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世血仇 >

第698部分

万世血仇-第698部分

小说: 万世血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书杰摇摇头:“我们的装备越来越多,并不代表战斗力就提升了。现在训练任务就越来越重,我最近一直在抓军事课题研究也没过去看。甘彤现在巡视各部队训练情况,情况怎么样了?”

“重型轰炸机中队、舰载机中队的训练起步最早,成果最显著。”赵金喜神情有些低落起来说道:“为了迎接英国的那一艘航母,飞行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已经有91人能够在地面起降。但是他们都是在地面上起降,一旦到了大海里面,能不能把飞机降落到航空母舰上,这还是个问题。”

白书杰无奈的说道:“没有牺牲就没有未来,我们的时间太短了,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给我们浪费。你们多费心吧,我最近还需要验证一些数据,不然的话,新装备也不能发挥作用。”

赵金喜刚想离开,突然又回头说道:“还有,卡彭他们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连续干了几票大的。因为其中牵连甚广,他们不敢送到其他地方换钱,现在问我们怎么办。”

“他们都干了什么?”白书杰也是大吃一惊:“卡彭天不怕地不怕,怎么还有他担心的事情?”

赵金喜也不能确定:“他们有一次打劫小鬼子的7艘油轮和一艘邮轮,结果把荷兰的赛诺达号油轮一起给劫了。那一次卡彭并没有参加,而是在新基地,叫什么麻姑岛,好像是一个环行岛。”

“结果他手下出去干了这一票,然后把8艘船藏在台湾岛东南八百多海里的一座无名岛,然后把那些人给送到了菲律宾南面的西里伯斯海,扔在一座无人岛上了。就为这一单生意,他们整整折腾了两个多月。”

“由于卡彭搞不清楚被扔在荒岛上的荷兰人是死是活,所以他才着急。现在那些船藏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他要问你如何处理。”

白书杰想了一下,又走到地图前面看了半天,最后才说道:“藏船的地方暂时不要去,既然是一座荒岛,最近应该也没有人过去。这单生意我接了,算他五百万美金,到时候我派人过去处理就是了。”

原来,白书杰发现卡彭手下藏船的位置,很可能距离八示戈岛不远。这个地方现在是美国人和小鬼子的一个势力交叉地带,也属于真空地带。如果不动还好一些,只要再一动,很可能大美国人和小鬼子都惊动了。

一动不如一静,等待机会再说。

想到这里,白书杰就有些无奈:“他娘的,黑手党教父手底下果然都不是东西,什么都敢做。按照他们这一票来看,七条油轮起码都有17万吨油。”

“因为在我的记忆里面,荷兰的赛偌达号油轮好像是六万吨级的,起码也是五万吨级的跨洋油轮。也就是说,仅仅这一艘油轮,很可能就有五万吨油!你记住这件事情,过段时间就提醒我专门处理。”

因为知道航母马上就要回来,白书杰最近一直在忙阻拦索的问题。棕榈绳、麻绳已经试验过很多次了,钢丝绳也做过实验。

对于航母,白书杰是一个外行,前一世没有到航母上去过。很多知识都是从网络上看见的,只能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好在这个年代的飞机时速都不高,重量也不是太大。就算没有阻拦索,如果是双翼螺旋桨飞机,根本就可以直接起降。就像上一次他自己就把飞机停在赤城号上了。

但是,为了增加航母的威力,白书杰准备使用重型攻击机当舰载机,也就是说,准备把起飞重量接近十吨的攻击机放到航空母舰上。这样一来,阻拦索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当然,浸油麻绳的中间加上一根钢丝增加强度,这个道理白书杰都懂,毕竟他以前见识过大型起重机使用浸油麻绳的情景。

这种作为缆绳使用的粗麻绳,用人工肯定是不行的,再加上里面要增加一根钢丝,必须使用绞绳设备。同时,即便阻拦索没有损坏,每使用80——100次,就必须更换一副,需要的是速度。

原来不能解决搓绳的问题,现在各种加工厂生产的设备齐全,经过半个多月的实验,麻绳里面增加钢丝已经不是问题了。第一批35mm直径的阻拦索5000米,已经浸泡在机油里面,随时都可以拿出来使用。

有了阻拦索才是第一步,糟糕的是如何给飞机增加尾钩!

白书杰给美国的蓝彩芹发电报,让厂家不要组装飞机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要增加尾钩!

增加一个尾钩,说去来很简单,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甚至要改变飞机的结构!

重型攻击机、重型战斗机,甚至中型轰炸机上舰,降落的时候惯性就很大。如果不把尾钩问题解决,那就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在1942年弄出来的f4u海盗式战斗机,原本是为陆军航空兵准备的,后来海军航空兵也想要。

但是战争太紧张了,根本来不及重新设计,于是强行上舰,结果飞机降落的时候,被尾钩钩住阻拦索之后,把飞机直接拉成了两节。

所以白书杰要增加机体强度,改变链接尾钩部件的架构,确保飞机不会散架,这是他要验证的第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飞机使用阻拦索的时候,机头会往下栽,甚至会出现机头一头撞在甲板上,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美国人后来的f35c是一款最先进的高科技战斗机,但是刚开始在地面上实验使用阻拦索的时候,飞机的机头朝下砸断了前起落架之后,就直接撞到地上,差点儿机毁人亡。

现在这个年代的飞机,基本上都是短距离起飞,跑道长度都在300米以内。就拿马上要回来的dc3中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14吨,起飞滑跑距离455米,着陆滑跑距离才430米。

