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546部分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546部分

小说: 带着警花闯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蔡珏却不管这些,抢先接过刘欣手里的那张纸片,尖叫一声,满腹幽怨地说道:“老爷,你又要让小弟去去西域啊。路途又远,还尽是些不毛之地。”

蔡珏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若是过去,刘欣这张纸片是说了交给蔡玥的,她可不敢这样放肆地抢过来。可是这十年来,刘欣对自己的女人都是采取一碗水端平的态度,蔡珏也渐渐不那么拘谨了。

刘欣也不以为意,呵呵一笑,说道:“你懂什么。我大汉泱泱天朝上国,定要让四方来贺!蔡和做了这个外务司员外郎,将来是要载入史册,光宗耀祖的。”

蔡玥心头一喜,赶紧从蔡珏手中拿过委任状,宝贝似的揣进怀里,说道:“请大人放心,民妇一定亲手交给蔡和。”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大姐,还有一件事需要和你商量一下。再过两三个月,襄阳书院就要迁往长安去了。当然了,这里的书院还会继续保留,但是大部分的老师的学生都会迁过去。月英是去长安读书还是继续留在襄阳,这件事你需要和承彦先生好好商议一下。”

蔡玥想都不想就脱口说道:“当然是去长安读书了。”

既然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要迁往长安,不用说,襄阳书院肯定就会逐渐没落下去,颍川书院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曾几何时,颍川书院名动天下,司马徽、庞德公等人都是书院的先生,荀彧、荀攸、郭嘉、徐庶、韩戏等大有才华的人都是书院的弟子。自从黄巾动乱以后,颍川书院便日益败落。虽然后来刘欣占据颍川以后,拨了一笔专款对书院进行了扩建,予以大力扶持,但是有襄阳书院这座大山摆在那里,颍川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蔡玥虽然是个女流,但跟黄承彦这样的大名士在一起生活了多年,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刘欣颔首说道:“既然如此,我可以让人在长安城内给你们留一所宅子。不过,你和承彦可要有思想准备,长安城不比襄阳,无论宅子还是日常所费,都不便宜啊。”

黄承彦家中也数十亩薄田,混个温饱不成问题,但是要想在长安城里生活下去,没有其他产业的话,就凭着这点田产的收入,恐怕难以承受。

 第689章 升官

刘欣的担心不无道理。别看长安现在没有襄阳繁华,市面上的物价也比不了襄阳,但只要一旦定都长安,那里的地价、物价都会飞涨。如果是以前,刘欣完全可以让黄月英住在自己家中,多张嘴不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嘛。

但现在不同了,刘欣一家进了长安以后,是打算住进皇宫的。虽然两家沾些亲戚,但是,即使黄月英是去探望她小姨,没有特别的恩典,想要在宫里留宿一晚也不能够,更不用说长期住在宫里了,这就是规矩,谁也不能随意改变。

本来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住校。对于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如果住校的话,食宿费用是可以全部免除的。黄承彦当然不符合免除食宿的条件,但是那点食宿却也微乎其微,他们家还是负担得起的。只可惜黄月英是个女孩子,住校却非常不合适,黄承彦和蔡玥夫妇也不可能放心,这一个选择直接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蔡玥非常清楚自家的家底,不要说长安了,就是在襄阳城里,也只能时常寄居在蔡家,听了刘欣的话,不由低着头沉思了片刻,说道:“承彦担着黄家的家主,月英求学的一点盘缠想必还是能够凑出来的。”

蔡珏没好气地说道:“大姐,你就别再提什么黄家了,自从黄祖与我家老爷作对以后,黄家便每况愈下,现在全靠姐丈一人撑着,你还能指望他们吗?”

从前的荆州,黄家是与蔡家、蒯家齐名的大家族,其地位甚至还在另外两家之上。作为黄家的家主,黄祖早就当上了江夏太守,而江夏在整个荆州也是可以排进前三名比较富裕的郡府,那时候蔡瑁、蒯良还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随着刘欣入主荆州,逐渐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形势发生了突变。及时投效刘欣的蔡瑁和蒯良都渐居高位,而黄祖因为选择了对抗刘欣,连带着整个黄家也是日益凋零。

当年蔡玥嫁给黄承彦的时候,蔡珏还只是个小毛团儿,而黄承彦却已经是一代名士,黄家更是有如日中天,当时这桩联姻被人传为美谈,如今却被蔡珏嗤之以鼻。蔡玥的脸上微微一红,便有些挂不住,但又发作不得。

刘欣感觉到气氛忽然有些尴尬,不由笑了笑,说道:“黄家落得今天这样的地步,倒也怪不得承彦先生,只是承彦现在身为黄家的家主,却也应当为黄家的前途着想。”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蔡玥既然嫁了黄承彦,那就是黄家的人了,自然要向着黄家说话,忍不住叹息道:“刘大人说的是。我家夫君过去喜欢悠闲自在,如今不得已担了个家主的名份,只可惜黄家子弟大多不学无术,难成大器。承彦他费尽心思,也吸是徒叹奈何。”

其实有一句话蔡玥没有说出口,黄家后辈中也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那就是她的女儿黄月英,只可惜是个女儿身。

荆州是刘欣起家的根本,他对于荆州几个大家族的情况自然了如指掌,不由点了点头,说道:“大姐,珏儿,襄阳的王家你们想必都听说过吧。”

蔡玥姐妹一齐点了点头,但是却满脸的茫然,不知道刘欣忽然提到王家是什么意思。当年蔡、李、蒯、王并称襄阳四大家族,但是李家因为惹恼了刘欣,惨遭灭门之祸,现在只余下三大家族。但是,蔡、蒯两家是老牌世家,彼此之间多有联姻,而王家却是近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家族中也没有什么显要的官吏。如果一定要说王家和官府有什么联系,那就是他们有一个女婿叫张郃,是刘欣义弟兼大将。

