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贾宝玉新传 >

第198部分

贾宝玉新传-第198部分

小说: 贾宝玉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地形势就是不用眼睛,用“鸡眼”来看也一样看得明白。豪格的两千人马将这里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完全占据了绝对优势。这里面发生的事情外面根本无法得知,所谓“真相”完全可由胜利者公布而得。更重要的是,普通的士兵不会对豪格的话产生怀疑,原因很简单,豪格凭借自己匹马入明营之举也已挣得了足够地威望。这从刚才豪格冲过来时士兵爆发出的欢呼呐喊就可以得到证明。
  可以说,只要将多铎变成光杆司令,再对其余诸将稍加安抚,豪格便可以顺利在接手大部分军权。虽说多铎手下也还有一部分嫡系部队,但只要把多铎控制在手中,这些也不过就是小麻烦而已。众人看得清楚,豪格的手下已经从多铎身上搜出了印玺及调兵的虎符,有了它,大局已定。当然,其它握有一定实权的王爷,象济尔哈朗等人早就明智地将相关东西交了出来。
  豪格朝手下一名亲兵打了一个眼色,亲兵一点头,随即便带着一哨人马急驰而去。大家心中都明白,他们这是去接收部队。
  “肃亲王言之有理,皇上的安危确实高于一切……”看着豪格被众人众星捧月般地围着,而一口一口“皇上安危重于天”的豪格也没有解救皇上的意思,被谅在一旁的皇太后再也忍不住,指着呆立一旁的吴三桂一伙对豪格说道:“只是目前皇上尚未脱离险境,还请肃亲王赶紧想办法……”
  皇太后的话将众人的注意力重又拉回到了吴三桂一边。的确,别看死了那么多人,顺治母子的情况并没有变化。他们与吴三桂之间仍保持着经典的劫持人质的形象。
  也许是对众人的反应感到满意,本是一脸肃容的豪格脸上多了几分淡淡地笑意。此刻听了皇太后的话后,略一沉吟,干咳一声向吴三桂等人走来。吴三桂一伙人立刻又紧张了起来。
  “吴三桂,你还不赶紧放人!”看着豪格走的不急不徐,皇太后耐不住,先一步来到吴三桂面前是,颤着手指着吴三桂说道:“你看看皇上和圣母皇太后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说起来,现在顺治母子的情况确实很糟糕。顺治被吴三桂扼着说不出话,小脸早就哭了个稀里哗啦,不过由于长时间缺氧已经有些发白,现在已是发不出声音。布木布泰的情况好不到哪儿去,她被吴三桂的两个亲兵架着置于阵前,脖颈处交叉着两把刀。也许是由于刚才在多铎数数的过程中过于紧张,布木布泰被划伤,伤口处血迹斑斑。
  吴三桂咽了一口口水,说起来,对刚才发生的意外情况,吴三桂开始也是一阵发愣,他对豪格与多铎的矛盾倒是早有耳闻,现在看来,这清人不仅是对敌人狠,对自己人下手更狠。
  但话说回来,吴三桂自是明白眼前的局势并没有因为多铎与豪格的权力交替而对他们有丝毫的缓解,相反更严峻了……本来多铎只有百余亲兵,吴三桂力拼之下未必不能突出去。而只要突出多铎的小包围圈,在外面清军尚搞不清情况的条件下,还有杀回自己大本营的机会。但现在面对两千清军,便给他九条命也一样得折在这里。
  “这确是末将手下的无心之知…末将其实也并无它意,只是想请皇上与皇太后到军营巡视 …现在却令圣母皇太后受伤,还乞恕罪……”吴三桂的口气软了下来,对吴三桂而言,既然是突围无望,再加之刚才发生的一段插曲,吴三桂的拼死之意已经剩不了多少。说到底,没有汉奸能真正地做到不惧生死。
  “废话少说,先放人!只要放了他们,我担保此事就此揭过…否则便是灭九族之罪!”皇太后着急地说道。说起来,皇太后应该算是这里最担心顺治母子安危的人了。
  “圣母皇太后受了伤,末将自是不敢再惊动…至于皇上,末将还是想请皇上先去大营……”从吴三桂的角度而言,倒是可以看见布木布泰的伤口。吴三桂一咬牙,示意手下放开布木布泰。
