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坐看尘起时 >

第185部分

坐看尘起时-第185部分

小说: 坐看尘起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帝?圣主?明君?

这样的名衔,谁能明白他有多么渴望!又多么忧惧于……

呵——呵呵呵,这么久了,他竟然才明白过来呀!他的已经死去的弟弟,无论曾立下多么卓绝的功勋,永远都只能是无双一武将罢了,而他——他将可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帝王!

至于女人所图的,还能有什么呢?不过是无尽的荣华富贵,以及能够绵延至后嗣儿孙罢了。这个,他就给她吧。

“好,东静王妃,朕就赐你这王爵之印。望悉心抚育子孙,成昭国不世之功!”

此言一出,玉宸殿前所有人都讶异地抬起头看着皇帝,而沈盈川笑了出来。眉眼与唇角弯起的弧度恰到好处,喜悦与端庄并存,没有流泻出来的情绪只在她俯身叩拜的刹那从眼底浮现。

她知道,自今夜起,那金銮殿上已留出了她一席之地。

“臣妇谢圣上隆恩!”

第四卷 京华倦客 第十五章 心腹与大患

第十五章 心腹与大患

这是后世所公认的。昭国沈氏皇朝的盛世,其序幕,起自弘光朝后期。确切一点说的话,大多数人认为,就在弘光十三年。

这一年,昭国在北方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首先,是雁城终于逼退了北燕皇长子燕南的进攻,而后,就是东静王妃沈盈川率兵收复聊城等地,覆灭西梁。

来自南方农耕民族的军队北上打败游牧民族,这在昭国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十几年前,沈燏就曾挥师攻破西梁国都,并于阵前杀死前皇帝。然而政权上实实在在的并吞,这却是第一次。

国土扩充,百姓增加,虽然弘光帝听从沈盈川等人意见,五年不征梁州民税。但单是那一大片丰美的草原就预示着健硕的战马、骁勇的骑兵、数不尽的牛羊、丰富的毛皮,以及,最为畅通的东西公路。

孟栩受命为梁州刺史,回京一月后。便再度奔赴西北。在他之前,刘若风已经以武德将军的身份先行返回西北。梁州初定,他必须镇在那里。离开之前,刘若风派人南下,将悲苦了大半生的母亲接到京城他亲自置办的一处宅院里。

与那个刘家,他们母子,从此天涯海角,再无干系。

当初随同沈盈川大军回京的僚属,多数都还是跟着刘若风或孟栩重返西北,还有一部分则留任京官。沈盈川送别刘若风和孟栩时,他们全部赶来送行。同在帅帐下一年多,彼此可谓交托了性命,这在战场上结下的同袍情谊在跌宕的官场上可能不会维系终生,但至少这一刻,它最为真挚。

朝众人拱一拱手,孟栩笑着转过身,上了马。

挥下马鞭,他再没有回头,直往苍茫的西北奔驰而去。但在离京城愈来愈远的这刻,过往的一切竟在脑中一一浮现。

童年时代的不知忧愁,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到青年时代半隐半仕,为皇帝出谋划策,再到而今完全步入官场,却远离家乡。

孟栩这个人,不愿后悔的,他只会承担自己做出的那些选择的一切后果。但今时今刻。他才知道,世上总没有绝对的事。他不知道心中的这种感觉是不是后悔,只能感受着,感受耳边愈来愈清晰的昨夜与祖父的对话。

“栩儿,此去你务要当心,这个家,祖父是必须要交到你手上的。”

“是,祖父放心,孙儿会注意的。”

“——唉!栩儿,圣上此举的用意,祖父能明白。不过,老夫还是想不通啊!”

“哦?祖父还有何疑虑?”

“庆王,圣上就当真不担心庆王与宁王了吗?”

“……祖父,我想不是不担心。”

“那圣上怎么还这么急着催你去梁州?”

“梁州初定,圣上也确实需要派人去镇住。至于选孙儿,定是不希望孙儿参与进灭庆王之事中。孙儿知道太多圣上密事,且细数起来,功不在少,我孟家又有如此显赫势力,圣上,如何能放心孙儿留职京中?祖父想必已知道了。这几日,府上多了不少眼睛。”

“嗯,我孟家……确实树大招风啊!”

