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475部分

越战的血-第475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较轻,如果能把重量控制在一百五十斤左右,省下来的载重量就给直升机用于挂载武器和弹药……这样就能达到直五改既能够搭载步兵又能挂载武器的目的!”
    沉默了好一会儿……赵敬平才点头说道:“营长说的有道理……这个方案也许可行,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每架直升机。使得直升机在战场上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而不至于像我们之前设想的那样……要么只有武装能力,要么就只有搭载步兵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任务来说。又可以减少直升机的数量,无形中就减少了许多危险!”
    赵敬平这里所说的……减少直升机的数量就是减少许多危险,他虽然没有详细的说明,但我却是深以为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军的直五改并不是苏军的米24……对于像苏军米24那样的直升。那当然就是越多越安全……因为其火力和防御力强嘛。在战场上提供掩护的能力明显要比危险要大得多。
    可是我们的直五呢……在战场上提供火力的同时自己本身也存在着危险,于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执行同一个任务,按以前的编队方式需要一个连也就是十五架直升机,这其中只有六架直升机能提供火力掩护。但是现在……同样执行这个任务同样需要一个连,却只需要九架直升机且有九架直升机都够提供掩护……
    这不只是因为直升机数量少了使敌人可以攻击的目标少了,更是火力上的一个提升,这危险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不过这里头却有一个问题!”想了想教导员就说道:“有没有考虑过……在这样的限制之下,直升机携带的弹药就不能太多。再加上直升机上挂载的武器都是12。7mm的机枪和火箭巢,这些都是高射速的装备……换句话说。就是很有可能只有瞬间打击能力,而缺乏火力的延续性和持久性!”
    我点了点头……教导员说的这个问题的确在理,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有一利就必有一弊。
    只不过……
    “这一点的问题或许并不是很大!”我说:“一方面……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战争,或者说我们要执行的任务很有可能并不是像苏军那样……利用直升机在阵地上进行强打强攻……”
    这一点是很明显的,也是由直五改的防御能力不强决定的……咱们这直五改就连高射机枪都能打得穿,哪里还会像苏军在阿富汗战场上用米24那样与敌人正规军硬碰硬的打!
    对于这一点赵敬平和教导员都没有异议的点了点头……他们也是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人,当然清楚这个道理。
    “这也就是说……”我接着说道:“我们要执行的任务……其性质本身就是快打快撤的类型,需要的就是直升机的瞬间火力,而对火力的延续性要求不高!”
    “另一方面……”见赵敬平和教导员都没说话,我又继续说道:“这些问题我们还可以用战术手段来解决……比如,某些任务需要考虑到火力持续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直升机分成两批……一批做为先期打击部队,这批部队的编组方式就像我刚才设想的那样,挂载少量的武器并搭载着步兵,利用这瞬间火力把部队顺利投放到目的地后……另一批直升机就紧随其后……这批直升机就是单纯挂载武器为步兵提供空中火力掩护的,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带一些预备队!”
    “哦!”闻言赵敬平和教导员不由点着头。
    “这个方案应该可行!”赵敬平赞同道:“我马上去跟参谋们讨论下,制定出具体的训练科目,明天就可以试试看!”
    
