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猎清 >

第269部分

猎清-第269部分

小说: 猎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相比他们的事情,如何处理光绪,也是不少人期望看到的事情。可先前入城时,刘兴华与光绪的相谈甚欢,让人觉得光绪这条命想来是保住了。
    未来他会怎么样,是继续被幽禁在京城,还是被东北军放到其它地方生活,同样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至于清廷的国库,此刻同样被一军一师给看管了起来。
    很可惜,若大一个朝廷的国库里面,存储的白银只有区区几百万两。而刘兴华也清楚,皇家的内务府银库,储存的金银或许更多。
    而有过他的警告,此次慈禧虽然还是享受到太后礼仪下葬。可她的陪葬品,相比以前的历史无疑简漏了许多。王公们自然觉得刘兴华太过份,偏偏光绪却非常支持。
    对光绪而言,慈禧一死了之,还能享受到一国太后之礼下葬。那他这位皇帝呢?他已经修建好的陵墓,想来是没办法睡进去了。这对他而言,何其的不公平呢?
    生前已经享尽荣华富贵,死后又想再奢侈一把,光绪也觉得不公平。有刘兴华当恶人,光绪同样不会拒绝帮帮场子,让慈禧少获得一些死后的风光。
    当刘兴华跟清廷王公,还有出城的欢迎的文武大臣,一一握手见礼之后。刘兴华还很亲民般,跟路旁迎接他的百姓挥手示意并亲切问好。
    有些年迈的长者,刘兴华甚至会亲自给他们握握手。这样的举动,让出城看热闹的百姓,也感受到刘兴华身上,那种真正让他们觉得舒服甚至激动的气度。
    伴随着刘兴华在贴身警卫的保护下,同光绪并肩走在一起,往京城里面走去。那些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也同样跟着人流进入京城。
    看着尾随而来的百姓人潮,刘兴华也交待一师师长,安抚百姓不要继续跟随。便带着警卫团,随光绪跟张之洞等人,踏进已经被一师搜查过一遍的皇城。
    来到光绪以往议政的金銮殿,看着那张代表九王至尊的龙椅,刘兴华也清楚。那张椅子很诱人,多少枭雄为之把命都葬送在上面。
    就在众人觉得,刘兴华会去坐一下龙椅时,刘兴华却道:“仁怀,就搬几把椅子来。这么大一个地方,就那么一张椅子,怎么坐的下这么多人呢!
    张老,除了王公之外,其余的文武大臣都退了吧!至于将来如何处理他们,等新政府成立之后,会有相关的政策出来,让他们安心在家待着就好。”
    这话说出之后,众王公也清楚,接下来就是刘兴华宣布,对他们处理意见的时候。从这番话里,王公们似乎意识到,刘兴华似乎不想称帝啊!
    如果他想称帝的话,先前那张龙椅只怕他就坐下去了。而张之洞听到刘兴华的话,大手一挥那些文武大臣,全部乖乖的退出太和殿。
    至于接下来,他们会承受何种命运,那也只能静候处理。心中无愧的,他们自然用不着担心东北军秋后算帐。心中有愧的,也只能继续接受一段时间的心理煎熬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态,也许最合适不过。而没多久,许仁怀就让警卫员,在若大的太和殿中,摆出一个圆桌形的会议厅。
    就在这个时候,刘兴华却道:“仁怀,在主位上多摆张椅子。”
    ‘是,大帅!’
    虽然不明白是何用意,但这样议事的场面,还是让王公们觉得。刘兴华看上去,也不像传说中那样咄咄逼人。相反,此刻的刘兴华看上去,似乎很面善的一个人。
    那么接下来,刘兴华又会如何处置他们呢?这才是这些被留下的王公们,最为关注的事情啊!毕竟,这关于到他们的身家性命,想不关注都不行!(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对光绪的安排
    放着高高在上的龙椅不坐,进入太和殿的刘兴华,却让手下官兵从其它宫殿搬来椅子桌子。临时拼凑出一个会议桌,就摆在这昔日文武大臣上朝的太和殿中。
    看着首位摆放的两张椅子,这些爱新觉罗家族的王公们,多少清楚那位子不属于他们。可多出来这桌椅子,是给光绪还是给谁准备的呢?
    就在众王公好奇之时,刘兴华笑着伸手道:“各位请坐吧!载湉,你与我一同坐首位吧!那张椅子,看上去豪华高贵,却让人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不好!”
    ‘多谢大帅!’
    听到刘兴华的邀请,光绪也没拒绝邀请,道谢之后便找了一张椅子坐下。而刘兴华两人下方首位,自然留给了张之洞,剩下一张则留给了跟刘兴华一起来的葛依乎。
    在他上桌之前,刘兴华笑着道:“葛依乎,东北军一军中将军长。未来京师一切军政事务,都归他管辖。希望各位王公,都认清楚一下他。
    未来你们在京师,若遇到什么难处,都可以找他替你们解决。当然,未来你们在京师的起居饮食,也将由第一军负责。说白点,他未来或许会是你们的衣食父母。”
    这话说的众人一愣之时,葛依乎却很平静的坐了下去。对于葛依乎而言,或许他做梦都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一天。同皇帝共桌,在太和殿开会。
    待其它王公陆续就坐之后,刘兴华也没多废话,很直接的道:“把各位王公留下。想必诸位也知道我要说什么。那我就有话直说,各位王公洗耳恭听就好。
    第一。我不会称帝,我会组建民主政府执政的国家。邀请全国有志之士,一同为国家的强盛出谋划策。所以说,自载湉之后,我们这个国家或许永远不会有皇帝了。
    第二,关于如何处理你们的事情,我只能大概讲一下我的意思。载湉悬崖勒马,主动退位避免天下大乱的情况发生,于国于民都有功劳。
