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462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462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需要安排部队回国,加上他本身对政治也不感兴趣,所以和杨秋匆匆见了面后又回到这里坐镇。见两人立刻问道:“巴黎定下来了?”
陈果夫将对德条约内容大致说了遍,苛刻的条件让岳鹏越听越觉得不妥。他们这些军官最清楚,其实德国并不算真正战败,至少协约还没有一支军队能进入德国领土,这种情况下利用人家内乱的机会强加如此苛刻的条件,无疑会挑起德国人的仇恨心理,甚至非常可能促使其倒向俄国穷党。
雷猛也端着茶杯,夸张地比划道:“总司令回来后就说了,这种根本就不是和平条约,只是休战条约。还和参谋长说,最多20年必定要重新打起来。”岳鹏没有杨秋那样精准的“预测水平”,但也知道这份条约要是签署,德国国内不满声肯定将愈发高涨,处于内战边缘的国家恐怕立刻会捏合起来。但这种事他们这些军人已经无能为力,法国都不想再打何况是正在撤回国的远征军。
“对了,你们怎么突然来这里?秉文他们有消息了吗?”
雷猛嘴快,说道:“秉文已经和海军汇合,前日船队已经解散分批启程回国,不过他们横穿大洋时遇上风暴和冰山沉了3艘,死伤四倍百余。总司令和参谋长别提多心疼了,里面好些都是海军重点培养的军官,沉船上还有两千来万设备和图纸呢。所以总司令让我保护果夫去德国,一来联络德国表达亲近,二来也准备去看看有没有同款型号能买一些。”
岳鹏是少数知晓莱茵兰计划的人,听说沉了三艘也是心疼。死伤不说,光是上面的设备图纸就不是钱能衡量的。但好歹大部分都安全,剩下的路也不算太困难,所以没再多想转到两人要去德国的事情上,问道:“德国国内现在很乱,各家政党为自保都开始组建武装,派别林立不说,背后还都有外国势力的干预,连穷党都插手了,你们此去准备联络哪一家?”
“外交部已经联络上爱德华伯恩斯坦,他是犹太人也是左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在党内和德国有很高威望。此人思想上与我们国社比较接近,上月还公开发表演讲主张推行类似我国的土地和社会改革政策,解决德国阶层对立的矛盾。而且社会民主党最近和穷党闹得很僵,还一度大打出手。”几年政党运作经验让陈果夫彻底洗去了青涩,说起政党问题头头是道:“其实政党和国家一样,都需要盟友和广泛的接触。我此行就是希望能和他们打好关系,试试能否建立起合作关系。为此,副总统还决定等合约签署后,就以国社的名义向德国社会民主党提供粮食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虽然岳鹏也是国社党员,但他对政治缺乏足够热情。不过既然能让杨秋看中并想要支持,还准备援助粮食,所以也暗暗上了心思。要知道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程诚法案》一度导致苏浙皖地区夏粮歉收严重,加上秋粮也没前几年好,所以储备粮数字一直没回复。在粮食如此紧张地情况下还支援德国,让他隐隐感觉这恐怕是为二十年后未雨绸缪了。
陈果夫看出他的担忧,笑道:“岳司令暂时不用太担心粮食,东北移民速度很快,西北也开始增多,土地开垦和利用率比前几年好数倍,只要没大灾大难,还是能确保粮食供应的。而且出来前副总统还让夫人资助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和几位俄国农业专家搞实验,要针对占城稻和其它水稻品种进行研究,说要杂交出新型稻种,还在云南、广西等地建设了试验田,让陆荣廷他们全力支持。”
岳鹏不懂什么叫杂交水稻,但却庆幸身边有这样一位卓有远见的领导人。不过心中也有隐忧,因为目前的民国基本上就是扛在杨秋一人身上,一旦判断错误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陈果夫继续说道:“副总统让我带信给你,他希望你能早些回国。因为有情报显示,德俄两国穷党正在飞速靠近,一旦条约签署,愤怒的德国很可能会加强与列宁的合作,所以他最担心新疆和巴尔喀什湖等地的安全。来巴黎前他还找眷诚(詹天佑)先生询问了陇海线西段的事情,但眷诚先生说这条铁路难度很大,虽然双向开工已经两年,可物资供应一直不足,已经不可能在1923年前通车,最乐观估计也要等6年后。所以总参谋长昨日已经电报国内,调李烈钧124混成师、梅生122混成师、孙传芳16师和戴锦堂的第18山地旅进驻乌鲁木齐和伊犁,还抽调三个国民警卫队旅,空军也派去一个大队,连猎人也要去!准备今夏对东哈萨克、阿拉木图等地区进行一次扫荡,配合高尔察克先解决腹地安全。”
身为总参谋部核心军官,岳鹏知道有几支部队在杨秋心中地位很特殊,第18山地旅就是这样一支部队,何况还动用了猎人这种直接隶属总参的精锐小分队!
