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742部分

大明1937-第742部分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鼎铭微微一笑,说道:

“挺之,那你的意思呢?”

向小强一怔,然后嘻嘻哈哈地笑道:

“你看,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下了对日海战的大战略——以潜艇战为主,那么一切都要围绕这个战略来进行啊!你看,起码得在造舰资源调配上,多倾向潜艇一些吧!……不敢说以潜艇为主,起码不能每个月就这么可怜的十几艘吧!”

熊鼎铭哈哈一笑,果不其然。他看了一眼潜艇部队司令齐晓峰,齐晓峰也在微笑着,微微点头。而向小强的两位夫人秋湫和秀秀,也在点头。在座的三位艇长表现的最规矩,只是微笑着低头喝茶,但那个表情,也都和两位向夫人差不多。

熊鼎铭笑道:

“挺之啊,你是不是想说,应该把驱逐舰和巡洋舰的配额拿掉一部分,转给潜艇啊?”

向小强赶紧笑着摆摆手:

“不不不,那哪能。驱逐舰和巡洋舰这都是好东西,用处大大的,本来就不够呢,不能减少。依我说啊,要减,咱们就再减掉一艘战列舰。”

不光熊鼎铭,就连齐晓峰也吓了一跳:

“什么?还减?一艘都不留了?”

向小强笑道:

“嗨,索性一艘都不留了。战列舰这东西,成本太高,性价比太低,又太刺激人。你多造一百艘潜艇,别人不见得多在意。你一艘大战列舰一上船台,一开工,立马举世瞩目,多少个国家都跟着受刺激,人家的造舰计划立马也得作出修改,多增加个一艘两艘的……特别是日本,那非得再勒紧裤腰带,跟我们造舰竞赛大升级不可。造舰竞赛这玩意儿可是无底洞,多少钱都能扔进去。”

熊鼎铭摇摇头,苦笑着叹道:

“挺之啊,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大明再怎么说也是海权大国。水面舰艇这一块绝对不能弱。特别是现在不但面临一个吨位问题,还面临着更新换代问题。现在条约期刚过,好几个国家都在上马新型战列舰,替换二十年代的老战舰。而我们的战舰,还全部是一二十年代的老式战列舰。现在不造新舰,仅靠着改装凑合,将来日本造出了几艘新战列舰,我们的老古董和人家碰上,后果不堪设想。挺之,这个你总理解吧。”

向小强也笑道:

“熊大人,我也没说不造大军舰啊。我们不是在造航空母舰吗?让日本去造战列舰好了,我们就来造航母。同样的钱、同样的人力物力,他们造一艘,我们能造两艘三艘。何况,将来他们的战列舰碰上我们的航母,小日本花再多的钱,也都是往海底扔的。航母面对战列舰,痛宰起来是多么的轻巧,诸位不也都看到了吗。”

熊鼎铭被他说的哑然失笑,不过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他笑道:

“好吧,留不留战列舰,这个先搁在一边,先不说了。假如……假如啊,这么大的一艘战列舰撤掉了,空出的大型船台又干什么去?总不能用来造潜艇吧?”

向小强笑道:

“那好办啊!咱不是说了吗,造航母用啊!只要把这艘战列舰换成航母,那么预算和各种资源至少能省下一半来,搞好了能省下60%来。那么把这部分剩下的拨在潜艇上,这总不过分吧?哈哈……”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146集 生化攻势

向小强一顿盛宴款待,再加上一顿煽呼,也确实起到了不少作用。

潜艇部队司令齐晓峰不用说,他本来就是潜艇派,他恨不得把所有配额都拿来造潜艇才好呢。就是海军总参谋长熊鼎铭,他听着向小强的话一方面觉得很有道理,另一方面也颇为感动。在他看来,向小强身为一个陆军将领,却几次三番地搭上自己的时间、精力,来说服海军高层接受自己的主张……而海军毕竟是海军,海军这边取得再大的胜利,他向小强也得不到什么直接好处。要是向小强把这些精力拿来经营陆军那边、把和自己吃饭的时间拿来和唐云生吃饭、甚至拿来去追陛下,那对他的前途好处可大得多。

