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79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79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真打不赢了!”
“是啊。”季福成也连忙说道:“武胜关虽说重创北洋,司令的阻断又坑杀了北洋一把,可这也把冯华甫的心火全都打出来了!一旦道路重新打通,从武胜关至孝感几乎无险可守,虽有第一师在侧翼袭扰,但不掌握二协和四协,几乎是必败之局!”
杨秋何尝不知道两人的意思,打仗最怕不是敌人有多强,而是内部掣肘,孙武已经彻彻底底把持了军务,黎元洪又因为提防自己和他彻彻底底和他走到了一起,真算起来自己能指挥的其实也才几个团,和北洋兵力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所以要是不能绊倒他立刻控制兵权,那么这场仗就非常危险了。
还有个更关键的,那就是按照历史,黄克强和宋教仁已经沿江而上,如果不能在他们抵达前彻底控制兵权,一旦黎元洪真的把兵权交给他,这位屡战屡败、最大也不过指挥过几百条枪的“军神”万一没收拾好残局,那想要再捡起来就太困难了,但是自己现在这么一点头的话,很多人的命运恐怕就要。
“司令!当断则断!”
何熙重重的一句,如同锤子般砸在了杨秋心头。忽然间他发现,在不知不觉间自己身边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团体,他们在跟随自己的时候,何尝没有私心在内呢?何熙和季福成这般热心搬掉大石头,未必不是想抬起自己,他们也能更上层楼。望着窗外几个牵着牛的孩子,他忽然发现自己想太多了,要是自己下面人都不求名,不求利,恐怕右路军也就散架了。所以慢慢扭过头,扫一眼两人后对秉文说道:“你即刻和戴天仇回去,先把武胜关的消息放出去,把声势造起来。再告诉张文景,立刻联络汤化龙和胡瑞霖,告诉他们我要的只是兵权!”
秉文点点头率先离开后,杨秋转过头继续说道:“抵达孝感后我会去见张景良,你们不要下火车继续南下,抵达新沟后再下车绕回来,我会通知姜泰他们配合夹击。记住!一定要保护好剩下的军械,不然我们就白费功夫了!”
安排好所有事情后杨秋才缓缓坐下,眼角忽然发现自己的手有些抖,恍惚间才猛然明白,原来自己已经到了可以决定一些大人物命运的位置,那么等到事情成功,是不是就可以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了呢?
三个多月前的辎重兵,现在差一步就能掌握兵权!爬的是不是太快了?
*******“刘公,这回可都要靠你了。”
咨议局,军务部长兼阳夏分府院正孙武满脸红光拉着刘公,他现在可以说春风得意,借口刘氏兄弟赶走了杨秋,又退出张景良把兵权控制大半,虽然杨秋提早调走新兵让他很恼火,但只要右路军总司令的头衔挂一天,就一天脱不开他的掌握。
拿到兵权后他又开始准备对民政权动手,他对居正和汤化龙搞得那个组织条例早就不满了,现在形势大好,必须趁热打铁拿下民政权才行,左手军权,右手民政,未来天下除了远在海外的孙大炮外,还有谁能和他一争?至于黄克强、宋钝初和陈其美之辈还不是要看自己的脸色!当然,现在最重要是先掌握阳夏分府民政权,和武昌相比阳夏的民政权实在是太大太大了,随着襄阳拿下已经包揽了近七成的湖北县镇,此刻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武胜关,所以立刻招来刘公让他出任阳夏分府民政处处长,这样就算杨秋回来也晚了。
