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726部分

越战的血-第726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就在我们做准备的这段时间里,越军在八里河东山方向也在不断加强力量。
    这时候就算是傻瓜也知道我军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八里河东山了。
    在这其中尤其是位于几个高地中央而且又是最高的1019高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其实八里河东山最高点并不是1019高地,其主峰高度是米。
    但是有些地方因为面积小、生存环境恶劣等原因并不适合做为阵地,八里河东山的主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于是很自然的。因为其可以为邻近高地提供火力掩护的原因,边防七连所驻守的1019高地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是边防七连不辞辛劳的在1019高地前潜伏七天七夜为拿下1019高地的原因。
    或许是乘着越军特工新胜的士气。又或者是越军知道如果不迅速夺回1019高地的话,那么八里河东山一线将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于是越军接连不断的对边防七连1019高地发起冲击,其中最大规模的是派出两个加强连的部队对1019高地发起突袭。
    甚至在这时候,越军还十分大胆的使用炮兵配合步兵的突袭……他们以为我军炮瞄雷达已经被炸了嘛,那现在就正是炮兵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于是又是一阵硝烟弥漫、弹片横飞,几个小时内越军就在1019高地这不到四百平方米的高地上落下了几百发炮弹。
    高地表面很快就变成另一个样子了,表面的植被全部被翻起,到处都是弹坑累累,七连通往各个阵地和后方的电话线全部被炸断,与我们的联系只能用步话机进行。
    与此同时,越军像是为了配合八里河东山方向的战事,老山及松毛岭方向也不约而同的对我军防线发起了试控性进攻……
    我军这时其实是处于一种弱势的。
    这种弱势并不是兵力或是实力上的弱势。事实上,我军这时在前线的虽然只有一个师,而越军却有两个步兵师,但我军40师可是加强了许多步兵部队与炮兵部队。所以实际上,我军步兵与越军步兵不相上下,而炮兵因为之前在炮战中接连大胜而明显占优。所以兵力对比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种弱势是在心理上的,主要原因就不用说了,当然就是因为我军炮瞄雷达被越军特工炸毁而在士气上遭到了打击。这其中尤其是炮兵,要知道我军炮兵以前是指哪打哪的,甚至用一个营就可以把越鬼子的几个炮兵团都给打残了,而现在却又像以前一样拿越鬼子的游动炮没办法,那心理上的落差所造成的影响就很难形容了。
    不过好在边防七连的士气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七连士气没有很大的波动,我认为有一部份是在因为合成营的炮兵配合十分到位的原因。
    伍登雄手里这支炮兵营那可是久经训练了,虽然这时候我们已经不用炮瞄雷达了,但只要七连报给我们的坐标没有问题,很快就会有一大批的炮弹朝指定区域飞去。
    就在我炮兵营与边防七连的紧密协同之下,七连就像颗钢钉似的牢牢的钉在了1019高地上,无论越鬼子白天上来还是晚上上来,不论是强攻还是偷袭,1019高地始终都在我军的牢牢掌握之中。
    据战后的统计,边防七连一共打退了越军12次连排级以上的进攻,在我军炮火的配合下共击毙了越军一百余名。
    也正因为1019高地始终在我军的控制之下,所以当122团的两个营朝八里河东山各高地发起冲锋的时候,很快就拿下了八里河东山的各个阵地……整场战斗仅仅只用了62分钟。
    这倒是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因为八里河东山的地形也与松毛岭差不多,一开始我和江师长还以为至少也要打几个小时,再加上这时我们又没有炮瞄雷达的掩护,根本没想到只一个小时就把七个高地一口拿下了。
    后来从抓来的俘虏那我们才了解到,驻守在八里河东山方向的越鬼子虽然也是313的部队,但却有相当一部份是从百姓中补充进来没有多少作战经验的部队。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越鬼子在79年自卫反击战以及接连几年的与我军边境对抗后,他们的兵员其实已经严重不足或是出现青黄不接的现像了,也就是在前线战死的士兵太多,后方能够补充上前线的兵却很少,而苏联为他们提供的武器装备又基本没有变化,于是就出现了整体素质普遍降低的现像。
    反观我军,却是精兵简政,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这不仅提升了士兵的素质,还对武器装备和战术都进行了更新,此消彼长之下,战场形势自然就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八里河东山顺利拿下,而且我军仅仅只付出五十余名伤亡的代价……此战我军毙敌61名,伤敌43名,俘虏1名。这时我和江师长才松了一口气。
    “看来情况也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糟!”江师长自嘲道:“我们这是在自个自个了!”
    “倒也不是我们自己吓自己!”我说:“战场上总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另一方面,我觉得我军这一仗之所以会打得这么顺利的原因,其中有一点肯定是之前越军炮兵被我军大量消灭,甚至可以说,在越军用火炮与我军加农炮进行交换之后,其大口径火炮已经基本被消灭了,这从战斗中越鬼子的火炮大多是迫击炮可以看得出来!”
    “嗯!”江师长点了点头:“越鬼子炮兵之前的被你们给打惨了,现在还来及恢复元气!”
    “所以在此其间我们还有些时间准备!”我说:“越军如果要计划一次大规模的反扑,就必须调动足够多的火炮做为步兵的掩护火力,而要调动这么多的炮兵和炮弹又是需要时间的!”