这分明是下了狠心……

第四八三章 中亚的风(二)

1919年5月,包头。
包头火车站内外人山人海,既有牧民也有关内来的商贩,有驻扎这里的士兵,更有全国各地甚至从法国学成归来的实业工人。他们挤在一起,目光全盯着挂满彩带却挡在铁路中央的鹿砦上。一辆火车车头向北停靠在鹿砦南面。鹿砦北面是去年完成的包库铁路,南面是原正太线基础上改建并延伸的郑州焦作太原至包头铁路。两条铁路本来去年就可以并轨,但因为抢运俄国物资,后来又因为钢厂建设延误,所以一直拖到现在。“眷诚,别发呆了。”特意赶来出席并轨仪式的唐绍仪向詹天佑招招手,将控制火车汽笛的红色绸绳交到他手中。
接过红绸的詹天佑不免心神唏嘘。从四年前杨秋视察这里并定位白云矿区后,包头就被列为民国北方钢煤基地,数十万民夫和建设者来到这里,修建铁路,截流筑坝建设电厂,铺设电报线。经过四年努力,消耗数千万,连炸药都动用百余吨后,不仅包头这个昔日边陲小城已经变成中等城市,而且铁路也终于确定今天并轨!虽然两条线还都是单线,复线建设因为要优先考虑其它铁路所以不得不放缓很多,但它们并轨还是意味着继俄国留下的中东铁路后,国内终于有了第二条通往北方的主干道,也意味着可以从汉口出发不用换火车就直接抵达库伦。
加上国内第一座跨越长江的武昌大桥正在美国工程师的帮助下挥汗建设,西南铁路主干道与京汉线并轨指日可待。到那个时候,就能从最南端的广西镇南关坐火车直达最北端的哈尔滨和库伦!七年多的努力,总计耗资近10亿民元,动用包括半军半民的建设兵团在内的总计400余万劳力,利用满清、沙俄和日本留下的数千公里铁路线,规模庞大地全国三纵三横主干道终于初现端倪。
他想起远在巴黎的杨秋,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年在汉口见到他,听他说要在二十年内完成全国铁路主干线时的表情。那个时候他以为见到了一个疯子,和孙逸仙一样都是嘴上跑马的疯子,但现在看来愚蠢的其实是自己。
京汉线和津浦线13年就开始改造,西南铁路主干线更是从12年全面拉开,只要把江浙主干道修好,修建南京长江大桥并并轨津浦线,两纵两横就算初步完成,剩下无非就是单线扩充为复线,以主干道为基准延伸或者修建支线。最艰巨的挑战就是从连云港至伊犁巴尔喀什湖的陇海线,还有就是从佳木斯、海拉尔然后横穿大草原抵达新疆的3000公里北疆大动脉,前者西线已经开工三年,去年起全线开工,预计到1925年通车,后者也已经提上政府议事日程。
三纵三横!