而现在向小强自掏腰包请那么多海军的人来家吃饭,绕了那么多圈子、花了那么多心思,就是为了海军能接受他的一些想法,而他认为这些想法对大明有极大的好处……这样的人,要是大明再多一些,那可太好了。

熊鼎铭回去后思考了很长时间,决定站到向小强这边来,以海总参的名义向海军部提出请求,把最后一艘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取消,改成同吨位航空母舰,然后把剩下的预算和资源全部拨给潜艇。潜艇战困死日本的战略,熊鼎铭是赞成的。他也看到了航母面对战列舰时的巨大优势。他决定赌一把,把宝都押到航母上去。

假如……今后真的发现战列舰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地方,那也不是不可以弥补。到时候日本肯定要赔款。而日本到赔款求和的份上,肯定也是打得国库空虚,没多少现款赔偿,自然少不了用几艘大战舰来抵账。这比自己造合算多了。

……

第四天,东方集团军群南路已经推进到了日本海边。从而,彻底把乌苏里江以东的这一远东狭长地区分割成了两半。南边的重镇海参崴,彻底成了孤城。而向南撤入海参崴一代的两个苏军步兵师,也和海参崴一道,被围困成了孤军。

明军的潜艇正不断地往日本海抽调。现在已经有二十多艘潜艇如狼群一样,虎视眈眈地围在海参崴外海。一旦有任何船只驶出海参崴、或者想从外围驶进海参崴,都很容易被潜艇发现。而明军潜艇部队现在已经接受了海总参的命令,开始按照“狼群战术”模式作战。也就是大胆地进行无线电联络。

某艘潜艇一旦发现敌船,就尽量展开攻击。如果能追上、击沉当然最好。如果距离太远追不上,那就用无线电通知前方的其他潜艇,告知有这么一艘敌船正在向你方靠近,航速、航向、目前位置等等。前边的潜艇就会根据这些信息,提前埋伏在这艘船的预定航线上,再一次进行攻击。

这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狼群战术”。因为对方还没结成“群”。等到对方认为单独航行损失太大、开始结成船队、并派军舰护航的时候,那么潜艇的“狼群战术”也会正式展开。那么一旦一艘潜艇发现船队,就不仅仅是通知前方潜艇截击那么简单了。而是召集附近的多艘潜艇靠近船队、尾随船队,到夜里开始集团屠杀。

日本海虽大,但是能用的大型港口也就海参崴一个,不管是围困海参崴也好、防止日本支援苏军也好,只要看住海参崴就行了。明军这几十艘潜艇也算是能看得住。只是其他海域潜艇被抽调的厉害,太空虚了。不过现在一切以拿下苏联远东、消灭红旗远东军团为首要目标,封锁日本,也只得暂且放一放了。

30日当天,明军轰炸机发现,海参崴港口的货船正载着士兵出港,沿着海岸线向北航行。明军长春司令部马上明白了:这是苏军打算用海运的方式,让被合围的军队进行机动,用海路运到北边去,和其他主力会合。

明军司令部立刻命令调集俯冲轰炸机,轰炸这些运兵船。同时南京海总参也调几艘潜艇北上,在北方海岸线海域部署出200公里。因为北方海岸线平直,没有港口,也基本没什么城镇,自然也没有岸防火炮。潜艇可以大胆地靠近海岸线。

果然,到了5日,一天半的功夫,俯冲轰炸机炸沉了两艘运兵船,潜艇击沉了两艘运兵船。海参崴开出去的四艘运兵船无一幸免,差不多一个师的苏军士兵和武器装备葬身大海。伺候,海参崴再没开出运兵船来。剩下的一个苏军步兵师也断绝了海路突围的念头,就呆在海参崴外围布防,固守海参崴。

