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395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395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至他建立的齐格菲防线(注:一战时兴登堡防线也叫齐格菲防线),但……他错了!凡尔登已经耗尽德国的力气,任何顽抗都是徒劳的,我们的大炮可以轻易撕碎……”
“将军……兰斯电报,中国人突破了德第三军黑森预备役师的防线,他们准备下午继续进攻蒙蒂尼……”
“这么快?”
“不是说今天早上才开始进攻吗?”
“上帝,才五个小时!”
“是有效突破还是只占领了第一道防线?”
参谋打断了新任总司令兴致勃勃的讲话,也让办公室内陷入喧哗。尼韦勒脸色有些发黑,他才不在意中国远征军呢!在他看来那只是政客们找来的一支炮灰……炮灰!唯一用处就是顶在前面消耗德国人!所以立刻咳嗽几声,唤回大家的注意力:“诸位……用一个加强师突破万人左右的黑森预备役师防线并没什么值得庆祝的!我们的目标是齐格菲防线,必须……突破它!然后将德国人赶回比利时,直至杀入柏林!”
将军们虽然还想多知道些内幕,但尼韦勒这番话也让他们觉得非常有道理。要知道兴登堡正在组织部队全面撤退,所以兰斯西北的蒙蒂尼只有一个德军预备役师驻扎,而中国人为此却动用了足足一个师外加2个独立炮兵旅,还有坦克、机枪等等……一场用锤子砸铁定的战斗,值得大书特书吗?
尼韦勒将军很自然的将详细战报压在了文件最下面,参谋见状动动嘴皮本来想提醒他前线联络官提出的关于学习中国军队战术的建议,但到嘴边最后又压了下去……新任总司令似乎不喜欢中国人,以后还是少提吧!参谋想想转身而去,直至很多年后他才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当时,刚刚上任的尼韦勒将军正在用自己的热情和将军们勾画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大战役,但却因为我的漫不经心让法兰西错过了提早结束战争的机会。”
参谋走到门口,忽然想起什么转身问道:“将军,他们希望获得更多补给?”
“好吧!给他们足够的弹药和补给品,让他们和那些该死的德国猪猡同归于尽,为法兰西做出更大贡献吧。”尼韦勒不耐烦地挥挥手赶走参谋,大门紧闭的瞬间参谋听到了里面传来的阵阵哄笑。
战争还在继续,当初上战场的中国远征军第8师最终用6个小时夺取蒙蒂尼德军阵地,击毙1300,俘获2700人,还缴获包括8门K16远程加农炮在内的77门各类火炮,45挺重机枪和数不尽的物资弹药后,姗姗而至的德第三军两个预备师出现在蒙蒂尼小城后方。
8师撤退3师顶上。
几天后3师撤退……103师顶上,再接下来是221师、201师……大雪纷飞的冬季里同样轮番上场的几个德步兵师久攻不下开始动用毒气,远征军同样用毒气炮弹默默反击着。从蒙蒂尼至苏瓦台115公里的防线上,中国国防军开始了自己的百日鏖兵计划。在整整116天,最小一个团最大两个师的反复拉锯鏖战中,陆陆续续抵达的20个师全部都被拉上去过。
在付出了1。2万死伤的代价后也总计打死和俘虏了3万余德军。更重要是,这些规模不大的战斗让远征军上下对西线战争有了一个直观清晰地概念,也让所有部队都得了锻炼。然而这一系列小战斗却并未引起英法两军高层注意,战斗简报最终化为一行行不起眼小字被压在将军们的案底,对远征军将士来说能看到的改变仅仅是后勤顺畅了些,弹药补充快速了些,装备交付加快了些……而已!同样岳鹏和远征军司令部都没提出任何不满,因为大家都明白……和开战以来西线发生的十余次大战役相比,这种每天都在进行的小战斗的确没什么值得夸耀。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新的大战役随冬季一天天离去开始酝酿。
