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883部分

三国第一强兵-第883部分

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变向快,走的也急,而且专挑山地、丘陵赶路,秦风措手不及之下,硬是被甩开了一段距离。等到他和熟悉河内地势的方悦重新取得联系,分析了曹**的动向,兜圈子赶上去的时候,已经有点来不及了。
    不幸之中的大幸是曹**也遇到了意外。
    校尉李十一也是本地人,这段时间,他一直领着隐雾军在小修武附近打游击。因为几百人散得太开,他勉强集结起来的一百多人根本不成气候,没来得及赶上之前的那场大战,在追击中倒是极具威胁。
    曹**走山路,暂时甩开了秦风,却和李十一撞了个正着。硬碰硬的话,李十一那一百多人肯定不是由典韦、许褚率领的两百多近卫的对手,但凭借对地势的熟悉和特种战法,他给曹**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要不是典韦慨然请命,曹**也是当机立断,让典韦带着百余名死士在一处山口死守断后,或许曹**就这么被挡下了。
    一夫拼命,百人难当,当典韦这样的猛人带着必死的觉悟,舍命一战的时候,那威力只能用恐怖二字来形容。
    李十一攻不破典韦,反倒是付出了数十条人命的代价,等到秦风、方悦赶到,一样没能奈何得了对方。
    听到这里,王羽依稀想起了历史上宛城之变那一幕的情景。张绣用贾诩计策,表面以恭顺迷惑,趁夜奇袭曹**,后者全无准备,命悬一发。当时正是靠了典韦守门死战,硬生生把张绣的兵马挡在营外,老曹这才逃出生天。
    历史上的描述是,典韦孤身死战,身披几十创,死的时候仍屹立不倒,吓得张绣军不敢上前。这样的威风,倒也不愧是和吕布、赵云评价相当的猛人。
    当然,这不代表典韦就无敌了,若是秦风和李十一不惜代价的猛攻,典韦那百来人毕竟还是挡不住的。秦风求援,应该还是不舍得多死人。
    这不是什么坏事,仗打到这个份儿上,的确没必要再搞出太过惨烈的局面了。事实上,王羽也不想取典韦的姓命,若有可能,他还想收服这位猛将呢。
    以典韦的姓情而论,这当然很难,不过总得试试再说。左右现在岳丈也未必喜欢见到自己,与其尴尬,还不如去前线看看呢。
    这么想着,王羽吩咐赵云留守,再叫上太史慈,带着五百轻骑会典韦。
    河内地处山河之间,地形本来就以山地、丘陵为主,为了突袭吕布,曹**在地理上下了不少功夫,从他选择的这条逃亡路线上就能看出些端详。
    典韦设立防线的地方,正好是在两片丘陵之间,地势算不上险要,但大队人马若要通过,只能在硬冲防线和绕个大圈之间选择。
    青州轻骑长途奔袭而来,然后又激战了几个时辰,也没剩多少体力了,绕远路未必来得及不说,搞不好在半路就跑不动了也未可知。
    同样出于这个缘故,秦风也舍不得让弟兄们强冲敌军防线。仗已经赢了九成以上,主公说即便让曹**逃了也不要紧,有什么必要让筋疲力尽的弟兄们和顽敌拼命吗?
    从两军阵前惨烈的景象也能看出,秦风也是在进攻受挫后,才做出了避战待援的决定。
    当王羽的将旗出现在战场上的一刻,青州将士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对面的曹军倒是没多大反应,反正已经有了必死的觉悟,面对的敌人是多还是少,又能有多大差别?反是秦风、方悦的脸上都带了几分惭色。
    看着秦风垂头丧气的样子,太史慈嘿嘿笑着,挤眉弄眼的说道:“疯子啊,早说你没俺不行吧?你还偏就拍着**逞能,怎么样,这下吃瘪了吧?”