而这也正中明军下怀。反正明军不打算强攻了。海参崴弹丸之地,聚集的军队越多,粮食、淡水消耗得越快,需要围困的时间越短。

海参崴的淡水,绝大部分都要靠从这里入海的“拉兹多利那亚河”供应。海参崴也有海水淡化厂,但是产量绝不够那么多人喝的。这条拉兹多利那亚河并不宽,最宽的地方还不到五十米。而越往上游越窄。现在,上游就在明军占领区内。明军决定在这条河上做文章。

明军先尝试着截断水流,但是现在正是丰水期,水流比较大,不好截断。挖沟渠把水流引走,工程量又太大。最后明军只得在破坏水质上打起了主意。他们把大量苏军的尸体扔进河里,让尸体顺流而下,污染水质。他们还把更早时候的日军尸体从地里挖出来,一卡车一卡车的拉到河边,然后一具一具地扔进水里。这时候虽然已是将近十月份,但是打日军那会儿可还是夏天,八月份。而且这些尸体也在土里埋了一个月了,现在很多都高度**,臭气难忍,负责运尸体的明军小组都得穿着防化服才行。

除了人的尸体,还有很多炸死的军马、牲畜,不管**的不**的,也都一股脑儿扔进河里。

几天之内,拉兹多利那亚河上群尸漂浮,苍鹰和蛆上下翻动,臭气熏天。而据守在海参崴外围的那个苏军步兵师、还有坚守工事地带的部队,都不得不从这条挤满腐尸的河里取水。尽管他们都是用净化药物处理过,又是烧开了饮用,可是疾病仍然不可阻挡地蔓延开来。

大量的苏军官兵上吐下泻、发烧,打摆子。战斗力严重下降。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147集 视察占领区

10月5日,向小强眼看的南京没什么事了,造舰计划的更改也没什么大障碍了,东北打得火热,推进神速,他又坐不住了,便又打算前往东北亚战场转一圈。当然,也叫视察。

向小强的身份特殊性就在于,他头上基本算是没上司,很多事自己说了算就行了。他又不像唐云生那样肩负三军重任,自由得多。而且人民卫队也多半都在东北亚战场打仗,李根生和机动队的主要参谋们也都在那里,自己过去视察,倒也非常有必要。

向小强这次决定带十四格格前往。他留下秀秀看着人民卫队司令部,秋湫也不带,就带着十四格格乘飞机飞往北京,然后又乘火车前往长春。

6日早上从南京出发,8日下午,向小强的班子就到了长春司令部。

而向小强这次来不是打算在司令部呆着的,他是要出去转。而且他也不打算像上次那样,只是在满洲大。他这次是想跨国国境,到新征服的俄国大地上视察一番。他只是在长春休息了一晚,9日上午就乘一架运输机降落在了牡丹江市郊的一座军用机场。

牡丹江距离明苏国境只有120公里,是明军东方集团军群南路的一个军团司令部,也是人民卫队第一军的军指挥部所在地。第一军下辖五个装甲师,是东方集团军群南路攻势的主力。

向小强一行人很低调,行踪也颇为隐秘。沿途行程,也四格格一手安排的。十四格格现在发挥了过去她在北清的作风,低调、隐秘、高效,什么时候到了哪里,没几个人知道。虽然没有前呼后拥,没有提前安排,但这样反而更为安全。现在他们一行人也就是一架普通的运输机,降落在牡丹江市郊这个繁忙的机场上,也是一点不引人注意。

他们下了飞机后,上了两辆人民卫队第一军派来的军卡,然后和第一军派来的十辆军卡组成一个车队,向东开去。这十辆军卡运载着一连最精锐的士兵,作为向小强和十四格格此行的卫兵。

这十二辆卡车的车队,在军车往来繁忙的边境地区,也是毫不起眼。

一行人一路向东行驶,向小强和十四格格坐在一辆卡车的驾驶室里,由胡炯开车,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