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坐看尘起时 >

第178部分

坐看尘起时-第178部分

小说: 坐看尘起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压勘窃俨桓肄浞婷ⅲ追淄巳础

皇帝大笑了出来,他一边追赶着逃走的敌人,一边吼叫着。

“刘若风!顾显!来与朕决一死战!”

听到皇帝如此气魄的呐喊,西梁士兵们跟着大叫。

“刘若风——”

“顾显——”

“与陛下决一死战——”

立马站在聊城旁边的崖壁上,沈盈川俯视着血腥烟尘弥漫的战场,双方咬合得非常紧密,锯齿一般吞噬着生命。而在这混战的土地上,浑身浴血的西梁皇帝所在之处就有如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入到昭国军队里,带来大量伤亡。刘若风无疑已经是名杰出的指挥官,在骁勇的西梁骑兵面前,他还能让他的军队保持最佳阵形进退,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力,但西梁皇帝的影响也在蔓延。

作为此战的制订者之一,严陌瑛自然是跟着沈盈川来到这里,敏锐的目光投注在大地上,时刻注意战场的变化。

“严大人以为,刘将军可以稳胜西梁皇帝么?”

身边传来清淡若风的声音,严陌瑛侧了侧眼,回过头来,看着战术的另一制订者孟栩。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没有在孟栩身边设暗探,也就无从得知孟栩是否收到了孟家送来的有关太后的消息。

“司马大人,下官素不习武艺,也就无从判断起了。不过以刘将军的性格,他既然敢放出此言,那么下官以为他该是有必胜的把握。”

“——是吗?”

“是,下官也相信刘将军可以做到。”

严陌瑛语气十分坚定地说完,便不再看向孟栩。

其实刘若风是否能打败西梁皇帝,他并没有这么大的信心,只不过是给士兵们鼓气罢了。况且只要刘若风能把那皇帝拖住,这场仗,他们就稳赢了。西梁皇帝的生死,在这里,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嘭——嘭——嘭——”

沈盈川的鼓声再度响起,于乱军之中,仍然清晰地传入人们耳朵里。随着这鼓声,一匹高大的黑马载着一名黑甲将军杀到西梁皇帝跟前。

说是黑马,其实几乎已经叫鲜血染成了红色,连那人身上黑色的甲衣、斗篷也满是血腥,手中一柄大剑上还淌着深红的血。

“刘若风,特来应战!”

沈氏皇朝立国也有百年,这西北道驻军来来去去,名将勇将亦不少,但没有哪一个人的威名能超越东静王沈燏,刘若风也一样。尽管他出身江湖,武艺本就高超,又极为刻苦,在军中还颇负盛名;尽管这一年来他斩杀敌首无数,战功赫赫,“黑甲将军”之名远播——不过,当刘若风横剑跃马拦在西梁皇帝跟前的时候,他此生最大的传奇正在上演。

大剑与弯刀一次又一次地撞出白炽的火光,突刺、斜砍、回刀、重击,来自西梁的压倒性的力量与昭国精妙的剑术在这里压上性命博弈。计算回合已经毫无意义,想要全身而退也再无可能,两人身上强烈的血腥与杀气刺激得马与马都互相撕咬起来。其激烈程度,连在远处山崖上看着的严陌瑛与孟栩都一阵心惊。

没有人胆敢闯入这场搏杀,围绕他们各自的统帅,双方举起各自的刀枪剑戟拼命刺向敌人的要害,砍向对方的马匹。生命在这里是最珍贵的,却也是最不被看重的,杀戮是唯一的目的。

“嘭——嘭——嘭——”

刘若风与西梁皇帝的决战远未结束,闷雷般的鼓声又响起来了。正处于厮杀漩涡中心的皇帝心中一动,但面对刘若风紧密的进攻,他无法细思这鼓声的意味,他的大将军科伦却不能不回头去看。

在西梁大军背后,一支与他们同样装束的骑兵如箭般飞射而来,西梁军队兴奋起来,他们以为那是皇帝安排的援军。科伦却是一阵恐惧,别人不知道,他却最为清楚,不可能有援军的。所有西梁能战斗的勇士已经全部来到了这里,国中只剩下女人、老人和孩子。