起义之前刘公是大家公推的总理,没想到起义后因为黎元洪和汤化龙等立宪派的出现,他连新政府名单都没排进去,反而胡瑛那些和立宪派走的比较近的人把握了外交等权利,虽说他对权力不是很热衷,加上身体也不太好,但对这种刻意的排挤还是有些愤怒,所以孙武请他重新出山后就立刻答应下来,只是他还有些担心胡瑞霖等人,毕竟阳夏的民政权是由他一手把持,背后又站着杨秋,所以追问道:“我不怕胡瑞霖搞鬼,可杨秋那边总归是要回来的,万一。”
张振武现在可以说是孙武的铁杆心腹,见到刘公担心杨秋,立刻说道:“耀宗兄不必太担心,派张景良去就是要慢慢剥夺杨秋的兵权,现在黎元洪对他已经极为不满,肯定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孙武也说道:“春山说的不错,你这个分处长的位置黎督已经答应了,下午就会有正式公函送到阳夏,所以尽可放心赴任,孝感那边再不济也有十天半月好打,耀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尽速让我们的同志奔赴宜昌襄阳等地把握住民权,等你弄好后我就提出修改居正和汤化龙搞的《组织条例》,只要把汤化龙给拉下来,没了立宪派支持杨秋也就是光杆司令一个,再也成不了气候了。”
刘公觉得他的话有道理,只是心里还有些担忧:“现在大敌当前,此事你可要好好掌握尺度,万一把杨秋逼得。”
“耀宗尽管放心,这点事孙某还是能把把持的,我现在就去找黎督,让熊秉坤带五协进驻汉口,这样万一他狗急跳墙,我们也不至于举手无措。”孙武刚说完,已经被提拔为军务部副部长的张振武立刻站了起来,狠狠道:“我去找熊秉坤做准备,他杨秋要是敢动,我就敢打断他的骨头!”
张振武说完刚要出门,就看到一个人影猛地撞入怀中,退后两步才看到原来是军务处秘书唐子洪,他也是共进会老人了,所以被孙武安排进了军政府做帮手。见到孙武他也顾不上喘气,立刻掏出电报说道:“不好了!刚才孝感发来电报,今天上午武胜关失守了!”
“什么!”张振武最急,一听说武胜关失守也不出去了,可孙武却双目一亮,立刻对唐子洪说道:“去,把消息告诉黎督,另外立即打电话给大家,就说黎督要即刻召开军事会议武胜关失守,总该有个人来负责!”
张振武和刘公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前者更是拍手道:“太好了,这回看他杨秋还有什么话好说!”说完,立刻去找熊秉坤,此刻五协必须立刻过江,才能防止汉阳狗急跳墙。
刘公见到两人都走后,不知为何心里总是有些不放心,问道:“孙武,孝感那边。”
孙武立刻保证道:“张景良之前和黎元洪私交不错,又在日本士官学校念指挥,就算打不赢也肯定能守住几天,只要我们尽快扳倒杨秋掌握右路军,再把剩下几个协都调过去应该可以支撑十天半月,谭人凤已经回湖南了,焦作峰大营最少会派三协精兵过来,到时候我们就可集起来五万大军,难道还怕了冯华甫不成?”
刘公不懂军事,见他说得头头是道总算是放下了心,立刻前往阳夏接任分府民政处处长的职务。
阳夏军政府分院位于之前的招商局内,是一幢两层的欧式洋房,等他抵达后武胜关失守的消息也传到了这里,由于事出突然,所以彻底乱作一团。尤其是胡瑞霖更是万分慌乱,他没想到武胜关说丢就丢了,何况守在那边的是杨秋,丢失关隘的罪名他至少要承担一半!要是趁此机会孙武发动,他们这些人会不会。
还没等他琢磨出味道呢,一道调令就抵达了分府,都督府以民政混乱不力为由,让刘公接替他出任分府民政处处长一职。
孙武出手了!
