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142部分

大明1937-第142部分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线电呼叫器摆在一旁,不断传出现场士兵们“打下南京,快活十天”的呐喊。周围的将领们听着狂野的呼声,看着皇上,脸上都有些尴尬。

第四卷 虎踞钟山 “皇上,”刚当了第八集团军司令的富察永贵陪笑道,“弟兄们进了南京,是不是还要约束一下的好……”

广武仍旧端着望远镜,无表情地道:

“不需要。这是朕许给弟兄们的。”

“……皇上圣明。”

永贵退下不说了。

另一个少将参谋大着胆子奏道:

“皇上……咱们是在国联有席位的,这样似乎不利于……”

广武拿下望远镜,转脸盯着他。

那少将参谋脸一白,“嗻”了一声,低下头冷汗直流。永贵连忙训斥道:

“皇上金口玉言,你又来胡说什么……”

广武冷笑道:

“国联?日内瓦?呵呵!你们知道摆在咱们面前的是什么?……那是江南半壁!半个中国!那是大清列祖列宗,三百年来未完成的事业!……跟这比起来,国联算什么?日内瓦算什么?”

他手臂一指:

“长江那边,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一旦拿到手,我们大清就有了几倍长的海岸线、成百上千的良港!雄厚十几倍的造船工业!由广东向南,可以直指南洋!全世界蕴藏第一的有色金属矿藏!造装甲、造穿甲弹靠什么?靠钨!南明有多少钨?地球上的百分之八十!

“……你们明白么?一旦拿下南明,中国统一,我们陆地上可以和苏联抗衡,海上可以和日本叫板!我们就是东半球的第一强国!……和这一切比起来,国联算什么?啊?日内瓦算什么?啊?”

几个将领听得呆呆的,似乎被感染了。他们同时大喊道:

“皇上圣明!”

……

定淮门的6号弹药库大爆炸,电力系统被完全摧毁,又震裂江堤,长达一千多米的地下工事完全被淹,防线缺口长达三公里。

三公里内完全没了电力。大炮无法装填,装甲炮塔无法升降旋转,工事内无法通风、无法照明,充满了火药燃烧后的硝烟和二氧化碳,而且一团漆黑。

很多地下隧道里,水泥墙壁上犹刷着摘自女皇演讲的标语:

“我们的工事完好无损,依然坚强!”

“我们的战士枕戈待旦,期盼着向清虏讨还血债!我们的机枪蓄弹待发,等待着着再次收割清虏的头颅!”

但是已经跑得没有人了,只扔得满地杂物。

不少工事背后都出现了清兵。他们扛着火焰喷射器、拿着手榴弹,不怎么费事的就拿下一个又一个工事。

现在缺口两边的守军也在哄传“防线破了,防线破了”,人心惶惶,根本没人有心思抵抗了。明明自己这里没有水、也没停电,却已经开始大批惊慌失措,很多机枪堡里的兵都扔下枪往回跑了。

三十多公里的南京防线面临整体崩溃。

这些防线上的部队,都是南明长期专门训练的“要塞师”,区别于野战部队的。他们主要被训练为凭借坚固工事进行战斗的士兵,每个人都是优秀的炮手、观测手、机枪手,而且可以相互替换。哪怕一个勤务兵、通讯兵,都可以在机枪主射手阵亡后,摇身变为合格的机枪手,继续射击。但是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一旦面临短兵相接,他们绝不是敌人野战兵的对手。

溃逃从定淮门的三公里缺口开始向两边蔓延,很快缺口扩大到五公里、六公里……

江边筑垒区离南京城墙只有几百米,现在大批守兵被清兵追赶着,拼命翻过倒塌的城墙,往市区里跑。跑的慢的被清兵追上,直接就是一刺刀扎死在地上。

背后江边,一座又一座的堡垒插上了清朝的黄底蓝龙旗……

明军混乱,清军也混乱。混乱的清军追着混乱的明军,一直追进南京城墙,进入定淮门一带的市区。

本来秦淮河作为护城河,是环绕着南京城墙下的,但现在城墙倒塌,窄窄的秦淮河堆满了城砖废墟,不管是明军溃兵,还是清军溃兵,跳两下就过去了。

有零星的守军凭借着城墙废墟,把着机枪抵抗,但很快就淹没在清军迫击炮的爆炸中了。

进入南京市区,清兵便分散开来,不再穷追明军守兵了。传说中的“花花金陵”终于展现在他们面前了。每个清兵都兴奋的怪叫着,私下搜寻着自己的目标:

