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贾宝玉新传 >

第190部分

贾宝玉新传-第190部分

小说: 贾宝玉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恢酪鹗Ф嗌俑隽角耍 
  王燃与阎应元互视了一眼,两人的脸上都带出了越来越浓的笑意。
  “老堵,你的想像力也就这么多了……金银珠宝、军马粮草……就不能换点别的?”阎应元笑着卖了一个关子:“还换什么也不行……拿他们换一场胜利行不行?”
  “换胜利?”堵胤锡自打进北京城后就承担着繁重的地方政务工作,鲜少有精力再介入与王燃的军事部署上,故此对涉及到了军事行动还不甚了解,此时听了阎应元的话不由有些迷惑,喃喃地说道:“那也得看是什么的胜利……”
  “什么样的胜利?”阎应元继续卖着关子:“一场很大的胜利,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如果我们得胜,别说是守住北京城以解当前之围,便是清军几十年内都别想再踏进山海关!”
  “以解当前之围?还让清军几十年都踏不进山海关?……那除非是完胜德州的四十万清军……”堵胤锡迷惑更深,禁不住望向王燃:“这怎么可能?”
  从常理上推断,这确实不可能。
  目前的形势对王燃并不利,虽然打下了北京城,在政治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但从整个军事布局上看,王燃没有占到优势。
  虽然王燃拥有二十万之众,又是守城战,但为了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王燃的二十万人马不得不分散用于各城,不像进攻时可以攥成一个拳头那般有力。
  在京城的北方,山海关的争夺依然在紧张而残酷地进行中,关外清军的兵力源源不断,给连续抗战的北伐军守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王燃的总兵力虽然仍保持在二十万人的数目,但除了疲兵就是降军,直到前几天,王燃派出的两万人马才将原山海关守军撤下来休整,此时一万余人的原明守军只剩下了一半不到。
  在京城的西面,王燃近五万人马已经分别进占了真定与紫荆关一线,以掐住山西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姜瓖虽然已经投诚,但山西仍有数万左右的“伪军”,而在陕西、河南等地,通过前一段的战争,又有更多数量的地方武装成为了清军征服中原的帮凶。
  而且据可靠情报,在满清的要求下,号称满清最可靠的盟友蒙古正在整军备战,估计很快就可以聚集十万铁骑兵压山西。
  虽然得到了这样的情报,虽然知道只要能够进占大同一线便可以扼制住蒙古的侵入,将蒙古与驻守山西的“伪军”隔开,继而分而歼之,占领山西全境,但王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明军现在的状态和兵力,能够守住现在占领的重要城镇已是极限,根本不可能再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行动。
  王燃能够用于正面防范多铎四十万兵马的部队也只有十三万左右。而这十三万人也不得不分散安排于京津一线,这可是确保海上补给线的重要措施。
  更重要的是,由于左梦庚等势力的变节,南方自顾不暇,王燃在短期内除了弹药粮草根本不能得到一兵一卒的补充……普通老百姓的热情再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合格的热兵器使用者。
  分散的二十万人马能够守住这些城池已然是不容易,居然还想着并吞对方的四十万大军?
  “大人,您到底是想要多铎用什么来赎回多尔衮他们?”堵胤锡想了半天也没琢磨出来。
  “用人……”王燃笑着对急得一头汗的堵胤锡说道。
  “人?什么人?”
  “牛金星!”王燃淡淡地说道。
  “你说什么?贾宝玉想用皇上和皇太后换牛金星父子?”德州的清军大营中,多铎失声问道,显然此事很出他的意料。其实,不仅是多铎,几乎所有听到这一消息的满清重要官员都很意外。
  王燃卡在第三天的最后时限给多铎复了信,信上的主体内容很简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不管是谁都可以赎买,包括清军重点提出的多尔衮和顺治,区别只是交换的东西不同。第二,这一次赎买的对像是顺治,交易成功后再商讨多尔衮之事,如果顺治这笔生意谈不成,下面的也就免谈。第三,指出了用于交换的条件,就是用牛金星父子来交换顺治母子。
  “本王临行前曾与那贾宝玉单独见过一面,对此次交换之事略有涉及……”满清另一位王爷济尔哈朗说道:“那贾宝玉虽然极力压制,但本王绝对可以感觉出他对牛氏父子的仇恨之意……”
  济尔哈朗是继豪格之后第二位被王燃当作“表示诚意”而免费放回来的满清王爷。说起来,这济尔哈朗也是满清权贵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顺治刚继位时,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同列辅政大臣之位、平起平坐,手中同样是权焰冲天,只是后来与权谋机变处搞不过多尔衮,才逐步被超越。
  当然,王燃放济尔哈朗回来也没安什么好心,济尔哈朗的势力虽被多尔衮蚕食了不少,但在满清中也属于元老级别,绝对有独树一帜的实力。把他放回去,清军的水会变得更浑。
  “贾宝玉恨牛金星倒是很容易理解。不单是他,整个明廷都视闯逆为寇仇……李自成死了,逼死崇祯之罪自然就落到了这位闯军的原二号人物上……”意外过后,豪格回过味来,说道:“况且,前一阵也正是由于牛金星反水才破坏了他的计划。否则我大清的损失岂会仅此而已?……那贾宝玉怎能不恨他入骨!”
