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748部分

大明1937-第748部分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潜艇身材非常低矮,在夜晚很容易隐藏在黑暗的海面背景里,即使在水面高速航行,也很难被看到。而潜艇的柴油引擎声早就和四周货船的沉重引擎声、还有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混在一起了。驱逐舰上无论是主动声纳还是被动声纳,此时都没多少用了。况且驱逐舰又要救人、又要东奔西跑的捕捉潜艇,顾此失彼。有的时候保不齐自己也会挨上一枚鱼雷……

一旦十几条狼冲进上百只羊群中大肆杀戮的时候,牧羊人就算有枪,面对一片混乱也基本无能为力了。

……

十月份是明军潜艇战进入辉煌期的序幕。在这一个月里,明军击沉货船吨位,是前三个月的总和。这里既有“狼群战术”的原因,也有潜艇数量大幅升高的原因。

十一月初,各种相关情报证实,潜艇战开始在战略层面对日本起到效果了。日本内阁中不断有人抱怨,对苏联的海上贸易正在变得有亏本的危险,提出要么日本终止对苏联海上贸易,要么再次提高货物的价格,以弥补越来越多的沉入大海的货物和船只的成本。

但是有人反对,说正是目前这种看似亏本的对苏贸易,才让明国把大部分潜艇集中到日本海,得以让日本的太平洋主航线不受太大的威胁,让日本可以正常从其他国家进口钢铁和石油,出口日本的货物。要是终止对苏贸易,那么明国肯定会把更多潜艇调到太平洋沿海,封锁日本自身的航线。因此,还不如继续对苏贸易,同时也提高货物的价码,让苏联为日本的海上损失买单。海参崴是俄国经营了几十年的远东最重要的据点,苏联不会为了几个钱就丢掉的。

这些情报汇集到大明海总参和海军部的时候,这些原本对潜艇战还抱怀疑态度的老头子们,也都渐渐乐观起来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过刚开始而已,日本内阁就已经有人叫唤了。今后几个月,随着大明的潜艇产量不断升高,随着日本周围的潜艇不断增多,日本国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叫唤。总有一天——很可能不需太久,日本帝国这架战争机器就会支持不住。

根据人民卫队的情报,11月初,日本开始在吴港建造一艘史无前例的巨型战列舰,预计总吨位将达到六万吨到七万吨。而且,根据向小强的独家情报,这只是同一级战舰两艘中的第一艘而已。向小强本来还想把情报说的更细一些的,把“大和”和“武藏”这两个名字带出来的。但后来一想,这太夸张了,暂时作罢。

但是,向小强在情报中写道:我们不必焦虑,也不必感到太大的威胁。就让日本去建造巨型战列舰吧!我们只要一边建造航空母舰、一边继续封锁日本就行。等那两艘巨舰服役的时候,日本人会发现,他们甚至已经拿不出多余的燃料用来训练了。这两艘巨舰要么因为、缺乏燃料停在港内作为永久景观,要么因为缺乏训练、一出海就会被我们的航母飞机炸沉。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156集 冬季战争

冬季战争,正式拉开序幕了。。cOb

十一月初,哈尔滨的温度计,开始频繁出现低于零下十度的读数了。东北大地上,也进入银装素裹的阶段。城市的街道两旁,开始出现了清扫后的脏兮兮的积雪。而在城外,广大的农田里放眼望去已经是一片白,更偏远的山区,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林海雪原”。

但是,在更北边的新占领区,也就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更是一片冰天雪地了。在这里夜晚零下二十度是家常便饭。明军这时候已经基本修建好了冬季营房,修好了防御工事,准备稳定战线,度过冬天了。在温暖的木屋里,炉子烧的暖哄哄的,这些南方士兵们裹着厚实的冬装,犹自冻得不行。好在苏联远东红旗军团已经基本消灭了,明军的第一阶段“秋季战役”战略目标基本达成,战线推进到了外兴安岭一线。

现在,明军最好的筑城部队和要塞部队,都已经进驻到了外兴安岭一线的防御工事内,一边驻守,一边加固工事。在他们的身后,为了保住空中优势,几十个前线机场也修筑起来了,上千架飞机进驻到这块新占领的远东地区。

末,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一线的苏军据守区已经被攻陷,最后的几万苏军战俘被押上火车,运往占领区后方,充当修筑工事的劳动力。

整个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除了库页岛还在苏军手中,大陆上就只剩下海参崴一小块还在坚守了。而库页岛的苏军也撑不了多久。第一,库页岛上的苏军本来数量就不多,最多一个师。第二,他们现在已经成了孤军,被困在岛上,和苏军控制区缺乏陆地联系。明军现在之所以还没有攻进库页岛,无非是因为中间有海峡,而日本海的制海权又在日军手中,明军缺乏大型船只运送部队装备登岛罢了。

但是明军并不着急。很快,海峡就会结冰,最多进入十二月,海峡冰层就会厚得可以开坦克。明军到那个时候再进攻,可以避免很多伤亡。一旦拿下了库页岛,明军就掌握了进入日本海的一个入口。这个入口就是库页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不过,这意义并不大。因为明军舰队想从这里进入日本海,先要从太平洋上绕过整个日本列岛,然后穿过千岛群岛、进入终年寒冷而雾气弥漫的鄂霍茨克海才可以。

可以肯定,斯大林绝对会在冬季尝试发动攻势,扳回败局的。他肯定认为明军都是南方人,不能忍受艰苦的冬季战争,而他的俄国士兵却可以。这一点,也正是大明国内各界最担心的。明军高层正在考虑,是否需要抽调新军进驻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参加驻防。他们虽然都是远清军官兵,但毕竟是北方人。很多原八旗师官兵,本来就是长期驻守在东北关外的,肯定更适应北方苦寒的气候。

