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395部分

越战的血-第395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一点这些首领们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开玩笑,咱们这两个基地可以说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诶,而且还是这个联盟成立的促成者,再说了……这登记军功这样的事本来也就该由我们这些“第三者”来做……虽然这“第三者”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第三者了。
    于是这个阿富汗游击队的第一次联盟就这样成立了,只不过这个所谓的联盟在我心里……就只有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一盘散沙!
    
    第五十二章 团结
    
    联盟的具体事项就由史密斯一干人来处理了,他们给这个联盟取了个名字叫阿富汗圣战者联盟,然后再对这个联盟的一些规章制度进行了细化……关于这些就不是我兴趣范围内的事,同时也不是我擅长的事……这也许就是我的优点所在,对于能力之外的事从来就不多去过问。
    这件事我也有跟佩素尔提了下……之所以再次跟佩素尔见面,是因为山路就快要修完了,而且我也想知道他对我们提供的武器质量的意见……其实吧,我去见他的主要目的还是想知道他有没有看穿我的心思,把希杰奥山谷占为己有的心思。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佩素尔看起来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修路以及为他们提供装备的真实目的,反而在见面时对我十分热情……
    “尊敬的中国朋友!”还是在之前见面的那个山洞,佩素尔对我的态度明显比上次要好得多了。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的援助!”佩素尔向我施了个礼后满脸感激的说道:“你们给我们的装备、弹药和食物都很有用,解决了希杰奥山谷的许多问题,愿真主保佑你们!”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说:“其它山路也已经就要开通了,到时我们向希杰奥输送物资就方便多了,很高兴我们能解决希杰奥山谷的问题!同时也感谢你们在修路上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寒喧了一阵子后,我就提到了建立联盟的事,我想知道他有没有兴趣参加……毕竟佩素尔这支武装部队在游击队中已经算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不是说他们人多。而是因为他们占据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地形。
    佩素尔只是笑了笑。像往常一样给我递上了一杯红茶……阿富汗人平时很少吃蔬菜。这也许是由阿富汗耕地面积少、灌溉不容易决定的,他们有限的耕地也要用于种植粮食,或者是种植产出更多的毒品……于是红茶就成了阿富汗人补充维生素的来源,平时有事没事都是一边喝菜一边聊天。
    “尊敬的朋友!”佩素尔说话的风格就说的话让人有点抓不着头绪,就像现在一样,他根本就不对我作正面回答,反问道:“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联盟的呢?”
    “我并不觉得他是个联盟!”我实话实说:“这个联盟更像是一个为了美国政府继续提供资金而成立的临时结构……阿富汗人太不团结了,他们很难联合在一起!”
    “你说对了一半!”佩素尔说:“又说错了一半!”
    “说错了一半?”我有点疑惑。并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而且这句话看起来根本说的就是一件事。
    “对于这个联盟……你说的是对的!”佩素尔回答:“但阿富汗人并不是不团结,相反……是太团结了!”
    “这……”我有点无法理解:“怎么会是太团结了呢?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还内斗不断……”
    “那是因为你不了解阿富汗!”佩素尔打断了我的话,说道:“记得我告诉过你……阿富汗就是‘山上的人’的意思吗?因为我们阿富汗人住在山上……而这个山一不能种田二不能打猎,有的只是中亚、西亚等往来不绝经过阿富汗的商人……那你觉得阿富汗人能做些什么?”
    我想了想,就带着不确定的口气说道:“难道是……抢劫?”
    佩素尔点了点头:“这就是阿富汗人民风剽悍的原因……再加上现实环境的艰苦,使得阿富汗人不得不三五成群的团结在一起……但又因为每一片土地能容纳的人数不多,所以……这种团结注定只有一小撮人,而且是排他的!”
    “哦!”我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这其实就跟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是一样的……老虎的食量很大。一座山如果同时有两头老虎的话,那么山上的食物根本就不够同时养活两只老虎。于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就养成了老虎的排它性……它们会占山为王,划一个山头不容许别的老虎侵犯自己的土地。
    阿富汗人想必也是这样……抢劫这个行当并不简单,一方面他们人数不能太少……太少了根本就打不过护商武装,另一方面他们的人数也不能太多,太多抢到的东西不够分,而且也会让商队望而却步。
    于是长期发展下来……就形成了阿富汗现在这样一个个互不相容的小部落。
    “所以……”佩素尔说:“尊敬的客人……你应该也看到了,如果是在一个部落内,或是一支游击队内部……那么他们就是团结的,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团结……才使得他们对于部落以外的人或事产生抗拒心理……所以阿富汗的问题并不是不团结,而是太团结了!”
    我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佩素尔说的有道理……所以“团结”这个词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太团结了也不见得是件好事,不团结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因为不团结就代表着很少有阿富汗这样三、五成群的利益小群体。
    不是有句话吗?“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
    这话当然就是讽刺中国人不够团结,以前我也深以为然,因为在生活中就很少看见有什么三、五个中国人团结在一起或者合伙做生意会成功的……但现在却觉得这话后面应该再加上一句话:“一个国家的中国人又是条龙”……而且还是头巨龙,因为中国人讲究的不是三个人、五个人的团结,而是一种全国人民朝一个方向发展的大团结,是以整个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大同。
    这时我就觉得很奇怪,跟佩素尔交谈的时候……感觉他是个很睿智的人,看事情尤其是能够把阿富汗的历史跟现在的形势结合起来研究,所以对问题研究得十分透彻……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游击队跟着他一起在杰希奥山谷一起作战的原因。
    但是……客观的说他却并不是适合的领导者。
    
