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518部分

高衙内新传-第518部分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高强请过了御笔,次日便来到博览会三楼的内室,马扩早已知会了兀室一行,此时见到高强到来,一排八名发留辫的女真人纷纷站起,两下厮见过了,分宾主落座。
  关于促使常胜军与女真兵合力攻辽之事,高强自是满口答应,只是具体的攻守机略,还须女真人自去与常胜军商议方可,这厢也不消细说。说及女真与高丽之事,高强说起可以为女真与高丽主盟,兀室等人虽然早已从马扩口中听到了风,此时仍旧欢喜非常,称谢不已,随即便问高强,此次与高丽盟约以何处为界?
  “既约许和,自然不可令任一方有所亏负,我朝圣意当以两国现今所据之地为界,此后不得越界侵攻,凡两国历年掳劫人众,任凭自返,各不得留难,亦不可强行索讨。如此这般,你等可愿依从?”
  兀室与高庆裔等人交换了一个眼色,便向高强道:“南朝自是大国,久负礼义之名,如此措置甚当,我等情愿依从。然而却有一桩难言事,那辽国,近日已被我兵攻取,奈何高丽以为此地邻接他家地境,称兵来取,拒战于保州城下不去,南朝若要主和,须是将此地划于我家方可。”
  果然是女真人的一贯品性,无理也要占三分便宜,你这是还没打下保州来,就闭着眼睛愣说是你家地盘,要是真让你打下来了,还不得把手直接伸到平壤去?
  “兀室郎君,你在此间居住有时,看我大宋万国博览会如何?”好似完全没有听到兀室的话,高强绝口不提保州,反而另起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头。
  兀室料他必有深意,当下沉住了气,点头道:“人道南朝繁华,果不虚传,前此来去匆匆,未暇观瞻,这几日看了大宋博览会,果然是天下胜地,各国奇珍无不毕集于斯,煞是一等热闹去处。”
  高强笑道:“多承谬赞。此间既然得一博字,则南至蛮荒,西至天方,北至女真,东至海国东瀛,天下奇宝无不经我朝商旅远贩到此,是以有此之盛。我朝有句俗语,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许多宝货远自重洋关山之外而来,其值无不增至数倍,譬如前日某所问及,郎君国中所产北珠,可知到此能得几何?”
  兀室方忆起前次高强所提及的话语来,那时这话题只是说到一半就没继续下去。如今高强再度提起。显然内中大有深意,便道:“还须相公赐教。”
  “这一颗北珠,我家商旅从贵国中收买时,索值纹银二十两,运至此间博览会时,每颗值得钱引三百五十贯上下,折银近四百两。”
  高强口中淡淡道出的数字,大大出乎兀室意料之外,他虽然早知此物在南朝大大值钱,却从未想到竟会有这么大的赚头!以他身为女真萨满的城府,心脏亦为之大跳了几下,好容易才稳住了,问道:“相公将兵甲售于我国,大有恩德,区区钱银何足道哉?”
  好个女真人,还真沉得住气!高强将身子向后仰了仰,语声中充满了自信:“此物之所以价昂者,皆因北地路绝,惟有我家商旅得能进出贵国之中,无人得与争竞。而贵国倘若能有商道通于我朝,自贩此物南来,许大钱数皆是贵国自得矣!如此,比那保州一的如何?”
  这一下兀室终于坐不住了,身为女真萨满,他当然知道这北珠的产量,如今五国部已经全部归于女真治下,海上鹰路畅通,若是一力加大采集,年产上等北珠不下万颗,小次者还不计算在内,倘使都能卖出博览会这里的价格来,那就是五百万两白银以上的巨额金钱!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只需要两年时间,女真人的人均财产就能比现在再多一倍!
  他自知心情激荡,连开口都不敢,生怕激动之下说错了话,着了高强的道儿,一面脑子里飞速转动,一面向高庆裔投了个眼色,让他先向高强试探。
  高庆裔自然明了,便向高强道:“相公如此厚赐,如何克当?只是我家不识如何开动那等大船,更不辨海上方向,兼无海道可通南朝,似此商贾之利,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也!相公这般厚赐,只怕我家无福消受,如之奈何?”