商店、豪宅、女人……

可惜南京市区东侧,由于连日的炮轰,已经是一片废墟了。他们搜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加上指挥官跟进,散乱的清兵开始整队恢复建制,沿着古平岗街道和水佐岗街道,向市内推进。

突然,最前面的清兵发现,远处废墟后面,刚才狼狈逃过去的明军现在又红着眼睛、呐喊着反扑回来了。

“机枪准备!……射击!”

清兵队形散开,纷纷卧倒开火,一门重机枪被拖上前来,机枪组就位,开始“哒哒哒”地扫射。

眼前的残败明军嚎叫着,端着刺刀直冲过来,根本看不出刚才还在逃窜。

清军放了两轮步枪后,站起来呐喊着冲上去,开始肉搏。很快,这些明军要塞兵纷纷倒在刺刀下,剩下半数狼狈逃窜。

一个清军连长摘下钢盔,摸了一下头皮,哈哈一笑,挥手道:

“前进!”

但他立刻就惊奇地看到,逃回去的明军第二次从废墟堆后疯狂的冲回来,悲愤的叫喊着,咬牙切齿的扑上来。

“咦?”清军连长赶快戴上钢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怎么了?怎么都跟疯了似的?”

他眯着眼睛盯着前方的废墟堆。这大概是一座倒塌的二层楼房,正好把这条街道给封了。

四周的喊杀声和爆炸声中,他隐隐分辨出一种刺耳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就在废墟堆后面。好像还有扩音器的声音。

难道南明的宪兵队来了?……不会吧,刚才防线上,南明宪兵不是也跟着逃么!现在已经攻入城内,按理说最苦的仗已经过去了,现在应该是南明总崩溃的时候了。

那种刺耳的声音越来越近,头顶开始“嗖嗖”的呼啸。

子弹!那是机枪声!

清军连长吓了一跳:机枪声应该是“哒哒哒”的,这怎么那么难听,跟锯木头似的?

随着“锯木头声”越来越近,越来越震耳欲聋,某种发动机的声音听到了。还有“吱吱嘎嘎”的、砖瓦被压碎的声音。

面前的明军残兵又被消灭殆尽。周围的清兵拄着布枪,大口喘着粗气,都盯着十几米外的瓦砾堆,又相互看着,纷纷有了不祥的预感。

对面古怪的机枪声停下了,发动机声和扩音器声清晰起来:

“……我们是帝国人民卫队……命令防线守军停止后撤,立刻返回防线……命令你们不得后退一步,否则格杀勿论……我们是帝国人民卫队……命令你们……”

紧接着,“轰隆”一声,废墟顶上塌下一块,尘土飞扬。一辆坦克吼叫爬上废墟堆顶,停在那里,居高临下,两挺机枪吐着火舌。前部装甲上,人民卫队明黄色徽标上,是一柄刺目的黑色利剑。

下面清军瞬间躺下一片尸体。

在炮塔顶上,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车长拿着对讲机大声指挥,接着炮塔转动,47毫米炮管压低,慢慢瞄着。