    “你说的对!”江师长笑了笑:“接下来,越军的进攻了就该放缓了。等到越军准备好开始全面进攻的时候,他们的死期也就到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142高地
    
    接下来的战事果然就像我和江师长所预料的那样,越鬼子各方面的进攻都放缓了下来。
    毕竟越军也很清楚一点,在没有炮兵的情况下,他们就算能夺回哪个高地也守不住,很快也会回到中**人手中。
    也就是说,在八里河东山失守之后,他们所有的牺牲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军队已经完善了防线,而且火炮还占有绝对的优势,他们用步兵去堆的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军覆没。
    所以这么一合计,只要越军指挥官还不笨,很快就会决定放弃进攻等待炮兵的调入。
    于是战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当然,这种安静是相对的,越军对我军防线小规模的骚扰和渗透一直存在着……这是越鬼子惯用的战术,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不希望我军能够放心的构筑工事,另一方面是让我军战士没法休息。所以阵地上偶尔还会有些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地方却例外,这个例外就是142高地。
    “营长!”赵敬平在地图上指着一个位置说道:“这就是江师长所说的142高地,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是我军防线的最前沿,北面与我军6号高地距离260米,东南与我军5号高地只有50米,同时与敌人所占领的无名高地只有200米!越鬼子似乎是集中了迫击炮对这个高地进行密集的轰炸!”
    “嗯!”我点了点头,认真看了看这个142高地的位置,暗道也难怪越鬼子会想拼死命的抢这个142高地了。
    要知道这个142高地与我军后方的5号、6号高地分别距离50米、260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142高地为顶点的三角形。很明显的。有这个142高地的存在。越军就无法绕过142高地进攻5号、6号高地,因为这会把自己的后背亮在142高地面前。而5号、6号高地可以为142高地提供火力支援……也就是说这142高地似乎就成为5、6号高地甚至是整个松毛岭防线的前哨站了。
    几乎可以这么说,越军想要进攻松毛岭,就必须拔掉142高地这个钉子。
    另一方面……
    我很快就注意到这个142高地的面积很小,看地图初步判断长宽只有几十米。有过指挥经验的我马上就意识到这里能投入的兵力不会太多。
    “142高地有多少人?”我问。
    “一个班!”赵敬平回答:“一共十五人!”
    也难怪越鬼子会对着这个高地狂轰滥炸了,142高地这么重要,而驻守的兵力却又这么少,是个人都会看着眼红!
    “这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想了想我就说道:“越鬼子的确是在计划着对我们展开反扑!”
    “江师长也是这个意思!”赵敬平点了点头:“这说明越鬼子很有可能已经进入圈套了!”
    原因很简单。如果越鬼子没有想着反扑的话,那么这个142高地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意义,而正因为这个142高地卡在他们进攻的路上,所以他们就想先一步打通这个通道。
    当然,越军也可以选择在准备好后再拔掉142高地。
    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那毫无疑问的就会暴露他们的战略意图,换句话说也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越军这是要进攻了。而且,如果到时打了老半天也没能拔掉142高地怎么办呢?整个战役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先拔掉142高地并把这个高地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样又能达到全面反扑时战役突然性的目的,又不会影响整条战线兵力的展开。
    于是这时我军就为难了。
    对这个142高地守还是不守呢?
    守的话。只能驻守十五个人,十五个人能守得住这样一个无险可守的要地么?这倒不是我军兵力不足,而是这高地长宽就只有几十米(长75米,宽50米),挤太多人的话一通炮就打得差不多了。
    要是不守吧,那就是把这个要地平白的送给越鬼子。
    “江师长的意思是……”赵敬平接着说道:“咱们合成营的炮兵速度快、打得准,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为其提供炮火支援,以确保142高地不落入敌人手里。”
    这倒是个可行的方法,我点了点头,而且似乎也是唯一的一个方法……在兵力那么薄弱的情况下,想要守住这个高地就只有用炮炸了,而那一个班的十五名战士要做的,就是为炮兵提供敌人的位置并引导炮火对进攻的敌人进行轰炸,要是有敌人来进攻就用炮弹堆吧!
    于是我很快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让伍登雄立即与驻守142高地的班长联系并进行必要的协同。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主要原因就是这个142高地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这主要是由于越军的炮火造成而且这个高地没有水源造成的。
    越军其实并不急于拿下这个142高地,反正他们的炮兵还没准备好嘛,对他们来说有的是时间折腾这个142高地。
    于是他们并不急于对142高地发起进攻,而是用迫击炮封锁142高地的补给线,希望能让142高地的中**人知难而退。
    这一来就麻烦了,距离142高地最近的水源也有一公里,要从这样一个小山包来回背水或是把补给运上去而逃过越鬼子的眼睛是十分困难的,于是在这个142高地上几乎就可以说是上演了上甘岭的那一幕。
    好在现在我军与敌人的战斗力对比并不是像抗美援朝时期一样的中美对比,这时我军的炮火要比越军强大得多,所以每次要往这个142高地上送补给的时候,我军炮兵都要用炮兵照着越鬼子阵地一阵猛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