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世血仇 >

第731部分

万世血仇-第731部分

小说: 万世血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902章 伞兵部队

对于王心兰所说的惯性制导问题,白书杰点点头表示肯定,然后笑着说道:“他们所说的是真的,比真金白银还真,绝对货真价实。”

“实话告诉你,你带这三个人回来,比你过去所有的功劳都大。不过,他们所说的炮弹,应该叫做导弹。德国佩内明德研究中心,就是专门研究导弹的。”

“什么叫导弹呢?导,就是引导、指导,牵着走的意思。能够被有关仪器牵着,并且飞到预定目标的炸弹,我们就称之为导弹。”

“德国人研究导弹和火箭的历史很悠久,当然没有我们的祖先悠久了。你们小时候都玩过二踢脚,那其实就是最初步的火箭。”

“但是,中国人把这种技术用来当玩具,根本就没有想到制造成杀伤性的武器。现在,我们的火箭研究已经开始,携带重量600公斤炸弹,射程已经达到15公里。但是这远远不够。”

“因为德国人研究的火箭,射程已经达到了100公里,射高超过了40公里,速度接近五倍音速,也就是一个小时就可以飞出去两千多公里。”

因为知道了研究火箭和制导技术的专家来到平壤,白书杰再也坐不住了。匆忙结束了王心兰的汇报会,就带着她赶往这三个专家的驻地——内部安全局招待所——原本是用来招待敌特分子的小房间——当然现在里面的条件彻底改善了,应有尽有。

白书杰也没有想到,王心兰出去两年,竟然是一口标准的德语:“思朗特先生,我的大老板专门前来看望你们。”

“对于你们脱险归来,我表示衷心的祝贺。”白书杰没有过多的废话:“斯朗特先生,想必你们已经知道,我这里建设了一个犹太村。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毕竟整个欧洲都在屠杀犹太人。”

“你们这样的顶级专家,应该挺身而出,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分子作出应有的贡献。早日打败法西斯,就可以让更多犹太同胞脱离苦难。”

“我这里有一个犹太人为主组建的综合研究院,里面有一个专门的火箭研究小组。不知道你们三位有没有兴趣在我这里开展研究工作?”

思朗特是一个大胡子,看起来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模样:“总司令先生,如果不是美丽天使王小姐,我们可能都已经进了焚尸炉。不说别的什么,就说王小姐的这份情谊,我们也希望尽快投入工作。”

白书杰点点头:“只要是你们需要的,不管是什么条件都可以和王小姐说。只要是能够找到的,我已经全部给你们找到。从今天开始,王小姐就参加你们这个研究小组,专门为你们的问题进行协调。”

白书杰知道时间紧迫,没有半点浪费的余地。从内部安全局返回司令部以后,当天晚上就下达了一道手令:《关于正式组建火箭研究所的命令》:

“为了促使火箭研究工作尽快走上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现发布如下命令:原动力研究所火箭研究室正式独立,重新组建火箭研究所。所长斯特朗,副所长斯瓦格;下设火箭结构研究室、火箭燃料研究室、发动机研究室、制导系统研究室、地面测控研究室。”

火箭,作为军事存在仅仅是一种用途,民用航空、科学探索,这都离不开火箭研究。白书杰明白,火箭研究的过程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民用技术,转过来为民生做贡献。

很多人无端指责“尖端研究浪费了大把资金”,其实这些人属于狗屁不通,根本不了解什么叫做火箭研究。

比如说制导系统,难道一定要用在火箭上吗?恰恰相反。制导系统研究出来以后,最早是用在民用上的,这就是现在常见的“自动驾驶仪”。

自动驾驶仪最先使用,是在大航程的飞机上。白书杰这么着急组建火箭研究所,他需要的第一个技术,就是自动驾驶仪。也就是所谓的制导系统。

这一时期因为受到计算机水平的限制,只能使用惯性制导方式。

但是白书杰相信,因为平壤率先把晶体管投入实用,简易计算机的体积、重量大幅度降低,计算能力增加了上亿倍,惯性制导技术应该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这样一来,高速战机低空飞行、高低空无人驾驶飞机都不再是梦想。

总之,白书杰希望不久的将来,自己的战略侦察机能够率先使用标准化的“自动驾驶仪”。

因为惯性制导的三个部分,平壤这里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也已经开始,并且有了长足进步。

简单地说,制导系统就是要做两件事情:一个是能够调整火箭的姿态,一个是能够控制飞行的时间。一般包括三个主要分系统:

敏感装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主要是测量火箭弹体姿态的变化,并且能够同步输出相关信号。

计算装置:也就是简易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系统,主要是对火箭的各姿态信号和制导指令,按一定控制规律进行运算、校正、放大并输出控制指令。

执行机构:方向舵、发动机喷流管等,这个系统主要是根据控制指令,驱动舵面方向,或者调整发动机尾喷管的偏流方向,产生使导弹绕质心运动的控制力矩,从而实现准确飞行的目标。

白书杰下面的综合研究所,现在对于陀螺仪已经精益求精了,微型简易计算机已经在大功率引擎设计方面投入使用。

轰炸机、战略侦察机上面的位置陀螺仪、速率陀螺仪、水平惯性平台、雷达系统这四个部件,已经成为白书杰战机制敌决胜的杀手锏。

现在,斯特朗等人的到来,就是希望他们在更高的基础平台上,整合出一套超越现代水平的自动控制系统,把惯性制导技术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

