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妖才 >

第86部分

三国之妖才-第8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妖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圣明,董贵人虽有罪,但是孩子无罪,天家子嗣理应留下,臣附议!”孔融没有多想,马上站了出来支持刘协。
孔融此言一出,朝堂上出奇地静,曹操派系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候着。
孔融惊讶地看了看四周,曹操的人都死了?居然不反对自己,以前自己有什么提议,曹操的人肯定是第一时间来寒碜自己几句,起码出个声,这次?一个人也没有出来!
朝堂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没有人附和,也没有人反对,这让孔融与刘协都不知道如何接下去了。
刘协见没有人反对孔融的建议,心中一热,有救了,董贵人有救了!刘协正要同意孔融的建议,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老臣启禀陛下,董贵人不可留,董承谋反,董贵人协同,按国法应当处斩,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岂可因为董贵人身怀龙种,就可罔顾国法!”一个深沉的声音突然传来,众人一看,都愣住了,此人居然是杨彪!
好厉害的老狐狸!吕睿愣了一下,杨彪这么快就知道了此计的妙用?不亏是杨家的老人。
“杨爱卿。”刘协惊呆了,不知道为什么杨彪要反对他,从董卓之乱起,杨彪可是一直保护他的人,如今,自己的子嗣?他要杀了他!
“老太尉深明大义,吕睿佩服,臣吕睿附议杨大人之提议,董贵人不可饶恕,请陛下三思!”既然杨彪看穿了,那么就用第二招,拉你下水,反正要求杀董贵人的人是杨彪,可不是曹操的人。
见到吕睿站了出来,曹操一方的人,马上都站了出来,哗啦啦地一片。齐声高喊:“老太尉深明大义,董贵人不可饶恕,请陛下依照国法处置董贵人,臣等附议杨大人之建议。”
这时,朝堂是一面倒了,忠于刘协的人不少因为衣带血诏给逮捕了,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加上杨彪这一出,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了,这是杨彪的意思?还是刘协的意思?本来想站出来反对的人,都低头不语。
“诸位爱卿还有何看法。。”刘协无力地向群臣询问,希望有多几个人出来附议孔融。
朝堂又沉默了,没有人附议,孔融也很尴尬,本来以为杨彪会支持自己,可是现在杨彪反对,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臣曹操附议老太尉之建议,请陛下诛杀董贵人,以正朝纲!”曹操终于站了出来,给刘协最后一个建议。
“这。。就依众卿所言,此事交给司空曹操与杨彪办理,至于其余的逆贼,也由二位处理,朕身体不适,退朝!”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协已经无力处理朝政了,他现在脑子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杨彪为什么要反对孔融,自己的孩子没了,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九五之尊,孩子都不能保护,有什么意义?
“老太尉,操多谢了,多谢老太尉的帮助!”下朝后,曹操破天荒地走到了杨彪的前面,寒碜了几句。
不少朝臣都愣住了,这还是杨彪?因为袁术之事被曹操鞭笞的杨彪?还是那个在洛阳与长安,呵斥董卓,郭李的杨彪?还是一直保护刘协的杨彪?看不懂,真是看不懂了!
“司空大人严重了。此乃国事,彪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杨彪无奈地拱了拱手,曹操的连环计?好厉害,自己也中了圈套。
夜里,司空府上,吕睿与郭嘉在院子里喝酒,吕睿愤恨地说:“可惜,杨彪那老狐狸,让我们失去了一次清洗朝臣的机会!”
郭嘉喝了葫芦里的一口酒说:“睿儿,你的建议虽好,可是杨彪是沉浸官场的老人,只要稍微想想,睿儿的计谋就很清晰了。”
“我也没有想过骗过杨彪,只是没有想到他的反应这么快而已!”吕睿吃了一口鸡腿,不满地说。自己算是第一次给曹操提个计谋,就被杨彪轻易破解了。
“哈哈哈哈,睿儿不必气恼,睿儿小小年纪就有此想法,很是不错!”曹操听到二人的对话,笑着走上凉亭。
“主公!”
