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594部分

高衙内新传-第594部分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是要西兵,西兵善战,须不惧女真!”高强仍旧力争,童贯坚持不允。俩人一见面就争起来,一直闹到次日朝堂上,赵佶以云中路远,不准高强之议,却准他调常胜军一军往辽东为援,高强方才作罢,改请调常胜军左军李孝忠部往辽东,其部距离秦皇岛最近,路上使费甚小,如果是从盖州登陆的话,更是只须一天便到。
  同日亦发布了燕青为京东东路安抚使之命。因为要整顿海船,故而命下之日燕青便即起程,其动身比高强居然还早些时。而高强在京城直待到一个月满,喝过了两个儿子的满月酒,方才携家眷动身。
  此番往辽东,从纸面上是携有大批粮饷军器,以及包括李孝忠部两万五千兵在内的三万多大军。不过这些兵马粮饷多半是从沿途次第起发,参议司的命令已经调度分明,因此真正与高强一道从汴梁出发的,也只是新往辽东去的宣抚司新任官属及其眷属,以及御赐颁给辽东将帅的一些犒赏而已。这些眷属之中,亦包括了童贯的妻妾七八人。比高强身后的眷属队伍更要壮大近倍,弄得高强甚是郁闷,暗地骂了几声。
  这上千人的队伍,又有许多箱笼物事,只得从水路而行,经汴河而入梁山泊,然后从济水河出海,至刘公岛换了海船,方过海到旅顺口,其时已经将至岁终了。
  移船就岸,那岸上一声号令,登时鼓角齐鸣,将士山呼海应,齐声喊:“恭迎高相公宣抚辽东!”五千黑风营,再加上一万背嵬军,俱都全副武装,看上去直是一片钢铁的海洋,当真威风得紧。
  瞥了一眼身旁的童贯,那眼中的嫉妒和落寞神色难以掩饰,高强自然晓得他的心理,好比那些当惯了大官一朝退休的人,这种心理落差几乎是无药可救地,在京城时自可以深居简出来掩饰。到了这里,看到高强部下上万人的欢呼迎接,教童贯怎能不生感慨?只是高强这一瞥之间,就看到童贯身后船舱口的那几名妻妾来,登时便有些恶意地想道:“听说太监中变态居多,童贯近来心理压抑,变态程度势必变本加厉,这几个妻妾可就有的罪受了!罪过罪过,作孽作孽……”
  “……敕宗泽即落辽东宣抚,返京述职,一应职事皆交由高强接掌。”将圣旨宣读完毕,双手交到宗泽手中,高强笑道:“宗相公且去京城纳福,此处自有某来镇抚。”
  高强为了辽东将帅,不惜挺身与数名御史相抗,最终导致了半个台省的官员去职,自己也外放辽东,此事的经过业已传遍辽东,如宗泽、花荣等人固然是满心感激,郭药师等辽东降人亦多得他以辽东为重,且历年多受他的指挥,于此怎不欣喜?
  宗泽接了旨,望了望高强,他却没有多少废话,肃容道:“辽东多事之秋,宗泽受命宣抚而不能毕其事,要相公在此劳心,愧不敢言!请相公入官廨升衙,待宗泽为相公解说辽东情势,并辽东将吏亦要参见相公。”说到这里,好似方想起旁边还有个童贯来,又加了一句:“与及童大王。”
  老爷子的臭脾气啊,好似这文官和宦官天生就是对头似的……对于历史上这两个集团的恩怨亦有所了解,高强自然晓得宗泽的肚肠,也不去理会,却把手一摆,笑道:“自然是要见见辽东将吏,却不必着忙,尚有诏书在此。郭药师、大忭、花荣、史文恭、栾廷玉、徐宁接旨!”说着从身后的陈规手中又接过一卷黄麻纸来。
  被点到名姓的六将慌忙出班接旨,听高强宣读诏书,原来是赵佶要招他六人进京面谒天子,俾可予以嘉赏。这亦是应有之义,象郭药师此类高级降官自然是要招往京城以观其人物,一面也可考验其对于朝廷的忠心,一面也给予高强这类朝廷派去的官员以充分的空间收拾地方,削弱当地的离心倾向。至于招花荣等人,却是因为当日高强在朝堂上称说他们功劳,赵佶大起兴趣,故而要将他们招至京城加以表彰。
  六将一一接旨谢恩,高强方向郭药师笑道:“郭节度心怀忠义,归义朝廷,其事业已为京中官民称颂多时,官家亦颇喜之,今番往京城必大有得益,下官这厢先恭喜了。”
  郭药师早从派在辽东的高强心腹朱武那里得了消息,当下也不敢说什么“历年多得相公照拂”之类的话,只是唯唯声喏道谢。
  高强漫点头,方来到花荣面前,却并未说话,只是与这位少年成名的将军对视半晌,忽地叹了一声:“花将军,一别六年,将军鬓边亦已染霜矣!辽东风雪不易!”
