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卫国大军阀 >

第462部分

卫国大军阀-第462部分

小说: 卫国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竟然出现性能非常先进的飞机,这对一向自视甚高的西方诸国来说简直是个荒诞的笑话。

但是很快,各国在远东的势力证实了这一事实,西方诸国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从而开始正式中国这个大国。

“远东要变天了!”西方诸国感叹。但是相比于西方其他国家的关注,英国反而有些骑虎难下。

英国议会已经为此吵翻天了。对于远东的形式,英国上下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加强兵力,对华武力制裁。另外一派主张和平解决争端,中英之间并没有什么花解不开的仇恨。

对于两派的意见,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并没有明确表态,英国政府的态度也非常暧昧。但是在私底下,英国加大了向远东输送兵力的力度。更是调派了二十架新下生产线的飞机送往远东。

对于英国飞机输给中国飞机的事情,英国政府明显不服气,大英帝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名震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竟然输给中国这个刚刚实现独立的国家,这对英国来说是个耻辱。只是从中英冲突以来,中国表现出来的战争潜力已经让英国首相吃惊了。作为英国当家人,劳合乔治是不可能以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国家的决策。对于中国,劳合乔治已经承认大英帝国无力掌控。现在的中国就像一只冲破钢铁栅栏的猛虎,勇猛无可抵挡,英国人想要在这支猛虎头上套上布绳,自然力有不逮。

面对这种局面,英国首相派人和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联系,希望英法可以联合给中国施压。保证西方国家在远东的利益。

但是让劳合乔治郁闷的是,原本随着中国在远东加强兵力,行动基本一致的法国,在这个时候竟然选择了观望。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更是明确的表示法国正在努力消化战争所得,无心关注远东的局势。

劳合乔治接到克列孟梭冠冕堂皇回电,气的破口大骂。克列孟梭这个睁眼说瞎话的老狐狸实在是太不要脸了。原本打着中英对峙,法国浑水摸鱼的心思,现在见到中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竟然非常果断的抽身而去了,真是为了利益什么面皮都不要了。

面对法国这种墙头草的行为,英国首相虽然气愤,却也无可奈何,为了挽回局势,英国最终将心思打到了日本头上。本来劳合乔治拒绝和中国全面交战就是希望在远东营造一个两强争霸的局面,然后大英帝国保持超然的地位。而中国正是劳合乔治这中政治布局中对抗日本的重要一环。相比于中国,英国对于日本更加忌惮。中国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现在毕竟还没有发展起来,尤其是英国重视的海军方面,中国发展虽快,但和大英帝国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英国之所以和中国开战,不过是大英帝国想要驯服中国这头远东猛虎,然后在用来对付日本。

只是英国没有想到中国实力竟然如此强,这才导致了大英帝国现在骑虎难下的局面。

对于英国人接触,日本政府自然大喜。中国实力膨胀对日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自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发展非常快,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更是跻身世界一流强国的行列,在亚洲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但是直到满清灭亡,日本在亚洲的影响力都不如中国,毕竟中国封建时代实在是太过辉煌,周围国家基本上都是中国的属国,就算满清后期,这些东南亚属国陆续被西方国家占领,但是中国在民间的影响力依然存在。现阶段的日本,还只是想要称霸亚洲,称霸世界的想法还只是在一个小圈子中传播,因此,日本人的狂妄还是有限度的。再加上他们几次和中国交手,对于中国的实力要比西方国家清楚的多。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轻松打败的了。就算是英国这样的世界第一强国也不行。而一山不容二虎,中国和日本已经成为远东两强,而且矛盾非常尖锐。现在双方之间还有上百万军队的对峙,边界局势非常紧张。现在英国的接触正中日本人的下怀。如果能够借助英国人的实力将中国打压下去,那大日本帝国称霸远东就不再是梦想。

就在英国驻日大使奉命和日本政府接洽的时候,国防军十几万大军在蔡锷的统领下在碧云山集结。西南军区司令郭山虎也从成都来到昆明,统筹整个后勤保障任务。

十几万大军的物资供应,至少需要数万兵力运送。为了尽可能的实现后勤补给充足,郭山虎将西南军区的所有卡车都集中起来,并发动昆明当地民众清理道路。保证后勤通道的完备。

随着中国空战大获全胜,中国年轻的空军凭借着勇气成功掌握制空权。整个缅北几乎彻底成为中国空军的天下。英国所剩余的飞机全都退回到仰光地区。防止中国空军再次前来。

1919年10月13日,在中缅边界,国防军侦查部队率先行动,紧接着一队队士兵从碧云山出发,进入缅甸境内。

嗡嗡嗡——!

天空响起飞机震动马达的声音,几个黑影在天边出现,慢慢飞临中国陆军上空。

噢吼……国防军士兵对着天空大声欢呼,这段时间,飞机已经成为战士们心中的英雄。英国飞机在碧云山耀武扬威的样子他们还记得,那么嚣张的东西被中国飞机几下子就打跑了。现在在缅北的天空想看到英国飞机都变得困难了。

轰隆隆……国防军兵分数路,扑向英军在缅北的各处据点,在空军的配合下,向着英军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

整个缅北陷入一片战火中。仰光英军司令部,菲林浩特中将不断将缅甸南方的英军部队送入北方战场。同时英国战机也紧急升空。虽然实力不如中国,但是几次出现却也让中国空军不敢肆无忌惮。