所以现在航母上面并没有弹射器,而是直接滑行起飞。只不过在飞机起飞的时候,航母要逆风而行,通过相对运动给飞机提供更大的升速比,方便飞机快速离舰。

当然,这个年代也有弹射器,不过是安装在重巡洋舰和战列舰上面,用来直接把轻型水上侦察机弹出去,而不是后世航空母舰所说的那种助力弹射器。

不过,白书杰已经给研究院下达了研究“航母专用弹射器”的研究课题,并且要在两年内完成理论准备,拿出最基本的设计思路。

具体分为蒸汽弹射器、空气动力弹射器,随着电磁学的不断进步,还需要研究电磁弹射器的可能性。

不怪白书杰没事找事,因为他很清楚,喷气式飞机马上就要产生。到那时,如果没有弹射器,根本无法上航母了。

因为不到十年,飞机的最大速度就会突破750公里/小时,被提升到1100公里/小时。随后就连续突破了2000公里/小时、3000公里/小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白书杰两世为人,不可能不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小鬼子还没有认识到航母弹射器重要性的时候,就要尽快开始基础研究。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864章 生命代价

白书杰订购的飞龙fl38g(p82)全天候歼击机,也就是p51终极改进型,空重3。2吨,最大起飞重量5。3吨。经过重新设计以后,舰载型的起飞距离219米,降落距离207米。

这是白书杰专门为英国光辉级航空母舰准备的一款舰载机,因为光辉级航母的飞行甲板长度238米,宽度48米。

而飞龙fl36g(p38)攻击机总重5。8吨;最大起飞重量8吨;起飞距离265米,降落距离238米,这就能直接在黄蜂级航空母舰上使用。因为它的飞行甲板长295米,宽41。5米。

阻拦索的实验并不是嘴巴说说就可以的,因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且是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的巨大风险。

为了验证尾钩的研制情况,白书杰在九峰山东南山梁的“舰载机陆地训练场”,亲自监督了三个月时间。九六舰载攻击机,很快就被摔坏了两架,一名飞行员壮烈牺牲,另外一名受重伤。

但是,飞行员们面对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实验,没有一个人退缩的,都是前赴后继,奋勇争先。

飞行员都是非常朴素的,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们对白书杰只有一个要求,一旦新飞机和航空母舰回来了,一定要让他们作为第一批舰载机飞行员参加战斗。

作为总司令,白书杰看见这样的部下,还能说什么?

研究院的专家组,看见战士们舍生忘死的精神,也被彻底感动。后来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大量复杂的计算,然后才敢投入试验。

即便如此,16架九六舰攻全部报废,其中有11架被彻底摔成了零件,成为平壤市“飞行员功勋馆”的陈列品。

因为新飞机马上就要回来,所以白书杰又命令飞机制造厂,立即组装剩下的24架bf108/h,然后继续投入训练。

就这样三个月拼命下来,才有了副总司令赵金喜口中,满含忧伤的说起:“能够在地上起降的有91名飞行员!”

专家组同样是现场研究办公,发现问题立即处理。飞行员和技术员互相配合,有关尾钩对飞机产生的瞬间预应力分布规律,终于得到了两万多组数据。

在此期间,除了一名飞行员牺牲以外,还有10名飞行员永远失去了飞行资格,因为他们变成了残废。

包括牺牲的那名飞行员在内,飞龙远征军第一批功勋飞行员诞生。

为此,“飞行员功勋馆”的每一架残骸上面,都有一个飞行员的名字。

这一批功勋飞行员的半身塑像,就在平壤飞行员功勋馆。这里成为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基地,每一学期开学之后必须到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把这种铁血精神传扬下去,白书杰随即宣布组建“舰载机飞行员培训学校”,这10名飞行员就是第一批教官。

尾钩和阻拦索完成了试验以后,接下来就是准备对未来舰载机主梁结构进行变更加固。这些事情就不是白书杰能管的了,他又转头琢磨飞行甲板的快速修补问题。

最开始的时候,白书杰有些想当然,没有从前一世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在他看来,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直接用钢材焊接就行了。

结果走访了北朝鲜的三家炼钢厂,才发现如今这个年代的轧钢设备、轧钢技术还远远没有到那种程度。

原来,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只能纵向焊接,不能横向焊接,否则的话,舰载机降落的撞击力,就会把焊缝震裂,飞行甲板马上就不能用了如果是纵向焊接,问题就小得多。即便焊缝有所震裂,但是裂纹方向是顺着跑道的,并不影响紧急起飞或者降落。

可是,飞行甲板长度起码都是200多300米,这种长度的卷材钢板,如今这个年代根本不可能轧出来。

正因为如此,航母甲板上需要铺设一层木板。就算下面的焊缝被震裂了,木板却随时可以更换。

白书杰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他的人都不知道,所以对于白书杰到处买红木,就十分的不理解。

伤脑筋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要快速修补被损坏的甲板,难道安排水兵去学木匠吗?还是把木匠培养成水兵?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白书杰只能双管齐下,面向社会招聘一批青壮年木工来参军。同时在陆军里面挑选合适的人,立即转为海军,然后组建一支航空母舰甲板维护大队,今后作为航母的定编人员。

伤脑筋的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办法让木甲板不那么容易着火?一枚炸弹就着火,这种损耗实在是太大了。

因为木板一着火,很可能抢救不及时,把停在甲板上的飞机也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