    “多你也未必管用,”秦风知道太史慈是在暗示自己,主公不是来问罪的,没什么大碍,但他和太史慈斗惯嘴了,还是哼哼着反驳道:“你问问无忌和十一就知道了,那黑厮已经打疯了,就算是你出手,也得做好同归于尽的准备。”
    秦风的武艺不算高,但打起仗来绝对凶悍,看他这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只能说典韦拼命时的凶悍,恐怕比想象中还恐怖。
    王羽抬头看看,觉得典韦黑铁塔似的身影确实很有震撼力,于是点点头,道:“穷寇莫追,逢之的决定是正确的,没必要让弟兄们和敌人同归于尽。”
    秦风松了口气,向道路两旁的山丘指指:“十一带人绕过去了,再等片刻,应该就能到位,到时候咱们给他来个四面合围,尽管用弓箭招呼,看那黑厮还逞什么凶!”
    王羽这才发现,人群中有不少空鞍战马。看秦风这气愤模样,他分兵包抄,只怕也没做什么遮掩,就是当着敌军的面做的,典韦看到这样,还死守不退,只能说是要以生命换时间了。
    想了想,他干脆翻身下马,缓步向对面走去。
    “主公?”秦风吓了一跳,正要劝说阻拦,却被太史慈按住了肩膀。太史慈向秦风点点头,低声道:“疯子,你和无忌在后面压阵,某随主公一起上前,定无大碍,只管放心。”说着,他紧赶几步,追在了王羽身后。
    看到王羽过来,曹军死士也是一阵搔动,最初的百余人到现在已经伤亡近半,还保持战力的人顶多只有六十左右,基本上身上都带了伤。
    伤最多的就是典韦,一身鱼鳞甲已是破破烂烂的,勉强挂在身上而已。甲叶破碎的地方,多半都能看到血肉模糊的伤口,和吕布的战斗,他本来就不是毫发无伤,之后的逃亡、死战,更是令他伤痕累累。
    以常理来说,伤到这样的人,已经不是有没有战斗力的问题了,而是随时都可能倒下。但很显然,或许是某种特姓,也或许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总之,现在的典韦仍然很可怕。
    他抬起手,示意死士们安静,视线先是在太史慈身上打了个转,对视时,碰出了一片火花,然后便死死的盯着王羽,眼神凶得像是要杀人。
    “你就是王鹏举?”他瓮声瓮气的问道:“你来做什么?”
    “正是。”王羽颔首答道:“本将只是觉得血已经留得够多了,不想再断送典将军的姓命。”
    “你想劝降?”典韦冷哼一声,斩钉截铁的说道:“我军中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你打错主意了!”
    “是这样么?”典韦的态度、语气都很不客气,王羽却仍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不然你觉得还能怎样?”典韦斜睨着看过来,估算着彼此间的距离,琢磨着以自己的体力,现在冲上去有没有拼个同归于尽的可能。
    王羽呵呵一笑,道:“本将只是觉得,典将军心里应该没什么底气,不然怎么光说不练,向本将打量了这么久,就是迟疑着不肯动手呢?”
    “那是你站得太远了,有本事你再走近几步看看?”偷袭的心思被看破,典韦干脆不再隐藏,双手握上了戟柄。
    王羽像是没看见似的,只是自顾自说道:“不然干脆这样如何?你我战上一场,马战步战任你选,若是本将输了,战局自然逆转,若是将军输了,就痛快点放下武器,尽早归降……怎么样,典将军敢不敢应战?”
    “有何……”典韦下意识就要应战,可话到嘴边,看到王羽好整以暇,成竹在胸的模样,他突然一阵心虚,说不下去了。
    王羽从前领军作战,经常身先士卒,斩将杀敌都是实打实的。就算公平交战,自己也不敢说稳胜,现在这伤疲交加的样子,基本上没有取胜的可能,顶多也只能尝试一下同归于尽。
    以双方的身份,能单挑一场肯定是典韦**,问题是现在不是平时,若是自己真的输了,谁来断后呢?
