔,不引人注意。至于北京政府在明面上对李宗仁的扶持也是有限的,仿佛北京政府想要在两广扶植代理人一样。因此,众人虽然知道李宗仁亲近北京,但是没人想到李宗仁已经加入国防军,成为国防军的正式将领。

“将军,还请三思!”孙文说道。

“孙先生,我看党军也应该早做决定。否则一旦中原大战出现结果,孙先生的党军面临的麻烦可是要比我们独立旅严重的多。”李宗仁笑着说道。

“此话怎讲?”孙文神色讶然道。

“孙先生,贵党虽然号称全国第一大党,但只是在野党,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权利。现在北方的两大势力,北洋对贵党极为忌惮,内部压制依然存在,更别说让贵党拥有独立的军队了。北京政府现在也有自己的独立党派——民族独立党。一旦他们其中一方战胜另一方,全国已经没有势力能够阻挡他们统一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党军的存在必然凶险。”李宗仁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相信这些事情,只要点开,以孙文的老谋深算是能够看明白的。

“将军所言有理。”孙文脸色凝重起来,似乎为李宗仁的话感到吃惊。说实话,孙文确实在考虑李宗仁的话,以他多年的经历来推算,不管将来谁成功,党军都不可能存在,只是那个时候投诚的分量很小,并不能完全保存国民党的实力。毕竟国民党号称全国第一大党,正所谓树大招风。北洋打压国民党,是怕其夺权。而北京政府却有冯少帅一手打造的民族独立党,在北京政府军政双方影响力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不可能容忍国民党染指政权。

想到这里,孙文还有些冒冷汗。看李宗仁的眼光越发不简单了。

“孙先生,就像你说的,我们现在实力弱小,无力参加全国争霸。但是我李宗仁是不会被眼前的局面吓倒的。北洋和中央政府我招惹不起,但是桂系我确实不怕他,广西是我的老家,我是不会让他在陆荣廷的的统治下受苦的。”李宗仁满脸坚定的说道。

 第五百一十三章 开战

孙文南下广州城,不但没有达成和李宗仁的联合,甚至在李宗仁的劝说下,党军的态度也变的模糊起来。孙文带着满腔疑惑离去后,李宗仁立刻返回前线,原本停滞的战场上硝烟再起。李宗仁撇开党军,树龄手中兵强马壮的国防军独立旅,直接挥师攻入广西。一时间,两广战争规模再上一个台阶。陆荣廷大为紧张,集中广西精锐力量,在两广交界处和李宗仁的独立旅展开激战。

如果是半个月前,两广的战争肯定会成为整个中国关注的焦点,但是现在,相比于两广地区几万部队的战斗,北京和北洋之间的军事对峙就堪称疯狂了。

自从北京政府发布军事动员令之后,凭借各地日渐完善的预备役制度,轻轻松松募集百万大军。冯庸将其命名为警备军,并兵分四路,作为四路精锐大军补充部队。同时从各军区抽调精锐部队,组建了四支集团军,每个集团军规模十万人左右。短时间内,北京政府大半精锐部队集中到北洋的边境上。

北洋针锋相对,竭力扩大军队规模。凭借抓壮丁的手段,半个月内,北洋的新兵训练营人数扩大了近百万人。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日本“退役军人”进入北洋的新兵训练营担任教官。同时,北洋和日本之间的军火贸易业空前繁荣起来,日本为了快速加强北洋的力量,甚至不惜向其贷款,提前预售军火武器。日本政府对于北洋将来的胜利表现出了很大的信心。

一时间,在中原地区,双方总兵力两百多万人陷入对峙,这里面精锐兵力六十万人,其中国防军约四十万,北洋军约二十万。双方实力相差一倍。在武器装备方面,因为大规模扩军,国防军的火力装备水平有所下降,其火力规模虽然相较于之前的东北军有所加强,但是和东南军区以及南方军区竭力打造的精锐部队难以相比。这次南下,东南军区一兵未动,南部军区抽掉了一多半的人。毕竟南部军区原本的防区在辽东半岛。他们所要防御的是大海。之前北京政府有海无防,需要强大的兵力才能够保护东北工业基地。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中国海军第一舰队,中国在海上已经不是完全没有话语权,最起码在渤海湾中,中国海军表现出了出乎预料的强势,数次和侵入渤海湾的日本联合舰队分舰队对峙,双方有几次炮弹都打到双方的船边上了,如果不是日本天皇和军部联合下令,恐怕中日双方的海军就要再次开战了。

日本联合舰队作为亚洲第一的海军,其霸道自然难以细说,但是军部并不是只有海军,他们还有陆军。上次中日作战,东北军几十万精锐打的皇军丢盔卸甲,对于朝鲜境内的日军部队震慑很大。陆军部的气焰远远不能和未曾经历挫折的海军相比。每次日本联合联军分舰队进入渤海湾挑衅中国舰队,在鸭绿江上,中国陆军总会制造紧张局势。结果就是整个朝鲜境内的日军被调动,朝鲜军司令部上报军部,军部再下令海军停止挑衅,撤回公海上。这种手段虽然让日本陆军海军每每抓狂,但是军部的命令他们又不能不听。这就让海军和陆军的积怨却是越来越深。陆军埋怨海军不该屡屡挑衅中国,让中国陆军通过压制皇军来挽回被海军挑衅损失的颜面。海军埋怨陆军没用,屡屡成为牵制海军为国争辉的绊脚石。再加上日本军方陆军和海军之间资金的分配不均,自然让这种矛盾愈加深厚。

五月四日,中国历史注定要记住这一天。在这一天清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东北军四路大军同时发动了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