“——不对,不是援军,大家注意——”

科伦的嘶吼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此刻却起了反效果。或许是无尽的杀戮、是满地血腥让人的脑子变得迟钝了的缘故,西梁骑兵们疑惑地在原地看着愈来愈近的陌生军队。纵马奔驰在最前方的男子以十分标准的西梁礼节向上扬起手中辉映着耀眼阳光的弯刀,一口西梁腔听着很是顺耳。

“大将军,我等奉陛下密旨来援。”

听出来是右将军的声音,西梁骑兵们欢呼着调转马头准备继续向昭国军队发起进攻。身后的马蹄声是如此重,兵刃砍上人体的声音是如此沉闷,被死神利爪攫获的生命,如此脆弱。

从高处的话,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场的变化。

一支西梁装束的骑兵飞速扑进战场,从后方对西梁军队发起攻击,猝不及防的人马在混乱中折损得十分厉害。而同时,昭国军队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西梁遭遇两面夹击,严密的阵形被分割开来,且敌我难分。

挥刀砍倒围攻自己的几名昭国士兵,科伦跃马艰难地杀到那率伪军袭来的昭国将领面前,怒吼道。

“你是何人,竟敢冒充我右将军来袭?”

那人呵呵大笑,一抬手揭开头盔,动作潇洒地将之远远抛开,一张俊雅不羁的脸露了出来——是顾显,少年即在西梁扬名的人物。

“如何?你们右将军的声音听着可亲切?不过很抱歉,死在本将军剑下的人,就算化作厉鬼,也是不会开口的。”

调笑的话刮着耳膜,刺激得科伦血红了双眼,他举起刀砍过来。扬手甩掉不那么顺手的弯刀,顾显拔出自己的宝剑,轻笑着迎上去。

刘若风与西梁皇帝的决战似乎没有终点,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士兵们或者化为尸体,或者被战马与刀剑赶离,只有他们依然在不停地砍、刺、挡,皆是伤痕满布,却胜负难分。但这只是在旁人看来,两人之间那一点差别,他们都觉察到了,骄傲的西梁皇帝开始焦急起来。

灼眼的太阳也终于渐渐往西斜去,不论他们之间如何,这场战斗要结束了,从顾显把科伦的头颅高高地挑在剑尖的那一刻起。

黑烟在这样空旷的草原上十分显眼,心理与生理俱疲乏的西梁士兵们在听到有人大喊“草原上起火了”“昭国人攻入草原了”之后,他们开始向侧边战场退却。舍弃富饶的昭国确实难,但草原,他们不能不顾,他们的家,在那里。

刃口残缺的弯刀脱手飞去,狠狠砍过来的大剑被忠诚的护卫死死抱住,以自己的性命为主人抢得了一份生机。喘着粗气,西梁皇帝瞪着面前难缠的敌手。他的军队在溃退,他的草原也好像是被人入侵了,聊城——他似乎,不得不放弃。

调转马头,皇帝抢过一支长戟杀退阻挡的昭国士兵,高声下令。

“撤退——”

第四卷 京华倦客 第十二章 草原之主

第十二章 草原之主

聊城一战,昭国大获全胜。

在弘光帝收到沈盈川战前呈上的要紧跟着覆灭西梁的奏章的第三天。孟太后的讣告刚好到达丰城,而当它被送到聊城的时候,沈盈川已经率部进军草原了。在聊城总管一切的是司马孟栩,他接过了这份讣告。

“大人,要赶紧派人去追元帅回来吗?”

协理事务的文书焦急地问,孟栩放下讣告,沉思片刻,道。

“不必了,元帅深入草原对敌,行踪不可泄露。我先呈一份奏折上去吧,正好,可以和战报一起送达圣上。”

“……这样,圣上不会怪罪吗?”

