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少帅 >

第229部分

清末少帅-第229部分

小说: 清末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少爷天纵奇才,为人又乐善好施,交际广泛,想来和孙大都督一定会成为至交好友的!”

“哈哈”袁世凯挠了挠额头,畅笑道“如果云台有你说的一般好,我也就安心了!”

人的势力大了,总是会瞻前顾后,尤其是年纪也大了的人,袁世凯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年过五十的他,身体虽然还很健康,可心里已经开始为后人着想了。就是因为这样,他才不愿意急迫的比清廷退位,给世人留下一个刻薄寡恩的形象。

“袁三,这几天京城里的局势怎么样?”起身转了一圈,袁世凯站在茶楼的二楼望着千米之外的正阳门。

亦步亦趋的跟着袁世凯,袁三从来不会让自己离开袁世凯的三步之内,除非有任务的时候。

“自从良弼死了之后,那个宗社党就再也没有集过会,摄政王载沣倒是找过几次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等人,可是这几位亲王却再也没有出过府门,就算是朝会,也多次告假不出。”

“哼”不屑的冷笑道“这满人里边,像点样的也就良弼一个,其他人都是口气比天大,胆子比鼠小的软蛋,有一个彭家珍就让他们吓得都不敢露头了,看来满人的朝廷真的要到头了。”

说起彭家珍,袁三忽然低声禀报道“不过有些奇怪的是,自从那是彭家珍刺杀良弼之后,就再也没人见过过他,就算是尸体也没人见过!”

“哦”老袁捻了捻八字胡。半晌没有说话。

老袁突然问道“那些旗人们对孙大都督进京有什么看法?”

“那些皇室亲王们都憋在家里没出来,卑职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不过其他的旗人都听闻了广州旗人的下场,有些畏惧孙大都督,听说太后在听闻孙大都督进京的消息后,也召人询问了广州旗人的现状,知道哪些旗人被驱逐出城。衣食无着之后,太后一个人静了一整天。连饭都没吃。”

“看来这个孙大都督比革命党人还让旗人害怕啊!”低声叹了一句,袁世凯对裕隆太后有些愧疚,不谈慈禧的关系,单就是此人的性子都让老袁钦佩。一介女子,能够在这样的局势下,还能撑得住,这本身就是一阵坚强。

“呜呜……”一阵汽笛声响起,火车的轰鸣声传到了茶楼里,老袁也露出了几分笑脸。不管怎么说。孙复既然到了北京城,就等于落入了自己的手里,到时候就算是天下一统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转身离去了片刻,袁三回来时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凑到袁世凯身边低声说道“大帅,孙大都督在天津又杀了三个日本浪人,而且听说他的游轮在海上遇袭了。就连停靠在紫竹林的船上都有一个残留的弹洞!”

瞬间,老袁的心中一凉,发觉好像事情在向最坏的方向发展。孙复遇刺肯定是和日本人脱不了干系,偏偏自己和日本人的关系也有些密切,万一这个消息传出去,全天下人都会盯着京城看。到时候,孙复是去是留,就由不得自己干预了。

正阳门火车站,北洋兵居外,近卫营控内,层层把关,把火车站包围的严严实实。没有留下丝毫的漏洞。

诗雅刚一上火车,就昏昏欲睡,三个多小时的火车她睡了三个小时,现在眼睛都还没睁开呢。被孙复半抱半拖着,诗雅迷迷糊糊的倚在孙复的身上,就是不愿意睁开眼睛。

缓步走下火车,孙复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实业部长杨永泰,相比于以前,这位“谋主”的智者更多了几分干练和睿智,可见他的一趟京城之行没有白来。

“畅卿,在京城待得还习惯嘛?”孙复一脸关切的问道。

看到孙复到了,杨永泰脸色有些不是很好,见孙复身边只有一个姑娘,就用询问的眼神看了一眼诗雅。

“没事,她是诗雅,我的女人!”