    但功是功,过是过。该他承担的责任,他一样需要承担。但我会责令,相关调查跟处理部门,给载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跟他家眷的生命,未来也不用担心。
    载湉,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也有什么说什么。未来五年之内,你都需要留在京师。而我们现在坐的这些宫殿。未来我也不会住进来,我会将它变成历史博物馆。
    至于你的话,我也将来你应该不会再想着进政府为官吧?既然如此,我倒给你找了个差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在我看来,那个工作很适合你!”
    ‘大帅有话,但说无妨!’
    清楚时至今日。自己已经不是大清朝的皇帝,而是一个失势的末代皇帝。能保住这条小命。已经算是很庆幸了。毕竟,末代皇帝的下场。以往都不会太好。
    见光绪似乎很老实,有点无欲无求般的感觉。刘兴华也清楚,摊上这么个事情,光绪其实也蛮悲催的。可不管如何,他至少能幸运的活下去。
    虽说光绪跟历史上一样,依旧没有子嗣。但在刘兴华看来,他应该没什么问题,也没听过他在后*宫的事情上太过放纵,没子嗣只怕事出有因啊!
    ‘未来整个皇城,都将实施就地保护。那些宫女要么遣送回原籍,要么由新政府另行安排她们的工作。至于太监们,未来新政府也会妥善安排。
    我给你安排的工作,就是保护这幢皇城,另外编撰整个清廷史书。说简单一点,就是让你负责修清朝史书。这也算是,给你一个告慰祖先的机会。
    至于你跟你的家人,也就是你的那些嫔妃,我个人希望你不要留太多。未来新政府,会负责你们的饮食起居,但我还是希望,你们都能融入到普通人当中。
    只有真正带领普通人的生活里,你才会真正体会到,做为普通人的快乐跟疾苦。等你什么时候,真正明白当皇帝不如当普通百姓的时候,我就特赦给你完全的自由。’
    并没隐瞒短时间,不会给光绪真正自由的刘兴华。在这个时候,也用不着隐瞒什么。在国内政局未稳之前,他不会给任何人制造混乱的机会。
    前世光绪死后,溥仪接位之后,那怕退位也给了岛国一个扶持傀儡的机会。现在光绪还活着,那怕他宣布退位,依然难保有人会拿他复辟搞乱天下。
    让光绪负责修撰清史,即给光绪一个工作的机会,又让他名正言顺替祖宗们修史。有这样一份工作,相信对光绪而言,也是个告慰祖先的机会。
    听完刘兴华的安排,光绪很感谢般道:“多谢大帅!”
    说完关于光绪的安排处置,刘兴华才望向那些王公道:“至于诸位,相信你们应该知道,我跟那些革命之人不一样。那怕我对你们当中某些人,同样痛恨至极。
    可清廷已经结束,你们未来也不可能继续拥有特权。若是你们想得到新政府的宽恕,必须将历年所贪之脏款全部交纳出来。这样也算,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不要存在什么侥幸之心,你们都应该清楚,东北军的情报能力超乎你们的想象。那怕你们当中某些人,将所受贿的脏银都存储进洋人的银行,我也多少知道。
    我不会强求你们交纳多少脏银,我只相信情报部提供的信息。如果你们交纳的脏银款项,低于情报部所调查到的数额,后果相信你们都清楚。
    对于未来你们的话,我也不会让你们连生活都成问题。只是你们王府中的佣人,必须全部解除奴隶合约。如果有人,愿意继续跟你们生活,同样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
    还是那句话。我不希望未来有什么特权官僚在这个国家。那怕是我,将来你们也可以监督。只要你们觉得。我的生活跟你们以前一样,你们随时可以弹劾于我。”
    破财消灾。自古有之。要钱还是要命,就是刘兴华给这些王公的选择。如果他们真觉得,贪污的钱东北军调查不出来,刘兴华会告诉他们后果有多严重。
    听着刘兴华的话,坐在下方的奕劻无疑最紧张。先前刘兴华虽然没点名,却是看着他说出的那番话。这也说明,东北军了解奕劻的情况。
    看着这些王公,都表示会吐出历年所贪之脏银。刘兴华又道:“各位王公应该都清楚,我治下同样有不少八旗出身的将领跟官员。他们都是有才干之人。
    未来你们的子女,只要你们能得到特赦的机会,都能享受同等的地位。这也意味着,你们的子女,未来同样能当官甚至从事其它职业,不会有人岐视他们。
    或许不用我多说,国内巴不得你们死的人不少,想跟你们秋后算帐的人同样不少。没有我的特赦令,没有新政府的宽恕。你们未来会过的怎么样,想想你们应该都清楚。”
    听着刘兴华平静的说出这些话,王公们同样觉得心惊胆战之余,心里也多少有些庆幸。至少刘兴华的这番话。让他们知道命应该能保住了。
    等到刘兴华说完这些话,奕劻有些小心的道:“大帅,如果我们得到特赦。那未来我们是必须留在皇城?还是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地方生活呢?”
    这个问题也确实问出不少王公的心声。而刘兴华很快道:“三年之内,你们不许踏出京师。如果非要出行的话。必须得到新政府的同意。
    至于你们的子女,只要得到特赦令,我可以不限制他们的自由。只是我个人觉得,你们最好还是待在京师生活。在这里,至少不用担心出什么生命危险。”
    对于王公们而言,这个回答虽然有些失望。可听到刘兴华,不限制他们子女的行动,王公们又觉得长松一口气。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更多也是为子女考虑。
    待在太和殿,陪着这些开始畅所欲言的王公聊事。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