这个时候就看出本土距离战场近的好处,英国远送到缅甸的战机现在还在海洋上晃荡呢,而且轰炸机所需要要的武器弹药也需要在国内运输,远远不如中国近便。为了满足战争需要,中国数条铁路动脉都开辟了专线,一车车的军事物资从北方运到昆明,然后在通过卡车运往前线。对于中国来说,粮食物资可以在西南筹措,成都平原本就是天府之国,国防军统一之后,西南风调匀顺,物资充盈起来。正是因为有着这方面的底气,蔡锷才会制定主动出击的计划。

面对国防军大部队的攻伐,缅北的英军据点被一个个拔出,国防军以让人恐怖的速度向着缅甸腹地冲去。

面对这种让人崩溃的局面,菲林浩特中将命令分散驻扎在缅北的英军集结,避免兵力分散被中国军队各个击破。同时菲林哈特中将利用缅北的地形,重兵布置了三道防线。他要通过这三道防线削弱国防军的攻击锐气,最后在集中力量将中国赶出缅甸去。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菲林浩特中将向着英国本土和印度总督府求援。驻扎在印度境内的英军开始大规模的向着向着缅甸调动。

与此同时,在香港岛附近徘徊游曳的的英国海军也第一次行动起来。驻扎在广州的中国海军第一时间紧张起来。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英国海军竟然没有向中国海军发动攻击,也没有接近中国大陆,而是直接进入太平洋深处。紧接着,中国海军接到海军总部的命令,要求海军立刻北上,保卫渤海湾。

 第五百七十四章 轰炸

…………………………………………自从中国海军主力南下之后,整个渤海地区的局势就比较紧张,日本海军不时的出没让中国海上比较紧张。为了保证渤海湾的安全,中国政府不得不采用老办法,加强中朝边界的兵力,向日本朝鲜军施压。这个方法对日本来说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办法,但是效果却依然不错。

朝鲜军这两年被国防军压的喘不过气来,后来朝鲜军兵力上来之后,指挥官也换了,朝鲜军失去的信心也得到恢复。朝鲜军司令长官甚至有心和中国打一架,检验一下扩编后的朝鲜军战斗力。但是中国飞机在西南称雄的消息传到日本之后,震动最大的就是朝鲜军。更让朝鲜军上下郁闷的是,消息传来不久,就在朝鲜上空出现了两架中国飞机的身影。这两架绣着金龙飞机肆无忌惮的进入朝鲜空域,对日本朝鲜军布防的区域进行了空中侦察。日本紧急出动了四架飞机,直接冲向这两架中国飞机,想要将其击落。

但是这一场暴漏在朝鲜军面前的空战让日本朝鲜军上下异常泄气。中国虽然只出动了两架飞机,但却是性能先进的战斗机,日本的四架老式飞机虽然看起来动静很大,气势汹汹,但是无论是飞行速度还是武器方面和中国飞机都有差距。一战后,日本对于飞机虽然重视,但并不太深,日本国内自然也有先进飞机的设计,只是因为财政问题,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武器。中国战机曝光之后,日本加强了飞机的研制和生产。但是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哪里能够生产出可以和中国相比拟的飞机。因此,这一场空战注定是不对称的。

朝鲜局势因为中国飞机的出现而变得异常紧张,中国轰炸机的出现更是将这种紧张气氛上升到了顶点。朝鲜军司令部虽然感到无比丢脸,但却不得不向国内发电。希望帝国重视这件事情。

朝鲜军的表现让日本军部也很无奈,但却又不得不重视中国飞机的威胁。最终,日本海上行动自此夭折。这次日本海军行动不但没有捞到好处,反而损失四架飞机和让日本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加深,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面子里子都丢光了。

后来英国和日本接触,让日本看到了解决了中国的希望,海军非常振奋,因为无论是天皇还是军部,都同意让日本海军出手,解决中国海军。至于陆上攻击,日本还是缺乏信心。对于这件事,英国公使直接表示,陆上的攻击交给大英帝国的陆军,日本只需要解决中国海军就行了。得到了英国的承诺,日本海军声威大震,迫不及待的来到中国海域挑衅。

英国人也有自己的算计,日本一旦和中国动武,世界各国的注意力自然有很大一部分转移到北方,毕竟远东两个大国的较量可是能够改变远东格局的。而且英国从始至终就不是寻求覆灭中国,而是让中国妥协,就算不能回到一战之前的那样,也要中国降低关税,让大英帝国的工业产品输入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英国心中巨大的市场,而且中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大肆掠夺资源对于大英帝国恢复实力非常有帮助。

但是中国大规模出兵缅甸的举动出乎英国人的预料。中国军队表现出的战斗力,让驻缅英军感到非常吃力,再加上中国轰炸机狂轰滥炸让英军十成的战斗力顶多使出一半。在这种情况,中国军队越战越勇,短时间内缅北被国防军占据了三分之一。四个守备地方的缅甸师被全歼。英军第九旅被击溃,大部被俘虏。雷斯。弗雷准将仅仅带着身边三四百人利用原始丛林的漏洞逃出了国防军的包围圈,更是幸运的逃回了仰光。

缅甸北部一片山峦起伏之地,这里被当地缅甸人成为成为青云山。听说这个名字还是满清时候一个中国人起的。取得意思就是青云直上之意,青云山是一片低矮却非常绵延的山脉,在其起始点正好隔开两种地形。北方是原始丛林密布的高原,南方则是地形峥嵘的山地。而英军第一道防线就选择了这里。

蔡锷的临时指挥部。

参谋部正在按照侦察兵传来的消息构造沙盘。随着参谋们的动作,这片地区的地形地貌出现在沙盘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