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242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242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师团中抽调精锐加速组建这两个师团,预计最迟明年三月前就能组建完毕,最迟六月就能肩负作战任务,总司令和参谋部觉得他们很可能会和目前的16师一起被组编为一个军。”
瞅了眼脸色不怎么好的张作霖,蒋方震继续说道:“东营的事情还在扯皮,来时少川总理特意来电说,日本很可能会憋下这口恶气,根据他们的传统看,这口气是迟早要吐出来的,所以司令预测一年后东北这边很可能要面对35个师团的威胁!”
“3到5个师团!”
张作霖倒吸口冷气,日本陆军的作战能力他很清楚的,日本现在是国内没钱打不起,但如果打起来的话,3到5个师团绝对有能力一口吞掉整个东北!如果俄国也趁火打劫,东北就真要变天了。
难怪杨秋抓紧时间往这里调兵遣将,就是想在日本两个师团组建完毕前抢先占据优势。
张作霖前半辈子可以说都在刀口舔血,也是个很辣的角色,日本这种大行动反而激起了他的脾气,咬牙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三五个师的确难缠,但只要俄毛子这回不插手,老子手里的枪也不是烧火棍!”
“俄国不插手?”
蒋方震念了句,也有些担忧这个野心勃勃的北方邻居,虽然杨秋信誓旦旦说俄国没机会插手,但会是真的吗?从之前的行动看,俄国不插手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他为何还这么信誓旦旦呢?
奉天因为数千远道而来的国防军逐渐从日俄两家对峙变成三家争夺的局面的同时,一支小小的马队也进入了北国最远的一座城市。
“头,哈尔滨到了。”
化装成毛皮商人的方瑞悄悄掀开马车布帘,望着远处充满了俄国风情的建筑,他脑海里立刻浮现起了两个词,中东铁路和布尔什维克!……

第二五三章 北国龙牙(中)

清晨的哈尔滨城市上空升起了不少浓烟,沙俄占领下的哈尔滨利用中东铁路建立起了不少血汗殖民工厂,其中大部分都是为沙俄远东地区服务的机构。
中东铁路总工厂(哈尔滨车辆厂)是哈尔滨最大的工厂之一,这里可以同时对四辆列车进行检修和维护,以前这种工作都放在海参崴,随着中东铁路通车,尤其是日俄战争失败后俄国加强了这里的建设,已经拥有两千多华工和从俄国各地发配来的技术工人。
之所以扩充这里而不是修建在海参崴,除了要加强对哈尔滨和东北的控制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华工便宜,用一些面包和酸菜,配合步枪就能拥有大批可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苦力,还有比这更好地买卖吗?
论剥削,沙俄和日本无疑是最残酷的,东北大地上的日俄工厂内,华工每天都必须工作长达16小时,稍有懈怠就是拳打脚踢,甚至还会被处死,相反山海关内的英法德等工厂还稍微好些,最起码工人每月可以得到相当于本地生活水平的工钱。
27岁的秦剑裹紧棉袄向总工厂走去,高大身材和满脸的大胡让他看起来有点像鞑靼人,也正是这幅外表让他伪装成了混迹于新疆的鞑靼后裔。履历上他是普通的检修工,但事实却是国家安全局的特工之一,与半年前接受任务从上海启程,抵达海参崴故作是颠沛流离鞑靼难民,然后从那里返回哈尔滨,由于在汉阳厂接受过培训,所以很快就在这里谋到一份差事。
长达几个月的潜伏让他看到了在南方看不到的画面,蛮横的沙俄侵略者在这片土地上肆意妄为,压迫和奴役这里的华人,霸占了几乎所有已知的矿山,还用机枪和大炮掠夺本属于中国的财富,据说那位因为仗着和俄国皇后有亲属关系,已经成为哈尔滨最有权势的霍尔瓦特中将短短几年就贪污和搜刮了至少几百万美元的庞大财富,官邸的地窖内藏满了黄金和珠宝。
这次他接受的是“藏牙”任务,和潜伏相比,藏牙更为艰苦,因为这个人物就像是被撒出去的孤儿般需要混入社会的各个行业,然后像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融入目标的世界里,直到有一天被激活,或许永远也不会被激活。
