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坐看尘起时 >

第170部分

坐看尘起时-第170部分

小说: 坐看尘起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大人有何高见?”

放下一直没离手的茶杯,孟栩的视线从桌面移到沈盈川身上,他拱了一拱手,恭敬道。

“下官浅薄,高见着实不敢。但听方才所言,元帅似乎比较赞同逐步出击,将西梁彻底击溃的战略。”

“不错,从国计民生来讲,本帅认为与其年年征伐,不如以一场大战来换取这西北百姓至少十年的安宁生活。”

“元帅考虑得长远,下官深以为是,不过,下官也有点不同的建议。”

“哦?孟大人请说。”

“能一劳永逸去除外患固然是好,但此次西梁举国侵袭,扰我边关严重,百姓流离,极易生患。再者北燕又趁机而入,且是北燕皇长子燕南亲自领兵,杜将军那里,恐怕不会轻松。与强敌两线同时作战,兵马粮草所需定然不菲,对朝廷而言,将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话说到这里,孟栩停了一下,他的视线一直平静地落在沈盈川身上,静得像深院里幽然的古井,那一身白衣便恍似月光了。

垂了垂眼帘,沈盈川唇边的微笑深了些许,看着孟栩道。

“大人的意思,可是要与西梁速战速决?”

孟栩意态恭谨地躬身俯首,道。

“正是此意。”

“西梁之骁勇,目所共睹。”

“所以,下官也以为是一个巧字。”

“孟大人的‘巧’,可是有何独特写法?”

没有立刻作答,孟栩转头看看众人,视线在严陌瑛身上最后停驻后,他再度看向沈盈川。今日是沈盈川初次升帐,孟栩从未敢小觑这有着一双沉静似海的眼瞳的美丽王妃,一路行来时对大军的种种调度已显示出沈盈川的敏锐与掌控能力,而看她方才点将的次序、对将官们的意见给予的不同批示,孟栩更是确定这不过是沈盈川在审察将官们的能力与协作可能,绝非真正的军事会议。

“此是具体战术,下官的看法还未及完善,元帅帐下谋臣良将荟萃,孟栩却不过是个素未从军的书生,不敢擅言,愿先闻诸位高见。”

沈盈川笑了笑。

“孟大人过谦了,此战重托在身,大人万勿辞谢才好。今日且到此为止,诸位可先回各自行营,大战在即,自此刻起,任何人切不可有任何懈怠。本帅功必赏,过必罚,轻重全凭军法衡量,其中厉害如何,诸位想必与本帅一样清楚。”

话听起来似轻似重,音咬落在哪些字上的玄妙让这些深谙官场之道的人们更为小心地注意这位女帅。这段时间以来,沈盈川的种种传言满天飞,诸如掌管东静王府的既亲厚下人,又整治严明类的事迹,在座的几乎都可说出一两段。听多了这些,此刻再看沈盈川端坐在帅座上,银鞘血玉宝剑枕于桌案左方,映着她唇角带抹微笑,眼眸中却一片冷静的神情,那种凛凛的美丽让人不敢侧目。众人不禁整肃了脸色,恭然起身拱手拜别。

这整个过程中,严陌瑛与顾显均未出声。他们一个脸色沉静,一个面带倜傥微笑,在众人纷纷表现自己的时候,不动声色地窥探着孟栩等几名军中要人的反应,以及将官们对沈盈川的态度变化。

待到众人皆散尽,稍待了一会儿,他们才又重新求见。长途跋涉后未休息片刻就又召见众人,沈盈川也有了些疲态,不过照萧寂筠说的揉了揉面部和肩颈部的穴位,饮下一大杯浓茶后,沈盈川又精神熠熠地出现在严顾二人面前。

心腹侍从送上茶水后即刻伶俐地退出书房,在廊下谨慎地守着。

沈盈川直接问道。

“如何?”

