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781部分

越战的血-第781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想法是……”张司令接着说道:“拿下了者阴山之后,我们在老山一带就有一个足够大的战场,也就是老山和者阴山。同时,我军部队刚刚经过裁军‘消肿’,各军区都需要一个战场对其战斗力进行检验,所以往后我们会利用这两座高地来配合着部队的裁军政策。”
    这其实也就是用两山来练兵了,当兵的就是要打仗,那么检验部队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战争。
    “不过。”接着张司令又沉重的说道:“考虑到当前一线部队的消极思想,所以我们需要在前线打一场漂亮的收复战,这一方面是振奋我军的士气,另一方面也是震摄蠢蠢欲动的越鬼子,所以这场仗就需要你们去配合,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我当即回应道。
    我知道张司令这一回说话为什么会这么沉重,这不是因为我们合成营,而是为了那些还坚守在一线的战士们,因为他心里有愧,他觉得对不起他们,眼看他们下来就要合并甚至还有一部份人要被裁了,却还要让他们再打一仗。
    但事实上,我认为张司令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因为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上级也没有做错,一线的战士们更没有错……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建设一支军队,为了建设一支“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军队而已。
    我们国家,这一百多年来是经历过太多的屈辱太多的不平等了,而这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一支“战则必胜”的军队。“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就像一个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下决心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为之付出代价的,就是每一个战斗在前线的战士们,每一个被裁的军人们,每一个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们的军属们,甚至是每一个百姓。
    “你们有三天的时间。”最后张司令叹了一口气道:“进一步做好适应性训练,三天后准时出发。一定要记住,这一仗的目的不仅仅是收复者阴山,还有振奋士气凝聚军心,以及震摄越军,所以这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是!”我应了声。
    回到营地的时候我当即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让战士们做好前往越南作战的战斗准备。
    这跟以往倒是有些不同,以往不管是有什么动作我都会在最后一刻才通知他们……这是为了战场的保密原因,否则要是泄漏出一点风声的话,那么在战场上就会出大问题。
    但是这一回,我希望合成营的战士有更多的心理准备,毕竟这时他们刚从高原下来对平原作战的又有点陌生了。
    当然,我并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给他们,只是说三天后就要赶赴越南前线了,至于去干什么自然不用我多说。
    另一个原因,是我希望越南方面能得到合成营即将走上战场的消息,最好是把他们的特工也派上来。
    
    第三十七章 者阴山(二)
    
    三天后我们就搭乘着直升机赶往者阴山。
    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我们是搭乘民航飞往云南的,直升机这玩意云南那边的部队会为我们准备,毕竟用的都是直五改,所以我们就没必要那么麻烦驾着直升机飞来飞去。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现在咱们合成营用的是黑鹰……全国就只有这么二十四架,让前线部队为我们准备他们也准备不上来,所以只好我们自己驾着直升机开赴战场。
    但很快我们就发现,其实自己驾着直升机开赴战场要比搭乘民航更快、更方便。
    原因是如果搭乘民航的话,首先得坐车到机场,飞到云南之后还得搭乘汽车开往前线,这么一折腾少说也要十几个小时,而且还无法随身携带太多的装备……想要更多装备的话都得到云南那边领取,有些装备还有可能要不到。
    但如果驾着黑鹰去的话就没有这些问题了,从基地起飞然后直达目的地。当然,这中间需要在中转机场加一趟油并做必要的检修……北京到云南的直线距离为两千多公里,超出了黑鹰一千多公里的最大航程。
    而且我们还可以随身携带许多装备,包括炮瞄雷达在内。
    这一点在以前使用直五改时是很难办到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直五改航程短必须加上好几次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直五改故障率高,我们很难保证直五改在这么长的连续飞行中不会出问题。
    十个小时后,直升机就顺利到达了前线基地(黑鹰时速354公里,理论上来说到达云南只需要六小时,但路上并非按最高速度行驶,再加上中途加油检休,最终十小时才到)。
    当然,这基地距离我们的目的地……者阴山还有一定的距离。
    其原因是我们手中有直升机,直线几十公里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所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把“黑鹰”这种秘密武器这么快的就亮在越南鬼子面前。
    不过我想,“黑鹰”这玩意对越鬼子来说应该不是什么秘密武器了,因为他们在之前的美越战争中已经吃尽了它的苦头。
    只不过现在“黑鹰”却是在咱们中国人手里而已。
    “杨营长!”在我走下直升机时就看到几名干部迎上前来与我握手。
    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面前这几名干部一看就知道不是参谋级别的。
    果然,为首的一名老干部就自我介绍道:“我是51师师长(虚假番号)许良锋,欢迎合成营的到来。”
    “首长好!”我不由挺身敬了个礼。
    说实话这挺让我意外的,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距前线并不近,直线距离有二十多公里,从车到这里少说也要七八个小时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以往来接待我的都是参谋,参谋也好配合我们合成营作战嘛,谁想这次竟然是师长亲自来迎接,这就让我有点受不起了。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对者阴山这一仗前线指挥部也十分重视。
    他们重视有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担心部队士气受到裁军的影响各方面都有让人想像不到的消极怠工的苗头,这样一来将部队派上战场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大量的伤亡。
    身为一个兵的我对此有切身的体会……在战场上往往是越消极伤亡就越大,反而是那种不要命的豁出去了跟敌人干,结果伤亡数字却很小。
    所以,前线指挥部在接到收复者阴山这个命令时就忧心忡忡。
    从这一点来说,前指的这些干部无疑是会为战士们着想的好干部了。
    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这可以算是他们部队的最后一仗……打完这一仗很有可能就要撤并了,无论是谁都不希望在这最后时刻还以一场烂仗收尾。
    其实……他们心里还抱着一个希望,那就是把这一仗打好的话,那么上级就会因为他们的表现而少裁一些兵。
    在知道这一点的时候我心里就没来由的感到一阵阵酸楚:这就是这时代兵,用流血牺牲来换取呆在部队里吃苦的机会,这让人听着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几个人很快就走进了我们的办公室。
    “这位是步兵部队的杨参谋,炮兵部队的连参谋!”许师长向我介绍道:“他们会配合你们合成营在这场战斗中的行动。”
    我这么一听,又觉得有些不一样了,往常都只派一个参谋,现在却是步兵和炮兵各派一个,而且还带着两套通讯设备和通讯兵,这充分说明了他们的重视程度。
    看到这里我都有些奇怪了,不是说前线的战士因为裁军而士气受到影响吗?怎么现在看起来反而是另一番景像。
    