    第二十八章 编队
    
    训练很快就按计划展开了……
    当然,因为我们是想要摸索一条适合直五改的编队方式,所以这个过程进行得并不是那么顺利。
    首先我们在编队中减掉了一架直升机,也就是四架直升机组成一队,每架直升机都挂载着武器并搭载一定数量的步兵!
    应该说,用四架直升机执行这个计划的话会比较宽松一些……因为我们一个编队是用于搭载一个步兵排的,三十余名战士分载到四架直升机里,也就是每架直升机只需要搭载七到八人,再加上我们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战士们的单兵装备……
    这一点对特工连的战士来说并不是很困难,首先是因为战士们体重本来就不重……这也许是因为大多数人小时营养跟不上或是长期艰苦煅炼的原因……个个都只有一百多斤,不过别小看这一百多斤,个个都是钢筋铁骨。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减轻一些装备,而且还减少了人数,于是直五改能带的弹药量也较多。
    但问题是……
    三个班的部队分散在四架直升机里……这怎么个指挥法呢?
    总共才三个班长……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分,也会出现一架直升机上的兵是其它三个班的兵拼凑起来的,这么一来就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这拼凑起来的些战士由谁来指挥,万一出现紧急状况脱离部队怎么办?
    这时我突然间就明白了……原来苏联人那什么直升机、装甲车等等,其设计出来的载员量通常都是以班排为单位的原因。方便指挥嘛……否则的话,不管我们怎么训练,都很有可能会因为编制被强行分割这个先天不足而造成混乱或是反应时间变慢……而这对于我们这些执行特殊任务的特工连来说又是无法容忍的。
    就像我们前两天训练的一样……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实战演练时。先行着陆的班因为自己还有成员在另一架直升机上……于是无法有效的执行任务。他们习惯了一个班有十个手下了嘛……如果知道这些手下已经牺牲了那也还可以指挥,但问题就是他们知道这些手下没有牺牲,但却无法指挥!于是他们就必须等……等着自己手下的人都到齐了再进行下一步!
    撤退的时候同样也面临类似这样的问题,每个班都必须分出几个人来凑足了人数搭乘另一架直升机!
    对这个问题参谋部就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那就是改变每个班的人数,规定每个班为八人……
    这个方案看起来的确可行,每八人一个班长……刚好可以搭乘直升机,同时也解决了指挥方面的问题。
    但问题就是……这一来就完全改变了我军原有的火力配置……我军以往的火力配置是四把56半、两把56冲、一门火箭筒(正副射手)。一挺班用机枪(正副机枪手),这样就正好十人。
    当然,我们特工连这时早就没有用56半了。甚至连56冲都丢到一边,而用上了各方面性能都要好得多的ak74……
    如果要把十人缩减成八人……那也不是不可以,就把ak74减掉两把嘛!
    可这看起来是个很小的一个动作……却会给一个班的火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个班长已经习惯了手下有六把冲锋枪,一个排长习惯了自己手下有十八把冲锋枪。一个连长也习惯了……结果突然都少了三分之一。这很有可能会造成在战场上的错估……就是以为自己的火力完全能压得过敌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更重要的是……我们合成营的训练并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一个部队的……如果只是为我们一个部队作战,那还好说……让战士们多练多打,用不了多久也就习惯了自己手里头的火力配比了。
    然而……我们还肩负着另一个任务,那就是为其它部队提供经验,甚至直五改有时在战场上还要与普能步兵部队配合……难道就因为这样,就要把我国几百万人的部队全都改为每个班八人?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任谁都知道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
    于是最后我咬了咬牙……下令道:“人员不减、步兵编制不变……每架直升机搭载一个班!”
    “是!”赵敬平应了声,很快就通过步话机朝刀疤下达了命令!
    事实也证明每架直升机搭载十人才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协同方式……虽然这会稍稍超过了直升机的载重量……每架直升机的载重大约一千三百五十余公斤。超过了直升机载重一百多公斤。
    这使得直升机看起来有点笨拙……这一百多公斤如果是对苏联的米8或米24来说就实在算不了什么,但直五发动机的功率只有1770马力……这一百多公斤的超负荷对于这种小功率的直升机来说影响是相当大的!
    但我却认为这点牺牲是必要的……
    一方面是因为牺牲了一点直升机的灵活性却在指挥及协同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简化。这本身就是一种舍小取大!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认为直升机的载重是可变的……直升机因为超载而不灵活,这段时间大多是在飞向目的地的路上,这时要面对敌人的偷袭的可能性不大。到达战场之后……直升机完全可以通过抛弃副油箱或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出一批弹药的方法来达到减重的目的……这很符合我们快打快撤的作战方针,更何况……一旦成功的把步兵放到地面,那直升机超重的问题就更是不存在了!
    于是经过了几次实弹演练……这样的训练必须是要实弹演练的,不过实弹也只是直升机带实弹,为的就是对直升机的重量进行一番“斤斤计较”。
    演练的方法……就是几架直升机到达目的地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隔远了就是几发火箭弹再加一排机枪!
    这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击毁什么目标,而是消耗一些弹药后使直升机更为灵活,同时也能给敌人造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威胁!
    接着就是几个直升机编队互相掩护着进行索降……两个编队共六架直升机担任掩护任务,一个编队三架直升机进行索降并在地面迅速清出一片安全区域,接着就是另外两个编队的交替索降……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常规作战演习……这要是实战吧,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要偷偷的接近目标发起突袭,哪里还会像现在这样隔远了就又是火箭弹又是机枪的……这就是在告诉敌人我们来了,你们做好准备!
    以三架直升机为单位的编队定下来之后……各种各样的索降科目训练就接着展开了,有高地索降、丛林索降、黑夜索降等等……
    这其中尤其是黑夜索降科目训练得最多……原因就不用多说了,以往对越军的特种作战……我们基本上只能以伪装、步行穿过敌人防区为主……但现在却有了直升机,这就给我们穿过敌人防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比如……随便在边境什么地方打几通炮,这炮声就能很好的掩盖高空中直升机飞过的声音。换句话说……就是以往我们必须冒着穿过雷区、冒着被越军发现而被全歼的危险穿过敌防区,此时却仅仅只是需要打上一通炮弹……而且还能做到完全不留痕迹!
    当然,直升机在进入越南深处的时候还是有可能被敌人发觉……毕竟直升机独特的螺旋浆的声音很容易分辩,而且越南人也受够了美军直升机的苦……美越战争时,美国就在越南大批量的使用了直升机,所以越南人对这种声音是很敏感的!
    但我却并不担心这一点……
    一方面是因为越南的兵力布置……越南兵力空虚这一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也就是说他们绝大多数的正规军都分布在中越边境一线,内部却十分空虚……就像刀疤说的那样,像个鸡蛋,外面看起来挺硬……打破一层壳里头都是空的!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