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世血仇 >

第489部分

万世血仇-第489部分

小说: 万世血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来看。”凌开山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在你来之前,我已经安排一个侦察班到了这里——狼牙山。当时考虑的主要内容,还是花如月和莫凤娇提供消息,说是易县南边的西霍山村有一个大地主叫董茂轩。”

“董茂轩的三儿子在日本留过学,好像在天津的日本洋行当翻译。因为这层关系,董茂轩在易县周边是最大的亲日势力,而且经营日货的规模比较大。经过侦察确认,就这么一个地主老财家里,竟然有三挺九二式重机枪!”

“老赵你想想看,穷乡僻壤的一般地主老财,怎么可能会想到购置重机枪?而且日本矮矬子把九二式重机枪当成宝贝的啊,这家伙竟然能够弄到,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猫腻吗?如果不是老大后来一连串的命令下来,老子早就动手了。”

“现在这个世道,在河北这地界儿,只要是涉及到和日本人的关系,那都是大动静。所以,我想让女兵营重操旧业,再干一回灵仙姑和女司令的活计。九二式重机枪、财物倒在其次,老子最关心的就是咔叽布做军装,另外就是粮食和食盐。”

赵三豹听得津津有味,不断点头:“好小子,果然不愧地头蛇。既然你已经掌握了全部情况,那就请示老大这么干。看来有个美貌的女土匪当老婆,那就是好啊!呵呵呵——”

凌开山摇摇头说道:“请示老大就不用了,这个董茂轩的问题我早就向老大汇报过,他已经批准了我的行动计划。只不过后来被赵梅燕独立师的事情拖住了,后来又扩编部队,这才没有和你说。”

赵三豹点点头:“让有心人去推测亲日的董茂轩被灭这件事情,就可以把很多注意力转移到南边的易县。这样的话,张二愣就可以暗度陈仓,不仅把重武器分批运过来,雄县独立师的大部队也可以从房山穿插过来。好,我同意这个计划!”

凌开山接着说道:“我的观点是,女兵一连和二连出动,另外让机枪营抽出一个机枪连协助。这样一来,就算碰到一个团的地方军队也拿他们没办法。你看怎么样?”

赵三豹微笑着说道:“既能够练兵,又能够筹款筹粮,还能够熟悉周边的环境,一举三得的事情,我当然同意。”

“我不同意!”当天晚上的作战会议上,花如月首先反对:“如此兴师动众,仅仅为了一个董茂轩太不值得了。既然要想转移别人的注意力,那就应该一箭双雕,同时拿下定兴县南面青冢村的孟轩哲!”

赵三豹睁着一双怪眼,似笑非笑地看着花如月:“为什么?”

“因为女兵一连的连长任槐花,就是那个村子的人,父母都被逼死了。”花如月冷峻地说道:“我早就想给她报仇,但是孟轩哲手中的联庄会有三百人枪,当时没有能力。现如今既然要把乱子闹到外面去,那就一锅端。”

赵三豹看了看花如月和莫凤娇,又看了看凌开山,这才说道:“具体想法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完整的作战构想?都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还讨论啥?”莫凤娇接口说道:“我和如月兵分两路,然后在狼牙山汇合。等到风声平静一些了,然后拿下紫荆关回家就是了。”

会议最后决定:花如月率领任槐花的女兵一连、刑天刚的机枪三连为左路,从涞水县、定兴县西面斜插出去,目标就是定兴县南边的孟轩哲。战斗结束以后,向西赶到狼牙山。

莫凤娇率领段雅芝的女兵二连、劳鑫岩的机枪二连为右路,从易县西面穿插出去,直接对董茂轩的围子进行突袭。然后折转西南进入狼牙山,准备接应花如月返回。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虽然你们是土匪面目出现,但是身份还是战士,热河方面军的军规军纪你们都明白。不能乱杀无辜,不能祸害百姓。冤有头,债有主。我们只能对那些手头有血债的人下手,不要牵连无辜。”

赵三豹最后说道:“这一次也不能完全像你们原来砸红窑那样一锤子买卖,一定要对四周的情况进行周密调查。凡是和小鬼子有勾结的,都可以处决。三天之内行动,时间你们自己掌握。散会!”

返回驻地的路上,莫凤娇在马背上对话如月说道:“这个新来的赵团长,看起来像个黑脸包公啊,和你家的凌开山关系也不正常。长官不像长官,下属不像下属。他是什么来头?”

“开山和我说过了,这个赵团长原来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也是总司令警卫营出来的,据说过来之前还是警卫营副营长。”

花如月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我明白了,不管是眼前这个赵团长、河对岸的张团长,还是我家开山,他们都是总司令的警卫营出来的啊!难怪他们那些兄弟在一起,就差穿一条裤子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613章 美女砸红窑

白书杰之所以会批准凌开山在涞水、易县周边来回折腾,主要是因为张坊独立团的战士,都没有经过三仙洞根据地的新兵训练营的锤炼。如果不能折腾几次,今后根本不堪大用。

其次,白书杰把凌开山放到保定北面扫荡当地的恶霸地主,打击各方联庄队的有生力量,实际上是因为未来的“七七事变”以后,这里是中国抗日军队发起第一波反击作战的区域。

虽然因为北平的宋哲元、南方的蒋某人都没有想到,小鬼子的既定方针是要吞没整个华夏民族,所以前期的大溃败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白书杰不能看着小鬼子一二十万人,就在轻轻松松地占领了整个华北。所以他要提前留下一些伏笔,为接下来做文章积累力量。

打击土豪劣绅的目的,是因为这些玩意儿,此后不久就报名参加了小鬼子的“维持会长培训班”,然后开始走马上任,给小鬼子服务了八年之久!绝大部分联庄会,都变成了维持会的治安军!

