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533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533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面……会有什么?冷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刚冷却的心脏又燃烧起来。
詹天佑所说的西面,就是移民逐渐增多的新疆和东哈萨克等地。尤其是东哈萨克,上海公报正式宣布回归后,多达数十万流民被强行安置到这里,加上从俄国陆陆续续撤回来的华人华商,昔日的荒僻的卡拉库姆小镇已经大变样,也解决了困扰当地的人手不足问题。环西北铁路加紧施工,简易窄轨已经从这里南下铺到了碎叶,正在向安集延延伸。
作为西北国防支撑点的卡拉库姆要塞也终于进入快速施工期,大量物资从内地通过包库铁路运抵巴尔瑙尔,然后靠窄轨接驳运到这里。根据军事改革草案,国防部正式确定建立西北环形防御带。这条防御带上拥有伊尔库茨克、萨彦岭、卡拉库姆、阿克苏(巴尔喀什湖南段江布尔和阿拉木图分界线上),碎叶、安集延、戈尔诺(吉尔吉斯)七座主要塞,还有大大小小辅助要塞工事一千余,机场11座。按计划整条防御带都将于1933年前建成,成为稳定西北的第一道大闸。
要塞城内已经出现不少华人商铺,主要以面对哈萨克草原出售盐铁茶叶,收购羊毛和皮货为主。东面的阿亚古兹河河畔还建起一个小小的工业区,不仅有冶金厂、水泥厂、小钢厂和火力发电厂这类配套要塞建设的工厂,还出现几家加工皮革和毛纺厂。北面卡尔巴山俄国留下的铅锌矿和铜矿也恢复生产,每年至少能向国内提供1万吨成品。除此之外慕容翰还利用杜托夫实际控制的机会,签署开发卡拉干达特大型锰铁矿的协议,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先弄到手,等将来和莫斯科继续谈判再拿出来讨论。
与率先稳定的北海省(伊尔库茨克)相比,新划分的乌里雅苏台省和斋桑泊等几个面对俄国的一线边疆区依然不算安宁,需要时时刻刻确保与国内联系。但由于距离南京太远,无线电经常中断,所以电报员想出个注意,就是把无线电接收机搬到侦查气球上,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只要睁开眼,就能看到要塞城上空悬着一个巨大的浮动气球。
冷杰等学生刚步入要塞城,就被它的繁华和庞大规模吸引了,但兴奋地学生却不知道,一串急如鼓点的脚步声已经再次打破西北的平静。
副官用力敲开吴佩孚的办公室大门,立正敬礼带来南京的重要命令:“报告,总司令急电!要求我们立刻执行东归计划!”

第五五三章 破坏和丰收

车里雅宾斯克。
昔日繁华的城市已经见不到多少市民,整座城市能看到的只有东倒西歪满脸迷惘麻木的白卫军士兵。他们抽着中国产凤凰牌香烟,喝着劣质的中国高粱酒,吃着被称为中国特产的午餐肉,甚至连身上的衣服都是从中国沿海某家工厂订购的。
别以为这都是免费的,除了少部分是无偿支援外,绝大部分都是要用钱去购买。
没有人想花这个冤枉钱,但现在从外部通往乌拉尔方向的道路全被切断。原本还有波斯里海这条补给线,但随着《里加条约》签署,欧美都清楚已经无法从内部遏制莫斯科实现国家统一,所以这条补给线已经基本作废,即使有部分商人还在铤而走险,价格也贵的离谱,所以只能更依靠背后的中国。但该死的中国人也学精了,政府和军方都不再插手这种采购,而是派来几个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商人负责交易。
这些黑心的商人资本家!