  “光放她一个人有什么用!快把皇上一并放开!”皇太后着急地喝道。
  吴三桂放开布木布泰自然是想表明自己的“求和之心。”当然布木布泰在这件事中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顺治才是双方的焦点。
  “请皇太后和豫亲王放心,末将愿以人头担保皇上的安全…至多两天,末将一定将皇上安然无恙地送回……还望豫亲王应心允……”吴三桂对着皇太后和刚刚走过来的豪格说道。面对明晃晃的弓箭,吴三桂只能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希望豪格是真的“以皇上安危为重。”
  “吴将军既有这份心意,本王岂有不允之理?”走近了的豪格笑着说道,正当吴三桂心中略微一宽时,豪格目光突然一凝,继尔失声大叫道:“吴三桂,你这个逆贼,居然敢杀了皇上!”
  什么?所有人都是一惊,吴三桂反射般地低头看向胸前的顺治,虽然气息孱弱,但……吴三桂疑惑地抬起头,正对上豪格冰冷的眼神。
  “来人!给我杀了这个逆贼!给皇上报仇!”豪格退后一步,高声喝道。
  第七卷 满江红 第十九章 攻防逆转
  这一天对清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诸多大事均发生在了这一天……皇帝的驾崩、英雄的诞生、权力的再分配、内乱的产生。
  顺治皇帝的死对所有清军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据官方正式公布的说法,是吴三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听到明军提出的以他换回满清人质后惊惶失措,狗急跳墙下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却错手杀了顺治。
  说起来,顺治也算是够可怜的,自小生活在深宫大院,连童趣都还没享受到便挂了……按王燃原本时空中的时间计算,顺治这个年龄也就是刚上学前班……更不必提他那段原本应该发生的脍炙人口的董鄂妃之恋。
  当然,杀了顺治的吴三桂也未能逃脱放入惩罚,只迟了一小步赶到的肃亲王在悲愤之余下令将这个逆贼格杀于箭下。
  正所谓福祸相依,如果说顺治之死给清军带来了极大的悲痛造成了士气的巨降,那么豪格这位英雄的诞生重又给清军带来了希望。
  经过这一个多事之日,豪格无疑已经成了满门忠烈的典范,一天之内,他的事迹便在军营中广为流传……他的福晋为保皇家周全,以已身换得皇太后之平安,实践了豪格当初“愿为皇上效死”的诺言,至于她在城下哭喊救命一事,大家当然是不约而同地选择忘记……而豪格更不愧草原儿女勇武之名,单枪匹马闯敌营,上演了一段有情有义、摧人振奋的桥段。可以说,如果在这个时空最终还是由满清统治了中国。这段传奇故事必将被改编为诗歌、小说、电影、电视,广为流传。
  当然,豪格的英雄事迹并不仅限于此。据官方消息,在随后发生的皇帝被挟持之事中,在所有人,包括豫亲王都手足无措之是地。正是他及时赶到并判别出皇上已经遇害,果断地下达了指令。从而避免了继续被吴三桂所骗,并将之擒杀,虽然未能将皇上地性命挽回,但也算是为皇上报了仇。为大清除去了一害。
  虽说军中有小道消息流传说当时顺治皇帝在被吴三桂挟持时并未死,真正致他死地的是身上所中的起码六支箭。而这应该是发生在豪格赶到之后的事。但绝大多数士兵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肃亲王久经沙场,难道他还看不出来一个人是死是活?肃亲王忠烈智勇,这可是有目共睹之事,难道他还会起心害皇上?那可是他的亲弟弟!……在众多清军眼中。豪格已经成了大英雄、心中的偶像,自然容不得别人对他进行诋毁。
  还有一点更让清军兴奋……吴三桂既已身死,正好可以拿来跟明军谈条件。
  ……………………
  “报,收到满洲两黄旗信号,一切顺利!”
