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559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559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桐油和烟叶等等还是主要大宗商品,附加值不高,导致国家外汇日渐紧张。所以光是此次建造12艘巡洋舰向法意采购曲轴就耗资千万美元。这笔钱太冤枉了!所以郑廷襄和工业部建议,再从德奥等国引进一批技工,将这些极重要高端制造业从现在“华工为主洋工辅导”改为“洋工为主华工学徒”,先解决国内建设急需,再用洋师傅带徒弟的办法用四到五年时间手把手带出一批人来,然后一点点的将生产线上的洋工换成华工,逐步逐步地解决。
根据这个想法,国内还需要至少3到5万高级技工。别看数量吓人,但实际上对欧美来说这点高级技工并不多,德国就有近百万,所以得知马克危机出现后,杨秋就再次把心思动到德国身上。
但中国不是美国,贸然来德国招人恐怕会引起反感,也不利于中欧关系,所以干脆拿钱铺路走高层路线。
杨秋解释完后,又拿出一叠美元:“这是请您帮忙打点用的。您可以放心,我会保证技工们在华安全和生活,还会发放专门的工作签证。如果兴登堡总统还不放心请准许我从犹太裔中招聘。”
犹太裔?这倒是可以。特劳恩也不喜欢犹太人,全世界都不喜欢。如果把他们中的高级技工塞去中国,还能解决德国失业问题,所以答应下来:“我会尽量去试试,尽早给您消息。”
“谢谢。”

第五七七章 搭上胡佛的线

送走特劳恩后,王正廷始终不解杨秋为何喜欢用犹太裔,怕他不了解这些人在欧洲和各国为何不受欢迎,提醒道:“副总统,犹太裔不仅在德国不受欢迎,在世界各国都不怎样。最近他们大量涌入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屡起冲突,双方互相敌视,还出现多次武装冲突。我们在内志有油田,还为沙特家族提供不少军火,招募他们会不会。”
“你当我喜欢他们啊?”
杨秋指指凳子让他坐下,合上书放在膝盖上。扭头看看窗外因为宵禁而鸦雀无声的城市说道:“我不是慈善家,对他们也没什么好感。可现在我们各行各业都缺高级技工,德奥这些国家的人才大部分都流入美国,剩下自诩爱国不愿离开,有几个自愿去远东?恐怕不少印象中我们还是吃人生番,还在扎辫子呢!不想点办法,招谁去?高级技工是要教育基础的,我们从11年才开始在西南推行免费教育,15年全国推开,等他们从高中或中专毕业,需要11年时间。就是说还要3年才能收获第一批底子不错的工人。高级技工又要再多等几年,难道这段时间就这样荒废着?或者说天天买洋人的设备?犹太裔不管怎么说都寄生于欧美发达地区,经历过工业革命洗礼,受教育程度较高,技术扎实,能人辈出。加上现在德国动乱,有人故意挑起反犹冲突,正是我们利用的好时机。弄回国带出一批好苗子的话,能解决我们不少问题呢。”
王正廷承认这点,但怕杨秋陷得太深,好心提醒:“副总统还是要小心,用用就可以,不值得深交。”
“这我知道。”杨秋明白他的意思,继续说道:“要是此次德国政府通过计划,选人的事情就由你负责。工业部所需的技工清单应该快发来了,你就按照上面所列在德奥匈这些国家招人。我已经打算好,几家船厂的曲轴、水轮机、输变电、还有轴承这些考验工艺的生产线暂时交给他们,所以签合同时一定注意,签证拿到后必须工作满5年,必须带徒弟!宁缺也勿滥。另外你再想办法招一批懂德语的华侨支持下。我算了,大概要四五千翻译,国内那边还有缺额。”