“仲父!”
“都坐吧!”
“睿儿想留下董贵人,利用董贵人腹中之子,威胁陛下。伺机找借口,铲除忠于陛下之人,可是杨彪不是笨人,为了保存朝臣的实力,牺牲一个女人,也是值得的,睿儿不可小视天下智谋之士!”
“是,仲父!”
“经过此役,杨彪,你也该做出选择了!”曹操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自言自语地说。
第三十三章:杨家谋略,臣服与反击
“朝堂也是战场,这次?曹孟德,我输了你一筹!”杨彪在府上的书房里,自言自语地说。
“孩儿参见父亲!”杨彪正在思索如何反击曹操的时候,杨修进来了。
“德祖来了?”
“是,父亲。”
“父亲在这里。。”杨修听说了朝堂的事情,特意来看下杨彪。
“德祖,今日在朝堂的事情听说了?”杨彪摸了摸胡须,看了看杨修。
“孩儿知道了,我们杨家的人已经告知孩儿。”朝堂里,有不少属于杨家的门生,袁绍四世三公,杨家也不差!
“德祖,对于今日之事有何看法?”
“父亲做法是对的,但是恐怕陛下不理解,要是误会了父亲,对我们杨家不利啊!”杨家的策略是两头下注,曹操与刘协都是拉拢的对象,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能得罪死!
“陛下始终是太年轻了,不过陛下聪慧,为父去解释解释就可以了,此事德祖不用担心。”
“父亲高明!”
“德祖既然来了,为父有事情和你商量。”
“请父亲指教。”
“德祖在荀彧身边学习,对吕睿有何认识?”杨彪吹了吹茶杯,喝了一口热茶,放下,若有所思地看着杨修。
“孩儿认为,吕睿天资聪慧,不过好似不爱学习,在荀彧处,时常不守荀老师的规矩。仗着曹操的宠爱,侍宠生娇!”杨修将自己对吕睿的看法说了出来。
“才能方面,吕睿如何?”杨彪面无表情地继续发问。
“怪才居多,跟了郭嘉之后,谋略也有长进,依孩儿看,是可造之才!”
“很好,德祖认识得还不错,在荀彧身边待着,还是有好处的。”杨彪点了点头,满意地看了看杨修。
“多谢父亲,不知父亲对孩儿说这番话的意图是。”杨修不解地看着杨彪,怎么今天和自己说起了这些事?
“德祖,先不论为父的缘由,德祖认为,陛下与曹操,哪个才是平定天下之人?”
“孩儿认为,大汉天威已落,陛下虽然聪慧,但是生逢乱世,皇权不稳,平定天下,只是一句空话。陛下若是要平定天下,还是要依靠曹操。所以曹操才是能平定天下之人,但。”杨修用余光瞄了杨彪一眼。
“有什么就说吧!”
“是,父亲!陛下也不是毫无胜算,若是陛下抓住时机,奋力一搏,控制朝廷,也有问鼎天下的可能,毕竟,汉朝百年的余威还是很大的。”
“德祖认为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机?”杨彪盯着杨修,似乎一定要杨修给出满意的回答。
“曹操平定天下之时,准备代汉之时!”
“好,好!德祖果然没有辜负为父的期望,看得透彻,若是陛下能忍住,血诏的惨案就不会发生了。”
“父亲。。”
“德祖知道为父现在真正的意图没有?”杨彪站了起来,看着杨修。
“孩儿不知,请父亲指教!”
“德祖,司空府上最近的口令是:鞋子破了,回令:不缝鞋子,再回令:鞋子照穿!”
“鞋子。?曹孟德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杨修惊讶地看着杨彪。
“不错,陛下如此对曹操,曹操有如此行为也不奇怪,鞋同协音,暗指陛下,陛下不行了,曹操也不奉陛下了,但是陛下还是要的,怎么对待陛下?像穿鞋一样,让自己有个好看的外表!”杨彪走到窗前,边走边说。
“父亲的意思是我们要向曹操靠拢?”杨修当然知道杨彪要杨修拜荀彧为老师的目的,为的就是亲近曹操。
“德祖说错了,是德祖向曹操靠拢,为父依旧是大汉忠臣!”杨彪一脸正色地说。
“父亲?”
