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世血仇 >

第408部分

万世血仇-第408部分

小说: 万世血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在此时,一个粗大的嗓门从角落里传出来:“诸位,那些事儿距离我们太遥远。我给大伙儿打个招呼:最近千万要小心,听说灵仙姑下山了!还有啊,昨儿个我听说夏村的一座新坟被人挖了,我看应该是挖蘑菇的胡老大也出来了!”

随即就有人开始叹气:“你们说啊,这土匪抢活人也就算了,还带挖别人祖坟的,真是丧尽天良!”

“这个我看也没啥,老子祖宗三代都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想请别人来挖都找不到人!”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那些大户人家宁愿把那些好东西埋进土里,也没见他们周济四邻。每年收租子,绝对不会少要一粒粮食。我看挖得好!”

有人开始打预防针:“瞧你说的,当心祸从口出!如果让有心人听见,还以为是你干的!听说没,羊耳峪的苏家祖坟就被人给刨了,据说丢了好些值钱的物件。祖宗的尸骨竟然被人用绳子挂在树上示众,而且还贴了告示!”

“啊,这事儿吧我也听说了!”马上就有人附和:“告示里说,苏家的祖上曾经霸占过一个女人。不仅把别人的男人给打死了,还把一个不到三岁的闺女扔到野沟里去了!真是不说不知道,原来老苏家竟然也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狼窝!”

“我说诸位说远了,说远了啊!”跑堂的越听越不像话,赶紧出来打圆场:“这有钱人家的事情,我们听听看看就行了,还是少说两句儿。何必图一时的嘴巴快活呢?大家仔细寻思寻思,我们出门在外,都图个安宁不是?”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513章 地主恶霸

“你是忘记当初睡墙根儿了,是不是有了俩钱儿就变胆小了?”有人不以为然:“王家营子的老王家知道不?大舅子直接被人砍了脑袋挂门框上,他又能咋的了?如果老苏家还是吃人不眨眼,我看他的脑袋很快也要挂门框上了!”

“谁说不是呢,听说老王家花了两万大洋请人护院呢!真他娘的忒不是东西!有这个钱请人护院,为什么不拿出来周济一下穷乡亲?如果乡亲们都出来帮他,怎么可能整天提心吊胆?我看就是坏事做多了,老天爷要治治他,那叫活该!”

就在众说纷纭,吵闹不休的时候,坐在饭馆西北角的一张桌子上,一个青年人一拍桌子吼了一句,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他妈的,如果有哪路好汉攻打老苏家和老王家,老子第一个报名参加!如今这世道,根本就不是穷人过的日子!大家伙儿看看现如今,民国政府都不管了,我们这帮穷哥儿们还能撑下去吗?听说日本人在关外杀人像切萝卜的,迟早都是个死!”

凌开山偷眼一看,正是先前说什么灵仙姑下凡的那个人,顿时就引起了他的严重关切。随后又竖起耳朵听了半天,大家伙儿把新闻发布的内容已经扯到了热河方面。

“就是就是,如果不是家里的老娘们儿拖累,老子早跑到热河去了。听说那边红火得很,乡里县里都是一帮穷哥儿们说话主事。”

“前不久我去过延庆那边,据说赤城县现在也搞得很不错,日本人拿热河根本没办法。据说那个姓白的总司令用兵如神,日本人吃老鼻子亏了,现在走路都绕道!”

这消息越说越离谱了,都违反民国中央政府指示精神了。跑堂的只好再次出头阻止事态继续发展:“得咧,得咧,莫谈国事,莫谈国事!现在局势太乱,大家还是小心为好。万一整出点啥事儿,家里也替你着急不是!”