  高强大笑道:“这有何难?我南朝有人专在海上往来,只须将些钱银给他,自然载你任凭东西,贵国所需者,只是一堪泊海船之口岸而已,现放着保州在此,岂非天赐?”跟着便将自己的想法尽数托出,说穿了毫不稀奇,乃是将保州划为自由贸易区,名义上仍旧属于辽国所有,但其中辽兵一律解甲为民,女真与高丽俱不许一兵一卒进入城中,惟有商旅可自由往来,城中商旅可自行组建师旅以维持治安。
  “区区一城,粮米皆仰赖外间,能养几许甲兵?故而此城已无关大局,然既有此一口岸,贵国宝货皆可泛海南来,坐享厚利,岂不强似空得一城,尚须许多甲士守之?”
  高强画出的这个大饼,确实是极有诱惑力,女真族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机会,能够直接与当今世上最发达的商业圈接触,并且居然不需要受到中间商的层次盘剥!相比起此举所可能产生的巨大利益,什么女真人不善商事,保州一城对于国防的意义,都将退居次要地位了。
  兀室与高庆裔等人只是小声交换了一下意见,便决意接受此议,除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之外,保州乃是在鸭绿江南岸,这块地方不能驻军的话,其实对于女真本国的安全并无大碍,他大可守鸭绿江北岸,相反是高丽会觉得不大安心,不过这关他们什么事?想及此节,兀室倒觉得自己相比高丽还占了些便宜,心下更添几分愿意。
  高强当然想得比他们更周到,建议他们在一开始对大宋开展贸易时,不妨出钱聘些南朝精通商事者作为牙人,专责办理诸事,否则的话,女真人绝大多数都不能从一数到十,作生意恐怕要被人把家底都给骗光了!兀室连连点头,想起历代对外贸易时受到的欺诈和盘剥,更有切肤之痛,当下便出口向高强要人,说要将现今驻在北地的苏定等一伙商人尽数聘为女真牙人。高强假意为难,兀室再三相请,他方才出口允了。
  诸事议定,皆大欢喜,虽然并不是什么官方协议,也总须立个文字,当下高强便承制与兀室定下密约,只不署国名,留待日后两国正式订交时再行交还国书为凭。订约之后,便是庆功酒宴,这些生长北地的女真人酒量本是极豪,于是车轮价上来向高强敬酒,哪知这位大宋朝的枢密相公酒量直如渊海一般,千杯不醉,到后来干脆全用大碗劝酒,兀室等人个个面如土色,敬谢不敏,暗呼南朝人端地了得,这么个文人都如此能饮!
  其实以高强的酒量来说,虽然不大看得上这时代的薄酒。但喝多了这后劲照样够他受地,可谁叫他这是在主场呢?那酒里作些手脚,也是说不得的,这时代的酒包装上又不会标明酒精度数,望过去都是一样的酒坛而已,到后来兀室等人喝的酒度数越来越高,高强杯中酒却越来越薄。再加上女真人素来贫穷,吃的粮食都不大够了,酒的产量更少,极少有机会开怀畅饮,所谓酒量都是练出来的,女真人先天就吃了大亏,如何是高强的对手?
  当晚尽欢而散,高强已从马扩口中得知女真人酒品不大好,密密吩咐守卫兵士把牢了各人的房门,唯恐他们酒后发疯起来彼此斗杀,死了一两个的话可就不好交代了。
  那边郑居中去向高丽使节约和女真,高丽人听说将保州划为自由城,可以自遣商旅南来,亦是甚喜。不象女真人,高丽人自有海船,虽然不能和南朝应奉局的船队相比,要往来于保州和登莱还是绰绰有余,大不了顺着海岸线一直航到旅顺口,停一站再过海到大宋罢了,相比起之前对外贸易之利被那些南朝海商垄断,高丽今后的收益亦是大为可观,那国中的人参尽可换作白花花的大米和白银了!