  花荣身上的甲叶忽的一阵轻轻响动,俄尔平息,方微笑道:“相公奔波南北,亦已清减许多了,花荣在辽东坐享其成,不能随相公大战平燕,委实有愧于常胜军的众位袍泽。”
  高强大笑,用力拍了拍花荣的肩膀:“你好得很,他们都很羡慕你哩!当日梁山招安将士之中,惟你一人得建节钺,又能为大宋辟此一方土地,从此青史留名,何其荣哉!”
  第十四卷 三朝北盟 第三九章
  事实上,辽东宣抚司的官署应该是在辽阳府,在旅顺口的只是宗泽初到辽东时的暂居之所,当宣抚司北移到辽阳之后,此处也就空了下来,在宗泽的计划中,本是要待旅顺正式立为军事基地后,将此处所为知旅顺军事的治所的。
  只是事与愿违,宗泽的全盘谋划才刚刚开了一个头,便因为朝中的变动,使他不得不交卸手头的一切而返回京城去。不幸中的幸事,今番前来接任辽东巡抚的高强与他共事日久,且有陈规等参议司官吏从旁协助,再加上宗泽自己留下来的辽东巡抚司属官亦是参议司出身,彼此间安然交接大抵无碍。
  “自下官到任辽东以来,数月间治下百姓与女真冲突不下百起,虏获女真男女四千七百余口,前后放还三千三百余口,尚有一千四百余人,分禁于沈州、银州、铁州等各处。唯此白于冲突,届是百姓自为,辽东官兵不曾参与其事。”宗泽坐在下首,向在当中端坐的高墙禀报自己的辽东治绩。
  这些事体高强早已知晓,便点头道:“然则那女真兵可有介入其中?”
  宗泽苦笑道:“相公容禀,那女真人皆以猛安谋克各领分地,其民即兵,改平时渔猎稼穑,战时便即从军,这边地上女真人更是旦夕不曾解甲,哪里分辨得清?只是那女真猛安以上将官亦不曾见过来。”
  高强微微点头,本想当面问问宗泽对于辽东局势的谋划,按照他对宗泽的了解,决计不是放纵手下在边境滋事而不能禁止之人,他必定是早已计算定当,只看女真如何应对自己而已。只是身边坐着好大一个监军童贯,似此机密之事他也不好问及。反正宗泽在辽东还是用的参议司那一套行事办法,自有文牍和书卷能够述明其谋略,待陈规等人去细细整理便是。
  哪晓得他不问,却自有人问,那童贯便即问道:“宗相公为本朝首任辽东巡抚,自亦有所规制。适才不曾听说宗宣抚有禁止百姓向女真拓地之举,反而遣兵将越界女真囚禁,谅来必有策略,进吾等奉命来辽东宣抚,自须悉知其中事,还望宗宣抚不吝赐告。”
  宗泽望了望高强,见他并无甚异样,方点头道:“某至辽东虽只半年。然查知众心,多有怨女真侵夺其故地,逼使百姓南逃者。方郭节度等镇辽东时,曾有屯田之举,计百姓丁口授田,然而北地历年战乱,逃来辽东之百姓甚众,计各地无地可授之百姓不下三万户,今皆仰赖宣抚司给食,此辈实怨女真入骨……”
  宗泽方说到这里,童贯便皱眉道:“本朝逢大灾时,往往寡民入厢军,给以衣食,加之劳役。则官私受其利,民亦可安。宗相公本朝循吏,所在有政声,何以见不及此?”