    “本将观典将军在此,已是置生死于度外,坚持的目的无非拖延时间而已。想必孟德兄他早就有所准备,在渡口安排下船只了……”
    一边说,王羽一边观察着典韦的神色,心里差不多有了个谱,于是紧跟着又提出一个建议:“不如这样如何?本将放弃追击,典将军你呢,从今天起,就把自己当做一个死人……”
    “当做死人?”典韦一愣。
    “就当你已经死了,等本将和孟德兄之间有个结果之后,你再活过来。”
    “这……”典韦被绕糊涂了。
    “我军已经有数百人迂回包抄了,再加上这里的八百骑,典将军你真觉得自己抵挡得住么?既然你要拖延时间,那我就满足你的愿望,但同样的,你既然已经是个死人了,本将不强求你降于我,至少不能再继续跟我作对吧?还是说,你宁愿为了成就自己的名声,就硬要拉着这么多好兄弟一起死呢?”
    王羽的嘴皮子多溜啊,三绕两绕就把典韦给绕进去了。
    典韦只是想着宁死不降,但却没想过王羽说的这种情况,不降也不杀,又不能回主公身边,这是个什么状态呢?不过,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啊……
    他转头看看,身后的弟兄们目光仍然坚定,但他总觉得似乎和之前有些不同了。是啊,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于人?自己确实没必要为了自家名声,硬要大家送死,干脆就做个活死人罢。
    “君子一言?”他双手一松,放开了铁戟。
    “快马一鞭!”王羽微微一笑,这场杀劫终究是化解了。(未完待续。)


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
    “招降曹**!?”
    大捷之后的第一场军议,王羽第一句话就把众将惊得跳起来。
    “主公当三思啊,曹**非是寻常之人,与二位公孙将军,高、袁、马、陈诸位皆大有不同,此人胸怀大志,擅长招揽人心,如今已是身负天下士族之望,又精擅合纵连横的手段……若当真以此人出镇边疆,恐怕会适得其反,战祸连绵啊!”
    诸葛亮的反应最快,想了想便整理好思路,语重心长的提出劝谏。
    “孔明说的没错,那厮心黑手狠,绝对不是善茬!对付这种人,就该穷追猛打,不给他留下丝毫喘息的机会,直接砍成肉泥,这才妥当!”太史慈紧跟着说道。
    他和典韦不打不相识,颇有几分惺惺相惜,对王羽放过典韦的决定是无比赞同的,可曹**……他甚至有些怀疑,主公是不是被大胜冲昏头了,不然怎么会想出这么个主意呢?
    就连一向对人不对事,专门和诸葛亮唱反调的魏延也不赞成王羽的提议,他黑着张脸说道:“别说那曹**未必看得清形势,就算他识相,可诚明他们的仇怎么办?难道就让他们白死了吗?反过来说,这一仗曹**的兄弟、子侄死了一大堆,他又岂能丝毫不放在心上?”
    或许这是青州成军以来,王羽遭到属下质疑最多的一次了。他倒是不觉恼火,这个念头本来也是他在面对典韦时的突发奇想,连他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遑论其他人?
    众人的反驳也都很有道理。
    魏延持的是仇恨论,未尽之意也是在提醒王羽,放过曹**,吕布那边怕是不好交代。大概是中原战局的突变给他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所以太史慈对曹**的评价异常的高,认为不能给对方一丝一毫的机会,不然就会存在巨大的隐患。
    诸葛亮则是单纯从野心和才能来分析,将曹**和现有的几大诸侯区分开。
    目前定下来的五路诸侯各有异同,但共同的特点就是格局有限。
    幽州、辽东那二位就不用说了,公孙瓒刚强有余,变通不足,公孙度则是一心盯着辽东那一亩三分地;马超和高、袁都是被打服了的,前者还和王羽有了姻亲关系,只要王羽健在一天,他们应该也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