顾显先朗笑道。

“殿下放心,我看至少那李明化是跑不了的了,将来绝对是殿下最为坚固的西北长城。”

“嗯,此人果然是愿为知己者死的类型。”

想到李明化初见时那张沉郁的脸庞,再对比他侃侃而谈时眉目间的沉稳自信,沈盈川笑了出来。就像兰尘说的那样,这样怀才不遇而又颇具影响力,且凌云之心不死的臣子,是篡位者最欢迎的。

“其他人呢?分出来了吗,那些世家子可作何用?”

顾显弯唇一笑,抬手端起桌上的茶水啜了两口,缓缓道。

“参照之前的调查,我已经列出了这些人最宜安排的去向,稍后便呈给殿下过目。就如殿下所说,没有人是派不上用场的。”

会意地点点头,沈盈川又问道。

“方才孟栩提出的意见,你们怎么看?”

顾显侧了侧头,瞄一眼沉默着的严陌瑛,回道。

“就我个人而言,我还真是比较喜欢孟栩的提议,更有意思!不过,从殿下的大业来考虑的话,孟栩如此提议,我猜,他是否察觉到了什么?”

沈盈川沉思片刻,未置可否。

在严陌瑛为她定下的整体战略中,挂帅出征不过是其中重要的一步。因为兵马大元帅之职只设于战时,一旦得胜回朝,便要归还这禁军虎符,由皇帝另行赏赐官爵财富。她到底是女子,眼下若依从孟栩之见速战速决的话,返回朝中她便再没有理由掌握军权,也就遑论在朝中强化影响、巩固权力了。所以,李明化的提议正中其意,她要的就是时间,既彻底击溃西梁,建下不世功勋,又把自己的力量渗透至军中、朝中,让“沈盈川”这三个字在金銮殿上掷出金石之音。

孟栩么?孟相打算跳过子侄辈,直接把偌大个孟家交托予这嫡孙的孟栩,他会觉察到些什么?沈盈川的视线落到名气更盛于孟栩的严陌瑛身上。

“陌瑛呢?你有何看法?”

“……殿下,我想孟栩的提议,不宜直接否决。”

严陌瑛抬起眼帘,将自己的考量一一道来。

“孟栩的意思,多半就是圣上的意思。这场战役来得过早,圣上厌之至极,因为圣上的心腹武将尚不能独当如此重大一面,他又绝不想启用宁王等人,连杜长义这样的老将,圣上也早想换成自己的人了。只可惜大敌当前,他不敢做绝罢了。之所以同意殿下挂帅,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假如殿下败了,圣上的心腹不用担此败仗重责。”

顾显轻轻笑出了声,揶揄道。

“不错不错,这的确是弘光帝的风格。”

“也因此,圣上其实最多只求殿下能解西梁这一时的祸患,除非他能确定殿下的忠诚,才会欢迎殿下北逐西梁,立不朽功勋。殿下是女子,若真成此大业,想必圣上会无比欢欣。因为首先,圣上会觉得不需要为功高震主发愁。所以,不一定是孟栩觉察到了什么,而是在殿下的忠诚未得验证之前,速战速决是圣上最欢迎的战略。”

沈盈川静静地听着严陌瑛的剖析,想了想,她道。

“孟栩那里,不要轻易去试探他察觉到了什么,以免打草惊蛇。我们的计划也不能变,孟栩的提议固然不宜直接否决,但我们可以把它消化进我们战略中。目前重要的是,顾显与若风你们重挫西梁前锋,那皇帝即刻率大军前来,依西梁人的性格,想是要发动攻击了罢。”

“还没有探子的消息回来,不过最有可能的就是明天了,西梁人可没有忍耐的美德啊。呵,他们就是今晚杀过来,我也不稀奇。”

顾显天生就缺了根紧张神经,依旧一派风流公子的好形象。严陌瑛则习惯性地充耳不闻,只沉思似的摇着手中余了半杯的茶水。

沈盈川闻言轻轻一笑,她伸出左手,握紧了桌上那柄光彩流转的宝剑,双目落定到自己倚为双臂的臣属身上,一字一顿道。

“第一仗,我要大获全胜!”

书房里静了片刻,顾显先起身,带着满脸未减风采的轻笑,拱手朗声拜道。

“殿下放心,西梁人只要敢攻过城,我顾显就能为殿下斩一颗将军的头回来献捷。”

“哦?如此放言,可敢立张军令状再说?”