2月底农历新春之际,刚刚接任法军总司令不久的尼韦勒正式提出1917年春季大反攻计划。
震惊世界的尼韦勒屠杀……从冰雪之下渐渐浮现。

第四一四章 惊变和滚地龙

1917年2月农历新春,万家团圆之际整个中国却都被笼罩在暴风雪中。老天爷恩惠了几年风调雨顺后似乎要将力气都用在这个冬天,连南京都积雪成堆一月有余。
“今年这天……真要冻死不少人了。”轿车刚停稳,打开车门的蔡济民就皱皱眉,嘟囔一句裹紧衣领快步冲入今年才落成的新总统府,这幢水泥钢筋结构的大楼全部由海外华侨捐款建造,浸透了海外游子们希望祖国强大的心血。
“香圃回来了,东北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刚进门他就撞上来开会的张文景和蔡公时,后者成为社会和经济改革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后也算正式踏入民国核心政治圈。三人中唯有张文景最心急,尤其是入冬后连绵大雪给今年的经济前景带来一丝阴霾,所以连忙拉着他询问东北情况。
蔡济民脱下外衣交给秘书后开始给两人讲解入冬后的东北情况。在总参内他无疑更像个救火队员,先是北伐时坐镇西南和广东福建确保南方平稳过渡,中日战争后又北上奉天协助岳鹏治理战后的东北,前者出任远征军司令他就成为东北关外九省军政总长。不过他军事能力不足,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政务和建设,军务上更多要靠调去坐镇的何熙,但何熙因为当年小仓山受伤身体一直不好,加上蔡锷身体也很差,冯国璋也年纪大,所以整个冬天都靠他一个人在支撑。
还好随着民国加入协约,外部环境的确好了很多,就连影响最大的日本都偃旗息鼓。至于朝鲜张宗昌也搞得有声有色,和金九搞起了粮食武器换矿藏的买卖,光这个冬天就走安东大桥铁路运回数万吨铁矿石和铜矿石,大批粮食和武器也让朝鲜独立军壮大数倍,最近国社国际还在朝鲜新义州开设办事处正式宣布国社进入朝鲜,这些举措都让鸭绿江防线日渐稳固,使得东北军民能集中精力搞移民、社会和经济建设。加上军管模式下劳动资源能获得最大利用,短短两年南满铁路改扩建、中法钢厂等一批工程就已经如火如荼展开,以奉天和沈阳为核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在英法工业设备集中交付开始后也得到很大发展。但当他开始憧憬东北就迈入高速发展期时,这个冬天的大雪却破坏严重。所以介绍完大致情况后也叹口气道:“旅顺、奉天和沈阳这些大城市还算稳妥,可乡野间却受灾严重,尤其是这两年过去的移民本来就基础差,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断口粮的事情……我来前已经下令各部队想办法为灾民送粮食。”
“希望雪早点停吧……”蔡公时看看张文景,颇有些自嘲道:“好不容易财政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眼瞅开春美国又有大批加工订单过来,要是被救灾耽误的话恐怕英法那笔贷款也要抽出部分来赈灾了。”
三人一边说一边向会议室走去,抵达后发现黎元洪等人都还没到,蔡济民递上两支烟给两人,问道:“听说总司令又出门了?岳鹏和吴佩孚那边打得怎么样了?”
