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打飞机 >

第25部分

打飞机-第25部分

小说: 打飞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蒙特便离开了埃格林基地,启程返回夏威夷珍珠港基地。他已接到新的调令,前往“企业号”航空母舰实习一至两个月,再按实习的表现决定分配到那艘战舰服役。

利用在华盛顿市转机的空档,蒙特拿着丽莎给他的名片和明信片,来到华盛顿第十六大街的一座豪宅,登门拜会了他的未来岳父-麦道钢铁石油集团的董事长麦道先生。

“你就是丽莎经常在信中提到的蒙特克拉克?”在摆满各种艺术品,油画,装修豪华气派的客厅里,年过55岁的麦道先生,用依然充满精力的眼神,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个一身笔挺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神气活现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蒙特可是特意打扮过才来的。)

“是的麦道先生,我就是丽莎的未婚夫蒙特克拉克少校。”蒙特向麦道先生敬了个军礼后,把带来的明信片递给了他。

“说起来,为了搞好生意我也快两年没见丽莎了,真的有点对不起她啊。”望着明信片上贴着的蒙特和丽莎的合影黑白照片,有些感慨而又无奈。一边把明信片收好一边向蒙特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说话。

“看来丽莎的眼光还不错嘛,你以后可要好好照顾丽莎。”两人坐下后,麦道又再次打量了蒙特几眼,岳父看女婿嘛,总要多看几眼的。

“我这次来拜会麦道先生,除了转达丽莎对你的问候外。我还有些生意上的事情,想请教麦道先生。”从对方的语气中,蒙特听出了对方已经认可了自己的身份,于是接口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哦,是什么大生意?说来听听。”麦道是在美国商场沉浮大半生的人了,一说到生意两字,便精神百倍。蒙特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犹太商人的缩影。

“是不是大生意我可不敢说,只是有些想法不知行不行得通。”蒙特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在心里思考再三的赚钱大计向面前的麦道先生和盘托出。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蒙特说要开个跨国贸易公司,倒卖物资什么的,麦道的兴趣并不大。在美国搞这样的皮包公司的人多的是。但当蒙特说到准备开办一些小工厂,尝试生产一些高质量的电子零件、塑料、化工用品时,马上来了兴趣,要求蒙特说得再详细些。搞实业才是麦道的兴趣所在。

“要是能制造出比现在质量更好的生产资料,就能制造出更多新的产品,无论是民用品还是军用品。”蒙特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后说到。

“想法是好想法,但太过于理想化了。什么都想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干,这要到何年何月才能见成效。”麦道先生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后,才开口说出蒙特想法中最大的弱点。

“是啊,这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但想一辍而就又不太现实。”蒙特挠了挠头,也同意了麦道的说法。

“这又未必。”麦道先生摇了摇头,神秘地笑了笑。

“难道先生有什么妙法?”蒙特被麦道一句话挑起了希望。

“在美国流行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一间公司,要想靠自己的资本积累来建一条铁路,那么它一个世纪也不可能把铁路建起来。”麦道开始给自己这个未来女婿说起生意经来了。

“你的意思是要集合一群人和众多的公司,是吧?”蒙特仔细琢磨了一下麦道的话后问道。

“看来你也有做生意的天分,很好很好。”麦道可是十分的高兴“一句话:杠杆收购,借鸡生蛋。”

“是啊,我怎么忘记了,还有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存在呢。”一言惊醒梦中人,蒙特一拍额头,领悟到了麦道话里的意思。

“现在想到了还不迟。你既然从波音公司手里得到了几百万资金,用它做收购启动资金己经足够了。前几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美国倒闭的工厂和公司数以万计。就算是到了现在,因为战争的爆发,经济有了起色,但面临倒闭和财务出现困难的公司依然多的是。你大可以选择几间有一定价值而又有相互关连,适合你发展的工厂或公司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下来。整合后转变成一间大公司,再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我麦道钢铁石油集团还算有点分量,做你的担保人应该不成问题。但关键在于你是否真能拿出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长篇大论的一套生意经,说在麦道嘴里,听在蒙特的心里。

“要是你真能做出些成绩来,我会考虑给你的公司注资,建一间大型的石油化工厂,制造你所说的高品质的塑料和其它化工产品。”麦道也是个老狐狸,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是不干的。这句话间接把蒙特想在早期向他借钱的路封了,但又为麦道以后的介入铺了路。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蒙特受教了,多谢麦道先生。”蒙特说。

“对于金融市场,估计你不会太熟悉。我可以派个信得过的金融财务人员去帮助你。这样你只要拿些大的主意就行了,具体的事情可以由他和你的合伙人商量着办。”麦道补充说到。

“这样正合我意,我是现役军官,没有太多的时间处理生意上的事。”这正中蒙特下怀。 

在麦道先生的挽留下,蒙特在他的豪宅里过了一夜。这一夜两人除了谈生意经外,还谈论了很多话题,包括战争时局,政治经济。一宵长谈,两人甚是投契。

身为美国上流社会的人,麦道以其商人敏锐的眼光,对美国将会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坚信不移,十分自信。他的理论依据就是:‘只要美国的工业齿轮不停转动,石油血脉源源输送,胜利是迟早的问题。’

作为钢铁石油大亨,麦道向蒙特打趣地说,就算以日本摔一架飞机,美国就摔两架,日本沉一艘航母,美国就沉两艘航母,这样来拼消耗。美国完全有能力摔一架就造两架,沉一艘就造两艘。而日本却不能摔一架就造一架,沉一艘就造一艘。同样的情况相对于德国来说也是一样的。