  “报,收到满洲两白旗信号。一切顺利!”
  “报,收到汉州两蓝旗信号,一切顺利!”
  豪格背负着双手站在德州城墙之上,听着手下亲兵报上来地一个接着一个的好消息,以及身旁以济尔哈朗为首之人地阿谀奉承,一丝隐藏不住的笑意透出嘴角。
  在乱箭将吴三桂连同顺治一同搞定之后,确实让在场众人全部惊呆,但很快便有人回过味来称赞豪格的果断正确。更有人直接提议由他出任辅政王,这与当年皇太极刚驾崩时,各大臣推举用于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多尔多尔衮与济尔哈朗的地位一致。
  当然,这个提议随即便被否定,原因很简单,现在连皇帝都没了,还设什么辅政王?辅谁啊?
  要说豪格今天在办的事情确实当得起“漂亮”两字,不仅一举铲除了多铎党羽,更借势拔掉了顺治。说豪格不想当皇帝那是不可能地。当年在顺治之前,豪格可是最有希望登上宝座的人选,只是由于他耍了一个小聪明反而错失了良机。他事后自是追悔不已,这次有如此良机又岂会错过?!
  “报……”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奔到豪格面前,打断了豪格的畅想。
  这又该是哪地方报捷了?豪格带着宽容的笑意看向大口大口喘气地传令兵。
  “报……关宁军叛变……先锋约五千人马正向这里杀来!”传令兵勉强压住了气息,无情地给豪格浇了一盆凉水。
  “什么?”豪格大吃一惊:“关宁军,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
  关宁军来的确实是快,只这一会儿的功夫,豪格已经看到了西方扬起的尘土……西面,正是吴三桂部下关宁军的驻防之所。
  应该说,豪格并不是没想到自己杀了吴三桂之后可能会逼反关宁军,他没想到地是关宁军那么快地就反了。豪格本来打的算盘不错,有自己这两千人马控制局面,吴三桂的死讯短时间内根本就传不到关宁军中去,自己完全有着充足的时间一面料理清多铎、接管军权、安抚军心,一面吸取牛金星的前车之鉴,调动大军,准备压住关宁军,趁关宁军不知情且毫无防备之下一举控制全军。
  但豪格没想到的是,关宁军在他包围多铎之时就已根据吴三桂发出的信号,进入了备战状态。这一点也不能豪格,他虽然也注意到了这个奇怪的信号,但他当时并不在现场,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然也没有人告诉他。
  如果豪格在动手之前知道了这个消息,说不定他还不会这么快地救下杀手。可多铎之事与顺治之事把大家搞的头昏脑涨,除了反射般地说几句拍马逢迎之语,有谁还能想的起来这件事,便是有的人知道,想说的时候也已经来不及,豪格动手根本是毫无预兆,连当事人吴三桂都没反应过来,其它人谁能反应过来?
  事实上,在牛金星之事后,吴三桂就立刻制定出了一套应急方案。专门用于对付可能发生在他身上地“人质案”。
  按吴三桂的安排,如果遇到险情。他就放出第一颗信号,全军立刻立刻交由其子吴应熊代领进入备战。如果只是一场虚惊,他会放出第二颗信号。但如果过了半个时辰还未见到第二颗信号,那就说明自己已经被人控制。关宁军立刻开始行动,组织救援……总不能看着老子陷入危险不管不问吧!
  应该说吴三桂是在这方面上是有着远见卓识的。安排也很到位。但他同样算漏了一点,他没有料到自己从被困到被杀,这整个过程都没能熬过半个时辰。在他的计划里,最起码也应该撑上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