    第三十八章 者阴山(三)
    
    不过我很快就知道许师长等人的态度似乎并不能说明部队在士气上没有问题要知道越战打到现在这个份上,可以在边境上想收复某个高地基本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只是时间长短或是伤亡大小而已。
    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由于苏联方面对越南的支援已成级数的减少。
    这主要是苏联这几年来在阿富汗战场上已经被拖得疲惫不堪的原因,苏联连自己都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哪里还会顾得上越南这个只会“衣来伸手食来张口”的国家。其次也是因为这时的越南已经渐渐的失去了利用价值。
    这就有点像中国在今后因为苏联的轰然倒下而被推到第一线的道理是一样的,越南原本在中国和苏联之间是可以左右逢源的,但像越南这样的小国当然不会有多少政治智慧,他偏偏就要彻底的倒向苏联……国际上的关系最忌讳的其实就是这一点,其彻底倒向苏联的结果,就是激怒了中国甚至不得不发起一场自卫反击战,而对于苏联来说,越南既然已经彻底倒向他了,那么越南也就没有了谈判的筹码,于是苏联就可以彻彻底底的把越南当作一枚棋子。
    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苏联已经意识到越南在中越战争中是不可能获胜的一方,甚至这时苏联还有意与中国缓和关系,于是越南这枚棋子很自然的就陷入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另一方面就是越军本身的问题。
    仗打到现在,越南国内的经济、政治、人口比例等已经严重恶化,这些自然就会影响到军事。使其军事相比起79年更为不如。
    而我国却在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帮助下积极推动军队的现代化。无论是在装备还是军事理论上都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
    于是这一来一去。现在的越军几乎就可以说没有能力与我军抗衡了。
    当然,这只是从总的方向上来看,个别战例还是会出现诸如我军指挥员由于轻敌或是实战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指挥失误而出现不合理的伤亡,但总体来说越军与我军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差距,而且这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所以,在这样的优势下,许师长等指挥员还会这么紧张,就恰恰说明了他们对部队的信心不是很足。
    “情况是这样的!”许师长与我们宣暄了一阵后。就在桌面上摊开一张地图说道:“杨营长参加过老山收复战,对老山的地形我想也略有了解了。这者阴山与老山的地形差不多,同样是南缓北陡,在面对我们这一面坡度在30度到60度之间。不过相比起老山来,它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天然石灰岩溶洞多,大大小小数百个,再加上其植被基本为一米五以上的灌木丛林和杂草,使得越军在者阴山上屯放了大量的作战物资。”
    “唔。”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样特点的高地我们并不是没有打过,当年在进行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我们就碰到过这种情况。
    “那么……”我说:“越军在者阴山上的兵力分布就是以这些岩洞为基础分散布署的吧!”
    “对!”许师长点了点头。
    这其实很好理解。这种地形就适合打游击,把部队分散到的岩洞里使我们找不到他们的主力。一旦我军深入到者阴山进行拔点作战,那么越军就时分时合,会给我们的进攻部队造成很大的麻烦。
    对付这种战术的方法不是没有,就像在自卫反击战时我们使用的方法就是拉网清剿……先把整座山给烧个干净,然后再用兵力在这上头拉开一张网,就像梳子一样来来回回的梳几遍也就干净了。
    但问题就是……我们这次为的是打一场漂亮战振奋士气并震摄越军的,如果是这样来回清剿的话,需要的时间很长不说,投入的兵力也要很多,也就是说,就算最后打赢只怕也无法很好的达到战略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