“西线岳鹏和张孝准还在利用小战磨合部队,大冬天德军也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所以伤亡不算厉害。不过听子清说法国方面已经传出消息,4到5月间西线可能有一次大战役,他们估计动用兵力可能超过百万!所以司令也正为这事担忧,这不去了郑州查看新装备进度希望能帮帮忙。”张文景虽然脱去军装,但因为身份特殊所以较了解前线军情,放缓声音说道:“东面有点麻烦。石小楼和吴佩孚2个师去了乌克兰,可……”他指指外面继续说道:“和咱们这边一样,仗没一次就遇上这种鬼天气,听说已经有不少士兵生病冻死。123师在乌拉尔暂时休整可何时开进去还是要看天气,最糟大概就是李烈钧了,他发挥电报说,光是上月就有一万多华工冻伤生病死者多达千人……哎!后勤部已经增派火车调运睡袋和棉衣去支援,就不知道能撑多久。”
蔡公时没两人那么悲观,安慰道:“你们也别唉声叹气的,虽说现在有些困难可眼瞅最多再有一个多月就开春了,正好我们也能利用这个冬天先把英法提供的工厂设施建起来,等开春就能培训工人……说不准年底就能开工一批。”三人聊着天时走廊外忽然响起奔跑声,扭头看去却是今日留守总参谋部的冯国璋。老爷子也不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居然一路小跑气喘吁吁,蔡济民见状连忙扶住他问道:“副总参谋长,您这是……?”
冯国璋不待他问完打断道:“大总统和总理呢?”
“大概还没到吧,怎么了?”
眼看没找到人,冯国璋急的一拍大腿:“这个徐树铮,惹大麻烦……把哲布给弄死了!”“哲布死了……”三人先是愣了下,然后豁然起身面面向觎……蒙古人的信仰支柱死了?!
“给我,我去联系总司令!”张文景第一个反应过来,抓起电报冲向电报室。
总统府水电报房忙成一团时,杨秋的专车也已经抵达郑州工业集团。低沉的蒸汽马达声开始从中原腹地响起,滚滚黑烟裹挟着鹅毛大雪从黄河上空飘过,现代工业的魅力逐步展现出来。当车子驶入厂区后,连随行的杨度和陈果夫都有些惊讶这里的建设速度,虽然他们早知道杨秋一直在利用最早的汉阳和重庆培训工人,也知道如今国内大大小小工业技校已经有五百余家,但当数万人云集埋头苦干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被小小震撼了一把。
杨度更是感慨道:“还是副总统高瞻远瞩!先压下国内局势和纷争打压其它党派培育国社,现在又借欧战机会发展工业,不仅赚回洋务运动几十倍的规模,还大大改善了我们民国的外部环境和地位。短短六载就能营造出如此大好局面,度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了您的运筹帷幄打下这么好底子,下面我们就完全可以修生养息厚培国力。十载若是不行……二十年后必定能雄踞于亚洲傲立于太平洋之西岸!我辈追求数十年,努力数十年之目标终于有望了!”
陈果夫也连连点头。几年历练让这位年轻的党务秘书,青年会执委和国社国际第二把手已经完全洗去青涩,两撇淡淡地小胡子让他平添几分稳重。虽然这段时间杨秋关心政治很少,但不代表就会放弃对国内各势力的监控。也因为这种监控,所以他没有杨度那么乐观,说道:“我们国社虽说已暂时无对手,可民党和共和党还没消停呢。年前民党代表大会在香港召开时伍廷芳和蔡元培都去参加了,虽然会议没对外开放但汪兆铭回沪后就立刻接任秘书长一职,照这个势头看他出任主席恐怕板上钉钉,而且他最近还频频接触张季直等人,我猜很有可能在寻求合并事宜。”
“想合并了?”杨秋暗暗一笑。他以前对汪兆铭的印象还停留在“大汉奸”三个字上,但亲历辛亥后才明白此人政治上的能力,当年就是他促成了南北和谈,现在民党大佬们将前途交给他也必定是极为看好。至于民党和共和党最终走到一起其实杨秋早就想到过,毕竟民党影响力还存在,反倒是张季直和梁启超他们那帮遗老遗少思想保守,既想要和国社保持距离却又想在政治上捞把好处,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保守的思想越来越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所以最终下场就是被吞并。只是他现在还来不及多想这些,毕竟建立两党制是他开始就有的想法。不过嘛……目前甚至未来三十年民党是肯定必须不断打压!但这样做的恶果是集权会愈加突出,所以这个打压的尺度一定要掌握好,民党不能死这是最基本的!
反倒是日趋临近的俄国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