“所以祖父,孙儿远赴梁州,也并非坏事。不过孟家是已经和圣上绑在一起了的,庆王和宁王会不会抢占先机,孙儿也不能肯定,毕竟,他们的势力到底如何,我们始终未能查清楚。”

是的,这就是最让孟栩放心不下的地方。

密卫以及他自己的人追查了这么久,却还是在迷雾里打转,他不知道庆王和宁王除了笼络皇族与朝中百官外,还会有什么势力。而如严陌瑛、顾显这些人,与庆王之间又有没有关系?

东静王妃竟要去王爵印为赏赐,内中是否另有隐情?

无数谜团紧紧围绕着背后那千年京都,漩涡潜流让人心惊。背负着一个家族的命运,孟栩心中也不免沉重。他深知,孟家不是弘光帝唯一的心腹,却同时也是弘光帝心中的祸患。孟太后的薨逝,更放大了这一点。

眺望着孟栩远去的骑影,眺望着京畿秋意盎然的大地,沈盈川深吸一口气。京城这片战场的狼烟,已经点燃了。

弘光帝依然在他的御书房里,不过今天,他没有坐在那张占据了他一半人生的御座上披阅奏折,而是独自站在轩敞的窗边望着殿前开阔的宫院——这座他一生几乎从未走出过的宫院。

旁边的锦帘轻轻动了动,原本侍立于身后的心腹内监立刻会意地命殿中侍立的宫娥侍宦们退下。直到殿中再无他人,只见那锦帘又动了动。一个人影跪倒在锦帘边,沉默地等待着。半晌,弘光帝缓缓道。

“孟栩,走了?”

“是。”

“说什么了?”

“只与东静王妃等人话别,没说别的话。”

“孟家的人呢?”

“也只有珍重之语,无他。”

“去送的那些人,沈盈川、严陌瑛、顾显……他们有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没有。”

背着手,弘光帝抬头看着高高的宫墙。他突然想叹息,但身边还有臣仆在,他不能叹息。

“传朕的口谕给孟栩,三年之内稳固住梁州,而后,朕定会把吏部尚书这位子,交给他。”

“微臣遵旨。”

挥手命密卫退下后,弘光帝又唤了内监进来,命从库中取出一件西梁降帝献上的雪狼皮斗篷,一座八宝琉璃连枝灯,两串上品冰丝玛瑙给孟府送去,分别赏给孟僖及孟栩的父母和妻子。

算是安抚吧,虽然他并非一意猜忌孟栩。梁州的确需要个熟悉情况,又能掌控大局,能服众的人在那里把完整的衙署建立起来,沈盈川不可能。严陌瑛他是决然不放心的,顾显的身份又还不能一下跃升为这等封疆大吏,算起来,也就孟栩了。再者,孟僖任职丞相多年,孟家子弟多任京官,以孟栩此次功绩,再任命为京官的话,就不妥了。

还是看孟栩若能将梁州治好的话,三年后,他必然会把吏部尚书的位子给孟栩。到时,已届古稀的孟僖也该能去安享晚年了。

这道理,相信孟家人会比他这皇帝更为了然于心。

弘光帝回到帝座上,他拿过一本奏折来,正要提朱笔批阅,顿了顿,又对内监道。

“上次朕派的哪个御医去严府?”

“回圣上,还是卢顺华。”

“哦。那就传朕的口谕,命他明日再去给严陌华诊一诊,需要什么好药,直接从宫中拿。”

“是,圣上。”

内监忙去御医院通传卢顺华,弘光帝眯起眼睛看着内监远去的背影,笑了笑,这才低头披起折子来。

第二天一早,严家就迎来了奉旨来看诊的御医。

这是皇帝对臣子的恩典,因严赓与严陌瑛均已入朝,严老夫人亲自接了御医进去。卢顺华早已来惯了这儿的,也不多客气,跟严老夫人告过谢,就直接去了严陌华的院子。

中风已近半年,严陌华的情况没有任何好转,只是看着人一天天憔悴下去,原本风神俊秀的玉昆书院院首,如今几乎瘦成了个骷髅架子。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中风之症,哪个大夫都没把握治好的。