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结合白书杰现有的“超越时代雷达技术”,研究出“雷达远程制导系统”,让白书杰梦寐以求的“空空导弹”提前问世,从而彻底领先于世界。

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白书杰就算再着急,现在也不能有什么作用。

毕竟要把所有的基础技术整合起来,然后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那还需要浩如烟海的繁杂计算。

专家们忙自己的事情,白书杰又给后勤部下达了一条命令:“立即着手修建一处实验基地,就在南江上游的仙岩里,对外名称叫做植物研究所。”

火箭研究那不是一个小地方就可以的,一方面要荒无人烟,另一方面还需要保密,最关键的是能够发射火箭。

仙岩里在平壤东面180公里的大山里,距离东面的日本海只有120公里。

白书杰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今后发射试验火箭或者导弹,如果是单级火箭,射程数百公里,就全部冲着日本海。

如果能够研究出多级火箭,射程超过两千公里,直接冲着日本列岛发射就是了。至于是炸死人,还是砸死人,白书杰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不过,白书杰心里清楚,目前德国人研究的v2导弹,因为只有一级,所以射程才300公里。

把这些事情处理干净,白书杰开车来到舰载机试飞场。他今天不是要看舰载机培养飞行员,而是考察海军陆战队第二团的训练情况。

训练的内容只有一个:从飞机上给老子跳下去。

因为蒙恩小组把重型轰炸机的载重量提升到了30——50吨,白书杰终于决定组建伞兵。加上全部武器装备,现在的怒龙轰炸机一次可以运载120人。1200人的第二陆战团,只需要10架运输机就能够办到。

一次空投一个团,另外使用5架运输机投送15辆装甲车,执行一般的突袭任务应该可以了。

这个事情没有别人知道,司令部的副总司令赵金喜过来看过,看见战士们背着降落伞从10米、50米、100米的高台上往下跳,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白书杰的解释是:“这帮瘪犊子胆子太小,老子让他们练胆量。”

说来也是,这个时代使用伞兵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今年初,德国小胡子希特勒使用了一次敌后空投,结果损失惨重,并没有达成战役目标。

看见海军陆战队第二团团长柯明祥过来,白书杰跳下吉普车笑着问道:“训练情况怎么样啊,我的大团长?”

柯明祥给白书杰敬了一个礼:“犹太人飞行指导官已经说了,从一百米高空能够有胆量跳下来,那就基本上已经能够登机训练了。”

“这个要抓紧啊,一旦战局发生变化,你们可要紧急增援海外的第一团。”白书杰沉声说道:“降落伞伞包的事情,一定要作为你平时检查的最主要工作。”

“我们的训练都是严格按照总司令发布的条令执行的,就连犹太指导官都说我们的条令比德国人严格一百倍。”柯明祥微笑着说道:“我们有充分的信心,能够随时完成空投突袭任务。”

白书杰随即开始考试:“看你跃跃欲试的模样,我考考你:司令部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空投部队?或者说空投部队一般都有什么任务啊?”

柯明祥呵呵一笑,然后飞快的说道:“抢占机场、码头,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突袭重要战略据点,掐断敌人的进攻或防御节点;捣毁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敌人的联络体系。”

白书杰微微点头,随即又问道:“直接影响空投行动成败的因素,也就是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903章 战俘问题

“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能够在空投完成以后,用最快的动作展开就地防御,同时完成部队集结,然后对预定目标发起突袭。”

柯明祥回答完毕,同时低声说道:“总司令,配属给我们的运输机什么时候才能到啊?不从飞机上跳几次,部队永远不能成熟。”

“快了!我前天到飞机厂去看过,21架怒龙已经在进行最后测试。这一次给你们配属的运输机一共是15架,确保一次投送完毕;配属轰炸机6架,确保能够为你们提供最大限度的火力支援。我再给你们一年时间训练,到时候就要见真功夫了。”

白书杰低声说道:“你是高级将领,应该知道我们的兵力有限。一旦发生大战,那就要能够做到以一当百,所向披靡才行。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我们只能采取突然袭击争取主动。”

“世界上还没有成功使用空投部队的成功先例,我希望你们成为开创世界纪录的人。不过,正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要想空投行动成功,就要消除所有不利的因素。”

“我们的空降行动一旦实施,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提前跟上才行。在这一点上,你的每一个作战连的连长、排长,都要抽时间跟随侦察机出去看看,尽可能熟悉东海、南海的环境,不要到时候手忙脚乱,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

从伞兵训练基地回来,白书杰的屁股还没有挨着凳子,萧腊梅突然进来说道:“美国的销售代表兰德斯求见!”

白书杰一拍脑袋,顿时想起来了:“怎么样,上次运回来的俘虏是如何处理的?”

“按照你说的进行分类,美国兵219人就在黑岭特别招待所a区,白胜的特种连负责看守。除了不能走出大院以外,其他的都是优先供应,哈里斯少校房间还有电话,像养皇上似的。我就不明白了,这是战俘吗?分明是老太爷!”

萧腊梅狠狠地横了白书杰一眼,然后接着说道:“英国兵254人,就关在黑岭特别招待所b区。他们和美国兵的a区之间,按照你说的就是两道铁丝网分开。互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