  豪格在说到“大清的损失”时,语含讥诮地看了看多铎。显然是对多尔衮前一阶段的用兵策略表示不屑……此次清军被袭了都城,无数满清权贵被网住,除了多尔衮及其嫡系,其余人均将矛头对准了多尔衮。多铎军中的情况本来还比较稳定。但随着豪格、皇太后、济尔哈朗等人的回来,军中地不安定气氛也越来越浓。多铎虽然斩杀处置了一批人。但兵营中关于多尔衮用兵失败致此耻辱的传言却越来越盛。
  “怎么?摄政王为建我大清百年基业,不顾个人安危,以已为饵、坚守孤城几个月,这是何等气魄,难道无功反有过吗?”多铎眼中自然容不得半点沙子。立马跳起来反驳豪格含沙射影之语:“若不是洪承畴、夏国相等人救援不力、姜瓖这个混蛋又中途反水,焉能致此惨败?!”
  “真是可笑!”豪格也不甘示弱:“功劳都是自己地,过错却都是别人的……世上哪有这个道理?!”
  多尔衮不在,多铎毕竟还年轻,确实压不住人,眼见两人就要顶起牛。一旁的皇太后赶紧站了出来:“好了好了,都不要再为过去的事吵了,还是先顾眼前……大家对贾宝玉提的这个条件究竟有何看法?我们要不要答应这个条件……”
  ……………………
  “他们未必会答应,虽说用他们眼中的两个汉人奴才换回他们的皇上,怎么算都是他们占便宜……”堵胤锡沉吟着说道:“但牛氏父子手握兵权,六七万人要是闹将起来,绝对可以伤着清军的元气……清军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
  “为什么不答应?皇上乃一国之君,万民之主……只要能把他接回来,我大清便有了核心,介时自然是万众一心……”皇太后自然是极力赞成将顺治皇帝换回来,亲缘、血缘、家国的概念不容她作出第二个选择。这条理由与堵胤锡分析的相当类似,确实可以上地了台面。
  “如果是金银珠宝,不管多少,就是贾宝玉要座金山,我也会给他拿出来……”多铎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可他们现在要的是人,牛金星父子率众投诚,与我大清可是立有大功。就这样把他交出去,不说可能引起的军心哗变……以后谁还敢投靠我们?”
  多铎的意思很明确,正所谓兔死狐悲,牛金星被交出去,自然会影响到其它已经降清的人,毕竟这四十万清军之中,真正地满洲八旗不过十万。
  “这话我不同意……国不可一日无君,只有把皇上接回来,才能真正让大清的将士们安下心来……别说是用两个汉人,就是用我的命去换,我也绝对不皱一下眉头……”豪格慷慨激昂地说道,在迎顺治回来这个问题上他显然与皇太后持有完全相同的观点:“再者说,如果是说别人,你那番话还有些道理……可是说到牛金星父子,凡是已经降我大清的汉官们有谁不想杀他?别忘了,咱们当初打的可是为明复仇的口号,很多人降我大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豪格后面的这句话是很根据的……许多人在清军打进北京城后选择降清当汉奸所用的借口便是如此。像当时著名的顺天巡抚宋权,当李自成攻陷北京时,宋权刚刚就任三天,他选择的是暂时归顺。而在闯王被赶出北京之后,宋权便动手攻击地方义军将领并将之处死、宣布降清,并代表许多明朝地方驻军将领的立场声称:“吾明臣,明亡无所属,有能为明报仇杀贼者,即吾主也。”
  这虽然是这些人为保荣华富贵而找出的借口。但毕竟也算是一块遮羞布,可以保住他们的些许脸面。可现在让他们与牛金星同朝为臣,无疑是在狠狠抽他们的脸。
  “不错,其实这件事我早就想说了……收降了牛金星,就会失去其它汉官之心……牛金星是李闯集团的核心人物,崇祯还有许多明臣都等于间接死在他手里。那些汉官们岂有不恨他之理?”济尔哈朗也站到了皇太后与豪格的一边。
  “找个别的借口,秘密将之除掉……”皇太后用言语证明“最毒莫过妇人心”之句话:“既可以用他换回皇上,还能安抚其它汉官之心心,岂不一举两得?”
  “皇太后圣明,”豪格举双手赞成:“反正牛金星也没有了利用价值……杀了他正好可以全面控制住那支降军,增强我军的凝聚力……省得还得天天担心他们什么时候又反了。像那个姜瓖一样……”
  认真说来,豪格与济尔哈朗对接回顺治的兴趣还没有除掉牛金星地兴趣大。原因如它,谁叫你牛金星投靠到了多尔衮手下?而如果除掉了他,自己的实力自然可以得到补充。
  多铎不是傻瓜,从小他就跟着哥哥多尔衮一起与这些人斗智斗勇。自然了解其中地机关。
  “一举两得?你们就这么肯定那贾宝玉是真的想换人?”多铎冷笑着说道:“那贾宝玉诡计多端,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就是算准了我们急于迎回皇上的心思,想挑起我们的内乱,削弱我们地实力!……到时候我们真杀了牛金星,他来个翻脸不认账。我们那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你想怎样?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皇上受困不管吗?”豪格一步不让地盯着多铎,冷笑着说道:“现在是换皇上,你就心疼那点家底……若是换你那个摄政王哥哥,恐怕现在牛金星的人头都已经落地了……”
  “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多铎跳了起来。
  说实话,多铎确实是这个意思,自己的哥哥与两个奴才自然无法相提并论。不过这也只能在底下想,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现在被豪格揭出来自然不能承认。
  “两位就不要吵了……老说这些无关之事干什么?”皇太后明面上是斥责了豪格一句,但接着话锋一转,将了多铎一军:“现在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干等着什么也不作吧……”
  接下来的几天,清军确实等于是什么也没做,只是天天开会,也就是天天争吵。皇太后、豪格、济尔哈朗等人搬出“君臣大义”相责,多铎也咬定了“明军奸猾,不能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