连最痛恨穷党的白卫军士兵都用上了莫斯科管用的词汇,贪婪地中国商人展现出了刮地三尺的本事,用廉价的棉衣、带着臭味的午餐肉和腐烂的土豆换走大批大批他们从各地搜刮来的东西。机器、设备、钻石、黄金、白银、油画、银器甚至铜器、锡块等等,只要能用的他们全要,就像捡破烂的乞丐那样,到最后干脆还把铁路沿线储备用于维修的铁轨都搬空了。如果不是大男子主义心里作祟,估计已经能看到成串俄国女人被卖往中国换取必需品了。
站台上徐树铮很无聊,现在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带军官和警卫如同守财奴般巡视即将运回国的战利品。由于去年高尔察克进攻乌法喀山迟迟没有进展,所以得知莫斯科和波兰展开谈判后就干脆缩回来越冬,让满心都想打一仗证明自己的他很无奈。还好这个冬天总算没闲着,大到从喀山抢来的机器,小到一个银币,都是需要送回国的物资。经历三年前的大扫荡,又连续被搜刮两年,整个乌拉尔以东都跟狗舔过一样干净。
如果真要说乌拉尔以东还有什么重要东西的话,恐怕就是脚下这条贯穿欧亚的大铁路了。
这条铁路是肯定要拆的,也已经被列入东归计划,但这件事必须高尔察克配合,否则靠自己手头两千多人肯定不能胡来。幸好,时局已经不同了,随着俄国和波兰媾和,决心尽早统一国家的莫斯科肯定会在最近发起新攻势。靠四周这些早就麻木厌倦的白卫军,完全不可能挡得住百万红军,所以哼哼!
徐树铮冷笑几声,刚抬起头就见副官急匆匆跑来:“报告,司令部刚刚传来的情报,让我们立刻东归!”
“走!”
将马鞭套在手上后,徐树铮一刻不停向高尔察克的司令部走去。司令部的俄国军官都认识这位中国国防军联络官,也知道他手上的铁道重炮团是目前唯一可靠且有效的威慑力量,如果不是这支中国铁道重炮团存在,或许防线早已被攻破数次了,所以很轻易就直接叩开军事会议室的大门。
“徐将军。”
面对突然闯进来的徐树铮,高尔察克有些惊讶。这位被西方誉为最有爱国心的俄国将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从容,脸颊消瘦,眼窝向内凹陷进去,头发凌乱不说,将官服也皱皱巴巴仿佛一团酸咸菜。
“将军。”徐树铮敬了个礼,扫过正在开会的杜托夫等白卫军高级将领,很严肃的说道:“非常抱歉打断您的议会,有些事情需要您做出决定!”
等翻译官重复后,高尔察克和杜托夫等人都暗暗惊讶,不知什么事会让这位中国将军这么严肃。他想想又看看四周,伸出手说道:“徐将军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吗?”
他的手还是很白,指甲也修得很整齐,但却无法掩饰白卫军日薄西山的态势。徐树铮本来想单独和他说,但既然人家自己都放心身边的军官,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于是向副官使了个眼色将整理好的情报递给了过去。
说道:“高尔察克将军,这是我们刚刚得到的情报。莫斯科已经做出决定,将于半个月后向克里米亚半岛、乌拉尔山和哈萨克发动全面进攻,试图在年底前结束战争!敌人正在从西南、东南抽调部队赶来这里,我们的判断,他们最快将在数日内对克里米亚半岛贵军发动进攻。彼列科普地峡的确地势险峻牢不可破,但敌人的数量太多,肯定无法长期坚守,所以您必须尽快下令撤退!”
“撤退?”
“不。彼列科普地峡是高加索的凡尔登,不可能被攻破的!”
“是啊,只要他们被拖在地峡几个月,我们就能强攻乌法、察里津,对他们实施大包围。”
等翻译重复完徐树铮的话,在座的俄国军官纷纷叫嚷起来。绝大部分人都觉得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彼列科普地峡是世界上最难被攻破的天然屏障,所以觉得可以利用地理优势让邓尼金部拖住敌人,学习凡尔登等敌有生力量被消耗后发起反攻。这些荒谬的言论让徐树铮暗暗冷笑,也不看看自己部队是什么情况,如果不是总司令支援,早就被穷党从内部攻破了!士兵已经无心恋战的情况下,还想着反攻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还好高尔察克总算有些见识,明白地峡是不可能长期拖住已经摆脱西线困扰的莫斯科政府的,但他又不甘心就这么撤退,看看手中的情报,半晌后追问一句:“徐将军,这些情报可靠吗?”
