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猎清 >

第115部分

猎清-第115部分

小说: 猎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孙家佣人,站在院子里看着配上了手枪的孙定边,在两个警卫员的保护下进门。众佣人都带着崇拜般的眼神道:“大少爷!”
    面对这些佣人的称呼,孙定边稍稍皱眉了一下,却很快道:“行了,我回来只待一会,你们有事都去忙吧!这段时间,辛苦诸位了!”
    没理会佣人们惶恐的表情,孙定连直接往自家大堂走去。看着有些泪眼婆娑的母亲,孙定边很快上前,给自家这位母亲行礼,当然也不会少了孙亭光这位父亲的。
    相比母亲开始唠叨,他离家这么近,怎么就不回来看看。身为父亲的孙亭光却道:“你个婆娘知道什么?这是人家的军规,吃人家的饭,就要服人家的管。懂不?”
    或许只有在子女或外人面前,这位性格很霸道的母亲,才会给孙亭光一点身为家主的面子。眼下儿子回来,孙亭光自然又拥有‘老子’的气势。
    似乎知道父亲跟母亲这种相濡以沬的感情,孙定边很快道:“娘,你不用担心,儿子在军营一切都很好。而且这次儿子回来,还配上了警卫员。
    现在我不在是连长,而是新兵营的营长,有资格配备两个警卫员。你以前不常说,儿子有当将军的命吗?
    按我现在手下管的人,放朝廷的部队里,至少也是游击将军了。你应该高兴,放心才是啊!儿子也长大了,娘真的可以放心些了。”
    一听这话,孙亭光也很意外的道:“什么?你当营长了?那官职不是跟葛营长一样了吗?”
    孙定边摇摇头道:“不是,我这个营长,还要归葛营长管。安民营,已经从今天开始,正式升格为旅。如果换成朝廷部队的编制,大概相当于一个镇吧!”
    看着儿子很高兴的神情,孙亭光也有些难以置信般道:“真想不到,这个刘营长的部队,既然扩张的这么快。不过,现在国难当头,手上多点部队也踏实啊!”
    对于父亲的称呼,孙定边笑着道:“爹,我这次被允许回家,就是代旅长来请你去趟军营。部队马上要开拨,百姓似乎有些担心,都聚集在军营外面呢!
    旅长说了,有关安民旅的军事行动,不能对百姓透露太多。如今这年头,谁也不敢保证,咱们镇子上没有一个老毛子的细作。所以,部队行动必须保密。
    但他不想让百姓误会,我们不管镇上百姓的死活,想让你去劝劝那些百姓。另外,我们虽然开拨出营,镇上还是会常驻一个连队,负责镇子的安全。
    另外其余部队,都有相应的防御作战任务。就算老毛子大军来袭,也必须先经过我们的防区。我们的部队并非逃走,而是替百姓挡在最前面。这点你跟百姓好好解释一下!”
    一家三口,几乎都跟安民旅牵涉颇深。而孙定边非常相信,以自家老子的智慧手腕,也很清楚眼下跟谁走才有活路。真投降老毛子,谁会理他一个小镇长呢?
    如今他已经成为代理营长,想想那个书比他读多的弟弟。虽然不知道情部况怎么样,可孙定边还是相信,自家弟弟不会混的比自己差。
    都说乱世出英雄,刘兴华是不是英雄,他还不敢完全确信。但他清楚一点,从进入安民旅到现在,他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部队的气氛让他很享受。
    以前跟人跑马帮,孙定边也算见过世面的人。甚至于,他最远的地方还到过关内。他看到的朝廷军队,那支不是巴不得吸人血的,打仗却都是极其无能的。
    尤其是那些官员,更是一个比一个贪婪。指望这样的人保护百姓,几乎是没什么希望。可在安民旅,从来没听说那个军官敢贪污军饷,甚至向士兵索要钱财都视为大忌。
    尽管训练真的很苦,可安民旅的伙食,那怕他都为之羡慕。从来没有过,吃肉都觉得有些吃腻了的时候。这种花血本的投入,让孙定边相信待在部队里,早晚有出头之日。
    听完孙定边的话,孙亭光也很快道:“嗯,既然刘营长,不,应该叫旅长了。既然刘旅长抬举你,那你就好好干。争取将来成为我孙家,真正的顶樑柱。
    从小你性子就活络,现在到了部队好好干,将来也许有机会,开彊封土也不一定。虽然我不敢说,这次你们能不能挡住老毛子。但我相信,肯去做总有希望的!”
    在孙亭光眼中,刘兴华同样是一个不易揣度之人。无论是他的练兵,还是他的财力,都令负责民政事务的孙亭光惊叹。镇上的物资仓库,从来就没见东西少过。
    从塔河守备营入驻到现在,镇上的基层建设就没停过。那怕附近的百姓,都开始迁居过来。塔河镇一样,能给他们找到地方住,能给他们找到做工的事情。
    一句话,只要肯干活,就不怕饿肚子。这样的情况,活了几十年孙亭光真的从未见过。甚至很多时候,他还能看到部队替百姓做事的场景。
    这样一支真正肯放下手段,跟百姓同甘共苦的部队。至少孙亭光很希望,这样的部队一直驻扎在塔河镇。这样镇上的百姓,才有真正的好日子过。
    眼下虽然局势艰难,可从儿子自信满满的表情上,孙亭光大概猜测到。那个年青却神秘的刘兴华,想必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即如此,他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让孙定边陪着想儿子的夫人聊了一会,父子俩再次一起出门。而孙家的佣人们,也很快听到大少爷又升官的消息。这对他们而言,无疑也是个喜讯啊!(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 战地广播系统
    等到孙家父子抵达军营的时候,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得知部队要开拨,不少百姓都显得有些担心,却也没人敢越过士兵划定的警戒线。