“当然可以,我就挡着全军的面立吧,还能起个鼓舞人心的作用。”

“好!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好了,我要看到最好的效果。”

“殿下尽请期待!”

顾显答应得毫不含糊,沈盈川面露微笑,毫不担心顾显是否在逞强。这时,严陌瑛也站起来。

“殿下,这第一仗,我们还是不主动出击,单等对方上门挑战即可。仍以城池攻防为主,另置多支骑兵队灵活歼敌,也就是说,看似防守,实则进攻,然攻止有度,以灭西梁之气,长我军之志为最大目的,也能振奋民心,安抚朝中异议。”

沈盈川向后略略靠着椅背,头微昂起,她注视着曾经在沈燏麾下闯出威名的这两人。时过境迁,许多人许多事如今可能都已面目全非,但对他们而言,仍有许多是不变的,比如弹指一笑间灰飞烟灭的气魄,比如大智若水、不动如山、行止生风的性格。

“一个时辰后,本帅会再度召集军议以应对首战,两位好好准备吧。”

带着各自标志性的沉静与轻笑,严陌瑛与顾显躬身拱手而拜。

“是,下官告退。”

不管整体战略上存在多大争议,能获准参加沈盈川那场真正的军事会议的幕僚与将官们至少是能区分出孰缓孰急的。根据探子传来的密报,西梁皇帝已经准备开战,只是在会选择夜间突袭或是于明日大举进攻上还不能确定,这就要求沈盈川必须确定两套战术,才能确保首战赢得漂亮。

用薛羽声的话说,这在座的呢,要么是狡猾的狐狸,要么就是凶厉的狼,还有一只瞧着漂亮看似无害的,其实根本就是一披着猫皮的黑豹。那么由这样一批人选出的作战官员,自是不必再进行基础教育的,沈盈川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让他们发挥出最大作用。首先,笼络李明化的方式,就绝不会适用于所有人。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震慑昭国人的胆魄,也或许是力图挽回前锋溃败对己方的恶劣影响,西梁皇帝选择了最正规的作战模式。

这的确是最有效的办法。

作为主帅,沈盈川亲自站在晋城高耸的城楼上督战。望着城下卷地而来的庞大骑兵队伍,饶是曾扮作男子在雁城的北燕战场上驰骋过半年,饶是曾随沈燏亲历临海海战血气冲天的硝烟,沈盈川心中也还是不由得一凛,脸上却平静得很,未露分毫感触。

沈氏遗女、王妃、美人、元帅——战争!

在这些词语的环绕下,沈盈川于高城之上仗剑而立。一身火焰般耀眼的红战甲,一件黑夜般深沉的斗篷,军阵雄浑、城墙巍峨、阳光混着烈风,在这兵家历来争战不止,英雄如烟花般满天闪过的关隘,她身上独特的美丽被放大到所有人眼中,犹如女神一般,这恰恰应了在士兵们中间悄然兴起的传说。

有人看到沈元帅头顶晃过五彩祥云,似凤凰起舞。

有人看到沈元帅的宝剑深夜里光芒璀璨,宛若神器。

甚至在沈盈川夜登晋城城楼察看时,有人看到她脚边跪捧天书的女侍、抱剑逐邪的卫兵。

还有人说,白石盈川,天命所系,太平常安。

这样的传说当然不会是突然冒出来的,但它们传播得如此迅速,却不关严陌瑛顾显什么事。边关太寂寥,西梁太强大,而沈盈川本身,不管是她的美貌,她的身份,还是她的经历,连她威名赫赫的丈夫在内,都如一个传说。

在这样的传说下,一场战役开始,然后,结束了。

西梁丢下数千具尸体,回马退出这片战场,留给昭国人的,是破损的城墙,是满地血腥,和一次可夸耀的胜利。

这胜利还不彻底,西梁主力骑兵并未有多大折损,但在昭国沈氏皇朝的历史上,这场晋城之战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沈盈川的传奇就是从这时候起见诸史册的,那些先后归顺于她麾下,随着她远征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