“如果您相信,那么这些情报就是有效地。”徐树铮很巧妙地将避开情报话题,扫了眼众人后提高声音:“莫斯科的总兵力已经达到骇人的500万,依靠向富农征集和摊牌粮食,他们已经储备了足够物资和弹药。如果继续守在这里,就会遭到至少80万以上的敌军进攻!目前军队中的气氛相信大家比我这个外人清楚,乌拉尔山守住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不立刻撤退,敌人只要打开缺口,就可以从西哈萨克绕道进攻鄂木斯克甚至托木斯克、巴尔瑙尔这些地区,切断你们的后路将数十万自由战士全部杀死!”
高尔察克等军官觉得这些话有些夸张,且不说从哈萨克斯坦绕道一千多公里袭击托木斯克有多困难,光是国防军暂时管理的巴尔瑙尔就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但部队里的情况他们也的确很担忧,穷党思想正在迅速蔓延,大批大批已经无心恋战的士兵变得焦躁激进,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等敌军攻来或许会出现大批倒戈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撤出乌拉尔正面,拉开和穷党的距离,逐步瓦解军队内部的不安定因素。
但这个距离到底需要多长呢?鄂木斯克还是托木斯克?或者直接退过叶尼塞河进入中国领土,由国防军提供庇护?最后一个想法意味着他们这些人彻彻底底成为中国的附庸!谁舍得放弃权利,去另一个国家流亡呢?
素有小诸葛之称的徐树铮哪会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大步走到地图前手指缓缓移到叶尼塞河旁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我国和贵国的领土分界线,也是西伯利亚铁路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相信这里的重要性诸位很清楚。我的建议是,立刻开始撤退行动,拆除和破坏铁路防止被敌军利用实施快速追击,不要在鄂木斯克等地多做停留,直接越过叶尼塞河。有这样一道天然分界线,我军就可以保护诸位前往贵国的北方领土修生养息,敌人失去铁路后没有三五年别想威胁诸位的安全,有这段时间完全可以先解决内部问题,然后伺机反攻重回圣彼得堡。
重回圣彼得堡谈何容易!其实就连高尔察克都已经绝了这个心思,自从把追随自己的百万难民送往中国就已经做好失败准备。但为了保护手下这几十万人马,撤退已经是必然。只是他看看徐树铮,再看看地图上串联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大动脉,实在是有些舍不得。要知道当年为修造这条铁路,整个俄国都动员起来,耗时近十年才勉强打通,还花重金聘请大量英法工程专家解决永久冻土层和严寒酷暑的问题,可以说这条铁路凝结了整个斯拉夫民族的心血!
现在却要亲手将它破坏,他是真不舍得。而且他也清楚,徐树铮这番建议根本没安好心,就是准备破坏铁路,防止被莫斯科利用威胁东方安全。因为只要铁路被破坏,以内战后元气大伤的俄国国内情况,或许十年内都无法重返东方。
徐树铮见他还在犹豫,心底冷哼一声:“将军,我的建议就到这里,撤不撤退最终由您决定。但我想提醒您,我国刚刚才渡过白银危机,损失非常的严重!国内也出现很多自然灾害,已经不可能越过叶尼塞河支援贵军,希望诸位为那些追随你们的将士们想一想,暂时的失败并不重要,失去了人心才可怕!”
几句话让高尔察克和杜托夫等人都心底一震,目光沿着铁路逐渐向东缓缓移动。
*******徐树铮努力说服高尔察克搞破坏时,国内大部分地区也都迎来了春耕高潮。
无论工商怎样发展,春耕都是中国最紧要的大事之一。以前满清时期,每逢这个时候官员们也都要亲自上阵,何况是现在的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