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世血仇 >

第156部分

万世血仇-第156部分

小说: 万世血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个计策,诸葛亮曾经使用过。当时刘备和曹操在汉中僵持不下,诸葛亮就吩咐赵云使用了这个计策。曹操不胜其扰,最后被迫后撤二十里,结果被诸葛亮背水列阵,终于击破了曹操的大军。

小鬼子不会比曹操更聪明,自然也会上当。他们这一后撤,张翔和蓝采芹终于得到了喘息之机,开始了全师合练,恢复原来的战斗力,随时迎接大战的到来。

转眼就已经到了1933年6月底。小鬼子暂时没有能力发动决战,自然还会想出很多阴谋诡计,来应付眼下的局面。

白书杰这边的扩军整编结束,他自己的“热河方面军司令部”也在赵金喜的安排下,进行了“从山洞”到“皇宫”的大转移,直接搬到了大清皇上的“避暑山庄”!霸王洞司令部移交给热河警备第一师,成了第十三团团长魏自强的指挥部。

白书杰听说赵金喜和曹凤祥、甘彤等人商议之后,就赶紧下达指示:“承德避暑山庄是国家文物,必须加强保护。进出人员要严格教育,不准损坏一草一木,违令者军法从事,决不宽贷!”

承德避暑山庄的其他地方一律不准动,白书杰给赵金喜选定的,就是松鹤斋东面的“东宫”。

东宫前面的宫墙上有专门进出的德汇门,可以方便司令部的人员进出。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

之所以选定这个地方,是因为白书杰清楚地记得,矮矬子占领承德以后,为庆祝胜利,竟然将东宫烧毁了!即便今后这里被小鬼子轰炸报废,对历史的轨迹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同时,从司令部的保密工作条例考虑,东宫区域这个地方建筑布局非常紧凑,也便于保卫工作的布置。

门殿七间刚好让警卫连驻扎和警卫,正殿十一间就是电信处和参谋部的工作区域。

副总司令赵金喜分管电信处,自然占了一间。参谋长陆明分管参谋部,也有一间。司令部总司令白书杰的办公室、会议室在勤政殿,机要电台也在这里。

为此,近卫师警卫营,只好扩编成警卫团,组建了一个防空营。利用四个防空连把整个东宫围在中间,防空双联高射炮48座、防空重机枪48挺组成了一个两层的巨大环形火力网。

当然,扩编警卫营并不是赵金喜一个人的意见,而是所有师、团长的集体一致决定。也让白书杰第一次感觉到做一个名人,做一个执掌大权的名人,有很多时候真的就是身不由己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他确定的,想反对也无效。

警卫团全部采用五四制,下辖:特务营、侦察营、炮兵营、防空营、装甲重机枪营。团长裘妍香,副团长张豹、周挺。总人数4793人,完全相当于两个作战团,而且火力密度还加倍。

其中特务营1208人,营长萧腊梅,副营长谭明良;下辖:通信连、警卫连、医护连、机枪连。主要负责方面军司令部日常警戒、随身保护和遂行作战任务。

萧腊梅就是另外一个黄巧云,身材娇小玲珑,作风泼辣彪悍。尤其是在白书杰和赵金喜身边软磨硬泡的功夫,和“师姐”黄巧云比起来,那简直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谭明良和萧腊梅原来就是白书杰和赵金喜的警卫员,后来到一线作战部队锻炼了大半年。这次部队扩编以后,经过盛治国和秦月芳慎重考虑,决定把他们调回来承担方面军司令部的内部保卫任务。

原定谭明良担任营长,萧腊梅担任副营长。没想到谭明良看见白书杰,心里就有些发憷,于是退位让贤。萧腊梅没有推辞,当即走马上任。

两个人明确分工,谭明良负责司令部外围防御,手下的部队就是机枪连。萧腊梅负责内部保卫工作,具体指挥通信连、警卫连、医护连。

特务营的扩编工作,就是萧腊梅一手操办的。

为此,她首先就跑到赤峰以北的数百公里的林西镇,找到大哥候自得的热河第二师,把大哥的警卫营一连第一排全部要了过来。

对于这个妹子,候自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莫说只要一个排,估计要一个营也会让她带走!

这边搞定之后,这还没完。萧腊梅就带着这个排跑到凌源前线,找到张翔的热河第一师,毫不客气抽走了警卫营的一连第一排。

就这么的,包括甘彤的警备第一师在内,热河方面军四个整编师的警卫营,一连第一排全部被抽走!甘彤的警卫营营长正是黄巧云,碰到萧腊梅前来要人,两个小姐妹比划了大半天,最后还是小师妹萧腊梅大胜而归。

经过九天时间,方面军司令部警卫团特务营的警卫连满编!这个警卫连就两个原则:第一,今后只听萧腊梅一个人的命令!第二,发现敌人之后,先组成人墙,然后发起反击!

警卫连三排四排负责司令部的内部保卫工作,一排负责保卫总司令白书杰,二排负责保卫副总司令赵金喜和参谋长陆明。

整个热河方面军,白书杰唯一调不动也指挥不动的部队,就是自己警卫团里面特务营的警卫连!因为这个连的连长和一排长,就是萧腊梅兼任!

也就是说,萧腊梅在这个特务营的职务是:营长、连长、排长!在司令部里面,萧腊梅还是电信处长。除了参谋部的几个人以外,萧腊梅是唯一一个进出核心部位不受任何限制的人,包括白书杰的私人生活她也插一脚。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198章 暗涌奔流

自从方面军警卫团成立,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白书杰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无论白书杰走到哪里,第一警卫排就贴身紧逼,以白书杰为中心,半径五十米范围内属于无人区。擅自闯入者,不问身份来历,一律就地击毙!