这是最艰难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安全部组建之初很多人都不喜欢当“藏牙”,直到一位安全局创始人也主动去当藏牙后,大家都被他身体内那种热血和对国家的忠诚感动了,纷纷开始接受这种任务。
秦剑的目标很简单,想尽一切办法接触和融入布尔什维克高层中,和他一起接受任务的还有很多人,大家以各种各样的职业消失在广袤东北和西伯利亚,谁也不知道未来他们这些人还能不能聚在一起,更没人知道他们会不会在“藏牙”过程中迷失信仰和对国家的忠诚。
和其它融入更深的伙伴相比,他无疑是幸运的,不仅来到了据说充满了布尔什维克思想的总工厂,还结识了很多布尔什维克党人,自己也在一个月前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当然,这还不够,他们都是小鱼小虾,他的梦想是成为布尔什维克哈尔滨负责人的留金和舒米雅茨基最信任的人。
不过想要实现这一点非常困难,别看布尔什维克思想到处都是,但组织机构却非常严密,高层是谁大家很少知道,而且沙俄当局对他们打压很严,经常有人被带走从此消失。
本来他还有些心焦,靠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难,可就在这时他却得到了有人来掩护他的消息。
有了伙伴的配合,意味着未来将不再一样!
秦剑快步走进总工厂,几个沙俄士兵懒洋洋的拦住了他,带着浓厚鞑靼口音的俄语和证件,让他避免了被搜身。
数辆等待检修的俄国列车并排停在铁轨上,不少和他一样的工人围着它们忙上忙下,锻压机、齿轮机床、曲轴机床等等,数百台机器轰鸣不绝,最旁边的半封闭式厂棚内,还有两辆组装到一半的蒸汽车头。
秦剑的工作就是组装和制造蒸汽车头,事实上这家厂并不完全具备生产火车头的能力,其中最主要就是无法生产配套锅炉,但那位好大喜功的霍尔瓦特中将觉得让华工每天敲敲打打太浪费了,加上这里又有不少发配来的俄国技术人员,所以就强行要求组装和建造火车头,还美曰其名要为伟大的沙皇陛下在远东建造一家每年可以生产五十台火车头的工厂,解决远东地区运输能力不足的局面。
他这是吹嘘,面前这两辆火车头从秦剑入厂后就开始建造,半年了还没完工,所以年产五十辆只是笑话,不过遥远的圣彼得堡却当真了,还为他运来了两百多台机床、两个日产10吨的冶金熔炉,还有价值30万英镑的经费这些全倒了他私人口袋里!
这批还堆放在厂里没拆封的机械也引起了秦剑的眼红,还特意发消息回去告知这里有一大批闲置机械,让伙伴们想办法买走扩充国内工业实力。
之前的机械培训,加上在这里半年的工作和钻研后,霍尔瓦特阁下的“努力”在秦剑眼中还是很有价值的,只要能解决锅炉制造的问题,这家厂绝对有每年生产10辆火车头的能力。
“伊凡,别愣着,小心被那些监工看见。”
不远处一位手抱图纸的俄国人打断了秦剑的思绪,米尔伊凡是他给自己起的俄国名字,听起来就像是鞑靼著名的伊凡家族族人,虽然事实上他和鞑靼没一丝关系,但因为样貌、名字和努力学习鞑靼语俄语后,大家都把他当成了鞑靼后裔。
远处那个俄国人是列车设计师,这样的人放在汉阳绝对是大人才,可他却因为和贵族的一点小事被诬蔑为叛党流放到了这里,结果反而让他成为了布尔什维克一员。
秦剑向俄国伙伴投去了感谢地目光,要说布尔什维克党人对待华工还算不错,他们宣扬的那套东西在华工中也非常有煽动性,里面的一些理念甚至和国社雷同,但他却不会被表象迷惑,正如培训时总司令亲自说过,俄国是数百年来给中国造成伤害最严重的国家,甚至没有之一!俄国人的性格就是野蛮、鲁莽和背叛,这些骨子里的东西是没法改变的,布尔什维克拉拢和煽动华工无非是因为他们目前处于绝对弱势,要靠华人才能在这片土地上隐藏和生存下去,如果没有华人支持,他们会被沙俄军队轻而易举地剿灭。
换做平时,秦剑一定会立刻接受建议努力工作,但今天他懒洋洋地拿起扳手,斯条慢理的敲击铁轮和曲轴佯装检查,这幅懒洋洋地工作态度很快就被两个拿着皮鞭的俄国监工看到了,嘴角狞笑着冲了上来。
“啪。”
没等秦剑有任何准备,鞭梢就狠狠打在他的背上,霎时衣服上就出现一道血痕:“该死的猪猡!给我快点,是不是想找死?”