这就不要继续听下去了,因为具体情况凌开山他们最了解。所以凌开山他们并没有听完“新闻发布会”,而是提前出来守在十字路口。

通过一番“窃听”,他们感兴趣的有三个信息。因为没有确定落实,所以他们赶紧结账离开,这样才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几个人分散开来躲在拐角处,一定要和透露系信息的人当面查证一番。不然的话那就不叫侦察,而叫道听途说,那是搞侦察工作最大的忌讳。

二十多分钟以后,凌开山终于看见目标从饭馆出来,因此立即低声吩咐:“跟上前面俩人儿,我们需要从他们那里证实一下刚才听到的消息。听他们刚才说话的口气,似乎知道不少东西。”

一直跟着两人出了镇子,凌开山看见没有旁人,这才紧走两步低声叫道:“两位大哥请留步,兄弟有事请教!”

这是两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和凌开山他们差不多大岁数。看见凌开山突然挡住去路,两个小伙子顿时一惊:“光天化日之下,你想干什么?”

凌开山满脸堆笑地掏出一盒香烟,顿时让两个年轻**开眼界。

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热河方面军战士的香烟供给,全部依靠小鬼子供应,花钱买肯定不干的,所以随便掏出来都是小鬼子的香烟!

凌开山刚把烟递上去,后面的一个战士就赶紧摸出洋火(火柴)给点上了:“两位大哥别紧张!来来来,先抽根烟!兄弟我们是外地人,对这里不熟悉,所以冒昧打扰两位,还请不要见怪!”

熟话说:“酒是开心锁,烟是敲门砖。”

看见凌开山他们如此热情,中国人还讲究一个“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两个小伙子的神情也就自然了许多:“诸位想问什么?我们也是从外面来的,不过就是多呆了两年,稍微熟悉一些罢了。”

“两位大哥,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凌开山拉着两人在路边坐下:“这不出门在外吗,听说这里也不很太平,似乎还有土匪啥的。所以想请两位大哥给指点指点,免得我们迎头撞上吃亏不是?”

“几位大哥还真是要小心,我们这地界儿真有土匪!”一看起来年纪稍轻的小伙子点头说道:“我有一个朋友的亲戚专门给他传信过来,说是就这两天里,灵仙姑要下凡,让他当心。昨儿晚上我们在一起喝酒,他让我们多注意。这不,我们哥俩正准备回家。”

凌开山装作不明所以:“仙姑下凡是好事啊,我们是不是应该买些香纸蜡烛上供,这样才恭敬吗?”

“哎呀,你们外地人自然是不知道!”另外一个小伙子接口说道:“这位灵仙姑一旦要下凡,你上供是没用的,她啊看上什么拿什么倒是真的!”

“那就无所谓了,反正我们身无长物,也不怕这个。”凌开山话头一转:“我们刚才吃饭,怎么听大家对人家挖蘑菇很反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嗨——,这是我们这里土匪的黑话。他们哪里会去真正的挖蘑菇啊,而是直接挖别人的新坟。然后把里面陪葬的新衣服、新首饰啥的扒下来,倒腾出去卖钱,这就是挖蘑菇!不过呢,这对你们外地人没啥影响,反正你家的祖坟也不在这里。”

“能卖钱的陪葬品,那也只有大户人家才有,对我们这些穷光蛋没啥关系!”凌开山突然低声说道:“不过这挖蘑菇到是个捷径啊,这里谁是挖蘑菇的,能不能指点指点方向?不挖别人的祖坟,挖无主的古墓应该可以吧?”

旁边的战士看见这两个家伙想起身离开,赶紧上前说道:“别急别急,两位大哥把烟续上慢慢说,反正这天儿还早着呢。”

没法子,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两位小伙子扭头看了看四周,的确没有外人,这才低声说道:“这也不是啥隐秘事情,就从这里向西南出去三十里地,有个叫娄子水的地方。打听一个叫胡瘸子的,就是他了!”

“谢谢两位大哥!”凌开山显得很开心,不过突然眉头一皱:“老苏家在什么地方,怎么还有杀人霸妻的事情?这种大恶人官府怎么不管呢?”