一声巨响,炮管吐出烟火,逃跑不及的清军连长和两个清兵捂着脑袋栽倒在地。

坦克猛地喷出青烟,从废墟顶上扑下来,机枪扫射着向前冲。随即废墟后呐喊响起,几百个被截住的防线守兵跟在坦克两侧,端着枪向丢掉的防线方向挺进。

第四卷 虎踞钟山 第50集 软禁女皇

高高的江滩上,硝烟弥漫,对岸清军的炮弹不断落下。

一辆装甲运兵车停在城墙下,指挥官吹着尖利的哨子,十来个士兵从车上跳下,散开卧倒。一挺“啄木鸟”机枪架在土坡上,居高临下,准备射击。

背后就是残破的南京城墙。脚下几百米远,就是筑垒地区,再往前,就是开阔的江面。

这里是定淮门南五公里处。这里明明还没有被攻破,但防线守军已经出现部分溃逃了。守军自己的宪兵弹压不住,甚至有的宪兵也跟着逃跑。

下面一个清兵也没有,却不断有明军守兵从坑道中爬出来往上跑。

城墙下的人民卫队机枪手压低枪口,瞄着越来越近的溃兵,等待着长官的命令。尽管钢盔下的目光冷冷的,但手都有点颤抖。虽说是逃兵,毕竟是自己军队的人啊。

装甲车上大喇叭的声音飘荡着:

“我们是帝国人民卫队,命令你们立刻返回战斗岗位……陛下还在南京,你们不准再后退一步,违者格杀勿论……你们的防段并未丢失,主动放弃格杀勿论……我们是帝国人民卫队……”

下面的溃兵越跑越近,听到广播都有些犹豫,站住了望着上面远处的装甲车,和飘扬着的黄底黑剑军旗,不知道是继续跑还是回去。

后面的溃兵也跟上来了,看到前面的人不跑,也站住喘粗气,纷纷问道:

“怎么回事?”

“是啊,怎么了?”

“人民卫队的!不让跑了,说格杀勿论!”

“跑啊,不跑傻子!北边没跑掉的都死了!”

刚说完,头上一阵刺耳嘶叫声,脚下的泥土炸起一溜灰尘。

溃兵们都吓呆了,望着上面,远处的机枪冒着青烟,一个人民卫队军官挥舞着手让他们回去。

这时,远处装甲车的喇叭里“格杀勿论”的命令停下了,一个军官拿着话筒现场喊道:

“统统回去!……清虏皇帝已经放出话来,拿下南京烧杀十天!现在你们扔下枪逃跑,很快南京城里就会躺满尸体!……不止南京,很快你们的家乡也会一样!……现在女皇陛下还在南京,要靠你们来保卫!如果你们还是个大明军人的话,如果你们还是个男人的话,现在立刻回去战斗!……作为同样的大明军人,我不想处死你们!我更不想鄙视你们!……快回去!!!”

“拿下南京烧杀十天”、“你们家乡也会一样”这两句话几乎一下子就让所有的溃兵醒悟了。他们相互看着,拔腿就往防线上冲去。

人民卫队军官摘下帽子,摸摸汗津津的头发,长出一口气。一旁的机枪手也埋下头,暗自庆幸。

在人民卫队的严厉督战下,防线缺口两侧的守军恢复了顽强的战斗,定淮门的缺口没有继续扩大,整个南京防段避免了全线崩溃。

……

恐慌已经蔓延到了紫金山要塞里。

清军已经进南京城的消息,让这里一团混乱。要塞里的宪兵已经全换成了朱佑榕的禁卫军。他们戴着钢盔、手持冲锋枪,整齐地站在中央指挥厅里,纹丝不动,目不斜视,给这个慌乱的大厅里带来一点稳定感。

朱佑榕在自己房间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她知道自己这个状态根本不能到指挥厅离去,所以只是让侍女每隔一会儿去指挥厅里取回最新战况报告。

旁边郑恭寅、郑玉璁、李夫人都坐在那里,焦急的盯着她。他们是来这里劝说朱佑榕离开南京的。当初沈荣轩让朱佑榕住进紫金山要塞里,一方面是这里难以攻破,即使南京全部沦陷,要塞也固若金汤;另一方面就是紫金山要塞和长江防线的交通隧道相连,危急关头可以通过防线隧道撤到别的城市。

但现在南边的通道已经被切断了。清军在南京和马鞍山之间的子母洲已经形成了突破,那一段防线失守了。而且定淮门这里,又有一千多米被水淹掉了。现在向南去马鞍山已经不行了,要走的话,只能向东去镇江。如果清军在南京和镇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