轻淡一笑,孟栩瞟了眼书房里挂着的巨幅西北地图。

“放心,只要沈元帅带着那片土地回来,圣上便不会降罪。”

“哦,那就好。有严大人、刘将军、顾将军他们在的话,元帅是一定可以凯旋归来的吧。”

“是啊,我也如此相信。”

孟栩轻轻笑着,弯了承自母亲的一双凤眼。

窗外的风徐徐地吹进来,即使在军中也常是一身月白衣裳的贵公子拿起笔。蘸饱墨汁,正欲提笔时,又顿了顿,他转眼看向窗外。从这里,是看不见草原的,更看不见美丽女帅统领的那支强大的军队,但前日激战过后的血腥味还未完全散尽,金戈铁马鼓声阵阵的硝烟仿佛还萦绕眼前。那是,那是会让人血液沸腾起来的生死之战,是会让人寒彻骨髓的修罗地狱。

0奇0“公子,您……不打算回去吗?”

0书0小厮磨着墨,低声问。孟栩提起笔,一边写一边道。

0网0“嗯,元帅出征,聊城既然交在我手中,我自然要为她守住。京城那边,只能晚一点再赶回去。”

0电0“可是老爷特地给您来信……”

0子0“无妨,我给祖父的信已经写好了。”

0书0“——那么,司马大人打算如何答复圣上呢?”

突然而起的声音把小厮吓了一跳,孟栩的手稳稳停住了,他抬起头。简单却布置得十分雅致的书房内,不知何时站了名灰衣男子,平凡的容貌,不起眼的身材服饰,他站在那里,灰一般浮着,只一双深雾般的眼睛看得分明。

挥挥手。孟栩示意小厮先退出去,然后靠入椅背中,轻笑道。

“不知吴大人莅临,有失远迎,请坐。”

“司马大人客气。”

端起桌上早已斟好的茶水,孟栩朝来人示意了下。

“吴大人此来就是要传达圣上的这个意思么?”

“是。”

“由吴大人转达?”

“由下官确定。”

“哦。”

慢慢饮了几口茶水,孟栩又道。

“不知圣上近来可好?”

“一切安康。”

“西北战况可还令圣上满意?”

“满意。”

“那么,沈元帅想覆灭西梁之事呢?”

“下官不知。”

“哦?沈元帅的奏折送达时,吴大人不在京中吗?”

“嗯。”

点点头,孟栩笑道。

“那吴大人在来聊城途中,应该已经知道沈元帅为圣上取西梁去了吧?当初沈元帅有此打算时,我并未明确表示反对,不过待元帅道出详细方略后,我赞同她的行动。西梁之祸,不是这一次收回聊城就可以解决的,严陌瑛制定的这一整套措施,若实施得好的话,确实是可以为圣上再添一梁州的。而且,以西梁广阔的草原及骁勇的牧民为屏障,于应对外敌上,不失为一妙法。”

“下官以为。圣上眼下最关心的,应该是沈元帅取胜的把握。”

“圣上尽可放心。元帅麾下,谋臣勇将多如过江之鲫,且聊城一战已重挫西梁,逃回去的不过是群残兵败将,国中原剩下的也基本是老弱妇孺,元帅领精兵出征,如何不得胜而归?”

“西梁悍勇,断不肯轻易臣服,若覆灭后聚众生事,反倒为祸。”

“据元帅对西梁的探察,西梁民风其实朴拙,且百姓生存之茶、瓷等物,倚赖我昭国良多。既并为梁州,圣上爱之如天下子民,且多助其困顿处,试问,谁不愿安享太平?”

“那,司马大人为何不随元帅出征?”

“元帅委以后方重任,孟栩如何能不全力以赴?再者,呵,不怕大人笑话,杀气过重,孟栩着实难以承受。”

那灰衣男子听罢,收回目光,起身一揖,道。

“如此,吴濛便这般回复圣上。”

“有劳大人。”

“不敢。”

彼此都没有什么客套,孟栩只欠身示意了下。目送吴濛出了书房,灰雾般消失在门外。

候在院中的小厮缓了一会儿才又进了书房,见孟栩阖着双目靠在椅背上养神的样子,他不敢出声惊扰,安静地垂手站在窗边。半晌,孟栩缓缓睁开眼睛,吩咐道。

“准备一下,我要出去。”

“公子要去哪里?”

“城中随意转一转,看看百姓安置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