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世血仇 >

第800部分

万世血仇-第800部分

小说: 万世血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特别担心日军神风敢死队的威胁,所以每艘航母上只30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其余全部搭载战斗机。

为了尽量减少被日军发现的可能,出动多艘潜艇在编队航道前方担任侦察搜索,而塞班岛的岸基航空兵,则以b—24和b—29对编队经过的海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

由于采取了上述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上恶劣天气的掩护,美军航母编队于16日拂晓一直到达距东京东南125海里海域,此地距最近的日本本土海岸仅60海里,仍没被日军发现。

1945年2月13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1000余架次,分成数个攻击波对东京湾各机场进行攻击。

可是,上帝经常犯错误,而且不分对象。

恶劣的天气给斯普鲁恩斯提供掩护,让他的舰队靠近了日本本土,可以说一个巨大的利好。

同样因为恶劣的天气,天空中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变成了人家日本鬼子最好的防御圈。

结果舰载机起飞了,却根本看不见陆地,自然不知道自己的炸弹都扔到什么地方去了。

实践经验表明,在没有拿下硫磺岛之前,妄想投机取巧,直接打击日本本土解决问题,这是根本行不通的。

毫无疑问,不死人不能解决问题。

斯普鲁恩斯只能回过头来,硬着头皮对刺猬一样的硫磺岛发动攻击。

1945年2月16日清晨,布兰迪的火力支援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开始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所有战列舰、巡洋舰都被划分了地段,对已查明的目标逐一摧毁。

为确保炮击的准确,有几艘战列舰甚至在距岸边仅3000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

但由于天气不佳,岛上又是硝烟弥漫,预定的750个目标只摧毁了17个,炮击效果很不尽人意。

可是,粟林忠道中将又不是傻子,美国鬼子唯一的凭仗就是炮火猛烈,财大气粗。

他命令早就准备好的零星孤立火力点,只以部分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反击,引诱美国鬼子把炮弹倾泻过去。

即便仅仅使用了十几门100mm以下的小口径火炮,日本鬼子同样击伤战列舰1艘、击沉巡洋舰1艘。

至于大口径火炮,粟林忠道中将严令隐蔽,不准暴露丝毫痕迹。正因为如此,美国鬼子兴师动众一天一夜的炮击过程中,大口径火炮一弹未发,让美国鬼子的炮弹全部都扔到空地上去了。

1945年2月17日,尼米兹等人认为硫磺岛上面的敌人火力点已经被摧毁了,所以派出水下爆破队,在12艘登陆炮艇的掩护下探测海滩礁脉的航道,并清除水下的水雷和障碍物,打通登陆通道。

粟林忠道中将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他以为美军登陆在即,所以下令大口径火炮开火,将12艘登陆炮艇全部击沉,从而暴露了自己的最后底牌。

但是这一下子让美军大为震惊,岛上的日军竟然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原定登录时间只能进一步推迟,立即对这些刚暴露出的目标进行轰炸。

从16日至18日三天里,美军除了舰炮火力外,护航航母的舰载机也全力出击。

这三天中,硫磺岛几乎完全被美军火力轰击的硝烟所淹没,日军只得退守在坑道里无法活动。

据统计,美军在登陆前共消耗炮弹、炸弹2。4万余吨,硫磺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了1200吨的炸弹。

斯普鲁恩斯认为:“该死的日本猴子,这一次肯定完蛋了。”

殊不知,粟林忠道中将设计的坑道工事,一共分为上下九层。美国人炸毁了地面上的第一层伪装而已,几乎没有收到丝毫效果。

1945年2月19日凌晨六时,特纳率领的登陆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斯普鲁恩斯和米切尔指挥的航母编队也到达硫磺岛西北海域,此时,硫磺岛出现了少有的晴朗天气,天高云薄,微风轻拂。

六时四十分,美军7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开始直接火力准备。

因为天气晴朗,目标清晰可见,看起来效果似乎比较理想。

刚刚补充新兵的陆战五师在南端的三个滩头登陆,作战目标是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孤立或攻占岛南的折钵山。

刚刚补充新兵的陆战四师则在北面的四个滩头登陆,作战目标是攻占日军一号机场。

八时三十分,第一波68辆履带登陆车离开出发点,向滩头冲击。

八时五十九分,舰炮火力开始延伸射击。

九时正,部队准时开始登陆,日军的抵抗十分微弱,只有迫击炮和轻武器的零星射击,似乎一切都非常顺利。

至少在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等人看来,该死的日本猴子终于都被炸死了,美国勇士到了一战而定的时候,伟大的、决定性的胜利就在眼前。

可惜,凡事喜欢做梦的人,不管多么不愿意,都有梦醒的时候。然后被残酷的现实胖揍一顿,只能满地找牙。

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等人,挨揍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只不过他们像白痴一样不知道而已。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983章 尸山血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美国鬼子再厉害,他是外人。华夏文明照耀全球的时候,他们还是野人。

日本鬼子再凶残,他是亚洲人,而且还是接受过汉唐文化熏陶的民族。

孙子兵法,日本鬼子就比美国鬼子学得好,起码粟林忠道中将就学得比尼米兹好。

日本鬼子得到的第一个帮助,就是地利。

本来地利优势并没有这么大,但是美国鬼子自以为手里有钱,在什么地方都财大气粗,一天就是几万吨炸弹扔出来。

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给自己挖坟墓?