秦剑强忍着疼痛,扭过头装出一副害怕之极的模样:“大人,我我今天有些不舒服,可能是病了。”
“病了?是嘛!哈哈我来给你好好检查检查吧。”他的可怜和无助表情没惹来同情,反而让俄国监工愈加猖狂,似乎看到了最好的玩具,鞭子再一次落在了他身上。
“病了!啪啪那太好了!我要抽烂你的手脚,这样你就可以永远病下去!”监工啪啪的狠抽皮鞭,每一下都让秦剑火辣辣的疼,要不是为了装可怜,吸引四周的华工和布尔什维克同情,他真想直接干掉这两个家伙。
故意的大声惨叫总算没白费功夫,四周听到声音的华工和布尔什维克党人见状全都抄起家伙涌了过来,叫喊着:“住手!不准胡乱打人!”
“瓦里克,你这个屠夫!伊凡是技术工!”
“你们这些资本家的走狗,屠夫!”
总工厂拥有哈尔滨数量最多的工人阶层,是布尔什维克在东北发展最迅速的地方之一,就算不是为秦剑,代表邪恶资本主义的沙俄监工这样做也会让他们痛恨。
眼看四周围的人越来越多,监工也有些慌张,尤其是看到对方手里都有家伙,顿时吓得停下抽打拔出左轮手枪威胁喊道:“该死的,都给我回去工作,否则全部逮捕!”
一说到逮捕,有些工人们开始害怕了,但看到躺在地上脸上几道血痕的秦剑却咬着牙继续坚持对峙,监工见手枪吓不走工人,连忙吹起警哨招呼驻厂的士兵。
凄厉的警哨让工人脸色微微变了,军队可不是监工,沙俄士兵的凶残闻名东北,被他们抓住不死也要脱层皮!踢踢踏踏的叫嚷和跑步声开始让大家紧张,就在此时!躺在地上的秦剑却忽然跳了起来,一边大喊一边扑向了两个监工:“快散开!这是我的事情,不要连累了大家!我和你们拼了!”
监工由于所有注意力都被工人吸引,所以根本没想到被打得半死的秦剑会忽然暴起,还没怎么注意手腕就被扳手狠狠砸中,两把手枪一下子掉在了地上。
秦剑眼疾手快飞速抢夺手枪,一边叫嚷挥手让大家离开,一边向那些士兵冲去。
跑在最前面的俄国士兵见到秦剑手里有枪,不由分说举枪就打,啪啪的开枪声顿时让工厂炸开了锅,几乎是同一时刻,听到枪声的工人们抓起身边的工具就冲出厂房。
*******维修厂旁的俄国军营内,留金正拉着一位身穿蓝布工作服的工人轻声交谈:“西林同志,回去后一定要非常小心,邪恶的沙皇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你。”
西林是舒米雅茨基的化名,1906年因组织领导克拉斯诺亚斯克工人武装起义被捕,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急需扩充哈尔滨的工业力量,就将包括他在内的数百技术工人发配到这里,他也化名西林以车工技师的身份藏了下来。抵达后,他很快就成为这里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并飞速建立起了完善的组织机构,尤其是总工厂,更在他的努力下成为了远东布尔什维克大本营,但今天他却要告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