眼看刚刚平息的湖北政治圈再次出现地震的同时,刚刚黯然移交权力的胡瑞霖却忽然被一队士兵保护抵达汉阳,紧接着汤化龙和咨议局的议员们也都得到消息秘密赶来。同时秉文和戴天仇也悄然抵达,照片被飞速冲洗出来,战地报道顺着电波飞往上海的同时,汉口《湖北日报》的印刷车间内也陡然提速,一张张印有醒目标志的报纸被连夜刊印出来,逐渐堆积成了小山。
但心细的一些工人们却很奇怪,因为报纸上印刷的日期却是后天清早!……

第八十九章 杀人不用刀(下)

10月26日傍晚,杨秋搭乘的火车姗姗开进了孝感车站,让张景良等人惊喜万分的是,除了他和警卫连下车外,剩下两个营因为需要休整居然继续向后面新沟驶去。
随着他抵达的消息传开,很多军官都想听他说说武胜关的详情,想知道关隘到底是怎么丢的,可杨秋和警卫连对此都三缄其口,只说先要禀明武昌后再做定夺。越是糊里糊涂的消息就越容易引发猜测,武胜关丢失的消息已经仿佛在每个人胸口都压上了块大石,所以等晚饭过后兵营更是仿佛炸开锅,士兵们聚在一起悄声嘀咕:“哥几个,你们说我们能挡住北洋吗?”
“有什么挡不住的?不都是一颗脑袋两条腿,老子就算死也能咬下几块肉来!”
“我看大伙还是小心着点,枪子不长眼睛,咱们也犯不着拼命。”
“玛德,要我说都是那个张景良误事!要是他早两天让咱们去支援武胜关,又怎么会丢呢?人家杨司令带兵死守了六七天,听说死了好几千人,也算是难得了。”
“是啊!要是早知道这样,老子干脆扒了衣服去右路军,起码也能痛痛快快打一仗!”
“狗日的张景良,还有那个孙武!就是他举荐这个王八蛋来的!”
“对了,为何今日不见吴协统呢?他不是也在武胜关上吗?也没有说他死的消息啊!”
“会不会在孝昌?杨司令不是说了吗,大部队停在了孝昌配合何协统呢。”
张廷辅经过兵营门口时,被这阵嘀咕引得停下了脚步。他也很奇怪,武胜关之前还好好地,怎么会说丢就丢了呢?何况他比士兵清楚,抵达孝昌的只有右路军两营,南下两营也都是右路军。吴兆麟呢?一协呢?总不可能都死绝了吧!想到这些他就隐隐觉得不对,难道杨秋借北洋之手把他们给。
他已经不敢想下去了,但焦心吴兆麟和一协的安危,所以咬咬牙赶往火车站准备问个清楚,等抵达后忽然发现,杨秋和败军之将完全不同,换了身新军装,精神焕发也看不到任何颓色,正在煤油灯下写着什么,见到他眉头紧锁只得压下性子,和带路的雷猛站在边上耐心等待。
静静等待的同时,他也在暗暗打量这位年轻得几乎不像话的司令,虽然右路军成立有投机取巧之嫌,但谁也不能否认后来几场仗打得干脆漂亮。而且他也是支持北进的军官之一,对京山刘氏兄弟被强行缴械的事情更是双手赞成,先不说缴了他们后促成了湖北全境光复,光是在北洋抵达前打掉一切不安分因素就已经很成功了。何况一路拔萝卜似的收编下来还白白得了支部队,使得北洋入关后无法迅速绕过大洪山沿天门、汉川南下,对阳夏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光这点就体现出这个年轻人的眼光比一般军官更加深邃。
他这辈子酷爱兵法,要是没有吴兆麟和一协的事情,说肯定愿意和这位坐下来聊聊眼前的大战,可现在却没有任何心思,见到杨秋还没有抬头的意思,只得轻咳了一声。
清脆的咳嗽声打断了杨秋的思绪,抬起头见到张廷辅也有些意外。
平行世界里这位28岁的年轻党人军官也算是个小传奇了,父亲是光绪年间邯郸县最后一个贡生,自小对军事感兴趣,时常偷偷购买兵书阅读。性格刚毅、胸有大志、卓尔不群。后来他父亲没辙只好把他送到保定武备学堂读书。因为是独子,规定不允许从军及投考军事学堂,最后还费了好一番手脚才被录取。毕业后分配到鄂军担任见习士官时加入了文学社,从棚目干到排长、连长,阳夏战争时期打响了名声后,成为和吴兆麟相当的军中砥柱,但最后却因为群英会事件中共进会和文学社的龌蹉被暗杀在家中,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清澄(张廷辅字)来了,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吗?”杨秋刚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