正迷迷糊糊梦游着的诗雅听到这句话,心里甜丝丝的,也顾不得瞌睡了,睁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孙复满是柔情蜜意。

“少帅,您不该来,这是北京城,早就被满清朝廷经营了两百多年,您到这里简直就是羊入虎口,太危险了!”杨永泰担忧的说道。

“就是因为它被满人经营了两百多年,所以我才要来改变它!”孙复无畏的说道“以袁世凯的性子,如果不是逼到了头上,他绝对不会真的向旗人动手,那这场革命就连最简单的一个目标都完成不了。而且,我的安全你不用担心,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取走我的性命。”

“对了,那些海军学员的事情办得怎么样?”

说起这件事,杨永泰脸上多了几分笑意,“袁世凯原本不舍得那些人,可是后来您和孙文闹翻了之后,他就很痛苦的把几所海军学校的学员名册和档案交给了我,不过海军部他还是不愿意放手,这件事恐怕要您去和他谈了。”

点了点头,孙复也知道海军部没那么容易拿过来。自从甲午战后,虽然大清的海军一直没有恢复实力,可是在萨镇冰、叶祖珪等人的努力下,海军还是积蓄了不少人才的,这些人里面,最精锐的就是萨镇冰、沈寿堃、刘冠雄这些参加过甲午战争的老人,这种人,在海军部就要数人,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复仇心,就算是放出去做战列舰的舰长也都够资格了。

“这件事我会和他说的,这一次我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相信他会把海军部交给我的。”

“这位可就是闻名全国的的孙大都督,真是少年俊才啊!”人未到声先到,老袁尚在十几米外,他那清朗的声音就传来过来。

老袁个子不高,约莫一米六五左右,身材显得有些臃肿,一身蓝色陆军官服,手里拄着一根手杖,笑呵呵的像个慈善长者。

“袁大帅果然是气势不凡,刚刚我还在好奇为什么云台兄那么急匆匆的就走了,感情是袁大帅的虎威到了!”

“这小子怎么这么不会夸人啊?”袁世凯脸上笑意未减,低声朝袁三说了一句。

拍了拍诗雅的手臂,等她松开了,孙复快步朝袁世凯走了过去,一把握住袁世凯的手,激动的说道“自从武昌起义之后,我就一直期待与袁大帅能够沙场相见,没想到一直没能如愿,现在再这里见到您,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

“呃哈哈!”袁世凯努力挤出几分微笑,说道“袁某也是个汉人,现在革命之势大张,自然不会逆流而上,与革命为敌,孙大都督说笑了!”

 第五十三章 新华门的枪声

北京城很大,但是要找一个安置孙复的地方,却没那么容易,就算是老袁自己现在也只是住在前几年为迎接德国皇太子而修建的迎宾馆。以孙复的身份,为了体现自己对他的重视和友善,老袁必须找一个够品位的宅院来安置这位大都督。

自从得到孙复北上的消息,老袁就一直在找一处合适的宅院,在他的心里,这处宅院最少也要是一处亲王府的级别,如果能有那处皇家别院空着那就更好了。八旗在北京城繁衍了两百多年,每天除了吃饭遛鸟,剩下的时间就是玩女人了,两百多年下来,这座城市已经被八旗子弟给塞满,甚至找不到一块空地,老袁很苦恼。

唯一让袁世凯欣慰的是,这位孙大都督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心肠还不错。很体谅自己的难处,没有吵着喊累要房子。一脸幽怨的袁克定孙复拉着离开了火车站,他很想呐喊两声,告诉老爹自己的痛苦,在老袁逼人的目光下,袁克定一时怯弱,给自己惹下了一个天大的麻烦,这甚至让他后悔终身。

“袁三,郑亲王府到底怎回事,已经两天了,怎么还没搬完!”孙复刚刚走远,袁世凯就压制不住怒气了。两天前他就看中了郑亲王府,从清初至今,郑亲王府一直没有断过传承,代代维修,时时扩建,这座亲王府早已成了北京城里有数的豪宅阔院。