  宗泽微微皱眉道:“童大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辽东非素为大宋之地,其民亦非大宋之民,虽云纳土,听其推举百户、千户统之,所行者盖有类于唐初之府兵。历年大灾,辽东赖此粗安。虽千户以上亦只衣食得保而已。更无赋税之取,官中无有积贮。如何能寡民为军?”
  童贯身为郡王,又是作威作福惯了,听见宗泽说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怎不恼怒?碍着此间主帅毕竟是高强,宗泽又是他的人,姑且按耐住脾气,沉声道:“如此说来,辽东之乱徒为三万户民无处安身而已,若是朝廷能拨给粮饷,将之尽招为军,岂非天下太平,又何必与女真动刀动兵?”
  宗泽长眉一杨,正色道:“童大王久任西兵,如何不知君心民意?譬如我朝与西夏边境上,许多百姓并无统属,宋至则归宋,夏来则属夏,唯恋其土地不去而已,见势强者便折腰事之。倘使我朝尽数驱其入军,虽云给以粮饷,确实难获彼心,西夏倘若趁势来诱,战阵之上何敢望其为我大宋死战?即如现今,若使此三万户皆入厢军,虽给以衣食,然而彼皆道我宋人懦弱,不敢助彼与女真战,其势必当心怀怨望矣!”
  “此辽东之地多四方逃来之民,实情实一也,弱知我大宋唯务姑息,不敢与女真战,他日必当归于女真,战事一起,我恐辽东非我大宋所有也!”
  童贯又被顶撞,脸上挂不住,正要发作,高墙忙截道:“童大王素来之兵,岂不知其中得失利害?特以此知宗相公思谋而已!如今辽东纳土来久,想必宗相公亦难为无米之炊。”
  有他这么一搅和,童贯也不好再发作,却多少还要争些面子回来,悻悻道:“即是如此,亦可志仰朝廷拨给我粮,招彼入军便即无事,何必要生出许多事端,致使台谏有开边生事之疑?宗宣抚所言百姓民心,多属无谓,彼既怨女真入骨,自亦不会为女真所诱去。”
  高墙看宗泽又要不服,知道此老秉性刚强,历史上靖康初朝廷本有意命他为使者,与女真商议割三镇讲和,怎料宗泽公然放出话来,辞去惟有勒逼女真退兵,否则有死而已,岂可与自己手中割祖宗之地于人?这种狠话说出来,吓得朝廷惟有赶紧换人,免得被这种倔强货坏了和议。似这样的宗泽,为了辽东的长治久安,怎会顾及童贯的那点面子!
  当下只好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向童贯笑道:“今日天色已晚,童大王与下官坐了这些时日的海船,想来亦是倦极了,不如且饮了酒变安歇,明日再细细商议政事,如何?”
  童贯到底要给高强几分面子,何况现今朝廷经过重整,亲高强的势力依然强大,这宗泽回去之后多半是一根毛也不会少,自己现今怎么说也没有实权,何必与他争口舌之利?当下亦点头答应了,高强便叫开出酒席来,大家吃了一轮,便即回房安歇。
  说是安歇,其实辽东诸将当夜便尽皆被邀至武松营中,帐后转出高强,团团拱手道:“诸公辛苦,适才不曾饮得尽兴,某家无心睡眠,值得邀诸公与某再饮一场。”诸将闻言都笑起来,史文恭便道:“相公请酒。有多少便吃多少,少了那个碍物,更加吃得快活!”
  当下高强伸手相邀,先请宗泽坐了上座,诸将随后只坐了个团席,亦不拘什么大小。宗泽、吴松并六将,加高强自己和陈规,恰好做了团团一桌,
  高强举杯劝了一轮,待诸将齐齐饮了,方笑道:“童大王虽是宦者,亦在西兵中二十年,闻说甚得军心。乞是无谋之人?适才他说这话,某已知其意,乃是想要尽快解决辽东之事,倘使只招三万户为军,计厢军之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