刘欣笑着解释道:“世界上可以发达的路千千万,并不是只有出仕这一条。王家能有今天,全靠着他们选择了经商作为他们发展的道路。这样一来,既不用与蔡、蒯两家争夺官府的那点位置,也不用和李家争夺有限的田地。黄家虽然没有几个像样的子弟,但同样可走经商这条道路。而且有刘某的亲自扶持,你们想不赚钱都难。”

蔡玥不由精神一振,有了钱,黄家就可以在长安城里买地建宅子,黄月英去长安城读书的事情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了。不过,她终究是个女流,这样的大事自然得由黄承彦来拿主意。蔡玥慌忙起身说道:“民妇在此多谢大人。待民妇回去问过承彦以后,再来答复大人。”

刘欣呵呵笑道:“那刘某就不留大姐吃饭了,给蔡和的委任状还麻烦大姐一定带到。珏儿,我还有事,你替我送送大姐吧。”

蔡珏翻了个白眼,说道:“大姐难得来一趟,你怎么就把人往外赶了。”

蔡玥赶紧说道:“妹妹休要如此说,还是大事要紧。”

刘欣却已经笑着转身向前面去了。不一会儿功夫,沮授就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了州牧府的书房。刘欣今天的心情仿佛特别的好,笑呵呵地说道:“公与,来,快请坐。”

沮授倒也没有和刘欣客气,拱了拱手,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说道:“主公召唤属下前来,有何事吩咐?”

刘欣颔首说道:“也没什么大事,请你来帮刘某起草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凡七品以上的官员,没有成家的,都必须娶当地女子为妻,已经成家的,必须纳当地女子为妾。”

沮授一愣,问道:“主公这是何意?”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公与,你听我把话说完。七品官员娶一名当地女子,六品官员娶两名当地女子,五品官员娶三名当地女子,以此例推。有违此令者杀无赦!”

沮授吓了一跳,连忙劝阻道:“主公下令农垦军团的士兵娶当地女子,是为了让他们在那里扎下根来,这一点属下理解。当初召募农垦军团的士兵时,就是专门挑选的一些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这些孩子在家里连媳妇都娶不上,到了那里不仅有碗饱饭,还能成个家,自然没有意见。可是这些官员却不同,他们哪里会看得上那些蛮夷女子。若是主公一定要行此令,若是有人胆敢不遵,将他们罢官就是,也犯不着取他们的性命啊。”

科举考试才进行了两届,每届取中的士人也十分有限,至于襄阳书院,每届学生还没有毕业。所以,各地的官员还是以士族子弟为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士族子弟娶亲,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除了异族蛮夷,就是流放的罪犯,这些人的女儿,那些士族子弟又怎么肯娶回家中?在沮授看来,刘欣这道命令一下,只怕会激起大乱。

刘欣哈哈笑道:“公与,你来之前,我已经查看过了。如今在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任职的七品以上官员都已经成家立业,他们不需要娶当地女子为妻,只要纳她们为妾即可。据刘某所知,当地女子虽是蛮夷之辈,却都出落得花容月貌,你若是不信,赶明儿我让人从弄几个回来,给你尝个鲜。”

“大人切莫拿老朽开这个玩笑。”沮授吓得连连摆手,说道,“既然如此,主公又何必颁布这个法令,难道是为了今后前往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做官的人,必须先成家?”

妻和妾不过一字之差,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如果真如刘欣所说,那些蛮夷之中也颇有几个美人儿,让那些士族子弟纳几房姬妾还真不算什么事儿,只是这样一来,刘欣的命令就更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了。

刘欣忽然正色说道:“刘某选拔官吏,看重和是人品才学,与他们成不成家有何关系?公与,你也看出来了,如果这条法令施行下去,恐怕难得人心,所以这条法令不会长久,只是暂时的,等一件大事完成,再废止不迟。”

沮授这才心中大定,连声问道:“主公有何大事?”

刘欣笑了笑,说道:“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我想说的第二道命令,将刘备派到日南去,让他做个文学推广使。”

本来让刘备做文学从事,就是刘欣随便杜撰出来的官职,现在又弄个文学推广使来,更是让沮授摸不着头脑。不过,刘欣在很久以前就对刘备十分重视,当初沮授还非常不理解。后来,刘备果然毫不费力就做了徐州牧,只不过在刘欣的设计下,他这个徐州牧当得比较狼狈。有了那一回的经历,连带着沮授对刘备也重视起来。

沮授想了想,说道:“启禀主公,将刘备放在襄阳城中,他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脱幻影的掌控,若是让他去了日南,天高皇帝远,难保他不生出什么事端来。还请主公三思!”

刘欣哈哈笑道:“这就是我颁布第一道命令的用意。让他做个闲职,他都不知道悠闲度日,还一天到晚折腾个不休。这回把他送得远远的,让他折腾个够。”

沮授不由喜道:“主公这一招果然高明,让他远离刘浜公子,他在日南那种小地方自然掀不起什么大浪,由着他折腾也罢。属下听说刘备现在尚无妻妾,只是便宜了他,让他白得了两个娇妻美妾。”

刘欣挥了挥手,不假思索地说道:“两个哪行,我还准备给他升官呢。”

 第690章 孔武有力

沮授大吃一惊,连声问道:“主公还想给刘备升官?”

刘备现在的官职是礼部崇文司的文学从事,比员外郎还要低一个品级,是从六品的官员。照理说日南郡的最高官员便是日南太守,正五品的官员。而刘欣马上就要给刘备任命的官职叫做文学推广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