那些皇家园林宫厥且不说,大清的十二家铁帽子亲王和林林总总不知多少的亲王郡王,这些王府里现在还有些名气的也有十多座。醇亲王府是摄政王载沣的,他是溥仪的父亲,老袁多少还要给他留下脸面,不好动他的府邸;礼亲王府是世袭的,传到至今已经有十三代了,一直没怎么断过,这座亲王府在旗人心里地位有些特殊,老袁也轻易不愿动它;庆亲王府是老庆亲王的。他对袁世凯有过恩惠,自然不能打他的注意;怡亲王府是新建的,气派和规格都比不得前几座亲王府,而老怡亲王府则改成了喇嘛庙,没了底蕴;恭亲王府倒是合适,可溥伟嘴上每个把门的,而且年轻气盛。是少有的硬骨头,老袁也不愿意为了一座府邸搞得血流成河。也只能舍弃了……

盘算下来,加上那几座有些名气的郡王府,袁世凯最后选中了亲王里势力最弱的一位,郑亲王照煦,这位今年才十二岁,家里又没有什么抗事的人物,自然被老袁给瞄上了。更巧的是这位王爷少年好玩,而且没个节制,府里也没有什么进项。欠下了不少债务,自然是最佳的不二之选。

“郑亲王府倒是搬了些东西,不过好像哪位小王爷有些想要反悔了,今天早上就没了动静,我派人去询问,正巧碰上了恭王爷……”

“溥伟?”阴沉着脸,袁世凯眯起来眼睛。一丝透着煞气的精光闪烁,狠声道“告诉照煦,如果他一个时辰内搬不完,那就不要怪本总理心狠了。”

……

走在长安街上,一行人很吸引行人的目光,孙复的素雅汉服。诗雅的淡紫色襦裙,以及袁克定的长袍马褂,杨永泰的西服洋装,恍若三个时代的交汇,若是再加上孙佑、李卫等人的一身整齐军装,则更加吸引北京人的眼球了。

“这是日本人吧,那身边的肯定是个仗着日本人权势的狗腿子!”

“这年头。日本人势大,投靠他们的人也就多了。”

“我看啊,那个小娘子,肯定是狗腿子献给日本人讨喜的,真是人心不古啊!”

……

袁克定虽然听不到他们的低声细语,但是也被那些指指点点的人群,和他们怪异的目光给折磨的够呛,一分钟都不愿意多待了。

“大都督,这北京城好玩的地方不在长安街上,要是你想玩,咱们去前门外,天桥周围全是杂耍人,有的是乐子可逗,如果你还不满意,那咱们也可以去全聚德尝尝你一直惦记的烤鸭也行!”

似是被袁克定说动了,孙复停下了脚步,有些犹豫的看了看诗雅,等着她的回答。

“前门有喷火的嘛?”自从被袁克定挑起了兴致,她一直都惦记着这回事。

“有,自然有!”见诗雅有些心动的意思,袁克定急忙说道“前门不仅有喷火的,还有胸口碎大石、踩高跷、变戏法的,在哪里你什么都能看到,保准你的眼珠子都停不下来。”

“那……”诗雅眼巴巴的望着孙复,等着他拿主意,袁克定口中的前门很吸引她,有着让她无法拒绝的魅力。

“中南海在哪?”这次朝长安街而来,孙复就是为了见识一下那传说中的天朝核心之地。

“中南海?”袁克定眼中有过一丝茫然闪过,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过来了,出声问道“大都督可是说的‘三海’?”

“中海、南海倒是很近,就在前面不远,不过那里是皇家宫苑,咱们不大好进去吧!”望着孙复有些雀跃兴奋的眼神,袁克定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李卫……”

果然,袁克定很快就听到孙复喊自己的近卫营长,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这位爷要不是要动武,绝不会没事叫一个近卫营长的。

“大都督,那里可是有禁卫军守卫的,如果闹出了什么事,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