看看美国鬼子的凄惨下场就明白了。

硫磺岛,顾名思义就是一座火山岛。

因为火山长期喷发,所以形成了以硫磺为主的一座岛屿,才会有这么一个名字。

火山喷发不仅产生硫磺,而且更多的就是火山灰。

如果美国鬼子稍微懂一点地理常识,不把那多炸弹扔进来,下场就会好很多。

火山灰沉积了数千年、数万年,本来已经比较结实了,走人跑车都没问题。

但是美国鬼子偏偏要拼命往这里扔炸弹,那才真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一个纯天然的吃人陷阱,就这么被美国人的几万吨炮弹给唤醒了,然后就变成了美国人自掘坟墓。

美国鬼子第一波68辆履带登陆车,装载着1020人一上岸,就全部陷在火山灰中寸步难行。

紧随其后的第二波、第三波并不知道前面的具体情况,还是加大马力冲上来,却被这些无法动弹的履带登陆车阻挡,根本无法抢滩登陆。

陆战第四师的4200多登陆兵没有办法,只好涉水上岸,从而踏进了地狱之门。

美国鬼子刚开始登陆的时候,日军只有零星的轻武器射击,特纳指挥官甚至认为照此发展,只需五天就可占领全岛。

但好景不长,登陆的美国鬼子才推进了二百余米,日军等美国鬼子炮火开始延伸,粟林忠道中将根据事先早已测算好的数据,命令日军炮火准确覆盖了登陆滩头。

五分钟的炮火强袭,冲到岸上的4200多美国鬼子就已经全部报销。

刚刚补充新兵的陆战第四师,还没有见到敌人就再一次被打残!

除了尸体被炸飞出来的一部分,剩下的美国鬼子全部被火山灰给埋葬了。

美国鬼子计算阵亡非常稀奇:找不到尸体就算失踪,不计算阵亡。

结果这一次登陆,美国鬼子仅仅找到了三百多具尸体,于是军史上记载“阵亡384人,失踪3821人!”

为了挽救自己的登陆兵,美国鬼子的所有舰炮全部开火,不用管炮管损伤,转眼的功夫就消耗127mm以上口径舰炮炮弹38550发,火力支援之强,史无前例。

可这有什么用?唯一的作用就是把自己士兵的尸体给炸没了,进一步唤醒了火山灰,降低了“可以记录”的阵亡人数!

1945年2月20日,从凌晨开始,美军舰炮就根据登陆部队的要求进行火力准备。八时三十分,陆战五师向折钵山攻击。

由于日军很多工事都建在舰炮火力无法射击到的岩洞中,在坦克到来前,二十八团几乎无法前进。

最后在坦克掩护下,以手榴弹、炸药包、火焰喷射器逐一消灭岩洞中的日军,有时甚至出动推土机将洞口封闭,因此进展极为缓慢。

直到黄昏,才总共前进了180米,这就是美国鬼子的战斗力。

1945年2月21日,因为陆战第四、第五师都已经被打残,美国鬼子的第一支预备队,陆战三师各团分批奉命上岛投入战斗。

结果上来第一天,陆战三师唯一得到的结果,就是阵亡、失踪人数已达1204人,负伤1080人。

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而且整个战场纵深还不到一公里,全部都是光秃秃的火山灰海滩,竟然会出现无以计数的失踪人员。

失踪了?在数万人的眼皮子底下就这么失踪了。难道美国鬼子都是神仙,能够飞天遁地吗?

整个人类战史,也只有奇葩的民主国家美国鬼子才做得出这种战报。

当然,任何一个交战国的战报,都需要鼓舞民众的士气,拼命降低自己人的伤亡人数,这也情有可原。

但是,美国鬼子难道就不能找一个更好的借口吗?当然不是!

因为人家美国鬼子是民主国家,如果直接记录成为阵亡人员名单,就要给家属一个交代。

现在你的家人没有阵亡,只不过是暂时失踪了嘛,你们着什么急?

我们正在派人寻找你家人的下落,慢慢来。现在是战争时期,外面混乱得很,着急是不行的。

这才是美国鬼子发明“没有找到尸体,一律视为失踪”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万年找不到尸体,也只能算失踪,有人证明阵亡都没用。

因为人家美国鬼子是民主国家,要以事实为证据!

伤亡实在是太大了,硫磺岛根本无法占领。

得知硫磺岛之战如此残酷的现实,美国新闻界强烈要求:“给日本人放毒气,让陆战队喘口气!对付隐藏在坑道或岩洞中的日军,毒气既实用,又比火焰喷射器更为仁慈,你们为什么不用?”

民主国家的逻辑,那就是奇葩,不服不行。

施放毒气,比火焰喷射器更为仁慈,这他娘的是什么逻辑?

尼米兹战后承认,没有使用毒气完全是出于道义的考虑,结果使大量优秀的陆战队员付出了生命。

1945年2月24日,战斗越来越白恶化。美军当天伤亡总数已达6000人,其中阵亡1600人。

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美军将第二支预备队,也就是陆战三师师部、陆战第九团、野战炮兵第十二团送上岛,投入最后的战斗。

陆战第三师的主力部队打光了,现在师部躲在后面也不行,只能兑现战前诺言:“你们打光了,老子上!”

硫磺岛上的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战斗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人命消耗战”。

有时一整天,美国鬼子也只前进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

在对岛上第二制高点382高地的争夺中,陆战四师伤亡极其惨重,382高地因此被称为“绞肉机”。

战斗部队的伤亡高达60%以上,有经验的连、排长和军士长伤亡殆尽,许多连队连长由少尉或上士担任,而排、班长大都由普通士兵担任。

1945年3月2日,二十四团终于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伤亡是巨大的,残存的军官已经所剩无几,几乎全军覆没。

左翼的陆战第五师,攻击362高地的遭遇与第四师在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