确定引进洋工的细节后,杨秋又关心起法国的情况。对他跳跃性的思维王正廷已经习惯,将法国国内情况大致说了遍。鲁尔危机虽然是法国制造的,但那么点煤炭和钢铁完全无法弥补巨额占领费用,加上英美施压法国撤军已成定局。
本身就经济困难,被战争和战后各种各样的赖账欠款搞得元气大伤,又花巨资出兵鲁尔还收不回成本,所以法国经济也已经到崩溃边缘。马克危机杨秋没插手,是因为德国问题英美盯得很牢,搞风搞雨会引发两国不满,但法郎危机他不准备放过。首先是英美对法国忌惮很深,其次这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摩根家族为控制法国央行上演的法国版“白银危机”,只要不碰他们的利益,跟在屁股后面赚点小钱,以犹太世界和自己现在的关系,大不了就是提高警惕。
所以他才带贝祖贻出来,准备让他负责这件事,也算是对他的考验。倒是王正廷有些惶恐,听杨秋的意思要调动国家外汇储备投机法郎,有些担心,毕竟法国不是当初货币混乱,金银通兑的民国,各项法律和制度都比较健全。
但杨秋决心已定,要趁欧洲经济货币混乱之机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收入,他也只能暗暗打起精神小心配合贝祖贻,以免造成损失。
3年内敞开国门接纳数万洋工可不是小事,得到杨秋出访德国开始接触德国高层商量此事的消息后,南京外交部、民政部和工商部门一边拟定需要的技工种类和数量,同时召集全国各主要制造业的老板经理商量管理办法,争取让这些洋工发挥出最大功效。
除生产外,后面的家眷安置,吃喝等等都需要立刻完善起来,毕竟杨秋的工作只是找来企业要的人。至于怎么用,怎么安置都是下面的事情,他不可能一一过问。
稍感意外的是,原以为制造业大亨们会对洋工比较排斥,因为他们的工资和安置费等等都要比华工高很多,但没想到随着各家工厂都陷入高级技工不足,导致产能和产品无法和外国货竞争后,反而很期待洋工能帮助突破壁垒。倒是蔡济民比较担心,因为洋工会冲击华工的工作岗位,会出现失业问题。最后郑廷襄和阎锡山保证会增加工作岗位,才让他稍稍安心。
胡惟德主持了会议,率领大家很快就整理出一份清单和安置办法,准备汇报总统府和在欧洲的杨秋,但电报还未发出秘书就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见他脸色突变,阎锡山和郑廷襄都留步询问:“总理,出什么事了?”
胡惟德跺跺脚,将清单交给秘书:“去,速速联系副总统。”安排好后才看一眼两人,叹口气:“松坡病情恶化了。”
蔡锷病情恶化时,慕尼黑啤酒罐暴动也已经被镇压下去,德国社会稍稍恢复些平静,所以魏玛德国首任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终于腾出手招待来访的杨秋。
房间里,严玉秋在帮杨秋整理礼服,修长的手指从脖颈间滑过时,让他想起第一次访问美国客串秘书的吕碧城,暗想此次回去应该把两人的事情定下来。
严玉秋一边整理衣服,一边悄悄注意杨秋,见他盯着自己发呆,耳后顿时抹过一丝羞红。跟着杨秋大半年,她已经完全被杨秋对待工作态度和认真吸引,尤其是每次批改文件,修订各项工作事宜时全神贯注的模样,更让她怦然心动。
此刻见到他盯着自己,小鹿乱跳也不知哪来的勇气装起胆子:“副,副总统,您这么看我干吗?”
杨秋正在想和吕碧城的婚事,没注意严玉秋的语气和神态,见到她还穿着普通的西式套装,笑道:“不是让陆征祥为你准备了晚礼服吗?怎么不好看?”