    第五十三章 重点清剿
    
    跟佩素尔交往越深,我就越是对他觉得可惜,甚至有时候还想放弃那种用武力和现实去威逼他、影响他、控制他的想法……
    但另一方面我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选择权其实不在我……很明显,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希杰奥山谷落到苏联军队或是阿富汗政府军手里,那时山谷里的游击队包括佩素尔在内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我并不是在设计佩素尔,反而是给了他们一线生机……
    “杨营长!”这天就在我忙着在文件上签字的时候,哈桑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报告道:“刚刚接到消息,苏联军队扫荡已经开始了!”
    “什么?”闻言我不由一惊,问道:“怎么会一点风声都没有?”
    “这次苏联军队完全没有把计划跟政府军说……所以……”
    于是我就明白了,苏联这搞的是突然袭击……要知道哈桑等游击队的情报来源主要是阿富汗政府军……
    这可以说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说是好事吧,当然就是在前几次扫荡的时候游击队们可以事先知道内部消息,然后再根据这内部消息做出针对性的安排。说是坏事吧……苏联人也不是傻瓜,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政府军有内鬼……有内鬼也没办法,这时候的苏联不敢放手清除……原因就不用说了,这时的苏联虽说已经控制了阿富汗的城市和大部份交通,但他们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啊,对内有随时可能倒戈的政府军,有随时准备偷袭的游击队,还有一有机会就起义的百姓……对外则是一支又一支的游击队和外来势力的压力和支援……
    所以……如果苏联在这个时候清除内鬼的话。那很明显就只有一个结果……搞得政府军人心惶惶,甚至是直接把政府军给推向游击队!
    苏联政府当然不会这么笨做这种傻事,所以那些内鬼有些甚至都暴露了苏军也没拿他们怎么样……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反过来利用他们,就像上次把假情报传给了政府军,这一次又游击队惯性的以为苏军的每一次行动事先都能收到点风声,所以就安安心心的等着……结果没想到什么先兆都没有暴风骤雨就来了!
    真正让我感到厉害的是……这次苏联军队不仅骗过了哈桑等人,甚至连史密斯都骗过了……史密斯到现在还没来跟我说什么就说明了这一点。
    “扬营长!”说曹操曹操到……我这念头刚起就见史密斯匆匆忙忙的从基地外走了进来:“苏联新一轮的行动展开了!”
    “哦!”在听到史密斯说着这“新一轮行动”而不是“新一轮扫荡”的时候,我就知道苏军这次行动很有可能跟以往都不一样了。
    果然,当史密斯和我们一起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就皱着眉头对我们说道:“根据我们的情报……苏联发现以往这种大规模的扫荡很难对游击队构成威胁。一方面是因为游击队熟悉地形,善于在山区里隐藏、生存及作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苏军大规模的兵力难于展、现代化装备很难在山区发挥作用,以及补给线等也会在不适宜的时候遭到偷袭而影响整个扫荡,所以苏军现在改变了战术方针……现在的苏军的战术……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保证自己的主要城市和交通的安全,另一个方面就是力图切断游击队的外援渠道……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然后再以优势兵力对游击队的根据地进行重点清剿!”
    闻言我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应该说。苏联军队以前的扫荡活动虽说表面看起来吓人,但实际上却是握着拳头打蚊子,力量虽大却没使对地方。但现在很明显就有了针对性……在保证自己的安全的基础上,然后再考虑打击游击队……这就像是我们说的稳中求胜、循序渐进!
    苏联这是吸取了以往被我们偷袭的经验了……
    “苏联军队清剿的目标是哪些根据地!”我问。
    “清剿重点在坎大响及喀布尔一线!”史密斯回答道:“这段时间苏联军队在大量收买、发展游击队内线……所以这次行动发起之前他们就已经掌握了许多游击队根据地,这其中就包括希杰奥山谷……”
    说到这里史密斯上校就望了望我,见我没有半点吃惊不由感到有些奇怪……他知道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为希杰奥山谷提供援助。所以认为我肯定会为这个情报而感到意外,他没想到的是……从某方面来说这恰恰是我所希望的。
    “苏联具体是用什么方法进攻的?”我接着问了声。
    “大多是用空降兵!”史密斯上校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解说:“以往苏军是把空降兵空降到巴阿边境位置,希望能以这支精锐的部队来切断游击队的补给……但苏军已经意识到这行不通,原因是空降兵精而不多。根本无法防守两千多公里长的边境线……这就造成了空降兵这支精兵无仗可打,而内部的普通部队又打得很吃力这种情况!”
    “所以……”顿了下史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