按照白书杰自己的话来说:“没想到混来混去,结果把自己混成了在押犯人!老子自己的兵竟然不听指挥,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无论白书杰如何抗议,一律无效。对于白书杰要严肃处分的警告,萧腊梅根本就当没听见。

一连的战士们,第一排来自候自得第二师,大家都称呼萧腊梅“我家小姐!”第二排乃是张翔第一师的内卫,都知道在私人感情上,总司令白书杰还得听师长张翔这位老大哥的话。张翔专门交代过,今后就听萧腊梅一个人的命令!

对于警卫连战士的死心眼,白书杰简直毫无办法。每当他把“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条例搬出来,警卫连的战士们都理直气壮:“我们在严格执行上级命令,请总司令也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工作纪律,不要干扰我们的正常工作!”

刚开始,谭明良还为萧腊梅不给总司令半点面子而担心,后来甘彤、赵金喜、盛治国,乃至整个热河最大的忙人曹凤祥,都在不同的场合大力表扬萧腊梅,这才彻底放心。

“瞧你这个小样!”萧腊梅私下对谭明良说道:“从卧虎山密营开始,支队长什么时候在我手里赢过啊?每次都是他自己吃瘪!不理他,我们按照既定方针办!只要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保卫任务,支队长喜欢说什么,那是他的自由,我们管不着。”

稀里哗啦忙了半个月,热河方面军司令部终于开始正常运转。

闲暇之余,白书杰终于有机会和赵金喜肩并肩游览避暑山庄的风光。虽然身后有数十人围观,但毕竟还是有那份情趣在内。当年的大清皇上和皇后大概也是如此,所以白书杰和赵金喜慢慢就有些乐此不疲。

可惜好景不长,避暑山庄刚刚安静了不到十天,又开始大乱起来。乱的核心位置,正是热河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

原来,自从萧腊梅把自己最得力的一个警卫排“抢走”之后,黄巧云就在开始暗中谋划。半个月之后,终于被她找到一个机会,单独和甘彤好好说了一夜私房话。

三天后,热河警备司令部大搬家,目标就是东宫。

这一次是甘彤亲自出马,直接把门殿七间全部占领,她的理由非常充分:“我是热河警备司令,这里是我的管辖范围。你们警卫连的三排住到正殿里面,保护副总司令和参谋长。四排住到勤政殿那边去,保护总司令的安全。看守大门,那就让我们警备司令部来负责。”

甘彤来了,黄巧云的警卫营自然就来了。结果东宫的防御圈又增加了一层,现在连一只蚊子脚都伸不进来了。

办公室布置完毕,甘彤的寝室也就布置在赵金喜隔壁,黄巧云干脆就和萧腊梅住一间。

两个司令部的成员,对于眼前的这个变故全部心知肚明。这是赵金喜和甘彤进行第三次擂台赛,谁也不能利用水边上的楼台先抓月亮!

白书杰也开始头大了,偶尔到水心榭、畅远台散步,赵金喜和甘彤就会一左一右陪着,后面萧腊梅和黄巧云分别带一个警卫排跟着。一百多人浩浩荡荡,这都不像散步,纯属武装游行。

经过这一次散步,白书杰从此戒掉了“散步这个癖好”,每天清晨在勤政殿门口练一趟拳脚,就算是锻炼身体了!

舒心也好,烦心也罢,这样悠闲的日子不会长久。一个月之后,热河秋季征兵工作开始了。

这是1933年的第一次征兵,也是热河宣布自治以后非常关键的一次征兵。一方面可以看看当地的老百姓对**政府的态度,另一方面因为部队扩编以后,密营补充大队的人数,已经降低到四万人这个警戒线以下,急需兵源补充。

尤其是满蒙骑兵的补充兵员,这一次扩编已经全部用完。所以,达满日娃的任务非常艰巨,因为白书杰给她的任务,是尽量招收两个营的补充兵力。

虽然小鬼子的独立第四骑兵旅团被打垮了,茂木旅团长也被关东军司令部褫夺兵权,灰溜溜的回到本岛接受大本营质询。但是,第六师团、第八师团、第33旅团都有一个骑兵联队,并且分成两个集群对热河采取钳制。

第六师团在承德西北方向,第八师团和第33旅团在承德东、南方向,两个集群就像两匹恶狼虎视眈眈。没有足够的预备补充兵力,很难支持长期作战。

这一次的征兵工作分成两个点,一个是承德市以西的滦河镇,一个是赤峰以西的王府镇。

警备司令部的黄巧云警卫营就负责滦河镇招兵,副师长史连城亲自坐镇。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准备接待来自北平和天津的青年爱国学生。因为杨二丫已经传来情报,说是有一大批青年学生投奔抗日圣地。

达满日娃带着一个警卫排就到了赤峰,第十四团的战金国团长不敢怠慢,亲自带领一个营坐镇王府镇给达满日娃妹子撑腰。大哥岱森达日副师长也闻信赶到,并且把达日阿赤和他的第九团骑兵营,扔在王府镇当广告。

整个招兵工作经历了一个半月,在八月底以前完成了任务。达满日娃不负众望,因为有达日阿赤骑兵营的活广告,大家都是满蒙兄弟。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招收满蒙新兵2700余人。

滦河镇的黄巧云征兵处也是大有收获,虽然本地青年经过连续征兵已经枯竭,但是,从华北、山东却来了一大批人,完成初步征兵4700余人。

杨二丫所说的青年爱国学生也到了,一共73人,而且女生人数占据了49人!因为白书杰再三强调对青年进步学生要妥善照顾,所以史连城亲自带走了这73人返回承德,并且让盛治国的安全局尽快完成审查。没想到这一次的征兵工作,后来竟然演变成一场滔天大祸!这是后话,略过不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