“可是我?”女人哪有不爱漂亮的,何况是久居英国的严玉秋,早就希望哪天能穿上盛装礼服。但她现在是秘书,害怕穿上后会有人误会。杨秋却没那么多想法,身边三个女人已经让他很知足,微微一笑:“入乡随俗嘛。今晚会有很多德国贵族和高官出席,去换上吧。”
“嗯。”严玉秋偷偷瞄了眼杨秋,心跳更快了,连忙以收拾一些东西为借口逃出门,准备出席德国总统举办的招待晚宴。
华灯初放,取消宵禁的柏林总算露出一丝世界大都会的面貌。等严玉秋打扮好出来后,连杨秋都觉得眼前一亮。白色真丝晚礼服紧紧裹住修长玲珑的身躯,黑色狐皮围脖随意披下,和胸口暴露出来的白腻腻肌肤交相辉映,再配合高跟鞋让她看起来比杨秋都矮不了多少。
让杨秋暗暗好笑的是,小丫头不知往胸口塞了什么,居然比平时大了一号。
抵达德国总统府时已经人头攒动,受邀请的贵宾挤满宴会大厅。作为战后首位来访的协约国最高级别官员,杨秋“白扔”美元的行为已经传开。加上中国是首个明确表示放弃战后赔款,并在结束后第二年就向德国提供粮食援助的国家,所以不少人都希望来看看这位实际掌握远东的强者。
当杨秋终于出现在门口,闪光灯如炽烈的火球般灼烤着众人。很多德国人都惊讶于他的年龄,联想到他统一国家已经过去8年,更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
让杨秋暗暗悲叹的是,此时德国非常像1912年的中国。上层灯红酒绿粉饰太平,民间却充斥着各种政治思想,地方武装割据,饥饿、失业、通货膨胀雪上加霜,又有法国、比利时和波兰这样趁机侵吞国土的外寇,还有沉重的赔款负担,都为纳粹诞生铺好了温床。
但魏玛首任总统艾伯特,和实际控制的德国还差点挽回败局的兴登堡冲淡了这些心思,他也见到了被誉为德国海军之父的提尔皮茨,还有欧战中很多星光闪闪的将领,可惜最想见的鲁登道夫却因为受啤酒罐暴动牵连被暂时软禁。
记者们也提出各式各样古怪的问题,甚至还有人问严玉秋是不是他的第四位夫人。
在特劳恩的串联下,德国政府在招募工人问题上并未过分刁难,倒是对杨秋手里的一些东西非常感兴趣。提尔皮茨翘着著名的八字胡,直言不讳表示对台湾岛级重巡洋舰的设计非常感兴趣:“真是一艘让人惊讶的战舰,是贵国独立设计的吗?”
杨秋知道这位老当益壮的家伙打什么注意,德国海军虽然被束住手脚,可从哈坎那些海军人身上就能看出有多不甘心。而且他还知道正是这个老家伙秘密支持,克虏伯等大公司甚至已经在荷兰等国秘密建造船坞试图东山再起。而且他这么问明显是已经得知莱茵兰计划,所以才怀疑台湾岛级重巡得到某些外国公司的帮助。
总不能告诉他是自己抄袭几年后的意大利重巡吧?所以杨秋很郑重的点点头:“所有设计都是我国独立完成的。当然,我要感谢蔡司公司精良的测距仪。”
这种承认大量使用外国配件的坦诚让提尔皮茨和兴登堡等人都非常满意,前者听说设计是中国独立完成的,更是心痒难耐:“真是非常棒的设计。”
杨秋不傻,先把德国海军吹嘘了一番,又表示希望增进两国合作,意思明确告知可以让德国海军派人去考察,至于能考察出什么,借鉴到什么完全没压力,毕竟距离德国海军重新武装还有十几年呢。但这个表态却让提尔皮茨欣喜若狂,立刻表示他个人支持中国招募犹太裔高级技工。
海军老臣都答应了,艾伯特总统更是毫无保留支持,兴登堡也趁机讹诈到T2型装甲车的全部设计和图纸后表示支持。这些老家伙的热情让杨秋无语,尤其是一口一个将犹太裔送走的暗示更让他明白,为何给出500士官生名额后连罗斯柴尔德家族都不能无动于衷,因为全世界都不喜欢他们。
有了他们保证,艾伯特当即答应可以让中国政府在基尔、柏林和汉堡等地以农业合作为借口招募犹太裔高级技工,也允许刊登招募广告。能光明正大招募让杨秋也很开心,连忙对陆征祥使个眼色,将几张签好字瑞士银行支票悄悄塞过去,还大呼中德友好,让新闻界拍下几人握手的场面,最后还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