    在守备营进驻塔河之后,几乎隔一段时间便会张贴告示。一些军营的规矩,很多百姓都清楚。比如硬闯军营的警戒线,得到的结果就有可能被士兵当场击毙。
    那怕百姓想了解,部队为何在这个时候离开军营,却依然不敢冲越警戒线。毕竟,站在警戒线里面的士兵,已经三令五申强调过,踏过警戒线的严重后果。
    现在看到孙亭光出现,不少百姓立刻道:“镇长来了,大家赶紧让让。还是让镇长替我们进去问问,为何这个时候部队离开呢?他们走了,镇子安全怎么办呢?”
    望着聚集在这里的百姓,还有七嘴八舌询问的百姓。孙亭光略显严肃的道:“你们做什么?都围在这里,没事做了吗?大营,也是你们能随便冲撞的吗?
    行了,大家都赶紧散了。人家部队有部队的规矩,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要象你们透露吧?这是军事机密,让老毛子的细作听了,那部队还怎么打老毛子呢?
    如果谁还继续赖在这里,我就真把你当成老毛子的细作了。何况,你们听谁说的,部队会全部撤走呢?这次撤离的只是一部分部队,镇上还是有部队保护的。”
    软硬兼施之下,本来就是凑热闹的百姓。很快就走了个干净。这年头,真被当成老毛子的细作抓进军营,谁知道后果会是什么样子呢?
    原本有些担心的百姓。见大家都离开了。再死撑着,自然没什么必要。而真正别有用心的人,也不想过早的暴露。同样跟在最后一批人中,离开了军营外面。
    可他们并不清楚,在这群百姓之中,同样有几双眼睛盯着他们。这些人,都是安民旅情报部门的人。他们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清查这些别有用心的人。
    那怕塔河镇这段时间,来了不少从各地涌来的百姓。可有镇上专门管理移民的镇公所配合,每个百姓的情况。情报部门的人都心里有杆称。
    如果发现谁情况不对劲,便会重点盯防。一旦发现,对方有刺探军事情报,或者蓄意破坏当地安全的情况。便会立刻着手抓捕。只要证据确凿。这些人最终的结果便是被枪毙。
    来自后世的刘兴华,非常重视反间谍的工作。尤其在战争状态下,一个间谍的作用,很多时候都比一支部队大。在这方面,他同样下了大力气去建设。
    看着军营外的百姓散去,孙定边首先上前,朝负责执勤的哨兵排长道:“奉旅长命,邀请塔河孙镇长入军营一叙。还请放行!”
    排长同样很尽职的敬礼道:“孙营长,旅长正在营部等候。烦劳你顺道将孙镇长,直接带到那里吧!”
    ‘多谢!辛苦!’
    同样很客气的回了一个军礼,孙定边将父亲直接带进军营。不多时,便将父亲带到刘兴华办公的营部。给刘兴华复命之后,孙定边很快便提前离去。
    今天他开始代理新兵营长,部队除了换装之外,还需要开拨出营,事情还是比较多。如果不去盯着点,他也怕出现一些问题。
    虽然他心里清楚,能当上这个代理营长,很大原因是看在自家父亲的面子上。可既然刘兴华信任他,那他就必须把这个营长当稳,不让别人看他的笑话。
    望着离开的孙定边,刘兴华笑着道:“孙镇长,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啊!定边,是个将才!好好打磨一下,我相信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面对刘兴华对儿子的称赞,孙亭光同样心里高兴,嘴上却道:“那还要大人多提点他一一下才是!这小子,从小性子就不踏实,当了兵性子似乎沉稳了不少。”
    这倒是实话,成为军官之后,孙定边也很严格要求自己。能多普通一兵,完成这么快速的蜕变。若没什么本事服众,相信刘兴华想提拔他也不太可能。
    双方闲聊了几句,刘兴华很快道:“孙镇长,相信定边已经跟你说过,部队开拨是跳到外围实施阻击。如果放老毛子进来,只怕镇子就不得安宁。
    百姓心里有想法,也是很正常。却不能,让有心人给挑拨,中了他们的离间之计。越是局势紧张之时,我们内部就必须稳定。只有家里安稳了,我们在外面才踏实。”
    同样明白这个道理的孙亭光,很快道:“请大人放心,老朽下去之后,会跟镇里百姓宣传这方面的事情。让他们知道,不要跟外人轻易说部队的事情。”
    见孙亭光明白这些事情,刘兴华很快道:“孙镇长,今天特意把你叫来。是要跟你说一件事情,就是我打算在全城,派人安装几个广播,让你平时给百姓传播些消息。
    如果你不懂广播是什么,那你应该听过,我们军营里的那个大喇叭。而我想替镇上装的,就是这种大喇叭。在镇上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几个地方安装,让百姓也能听听国家大事。
    往后每天早上跟晚上,我会让部队的人,给你送去最新的军事进展情况。当然,出于安全考虑,我想广播的内容,都必须是跟百姓还有军队息息相关的。
    就比如,我们前线的将士打了胜仗,那就需要你老通过广播将这消息透露出去,让镇上的百姓也跟着高兴一些。另外,以后有什么告示,也可通过广播的形式传达。
    当然,我想布设这种广播最终的打算,便是前线部队失利的情况下。通过广播的形式,让镇上的百姓得与提前转移。这样一来,就算镇子被老子占了,百姓也能免于遭殃。”
    确实如此,在刘兴华看来,后世那种村村通的广播。如果能提前用上,对于管理镇上百姓,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有什么事,都可通过广播向百姓宣传。
    而孙亭光听到这话,自然很高兴的道:“大人仁慈,老朽代全镇百姓,谢过大人!”
    其实对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