“你们外地人是不知道啊,我们这里有三大害!”两个小伙子突然神情激愤起来:“苏家会杀人,土匪经常来,王家最贪财!我们哥两个就吃亏老苏家的大亏,搞得家破人亡的!”

“不过,老苏家现在也不好过,终于有人把他的祖坟给抛开了,还把他死鬼老爹的骨头挂在大树上示众。这肯定是别人要报仇!”

凌开山微微点头:“既然如此,大家伙儿联起手来把老苏家干掉就是了,这不就报仇了吗?我们几个还不是和你们一样,被地主老财逼的走投无路了。所以就横下一条心报仇,然后远走高飞到了这里。”

“兄弟啊,不瞒你说,我们哥俩老早就想报仇!”年纪稍大的小伙子苦恼的摇摇头:“老苏家现在当家的叫苏志超,除了恶霸地主的身份以外,还是羊耳峪的联庄会会长。他手下有小四百人枪,我们哥俩赤手空拳的,干不过啊!”

“原来是这样啊!”凌开山沉思了一下,才说道:“我们哥几个奔这里,是因为我有一个朋友据说在这里不远的地方,手下好像也有几百人枪。两位放心,他不是土匪。如果能够找到我的这位朋友,拿下老苏家到不是什么难事儿。”

年纪稍轻的小伙子腾地一声站起来说道:“大哥,那带上我吧,我叫苏继才。早就发过誓:谁要是攻打老苏家和老王家,我第一个报名!”

“看我干啥?只要能够把老苏家拉下马,脑袋丢了碗大个疤!”另外一个小伙子也站起身来说道:“几位大哥,我叫段二柱,如果能够找到你们的朋友,也算我一个!”

“打枪放炮干仗真的会死人的呢,我的那个朋友上年回家里头,经常和我说:打起仗来死人老多了!”凌开山摇摇头:“你们两位还是回家吧,等我找到朋友之后,一定让他立即出动,端掉老苏家的联庄会,给乡亲们报仇!”

苏继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叫道:“我家就是羊耳峪的,到上个月初,一家就剩我一个了!如果不是老王家的大舅子被人砍了头,刘老虎又被人给宰了,老苏家的联庄队早就出来追杀我了。我之所以没有逃走,就是希望碰到那些好汉。只要能够报仇,我还活着干什么?”

“兄弟请起!”凌开山把苏继才拉起来,然后说道:“既然你已经下了决心,那我也就实话实说:陈积善的狗头就是我砍下来挂在门框上的,刘老虎也是我和兄弟们干掉的!”

说到这里,凌开山和四名战士敞开衣服,把自己的武器亮了出来:“我们几个人出来就是摸情况的,既然老苏家和老王家就是这里的祸害,我们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不过,如果你们要加入进来,那丑话就要说在前头:如果违反军规,祸害老百姓,那是要被砍头的!”

苏继才低声吼道:“老天爷在上,如果我苏继才但凡有一丝坏心眼,就遭雷劈!”

看见苏继才的确不像作假,凌开山这才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那行,我们边走边说,你们家怎么就剩你一个了!”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514章 女匪如仙

苏继才一边跟着凌开山向前走,一边抹眼泪:“我们家真要算起来,和苏志超还是没有出五服的亲戚。苏志超应该管我爹叫一声大哥才对!当然了,人家是大财主,我们是穷苦人家,自然也没有走动过这门亲戚,我们也走不起。”

“上前年大旱,整个房山县都是颗粒无收。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到外面找事做吧,满大街都是逃难的人,根本不可能做事。没有办法,我爹只能找苏志超家借了15块大洋,说好了第二年底连本带利还清。”

“没曾想接下来一年仍然没有下雨,结果到了年底根本没有办法还债不说,还必须继续找苏志超借钱。苏志超也没有说废话,又给了我爹15块大洋。这年底,我们有些收入了,结余18块大洋,但是还不够30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