客客气气地对严家少夫人鞠了一躬,卢顺华走到床边。

好像……有一点不一样……

卢顺华又看了看,没错,确实不一样了,严陌华瘦得不见一点肉的脸似乎圆润了一点。他赶紧摸上严陌华腕上的脉,细细诊断过后,卢顺华大松一口气,他起身对严老夫人和少夫人拱手笑道。

“恭喜老夫人,恭喜少夫人,严大人的脉象好转了许多。看来,下官那个药方还是对症了的。那就还是接着服用吧,我再给加几位调养的好药。圣上口谕了的,但凡需要什么药,都可以从宫里拿呀!”

“好!好!那卢御医,就麻烦你了!”

严家老少表现得很激动,看得卢顺华很满意。御医们确实也是要给朝中重臣们看病的,不过能得皇帝亲自过问,古往今来,可也没多少啊!

留下方子,卢顺华在严家人的感谢中离开了。

屋子里,严家少夫人苏寄月摒退伺候的女婢,又关上门。再转过身来时,床上一直静静躺着的严陌华已经睁开眼睛,正想要坐起来。

苏寄月忙赶过来扶住严陌华,小声道。

“慢一点,别急,韦夫人叮嘱了虽可以小坐一会儿,但动作不宜猛的。”

严陌华顺着妻子的力气靠在床框上,喘了口气,笑道。

“你放心,我都记得,只是躺得太久,这再装一会儿,就觉得骨头都是酸的。幸好卢御医走得快,不然就该被识破了。”

苏寄月也笑了起来,给严陌华掖好被子,她起身倒了杯热热的茶端过来。

“你再忍忍,陌瑛不是说,再过几天,就可以宣布你已经醒来的消息了吗?这几天京里、朝中,人走动得频繁,陌瑛也才到户部,待稳定下来,咱们才有精神应付。毕竟,韦夫人确定,你不是中风,是中毒啊!”

严陌瑛在谋划什么,这个家里,也就只有严赓与严陌华知道。不便告诉妻子,严陌华安慰地笑道。

“我明白。”

夫妻二人正说着,忽听见敲门的声音。是从旁边传来的,苏寄月忙起身去开了侧厢的门,果然,门外站着的正是一身白衣的韦月城。每天的这个时辰,便是她来给严陌华看诊的时间。

一个多月前,萧泽带着母亲来到严府。那时,严家已经请遍昭国名医,却都束手无策。韦月城也是细加诊断后,才确定严陌华是中毒,而后制药、解毒、调理,直到七天前,严陌华才算苏醒了。

知道是毒,严陌瑛考虑过后,决定不予追查,就当作严陌华是中风。因为会跟严陌华有仇怨,而又能拿到这种奇毒的人,数遍天下也没几个,如此的话,严陌瑛就不打算打草惊蛇了。他密令下属严密注意庆王、宁王府上的安全,同时,要萧泽开始部署剿灭那个将阴影覆盖了朝堂的杀手势力。

而自那日御宴后,沈盈川的日子十分悠闲。

天下人疯传她的战迹,热烈议论她索东静王爵印为赏的举动,但沈盈川却再未求见过弘光帝。如昭国贵族中的每一位主母一样,她专心主持王府家务,问讯女儿们的功课,汰换府中老了的奴婢。同时,她尽儿媳孝道,前后去皇陵祭拜了孟太后三次,又去宫中觐见皇后,感谢对一双女儿的照顾,还挨个儿拜访各王府,然后,便是带着女儿和府中侧妃们到沈燏的陵寝边陪伴了一个月,快到年关时才返回城中王府。

这晚,严陌瑛和顾显悄然来访。

沈盈川把到城外祭沈燏的皇族及京官名单递给他们,又拿出萧泽送来的各州刺史、司马、长史们对她拿到王爵印一事的反应调查。

“我们准备了那么多年,总算不负所望。虽不是十之七八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