蒙特不得不从心里称赞麦道的眼光,历史的发展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发展。

第四十二章 回到珍珠港

第二天告别麦道后,蒙特就乘坐民航客机飞向洛杉矶。也顺道同哈里森商讨了收购一些工厂企业,组建公司的计划。哈里森也基本同意了蒙特的意见,认为这不失为一条捷径,值得试一试。具体的事情就由他同麦道派来的金融财务人员研究实行。

商谈完毕后,哈里森还带蒙特看望了梦露。此时的梦露已经通过哈里森的介绍,被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招聘为临时演员。虽然只是扮演一些小角色,客串一两个镜头说一两句简单的对白。但梦露非常珍惜这份工作,除了能有稳定的收入外,还能把自己的兴趣便成职业,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看来我的梦露又长大不少了,以后肯定是个万人迷。”在电影制片场内,蒙特见到了分别一个多月的梦露。今天她穿了一双粉红色的高跟鞋,一件吊带米兰色连衣褶裙,面上略施脂粉,仪态万千性感迷人。梦露一下子扑入蒙特的怀里,热情相拥。蒙特轻轻抱起她原地转了一圈,才又把她放回地上。

“真不知该怎样感激你,蒙特。是你让我看到了生活充满希望。”虽然只是一个多月,发生在梦露身上的变化是很明显的。由于有了生活的保障,梦露面上的笑容比以往都多。哈里森按照蒙特的吩咐,为梦露聘请了私人教师,使她得到了系统的培训,各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如果说以前的她是一块埋在地下的金刚石,现在的她就是一颗正在接受打磨的钻石,璀璨夺目只是时间的问题。

“你这是什么话,你是我女朋友,让你过得好一点是我的义务。等你的演技和气质修养都大幅提升后,我又能赚到更多的钱时候,一定出钱捧红你。不过话说回来,还需要你自己多努力啊。”蒙特在梦露的俏脸上吻了一下说。

“我会努力的,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梦露又是自信地露齿一笑。

“梦露确实有做大明星的潜质,据我所知现在已经有些演艺界的星探在留意她了。等她在这个行业的资历再久一些后,在电影中担任一些更重要的角色是不成问题的。”哈里森越来越佩服蒙特的眼光了,如果说以前还是抱着试探的心理同蒙特合作,现在已经是铁了心跟蒙特混了。

和梦露、哈里森两人共进晚餐后,蒙特连夜赶往圣迭戈市的美军军用机场,搭乘圣迭戈至夏威夷的军用水上飞机,再次飞向位于太平洋夏威夷瓦胡岛的珍珠港基地。 

“我回来了,珍珠港。”蒙特再次踏上珍珠港的土地时,已经是次日的清晨,旭日从太平洋的海面上徐徐升起,放出万丈光芒,朝霞映红,碧空如洗,风起浪涌, 海天一色。

在尼米兹上将的主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珍珠港的清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重建工作也己经高效率地进行着。港口中被炸毁的船只,能拖走的都已经拖走,不能拖走的就地爆破。航道已经恢复通航,运载各种物资的船只有序地进出港口,起卸码头一片繁忙景象。

轻车熟路,蒙特直奔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报到。这时的司令部大楼已经全面装修一新,看不见曾受轰炸的痕迹。在尼米兹的管理下,以前的懒散官僚作风已经不复存在于司令部人员的身上。所有人都象上满了链条的时钟,认真卖力地工作着。

“欢迎你归队,蒙特少校。”在百忙之中,尼米兹亲自接见了蒙特。今天的尼米兹显得有些高兴,因为哈尔西海军中将率领的第1特混舰队(包括‘企业’号和‘约克城’号2艘航空母舰、3艘重巡洋舰、6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成功空袭了马绍尔群岛的几个岛屿,美军以豪不足道的代价基本摧毁了日军在这些岛上的战略设施。击毁日本2艘潜艇、1艘轻巡洋舰、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取得了首战的胜利。

“你的训练成绩我已经看过,成绩好得令人有点吃惊。希望你能把这样的成绩,早日变成报喜的捷报。”尼米兹合上蒙特递交的放着调令及训练成绩单的文件夹,抬头向立正在办公桌前的蒙特说道。

“奔赴战场,早日杀敌立功是我的愿望。”蒙特一字一句,语气有力地回应到。

“‘企业’号正在执行任务中,当它返航回到珍珠港后,你便可以登舰实习。”尼米兹把签了批准意见的调令交还了蒙特。

蒙特接过调令,敬了个军礼后便离开了司令部。离开司令部后,蒙特习惯性地前往基地情报处的小楼去找丽莎。情报处位于珍珠港基地内的北面角落,比较偏僻,环境幽静。

小楼是一栋不起眼的三层楼房,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你因为这栋小楼的外表而忽略了它的存在,你就大错特错了,它的重要性在整个二战太平洋战争中无可替代。在这里破译出来的日军密码电报数量,占了总数的90%以上。

这栋小楼外松内紧,地面的三层楼房只是个掩人耳目的摆设而已。它那阴暗的加了双锁的地下室,才是美国的情报核心所在。美国著名的“魔术”情报破译小组,便隐藏在这里,日夜监听日军的各种无线电通讯。

每次蒙特都只是在小楼的门口传达室让守门人员帮他传达要找丽莎。本来蒙特只是向打个招呼就自己回檀香山市区的别墅的。(基地的军官宿舍被炸毁了,到现在还没有重建好。大多数人都住在临时搭建的铁皮屋中。)丽莎一向都是值日班的,现在是早上估计她也走不开。

“蒙特,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