“德祖不必奇怪,为了家族利益,我们必须这样做,而且,我们杨家世代受大汉之恩,若是为父背叛大汉,别人如何看我们杨家,德祖还年轻,选择还是很多的。”
“辛苦父亲了!”杨修对杨彪行了一个大礼,杨修知道,为了自己与杨家,杨彪做了选择,苦的,难的,杨彪来顶,舒服,容易的,杨修去做。
“好了,德祖,过几日上朝,由你提出给吕睿封官,官位你就看着自己办,为父会支持你的。”
“是,父亲,孩儿明白了!”
“好,德祖,你好好思量一番,为父还有要事。”说完,杨彪就离开书房了。
第二日,一早,杨彪就早早来到了皇宫,在刘协的寝宫外跪着。
“陛下。”刘公公见刘协刚刚起来,就上前试探。
“刘公公?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外面为何如此吵闹?”刘协摸了摸自己的头,还有点晕,最近的事情给自己打击太大了。
“陛下,杨大人来了,一早就来了,跪在您的寝宫外面,您看,是不是。”刘公公也不敢确定,是不是刘协要见杨彪。
“杨彪?让老大人进来吧!”刘协无奈地说了一句,杨彪在朝堂上不保董贵人反而落井下石,刘协是很生气,但是他知道,杨彪一定有这么做的道理。
“老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获得了刘协的恩准,杨彪进入寝宫,就跪了下来。
“老爱卿,请起吧!”
“臣未能保天家血脉,死罪,请陛下恕罪!”杨彪依然跪着不肯起身。
“老大人起来吧,朕知道老大人有苦衷,起来和朕说说吧!”刘协挥了挥手,示意杨彪可以起来。
“谢陛下!”
“赐坐!”
“老大人,为何要反对孔融之建议?”杨彪已落座,刘协就开问了。
“陛下,此乃曹孟德之毒计,留下董贵人,威胁陛下,铲除支持陛下之人。”
“此话何解?”
“启禀陛下,若留下董贵人,那么董承之谋反案就没有结束,曹操可以借董贵人,挖出更多的谋反之人,就算没有,依靠酷吏的整治,污蔑一个人,也是很容易,到时候,又是一场大的杀戮!”杨彪站了起来,给刘协分析。
“哎!还是老大人看得深远,此事是朕鲁莽了,差点中了曹操的奸计。”刘协明白了杨彪的用意,心中苦恼,但是也毫无办法,只有安慰杨彪,表示自己不怪他,要杨彪继续为自己效力。
“陛下英明!”
“老大人为大汉劳心劳力,才是辛苦,希望老大人保重身体,好好为大汉效力。”
“臣生是大汉之人,死是大汉之鬼,誓死效忠陛下!”
“好,老大人,一早前来,也累了,去领些补品,回家休息吧!”
“臣谢陛下之隆恩!”刘协也无力和杨彪唠叨,毕竟自己的骨肉还没有出生,就要死了,任何一个父亲都受不了。杨彪也很识趣,谢了恩,就回府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今日是董承事件后,刘协第一次上朝,董承案基本就定性了,和历史一样,该死的人都会死!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众爱卿有何要事?”
“臣程昱有事启奏。”
“程爱卿请说。”刘协抬了一下手,示意程昱可以说了。
“陛下,董承谋反,朝中不少大臣平乱有功,理应封赏,其中有司空曹操………。”随后程昱说了一堆有功之人。
“此事就交给程爱卿办好了,为朝廷立功,理应封赏!”
“是,陛下!”既然都给董承定性了,表面的工作还是要做,曹操的人,都要封赏。
“臣杨修有事启奏!”程昱刚刚说完,杨修就站了出来。
“杨爱卿有何要事?”
“臣下认为程大人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