这些事情,整个热河方面军里面,就白书杰一个人知道,当然也不可能找出另外一个可以商量的人来。

饶阳、安平、雄县一带的魏冲、房山的张二愣、张坊的赵三豹、凌开山,这些家伙都是白书杰警卫营里面最不安分的主。但是只能干活没有商量,就算找他们也不可能商量个什么东西出来。

他们最大的优点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他们都一个模子,脑袋里面的东西都是老大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根本不关心老大究竟想干什么。那真是指到哪里打到哪里,绝对没有二话。

就算白书杰说:“去,给老子把北平拿下来,让老子也做几天皇上过过干瘾!”估计这帮混蛋也会立即开拔,抱着机枪就冲上去了。

这几个混蛋的第二个优点,那都是侦察兵出身,属于胆大包天的主。从来就是不怕事大,只怨祸小。

尤其是跟随白书杰插入敌后,搞了大半年的破坏活动之后,现在的神经已经比牛皮筋还厉害,根本拉不断了。

比如说这个赵三豹,当初在安东县城,把小鬼子杀的干干净净不说,竟然还想一个人把小鬼子的鸭绿江大桥给炸了!虽然后来没有成功,但也搞出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让小鬼子的铁路半年不能通车。

放在热河境内给自己当保镖的话,白书杰几乎每天都要听到告状的消息,所以看见这几个混蛋就心烦。

白书杰就是看中了这几个混蛋的两个长处,因此最后一跺脚:“你们他妈的都给老子滚出去祸害别人,别在整天在老子面前瞎晃悠!也让老子清净清净,多活几年。”

说白了,白书杰自己就是侦察兵出身,也就一混蛋。所以,一个混蛋将军,就必然带出一帮混蛋兵,这都不能怪别人。

如此一来,凌开山从战术角度考虑,准备在易县南边闹下动静,减轻有心对自己的关心程度,所以上报了一个计划。没想到歪打正着,刚好满足白书杰的长远打算,被批准自然就没有任何疑问。

花如月和莫凤娇更不知道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白总司令”想干啥,现在有了尚方宝剑,属于“奉旨当土匪”的“钦差大臣”。

加上前不久第二次换装,果然就是凌开山一年前说的:“见到老子的武器装备,你们手中的垃圾早扔了!”现在更是有了一种“老子天下第一,其它都是狗屁”的精神头。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现在成了两位“美女土匪头子”的贴身装备。47发容量的弹鼓,马背上带着六个,那就接近三百发子弹。

下面有样学样,女兵连的连长、排长、班长,全部都是冲锋枪手。原来当宝贝的“镜面匣子”,早不知道扔到什么地方去了。

因为带上支撑架,这款机枪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240米,几乎和小鬼子的歪把子差不多少。既能够近战,又可以实施远程打击,所以成为女兵们的最爱。

当然,白书杰这一次给张坊独立团送过来的这一批轻机枪和冲锋枪,是经过了第三代“山寨”之后的产品,名字叫做“定倭二号”轻机枪和冲锋枪。

三仙洞兵工厂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技术,白书杰认为已经可以完全仿制水平更高的家伙,因此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波波莎”图纸,也就是苏联红军的“ppsh41”冲锋枪。比原来的ddp系列更加完善,除了弹鼓以外,还有35发弹夹。

女人都喜欢新鲜,所以女兵营如今选择的,全部都是47发、71发弹鼓。35发弹夹,基本上都留给那些侦察兵了。

花如月带着任槐花的一连232人,那就是233匹战马。每个班6支冲锋枪,2挺轻机枪,3支榴弹枪,1支狙击步枪,5支手枪(轻机枪、榴弹枪的弹药手),没有装备迫击炮。

和男兵部队相比,女兵班多了一支榴弹枪和一支冲锋枪,少了一门迫击炮。由此可见,白书杰已经杜绝使用女兵打阻击。这种装备模式,就是现如今热河方面军女兵班的标准装备。

花如月她们是傍晚时分离开穆家寨的,刑天刚的机枪连打头阵,承担开路的任务。现如今的华北大地上,带枪四处晃悠的不在少数。如果相互之间不认识,谁也搞不清对方究竟是什么人。

从穆家寨到青冢村的直线距离是50公里,花如月他们用了将近六个小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半左右,才赶到青冢村西南五公里的固城镇附近。

现在是1935年10月中旬,刑天刚的机枪连就在古城镇东面的一片树林扎营,同时担任周边的警戒。

如何按照军事条例,花如月就算要摸情况,那也应该几个人进去。但现在不是军队,而是土匪,所以她带领女兵连两百多人直接进入镇子。

再说了,本来就是出来搞动静的,藏着掖着就不合适了,更不符合土匪里面“大杆子”的行事做派。

当然,花如月现在毕竟属于正规军出来的,临出门之前凌开山再三交代:“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自己的男人说话了,花如月自然不敢怠慢。来到镇子北门,三排长带着另外一拨人,把马匹交给外面的机枪连,现在已经上了房了。

任槐花是本地人,但是出去了这么长时间,从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子,已经长成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根本没有人认识。就算原来认识的人,女大十八变之后,照样不认识。

正因为如此,任槐花带领一排在前面开路,寻找一家能够打听情况的门面,上面五个大字“孟记绸缎庄”。

一排长骑在马背上根本没下来,直接用脚使劲地踹大门:“通!通!通!”

这么大动静,自然就会惊动里面的人:“三更半夜的,什么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