不过,能适应“北方气候”是一方面,能适应“北方战争”,又是另一方面。这固然关系到一个士兵是否耐寒,但更关系到这个士兵是否有优良的训练、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这些东西,南方明军都不缺,而正是北方新军最缺乏的。

……

苏军已经退却到贝加尔湖畔以东300公里左右的地带,暂时以“赤塔”为补给中心,试图站住脚。贝加尔湖南面就是外蒙古,这里已经属于中亚了。而明军也无力再向西追击了。预计未来的整个冬天和春天,谁都难以发动大纵深的攻势,最多进行拉锯战了。无非就是谁占便宜一点,谁吃亏一点的问题。明军不可能把苏军打过贝加尔湖,而苏军也不可能把明军打回远东西伯利亚。

在这种气候带作战,黄金时间就是夏季和秋季。冬季是极度酷寒,大雪、暴风雪封锁了一切交通,唯有铁路还能勉强通行。春季是融雪季节,大量的积雪和冻土会融化,让平原变成沼泽,人车难以通行。这里还不比俄国的欧洲部分。那里虽然也寒冷,但至少有相对完善的交通网,还有大量的城市和村镇能作为补给点。而这里,在东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基本上什么都没有。而且,冬季气温比欧洲部分还要低,春季泥泞比欧洲部分还要严重。

北方的目前暂时没什么大的战事了。但是在“南方”——或者说“相对南方”——却是围攻海参崴的黄金季节。

冬季冰天雪地,海参崴既缺乏食物,又缺乏燃料,进入了最最艰苦的阶段。而且海参崴到12月上旬,一般就进入冰封期了,到来年3月中下旬才会解冻。也就是说,对海参崴的海上补给基本中断了。也就是依赖破冰船开道,才可以进出一些少量船只。而明军飞机对海参崴的轰炸中,又是把破冰船作为优先目标的。现在海参崴港内,苏联是没有一艘破冰船了。除非日本船队带破冰船来,才能勉强让船队进港。

这种情况下,明军潜艇在日本海的作战压力大为减轻了,可以抽调更多的潜艇带太平洋沿岸了。

现在,明军提出了一个目标:让海参崴撑不过今年冬天。

为此,明军增派了轰炸机,对海参崴进行更大强度的轰炸。因为北线作战基本停止,明军大量的作战飞机空闲下来,现在调来大量的轰炸航空团到南线,参加对海参崴的轰炸,同时争夺日本海的制空权。现在明军已经控制了日本海的西海岸,对日本海的天空,两国已经是一人一半了。

但日本的优势在于,除了机场外,它还有很多港口,还控制着日本海的几处海峡,可以让自己的舰队随意进出日本海,牢牢控制住海面。这一点是明军不具备的。日本海的西海岸,明军能用的只有一个海参崴而已,还是一个深入敌海的孤港。而只要明军不拿下整个朝鲜半岛、不拿下对马海峡,日本海就永远不是明军的。明军的飞机就算控制住了日本海的天空,也最多炸炸日本的军舰商船,明军自己的军舰却很难开进去。

……

北线战场暂时沉寂,明苏双方的“政治战场”却硝烟弥漫。苏联不断在国联控告明军“丧心病狂”的暴行,控诉明军故意污染水源、大搞无限制潜艇战、而且“**烧杀”、“**战俘”,在占领区犯下了“滔天罪行”。

而明军的应对措施则简单得多,直接邀请国际观察团前来,参观一座座劳改营,让记者团采访那些政治犯,和他们被株连的家属。而且,那些在列宁时代就被整的家破人亡、几乎全家饿死的农民——不光是中农、富农,还有大量贫农,也成了国际观察团随行记者争先恐后的采访对象。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157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明苏两国的口水战,结果是没什么悬念的。。cOb苏联说明军在占领区“烧杀抢掠、**战俘”,但是明军请国际观察团和记者团来参观,很容易就能证实苏联在说谎。不但证实了苏联在说谎,而且还把苏联统治下的种种黑暗、残暴,空前地暴露在了国际社会的目光下。

在这之前,苏联一直是对外严格封闭的,禁止外国人自由进入,也禁止苏联人自由出去。但是现在,突然有那么一大片苏联国土被当成展品,毫不遮掩地放在全世界面前了。一座座集中营、一座座万人坑(埋着列宁时代死于饥荒和大规模枪决的人)、一座座奴隶矿山、一座座地狱般的“孤儿院”……

据说有一次高尔基参观某座孤儿院,孩子们都被命令表现出最快乐最幸福的一面,给这位大师看。但是有个孩子鼓起勇气、哭喊着揭穿了谎言,对他们心中无畏的“海燕”——高尔基大师说了他们平时是如何饥寒交迫、遭受非人**的。但是这位在沙俄时期还能用笔战斗的“海燕”,此时却只是默默地离开了,并且一直保持着缄默。而那个孩子在高尔基一走,就被拉去枪毙了。

……

现在,这座庞大的、不透气的铁屋子,由于明军的进攻,突然向外界敞开了一个大角落。苏联在国际上的狼狈可想而知。而苏联控诉明军的“无限制潜艇战”、“污染水源”等罪名,倒是没有冤枉明军。不过明军也都有应对措施。污染水源的“拦网”,明军按照事先的理由,轻易解释为“防止明军士兵尸体被冲进大海”。就算有些牵强,但也说得过去。而且国际观察团的神经,早就被苏联对自己人民犯下的更大暴行震动了,对于明军这一点小小不然的“违规”,早就不在意了。

至于苏联说明军无限制潜艇战,这个明军更是拿得出充分的反驳证据。按照当时国际公约的规定,合法的潜艇战应该是潜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