一旦完成,南北互联,东西交汇,一个流动的大中国就将展现在世界面前!当四万万同胞和欧美一样能走出家门搭乘火车流动起来,那是何等壮观的盛世景象!别的不说,光是面前这条铁路,就能让蒙古牛羊源源不断进入内地,还能将盐铁茶叶快速送回蒙古草原,能减少多少人力运输的成本和时间呢!铁路有了,火车更从稀少陡然暴增数千辆!先是从俄国带回来的改装的2200列,又是欧洲得到连改都不用改的4500列,眨眼间限制铁路运输的最大问题也解决了。当然,还没到庆祝的时候,欧洲仅一个德国战前就拥有1。5万列火车,中国这么大国家却还不到1万列。而且和整个国家铁路网相比,这才算迈出第一步,但既然迈出第一步,为何不能畅想将铁路延伸到每个城市,甚至每个村镇呢?
“眷诚?眷诚!”唐绍仪见詹天佑捏着红绸竟然眼中带泪,知道他是兴奋过度了,连忙拍拍他笑道:“再不动手,吉时就要过去了。”
詹天佑一拍额头,哈哈大笑:“看我,都忘记了。”说完后,和唐绍仪一起拉动红绸。“呜。”悠扬的汽笛顺着大风向四周飘扬,古老的河套大地仿佛被这声汽笛猛然惊醒,鞭炮声,喝彩声陡然炸开,金狮狂舞,腰鼓喧天!火车头在数万双目光下喷出蒸汽,撞烂鹿砦,向北方滚滚驶去。
唐绍仪看着火车也很激动,但今天还有一个地方等他,所以刚剪完这里就拉着詹天佑往国有包头炼钢厂跑。从叶卡捷琳娜堡搬回来的煤矿加工和炼钢设备有大半都留在了包头。工业部组织全国上下齐心合力,提前两年准备再耗时一年建设终于把这家钢厂造起来,设计产能更是达到年150万吨粗钢规模。虽说工业部预测要达到设计产能还需要至少一年时间磨合,而且也不可能发展为重庆、汉阳这类综合性大型工业集团,主要定位于金属冶炼和粗加工上,但随着炼钢炉点火,全国钢铁产量腾飞已经指日可待。
七年看似很长,但辛亥年的一声枪响还不是犹在耳边?所以这幅盛景让唐绍仪都暗想是不是再多干几任,但他比常人清醒多了,黎元洪能保住位置是因为他手握实权太小,军、财和国家发展三个部门被杨秋捏在手里呢,但总理需要处理国内日常事务所以实权较大,在杨秋还没登上总统宝座前,这个位置谁也别想长期霸占,所以想到这里也不免叹了口气。
詹天佑正处于兴奋中,听到叹气大为惊讶:“少川这是为何,巴黎那边有变化了?”
唐绍仪看他一眼,心里其实还真想像他这样,就专心修铁路不管其它事情。说道:“巴黎已经没什么大事,英日虽还没做出正式答复,但只要等协约签署,美法比荷葡等国就会宣布取消全部对华不平等约,大势所趋他们想独善其身也不可能。船队也已经与十天前抵达智利休整,萨老头这回亲自带两艘安海级以训练访问的名义去接了。辰华嘛我来前还发电报唠叨,说他现在每天就是看看吵架,有空时去安排从奥匈等国招募愿意来我国的专家,或者干脆睡大觉。”
“哈哈。”詹天佑听说杨秋在巴黎闲得发慌,更加好奇唐绍仪为何叹气,问道:“既如此,少川为何还叹气呢?难道嫌弃炼钢厂粗鄙简陋?”
唐绍仪摇摇头,想想自己还有一年就要卸任了,忍不住说道:“眷诚,我们留美至今有四十多年了吧?”想起当年的往事,詹天佑也神色秋秋,看着初现繁华的包头景象长出口气:“都快五十年了!记得当年你我初到美国,还因上课时鞭子被剪断和约翰他们打了一架,回来还被训斥好久呵呵。”
“是啊,一晃眼看都半截入土了。”唐绍仪也被勾起了心思,说道:“到了你我这把年纪,凡事都能看开了。只是有件事我却一直始终不放心吾辈终将老去,将来的天下是辰华他们这代人的。我观他多年,发现他手笔气魄均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