  于是皆大欢喜,择了一个良辰吉日,赵佶御明堂见高丽使节,言语好生慰问,言及过往高丽与中国之交谊,而后百余年虽与中国时有交通,却终奉契丹正朔时,高丽使节潸然泪下,伏地悲诉契丹每每诛求不已,大大满足了赵佶的虚荣心,当即加赐手书一道,以纪念今日之盛。嗣后问及高丽所需,便许其保守故境,商旅得至登莱入市,诏有司于登莱设市舶司,专司海船贸易之事。当时的市舶司税率最低也是百分之二十,即值十税二,对于许多商品还有专买权,因此多一个市舶司就等于多了一条财路,百官听闻此谕,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想着如何发上一笔。
  高强自然是不会去争这个位子的,这些货物到了中原,最终都是从他这博览会流出去,还能少了他的赚头?真要事事伸手,挡人财路的话,那可就要犯众怒了,高衙内历来是有钱大家赚,故此才能拉拢何执中、郑居中、梁师成等朝中权臣与他作一路,当然不会如此不智。
  高丽使节此番入朝,开保州与大宋互市只是意外之喜,其所求者尚有遣高丽士子入宋太学,购买大宋诸般典籍金银器等项,赵佶一一许可,并诏升高丽使节的规格为国信,隶枢密院而不在太常,其礼与夏国相等,教坊奏大晟府乐,赐诸般祭器,晚间于睿谋殿赐宴。
  如此大事,足以告慰太庙,赵佶自是喜欢,隔几日便下诏推恩赏赐群臣,肆赦诸路,大笔钱粮花花流出去,也不消说。
  高丽使节在这厢大鱼大肉的快活,那边女真使节兀室一行却早已悄然登程,回返北地去了。高强送到汴河边,望着兀室等人的座船渐渐远去,嘴角边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衙内,这一遭将咱们历年来从北地所赚的钱银让了大半出去与人,直恁地大方!”
  耳听得许贯忠半开玩笑的抱怨,高强一面登车,一面笑道:“哪有许多!女真不识商事,咱们若要赚他的钱,有的是大把机会。在我看来,开了保州这个口岸,北的诸多异族都将可与我朝商旅贸易,市场势必较前大大扩展,凭我南朝百般宝货,难道还赚不回这些许银钱来?况且我教晓女真贸易之事,为的可不是眼前这一点蝇头小利!”
  他坐在车上,耳听得车轮,眼光透过车帘投向北方,冷笑道:“北地异族,田土所产既已薄瘠,不足以供养其民,是以每逢秋冬之时便即四处劫掠为生,岁以为常事。如今我教晓了他们贸易之事,便是给了他们多一条生路,倘若这些女真人一朝发觉,原来不须力战也可营生,你道他们还能象如今一般临战不顾,只知向前么?贯忠,你说说看,是穷人怕死呢,还是富人怕死?”
  “象这些蛮夷之人,所恃者不过是勇不畏死而已,一旦失却了这一节,还有什么可畏之处?不过是我家守门之犬而已!”
  第十三卷 燕云下篇 第四五章
  政和五年年中的汴梁,比往年热闹不啻倍数,这厢刚刚热热闹闹地送走了高丽使节,那边又迎来了辽国钦使张琳和耶律余睹一行。忆起去年辽国来使商谈边事,最终不费一兵一矢便收回了北地四州之地,再加上新近有高丽遣使送款称臣,大宋子民无不兴高采烈,酒坊茶肆间“收复燕云”的呼声时时可闻。
  不但是汴京的普通大众,就连当朝君臣之间,亦多怀此想,甚至有人干脆就认为辽国此番遣使就是要交还燕云余下地境,俯首称臣来的。事实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虽说辽国目下已经打定主意权且隐忍,委曲求全,然而燕云之的关系到辽国国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